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高建鴻說的事,在賀祖林這個層麵已經了然。但在文件沒有明確之前,他在家裏也不會提及郵電分家之事。

作為一名高層管理人員,他甚至知道改革的必要性,也明白一切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可從感情上來說,卻是舍不得的。

從1961年,到1998年。整整三十七個春秋。中國郵電就是他的第二個名字。這個名字是刻在骨頭裏,劃在心坎上。

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你。這個名字不存在了,它一分為二:中國電信、中國郵政。

而且,你必須得二選一。

賀祖林舍不得,這兩個都是他用青春澆灌起來的名字。也是高小華的、沈一點的、陳軍的……是無數個郵電人用青春和熱血融入其中的名字。

這種必須的選擇,讓賀祖林痛苦。自從他知道這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之時,在內心之中每天都會分裂很多次,很多次。

他在等待著那一刻的來臨,隱忍著不讓自己的臉上,自己的情緒裏被任何人看出喜怒哀樂。

可就在兒子說出來的時候,賀祖林的情緒有些失控。他默默地吃著飯,不再看任何人。

吃完,放下碗對何芳說:“大姐,你們慢慢吃,我出去轉轉。”

“好的,好的!你去吧。我和妹子嘮嗑,你在旁邊也搭不上話。”

何芳不介意,可蘇瑩卻不高興了:“哎!你這老頭子怎麽越來越沒禮數了!這客人都還沒吃好呢。你不僅就放碗筷了,連人都跑了!你……”

“媽!”心心趕緊扯了扯蘇瑩的衣角:“你沒看見我爸那臉,都青了嗎?他啊,是被二哥說的那事戳到心眼上了!痛著呢!”

高建鴻讚賞地朝妹妹豎起了大拇指:“果然是知父莫過女啊,不愧是爸爸溺愛出來的女兒!”

“你哥說什麽了?”蘇瑩可真沒注意兒子跟老子說了什麽。

“我是說啊:這中國郵電啊,快沒了?馬上就要一分為二,變成中國郵政和中國電信。”

“分就分唄!再分,這工資還不得照發?即便不發,咱家那個小小的製衣廠還不夠他吃吃喝喝?”

“媽,你現在可算是徹頭徹尾地變成生意人了,開口閉口就是錢!我爸是那種看錢的人嗎?是嗎?”高建鴻反擊道。

心心也跟著起哄:“就是,就是。我爸心裏想著可是他的情懷。”

他一直在心裏小心嗬護的小樹苗,好不容易長成了參天大樹。他還沒好好欣賞呢,就被人告知,這樹要劈成兩半了!你說他難受不難受?

蘇瑩沒想到自己活了這麽一把年紀,也陪伴著賀祖林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卻在這個時候不了解他。

心中不免有些愧疚,麵對一雙兒女的說教,她也不辯解,隻是默默地看著門外的小院子,那裏除了自己種植的花草,還有賀祖林的另外一個精神支柱。

或許有一天,等到他真正退休下來的時候,她就知道該為他做些什麽了。

無論賀祖林願不願,接不接受,這一天,都無法阻擋地來了。在曆史的滾滾車輪前,他們是車輪碾出的一顆顆微塵。

1998年國務院確定中國郵電分營為電信和郵政。從前的一家人至此剝離變成兩個完全不相關的部門。

郵局負責報刊訂閱、信件、包裹投寄等;而中國電信則負責尋呼台、小靈通、大哥大的運營。

按照文件要求,原中國郵電的職工按崗位分家,賀祖林和兒子高建鴻都在電信業務這塊,於是,父子兩在同年雙雙搖身一變,成了中國電信的一員。

在分營後的一年裏,賀祖林慢慢感受到了分家帶來的紅利。電信局像一個輕裝上陣的中年男子,可以雷厲風行地,更專業,更快速的研發新技術,新項目,新支撐。

他陰霾的臉上開始變得緩和起來。也開始正視和自己同一個大樓,卻不屬於同一個單位的舊同事。

這天,他跑到樓下的郵政辦公室,一進門就開腔:“聽說你們在推全國勞動模範啊?”

對方一抬頭見是賀祖林,連忙起身:“喲,那陣風把我們電信局的賀副局長吹來了?”

“沒有風,你們這郵政局的大門,我就不能進來了?”

“哪能呢。這通信指揮大樓本來就是你們電信局的啊,承蒙你們大人大量,沒把我們攆出去,就是對我們最高的禮待。說吧,什麽事?”

見到對方直言,賀祖林也幹脆開門見山:“我在食堂聽見你們的人在談論今年推送全國勞模的人選。我就過來瞧瞧,是不是真的。”

“哦,就這事啊。就他,我們已經報上去了!”對方把照片拿起來給賀祖林看:“這個人,你從西鳳局走出來的,應該認識吧?”

賀祖林看著照片上也已經滿頭白發的老頭子,麵無表情地問:“好像認識,但不太記得名字了。”

“他啊,叫沈一點。一輩子都在為涼山跑鄉郵。幾十年如一日啊。市局調他去市裏幾次,他都推脫了。”

“他說他舍不得那些山山水水,那大山裏的人。去年已經到了最高退休年齡了,但因為沒有人接手,他又無怨無悔地跑了一年半……”

“這人有點毛病吧。”

“唉,老賀,你怎麽能這麽說話呢!你也是跑鄉郵出來的,你可不能……”

賀祖林沒有聽他說完,就自顧自地轉身離開了。

走到門口的時候,他又突然轉過身來:“他什麽時候來你們省局啊?”

“哦,下周三來。我們局裏的表彰會,他是先進工作者代表……”

“哦,知道了。”

賀祖林又一次不等對方說完,就替他拉上了房門。

“這個老賀,真是年紀越上來,脾性還越大了,老小孩一個哦。”郵政局的負責人搖搖頭,一臉無奈的繼續坐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

他還得繼續為他們推舉的沈一點老同誌寫材料,像這樣一個甘願用一生的時光,穿梭於雲貴高原上,在十萬大山裏進進出出的郵遞員,配得上這樣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