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在文學園地裏辛勤耕耘,結出了豐碩成果,在小說、戲劇、詩歌和童話四大方麵,齊頭並進,顯示了超凡的文學才能,聲譽與日俱增,獲得了比他同時代任何作家都要多得多的勳章、頭銜,隻要看看下麵的記錄就知道安徒生為什麽說自己“是個走運的孩子”了:
1843年1月24日,瑞典國王頒發給安徒生金質“服務勳章”;
1846年,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授予安徒生“三級紅鷹騎士勳章”;
1848年2月7日,瑞典國王授予安徒生“瑞典北極星騎士勳章”;
1848年2月,魏瑪大會授予安徒生“一級隼十字騎士勳章”;
1859年4月10日,安徒生接到通知,墨西哥皇帝授予他“瓜德羅普聖母高級騎士勳章”;
1859年12月15日,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來安二世授予安徒生“馬克西來安科學暨文學獎章”;
1867年5月26日,被丹麥國王封為政務參事(榮譽排位三級,這是丹麥國家要人的正式排位);
1869年9月6日,丹麥國王授予安徒生“二級高級騎士國旗勳章”;
1871年10月4日,瑞典國王卡爾十五世授予安徒生“高級騎士十字勳章”與綬帶;
1872年11月、12月間,安徒生病重,王室時時打聽他的病情,王儲親自到安徒生病榻前問候;
1873年2月3日,克裏斯蒂安九世攜瓦爾德瑪王子親自來訪安徒生表示慰問;
1874年4月2日,也就是去世前一年的生日,國王封安徒生為國務參事,同時授予安徒生“一級高級騎士國旗勳章”;
1874年5月2日,薩克森—魏瑪授予安徒生“白隼高級騎士勳章”。
安徒生對自己獲得的眾多榮譽,總是以平常心待之。用安徒生的話說,這一切“並沒有寵壞他,相反,使他變得更好起來,使他的頭腦更清醒,必然使他情不自禁地希望對於他所享受的一切,要做到當之無愧”。麵對源源不斷而來的榮譽,安徒生似乎顯得不是那樣激動,他在1865年給柯林的信中寫道:
“我應該向您承認,我壓根兒不感到幸福。這種不知足的感情來自我本人,但我越來越相信,榮譽和名望隻不過是過眼雲煙,無足輕重……”
但在所有榮譽裏,安徒生最重視、最高興、最在乎的,是被他的故鄉歐登塞授予他“榮譽市民”的稱號。安徒生認為那是“這個世界能提供給他的最稀有的對我的景仰”,是他一生最光榮的時刻。這個“榮譽市民”的榮譽,超過了他一生中所得到的任何榮譽。
1867年11月4日傍晚,年逾六旬的安徒生接到一份十分莊重的請帖,上麵寫道:
我們在此榮幸地通知閣下,我們選舉閣下為閣下出生的城市——歐登塞的榮譽市民。請允許我們邀請閣下於12月6日,星期五,在歐登塞和我們聚會,屆時我們希望把榮譽市民證書親手交予閣下。
歐登塞市市政管理委員會
安徒生回信說:
昨天傍晚,我接到了市政管理委員會的通知,請速轉達我的深切感謝。我出生的城市是通過你們,尊敬的先生們,給我的這種承認、這種榮譽,是我從來不敢夢想的。
我,一個窮苦的孩子,離開我出生的城市,已經48年了,我現在像一個丟失的孩子回到父親的家園,心裏充滿著幸福。我的這種感受,你們都能理解。那是一點也不誇張的:我要感謝上帝給我安排那麽多的磨練和那麽多的幸福,請接受我的衷心感謝。
我愉快地期望在約定的這一天——12月6日,會見我所熱愛的出生城市的高尚的朋友們。
感謝和尊敬你們的
H. C.安徒生
授予安徒生歐登塞榮譽市民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歐登塞,這不僅是安徒生一生中最大的事件,也是歐登塞人民的一件大事。在歐登塞的曆史上,曾經授予過一個住在附近城堡的王子“榮譽市民”的稱號,但那是王子,而這一次是要授給出生在這裏並從這裏走出去的窮孩子——那個鞋匠和洗衣婦的兒子,這不僅在歐登塞,而且在整個丹麥都是史無前例的。但還有誰比安徒生更有資格獲得這樣的殊榮呢?隻有安徒生!安徒生的作品,特別是安徒生的童話,在丹麥、在歐洲、在全世界,已經是家喻戶曉。從他的作品中,不論大人小孩都能從中獲得教益,而且,安徒生為丹麥在文學上贏得了巨大的榮譽。雖然人們誤解過他,但人們一旦清醒過來時,認識到安徒生對於丹麥以及整個世界的價值與意義時,無不以他為自豪和驕傲!
12月4日,安徒生從哥本哈根乘火車出發。當火車徐徐駛進歐登塞車站時,歐登塞市的市長早已帶著一批政府要員在月台上等候了,安徒生非常激動地與迎接他的人一一握手。
“歡迎您,尊敬的安徒生先生!”市長對安徒生說,“現在,全歐登塞的人都在談論您。”
在乘豪華馬車到賓館的路上,市長向安徒生簡要介紹了授予活動的安排情況。
在舉行儀式的那一天,全市放假,連商店的營業員也要求參加慶祝活動。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懸掛國旗和彩旗,裝點青枝綠葉和彩帶,民眾按民族傳統習慣歡呼:“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每次連喊三遍;還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和火炬遊行。
安徒生緊緊握住市長的手,感激地說:
“親愛的市長大人,那麽隆重的場麵歡迎我,讓我如何承受得起?!我簡直沒有勇氣去麵對那樣壯觀的場麵了,還是簡單點吧!”
1867年12月6日清晨,安徒生起床後,推開窗戶,就看見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上了國旗和彩旗,在微風的吹拂下,仿佛在向安徒生招手致意。
7點整,一輛裝飾華麗的四輪馬車來接安徒生到市議會大廈。
賓館門口有幾百名手持鮮花的少年兒童,他們分列兩旁,待馬車駛近時,他們一齊高呼:
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
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
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
然後便跟在馬車的兩邊一同前行。
安徒生往前看去,從賓館到議會大廈的道路兩旁,人們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和彩旗向他致意。“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呼喊聲,此起彼伏。
安徒生一生中最偉大光榮的一刻到來了。
安徒生極力控製自己的情感,但辦不到。這樣盛大的場景,他連做夢也沒有想過。
前麵不遠處,就是他父母的墓地。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去世時,安徒生正在羅馬旅行,自從安徒生走出歐登塞後,連一麵也沒有見到——要是他們都健在的話,那有多好呀!還有那個巫婆的預言,今天真的實現了!
市議會大廈的廣場上,人山人海。當安徒生的馬車停下時,人們擁向安徒生,高呼著:
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
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
好哇,安徒生,我們民族的詩人!
不知是誰帶頭唱起了丹麥的第二國歌——安徒生的《丹麥,我的祖國!》:
丹麥,我出生的地方,那裏是我的故鄉,
我在那兒生根,開始人生的旅程。
丹麥語啊!你是我母親的語言啊,
既溫柔又清麗,撫慰我的心胸。
潔淨的丹麥海岸邊,
古代貴族的墳墓,
長臥於蘋果園和啤酒花田之間。
我愛丹麥,你是我的祖國!
你是我出生的國家,我的故鄉。
我在這裏生根,開始我的人生。
…………
一人起頭,萬人唱和,歌聲響徹廣場,安徒生被這真誠的場景感動得熱淚盈眶。
安徒生在會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上議會大廈前的主席台中央坐下,台下掌聲雷動。
市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簡短講話,高度讚揚安徒生為歐登塞、為丹麥做出的巨大貢獻,並代表全市人民為安徒生頒發“歐登塞市榮譽市民”證書。設計精美大方的燙金證書,用紅色天鵝絨彩帶係著,給人以神聖而偉大的感覺。
安徒生雙手高高舉起證書,向所有的人鞠躬致意,廣場上又一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安徒生激動地大聲說道:
非常感謝歐登塞的父老鄉親們!我是歐登塞人民永遠的兒子!
我出生的這個城市給予我如此巨大的榮譽,讓我振奮,又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由得想起神話中的阿拉丁,他在借助神燈的力量建立了他宏偉的城堡之後,走到窗前指著外麵說:“當我還是窮孩子的時候,就在那裏呆過!”
上帝看得起我,賜予了我一盞智力的神燈——文學的才能。當它在遠處閃亮時,當外國人民看得見它的光輝的時候,當他們說“那光亮是從丹麥發出來的”的時候,我的心是多麽愉快地跳動著啊!我知道,我現在回到家鄉了,我有著許多同情我的朋友,但毫無疑問,我最大的朋友是在有著我睡過的搖籃的這個城市裏。這個城市今天給予我如此巨大的榮譽和同情,授予我異乎尋常的榮譽稱號,我感到無比的激動,我謹向大家表示我內心的無限感激。
安徒生簡短而深情的發言,再度激起長時間的熱烈鼓掌和歡呼。主席台上就坐的市長和著名人士,逐一和安徒生熱情握手。
晚上,在市議會大廳為安徒生舉行盛大的慶祝宴會。安徒生坐在首席,桌子上立著安徒生的半身塑像,塑像鑲嵌在一個底座上,底座上有三個圓飾,上麵刻著三個重要的日期: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的生日)
1819年9月4日(安徒生離開歐登塞去哥本哈根的日子)
1867年12月6日(安徒生出生的城市授予他榮譽市民的稱號)
宴會進行中,不斷有賀信和賀電宣讀,其中有國王和王後派專人送來的賀信,有哥本哈根大學的學生發來的賀電,還有安徒生念中學時的老校長梅斯林先生寄來的賀信。
宴會結束後是歌舞表演和火炬遊行。此時,歐登塞家家戶戶都點燃了蠟燭,家家門洞上都亮著燈籠。安徒生看到明亮的火炬從大街小巷慢慢向廣場聚攏來,這是盛大的火炬遊行場麵。安徒生聽到小朋友們清脆的童音正在高唱他的詩歌《丹麥,我的祖國!》,那歌聲在寒冷的北歐冬夜中回**。突然間,一聲巨響,廣場上放起了焰火,那絢麗多彩的花朵在夜空中開放,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廣場上人們的笑臉。家鄉人民一次又一次地向安徒生歡呼,向這位曆經坎坷而為自己家鄉贏得巨大榮譽的作家致敬。
議會廣場的狂歡一直持續到天明。
安徒生在故鄉歐登塞一直住到12月11日。
安徒生離開的這一天,人們拿著鮮花和彩旗到車站送行。當火車徐徐開動時,人們高呼:
“請再回來呀,不要忘了你的故鄉!”
“謝謝你們!謝謝大家!代我謝謝全市的鄉親們!”安徒生已經熱淚盈眶,不斷地說著,“我會回來的!我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