第十二章
老爺子是杭嘉湖一帶人,說話屬於典型的越係語調,五亭的方言,對他來說簡直是外語,為了讓老人家能夠聽懂女方家的熱情,慶嫂憋足了勁和老人家打起‘官話’來。
某些方麵還要真要感謝‘文革’的鍛煉,那時候大小會不斷,一個村幹部,除了經常學習**語錄外,還要時不時的表態發言,所以,慶嫂還能說上幾句普通話,雖然很別扭,但人家也算能夠聽懂。
老爺子家和五亭相距隻有二百多裏,可過年風俗大相徑庭,當慶嫂端出一碗充滿鄉土利市的水荷包時,老人家看到碗裏裝了五個雞蛋不知所措,他不知道這是五亭鎮頂級的盛情禮遇,要求再拿個碗分一半出去,省得吃不了浪費了。
風芝是毛丫頭一個,她也不太懂,這個舉動給慶嫂帶來了尷尬,拒絕別人的禮遇,是瞧不起人舉動。可老人家已經將雞蛋拔出去兩個,吳畏也不懂,但從慶嫂的臉上看出了端倪,到農村來已經感受了很多不同的風俗,他知道三個雞蛋已經是難得稀客的禮遇,五個就。。。。。。
吳畏何等聰明,他馬上附到爺爺耳旁說了幾句,老人家臉上也產生了一些驚色,不過薑還是老的辣,他應變能力不得不叫人佩服,他笑容可掬對慶嫂說:“您的心意我早吃下去了,年紀大了,這個一次不能吃的太多,我分出來兩個是叫我的孫子來替的!”
“哦!”慶嫂臉上立刻撇去一切的不自在,反而覺得自己想的不周全,七十多歲的人,是要考慮人家是否能夠消受,她趕緊給吳畏遞過去一雙筷子,說道:“對,吳畏來替,他是您老的延續!”
“好的,我正好想吃!”無畏接過筷子幾下就把它吃完了。
老慶頭的雞湯還沒送來,老人家幹坐著,慶嫂有些過不去,她向風芝要手電筒到家裏看看,風芝感覺自己和爺爺說不上話,要陪母親去。走在路上,她摸著爺爺給的紅包,很想打開看一下,慶嫂也好奇,也想知道老人家的出手,她接過手電筒照在風芝的手上。
紅包撕開了,慶嫂眼睛都瞪直了,裏麵竟然有三十張嶄新的大團結,她都為女兒能夠找到家底殷實人家感到幸福。
一罐雞湯和幾個小菜終於端了過來,慶嫂一臉喜氣地在桌前客套,吳家老二愣頭愣腦地跑進來,說要接爺爺過去。吳畏當然不會讓他老人家走,對弟弟說:“爺爺就住在這裏了!你就在這裏陪爺爺吃點!”一臉為難的弟弟,跟哥哥也不敢執驁,再說,看到有雞吃也饞嘴,他也做好思想準備,父親如果責怪辦事不利,就往哥哥身上捅。
這等體麵的事,第二天在塘埠頭炸鍋了,人人都在驚歎,兩個紅包加起來六百元錢,天底下竟然有這樣闊綽的出手啊!慶嫂更是擔心別人不知道,隻要有人願意問,她就會不厭其煩地和別人說。也難怪她這樣的張揚,開始的時候女兒婚事得不到男方的支持,她都有不明不白嫁女之嫌,現在好了,男人家的頂級長輩來了,什麽問題都解決了,也算堂堂正正地和吳家結親了。
爺爺住了幾天,吳畏和鳳芝輪流陪老人家東走走西逛逛,招攬不知多少鄉親們羨慕的眼光。有長輩在身邊,吳畏的底氣都長了不少,可好景沒過幾天,吳家老二又來了,和哥哥說:“爸媽在門口不遠!”
這些天吳畏關想到好事了,以為父母也因爺爺的關係,要和自己抿去‘恩怨’,高興地和弟弟說:“那就請他們進來!”弟弟滿為難地回話說:“你在這裏,我看爸媽他們不想進來!”
吳畏的好心情被一句話給攪和了,無奈的他,隻好拉著風芝外出避嫌。兩個人在遠處轉悠,看到父母走進屋裏,不大一會,用早準備的三輪車,把老人家接走了,吳畏氣得火往頭上冒,撇下風芝想趕過去和父親理論。
風芝一把拖住激動中的老公,好言說道:“你別激動,爺爺接走也是好事,你過幾天就要去大學進修了!”
聽到這個提醒,吳畏也靜了下來,這些天一直沉浸興奮之中,把上大學進修這茬給忘了,瞧著他們遠去的身影,隻能無精打采地回家。
再過兩天就是上學報到的時間,吳畏想去和爺爺道個別,等到天黑,帶著風芝來到車站家門口附近,他也采取和父母一樣做法,叫鄰居小子給弟弟傳話。
老二把哥哥要來的事和父母說,吳段長沒有辦法拒絕不讓他見爺爺,他拉著老伴走出門外,吩咐老二說:“三十分鍾他們沒走,你用爸爸的信號燈,用紅色的光在門口晃一晃,如果走了,用綠色光在門口轉幾個圈!”老二應允說:“哦,好的!”
無畏帶著風芝走進家門,很高興地拉著爺爺坐在一起,和老人家道別嘮嗑。風芝第一次走進這個家,她顯得有些忐忑,很想早一點回到自己那無拘無束的家中,也許吳畏有意使壞,呆了兩個小時還沒走。
在遠處轉悠的父母,看到的是全是紅燈在晃,原本可以到辦公室坐一下,可出來時忘記帶鑰匙,他也不像無緣無辜地到別人家坐,萬一別人問起,自己在躲兒子,那多丟份。沒轍,大冷天兩個人在外麵凍著,直到十點多了,才看到綠燈的信號。
吳畏高高興興回到家中,第二天把鳳芝送到她母親身邊,要去進修了,她隻能把懷著身孕的老婆托付慶嫂。
想象中的農業大學,是工農兵深造的殿堂,吳畏滿懷朝情地走進了這個學府,去那裏wWw.才知道,自己不算是正式推薦上大學,充其量是一個科學種田的培訓班,時間還不到兩年,還好學的都是很實用的農技知識。這一年,吳畏如願地當上了父親,老知青在大隊裏的確也發揮作用,他利用學習間隙,幫助村裏搞了瑩光治蟲,機械化插秧,真正做到了人在省城、心係鄉村,他什麽時候都能‘現炒現賣’,學到知識馬上回來幫各生產隊傳授先進的農技技術和新的田間管理,吳畏的口碑受到廣泛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