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在痛苦憂傷的時候,安徒生都能從柯林一家得到安慰與鼓勵,他把柯林稱作自己的“再生父親”。然而,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發展之中,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柯林一家在當時屬於上層社會,與來自貧民的安徒生在本質上有著巨大的差別,盡管柯林及柯林一家對安徒生非常同情與關心,給予很多切實幫助,那也不過是富人對窮人的幫助。柯林一家本來也想將安徒生改造成他們家庭中的一員,但安徒生在很多方麵,尤其是思想意識與行為舉止方麵,都與上流社會的要求格格不入,最終,柯林一家對安徒生也非常失望。而對安徒生來說,要麽與柯林一家融為一體,要麽從這個家庭中分離出去,沒有第三條路可走。於是安徒生與柯林一家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柯林一家對安徒生的改造可以說是竭盡全力,他們希望他得到“脫胎換骨”的改造,從思想、習慣、趣味到言行舉止。柯林對安徒生的改造,可以說是不露痕跡,是小心翼翼地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柯林的兩個兒子愛德華和英格葆則認為,既然把安徒生看作是自家人,就沒有必要那樣躲躲藏藏,小心翼翼,而是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家庭成員一樣,正麵地對他提出明確要求。他們把對一個人的改造看得過於簡單。應該說,柯林一家對安徒生身上的種種弱點了如指掌,不過,他們都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判安徒生,把凡是與他們家的氣質相左的一切,都統統看做是他的弱點。
在柯林之外,另一位給安徒生影響很大、被安徒生稱為“重要人物”的是愛德華。他不僅具有安徒生所缺乏的勇氣和決心,而且是真誠平等地關愛著安徒生,被安徒生認為“是我最忠實的朋友”。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朋友,安徒生常常誤解了他。對安徒生來說,朗誦他自己或別人的詩句,是他最大的快樂與幸福。有一次,他和愛德華參加一個青年朋友的家庭聚會,有人提議讓安徒生朗誦一首詩。安徒生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就在安徒生準備朗誦時,愛德華走到安徒生麵前,嚴肅地說:
“如果你哪怕隻朗誦一句,我就離開這裏!”
安徒生當時非常不高興。後來他才明白,他在那些人的心目中,隻不過是一個被愚弄的對象而已,是愛德華維護了他的尊嚴。念及愛德華的關愛,安徒生非常感動,他在日記中寫道:
在處理生活上的實際問題方麵,他這個年輕人主動給我幫助,從幫助我做拉丁文習題到安排我的作品出版事宜。他一向總是這樣,我要是計算我的朋友的話,他勢必列在名單上的第一位。當一個旅行者離開自己曾置身於其中的山嶽時,他才能第一次看清它的真麵目:做朋友也是這樣。
在柯林家中,還有一個人,走進了安徒生的生活,讓安徒生重新燃起了“愛情之火”,她就是柯林的女兒露易莎·柯林。比起她的兩個兄弟,露易莎待人要溫柔謙和得多。她從不因為安徒生的出身而瞧不起他,待安徒生十分友好,能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地耐心聽安徒生朗誦自己的詩歌而不去打擾他,這讓安徒生非常感動,有一種找到知己的美好感覺。當他墮入情網,為與莉葆的愛情憔悴的時候,他曾無數次地寫信給他的這位異性朋友敘說自己的情感,向她祈求安慰,而每次他都能從她那裏得到真誠的同情——有哪位少女不想聽聽別人的羅曼史呢?18歲的露易莎,讀著安徒生給莉葆的一封封灼熱滾燙的情書,心跳得慌。她流著淚問安徒生:“您真的這麽愛她嗎?”安徒生點點頭。
“莉葆又怎麽能拒絕這樣深情的愛呢?”她盯著安徒生,希望能從他的眼裏得到答案。
安徒生抬起頭,看著露易莎那雙藍色的眼睛,突然感到這是一雙多麽純潔、可愛的眼睛呀,慢慢地,露易莎那雙明亮、湛藍、含情脈脈的眼睛,在安徒生心中代替了莉葆的黑眼睛。
安徒生寫了一首詩,描寫露易莎那雙讓他神魂顛倒的眼睛:
那雙湛藍色的眼睛
令人傾倒,使人迷戀
那雙湛藍的眼睛
把天空在我眼前照亮
安徒生開始為露易莎寫詩。每次長談以後,他總有言猶未盡之感。每到晚上,還要無休止地寫信向她傾吐情思。
“我周圍的一切,日複一日地都變成了詩,我自己的生活仿佛也是一首詩,而您是詩中主角——您不會為此生氣吧?”安徒生溫情地寫道。
為了把心靈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她的麵前,讓她分享自己的回憶,安徒生著手寫一篇自傳《我的一生》。露易莎懷著敬意地讀完了《我的一生》,卻沒有產生安徒生所預期的效果。在露易莎看來,安徒生既然讓她看,她有什麽理由不去讀呢?這讓敏感的安徒生心生憂慮。他在給露易莎的信中不無失望地寫道:
“當我寫作的時候,我時刻想念著您,可是您對我的書卻連一句感受都不對我說!”
天真單純的露易莎從安徒生的期待裏感覺到了他超出一般友情的要求,這讓一向善良謹慎的露易莎感到惶惑不安。她跑去跟英格葆商量。盡管露易莎竭力用“真誠的友誼”來安慰自己,但柯林一家對安徒生的真正用意十分清楚,於是,柯林一家決定,立刻委婉地杜絕一切可以讓他們直接接觸的機會,因為他們一致認為安徒生與露易莎之間沒有結合的可能。問題甚至並不在於她是否愛他,在柯林一家看來,對於幸福的伉儷來說,相敬如賓、白頭偕老就足夠了。詩人的貧寒也不是主要障礙,柯林一家從來不是追逐金錢的人家,而且這些他們也不缺少。然而,如果沒有莊重的、穩定的性格,沒有明確的社會地位,沒有無可爭議的錦繡前程,一言以蔽之曰:沒有事業與前途,無論是誰,都是不能遷就的。而那時的安徒生恰恰不具備這些必要條件。有著體麵的職業和遠大前程的林德律師就自然成為露易莎的未婚天。為了早日打消安徒生的幻想,柯林一家決定立刻為露易沙和林德舉行訂婚典禮。
訂婚典禮在1833年1月初舉行。一反慣例,這次重要的家庭活動沒有通知安徒生這個編外成員,以免讓安徒生受到刺激。但安徒生很快就知道了。他明白了,在這個家庭裏他已經不能再呆下去了。當訂婚晚宴熱鬧舉行的時候,安徒生獨自躲到街上僻靜的地方,不希望遇到任何熟人。夜很深了,傳來巡夜打更人為取暖而不停跺腳的聲音。一輪白蒙蒙的月亮掛在天邊,讓他想起了第一次見到莉葆時那身潔白的連衣裙,想起了他曾經寫過的那首詩:
找不到我白色的姑娘,
即使走遍天涯!
我知道,我是多麽強烈地愛著她,
但早已凋謝了,愛情之花!
此刻的心情猶如那天邊的月亮一樣慘白。再一次失戀的安徒生明白,人們很快就會知道所發生的一切,就會流傳著很多種醜小鴨愛上白天鵝的悲劇故事。對於他的作品的批評還沒有結束,又有了這樣一樁授人以柄的事情,安徒生思前想後,有一種衝出牢籠的急切。想到在國外的快樂時光,安徒生明白了,眼下最好也是惟一的辦法,就是遠走他鄉,將無盡的煩惱和無聊的論戰拋到九霄雲外。
於是,他再一次選擇了出國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