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作家安徒生是家喻戶曉的童話作家,但可能很多人還不清楚,安徒生同時還是那個時代丹麥乃至歐洲文學界最為有名的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他在眾多的文學領域同時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有人稱譽他是“丹麥第一位小說家”,有人說他的戲劇成就“在小說和童話之上”,而他的詩歌《丹麥,我的祖國》被公認為“丹麥第二國歌”,至於他的童話成就,就更不用說了。總之,安徒生是一位全麵的文學家,一位真正的文學家,而像他那樣取得偉大成就的文學家,除了他喜愛的文學以外竟然一無所有,這也是世界文壇絕無僅有的一個“這個”。
安徒生出生在丹麥歐登塞小鎮的鞋匠家庭,11歲喪父,28歲喪母,終生未娶,享年71歲,受盡人生磨難。14歲隻身到首都哥本哈根闖**皇家劇院,17歲受資助進入教會學校讀書,24歲考取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放棄可以成為律師或教授的機會,獻身文學,在戲劇、小說創作取得成功卻得不到應有重視的情況下,寫作《講給孩子們聽的奇異故事》,堅持43年,寫下211篇童話,於不經意間創立了“童話王國”,又以絕對實力榮登“童話之王”寶座——這是全世界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父母的父母獎給安徒生的崇高榮譽。安徒生當之無愧,用他的話說,“為自己的童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可以說是無可估量的代價——為了童話我拒絕了自己的幸福”。他在臨終前對一位年輕作家的這番話是否有一種懺悔或忠告呢?已無須知道,但安徒生除了他的作品之外,確實一無所有。沒有家產,沒有親人,孤獨地從春走到夏,從夏走到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艱難而又幸運地走完他人生的71個春秋。來時躺在用一塊棺材木板改成的小**嚎哭不止,走時熟睡在朋友家的別墅裏安詳而去。他童話一般的人生人們都可以從他的作品裏讀到,小說如《歐·多》和《隻不過是一個提琴手》,戲劇如《尼古拉斯塔上的愛情》,還有眾多的童話《醜小鴨》、《幸運的貝兒》等,都帶有鮮明的自傳色彩,從某一側麵反映了他曲折人生的某些經曆,真實記錄了他彼時彼地的人生感悟,即便在他最幻想美麗的童話世界裏,也隱語著他那顆孤獨的靈魂。這是怎樣的一個靈魂嗬,渴望理解、渴望成功、渴望愛情、渴望永恒。一切都在渴望之中,一切又在誤解之中。安徒生總是被誤解——被最親的父母誤解,被周圍的朋友誤解,被整個丹麥誤解,幾乎整個世界都誤解了他,甚至有的誤解已經根深蒂固地植入人們的意識裏代代相傳為一種被叫做“常識”的東西,譬如,隻把安徒生當作童話作家或者是兒童文學作家來理解,就是對安徒生最大的誤解。安徒生直到臨終前也不曾認同他隻是一個為孩子寫作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生注定是被誤解的一生,安徒生永遠是一個悲劇角色,在給別人帶來無盡歡樂的同時,他獨自承受著孤獨人生的寂寥苦雨。
這部傳記的作者盡己所能地努力再現安徒生一個真實的童話人生,展示安徒生如何由醜小鴨蛻變為白天鵝的人生曆程;努力描述安徒生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立“童話王國”又如何登上“童話之王”的寶座,探究安徒生童話不朽魅力的藝術品質;努力貼近安徒生的生活時代和情感世界,將其寫成一部有生動情節和人物個性的人生小說——讀安徒生的作品,和安徒生的心靈對話,以期獲得對於我們今天的人生啟示: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
最美妙的童話是怎樣從生活中產生的?
對於青少年讀者,還應該學習安徒生身上具有的很多優秀品格,譬如他堅定的信念、奮鬥的意誌、寬容的性格、善良的品行、愛國情愫、人道情懷……
明年的4月2日、5月8日和8月4日,分別是安徒生誕辰200周年、安徒生童話創作170周年和安徒生逝世130周年的紀念日,全世界都在準備紀念他的活動,尤其是全世界關心童話和兒童文學的人們。這是世界的節日,也是中國的節日。能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出版這本小書,筆者感到非常幸運。衷心感謝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給予的機會。
2004年10月22日於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