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以作者名漢語拚音和刊布時間排序)

安金槐:《試論鄭州商代城址——隞都》,《文物》1961年第4、5期。

安誌敏:《試論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考古》1959年第10期。

安誌敏:《中國早期銅器的幾個問題》,《考古學報》1981年第3期。

安誌敏:《考古學文化》,《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安誌敏:《關於牛河梁遺址的重新認識——非單一的文化遺存以及“文明的曙光”之商榷》,《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1期。

白雲翔等整理:《中國文明起源座談紀要》,《考古》1989年第12期。

白雲翔:《中國的早期銅器與青銅器的起源》,《東南文化》2002年第5期。

北京大學曆史係考古教研室商周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北京大學考古係等石家河考古隊:《石家河遺址群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第5輯,1993年。

北京大學考古學係:《北京大學考古學係四十五年(1952——1997)》, 1998年。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登封王城崗考古發現與研究(2002——2005)》,大象出版社,2007年。

北京大學:《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二)”——3500BC~1500BC中國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考古學文化譜係年代研究》,中國考古網,2011年11月24日。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官網·曆史沿革,2015年10月。

畢經緯:《“中期質變”視野下的夏代考古學文化》,《曆史研究》2018年第1期。

冰白:《從龍山晚期的中原態勢看二裏頭文化的形成——兼談早期夏文化的幾個問題》,《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

陳德安等:《上古巴蜀文明的重大發現——三星堆遺址與“三星堆文化”》,《文史雜誌》1987年第1期。

陳德安:《三星堆遺址》,《四川文物》1991年第1期。

陳德安:《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研究》,《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2期。

陳德安等:《三星堆遺址商代城址的調查與認識》,《夏商周方國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中國廣漢)》,科學出版社,2015年。

陳德安:《三星堆古城再認識》,《三星堆研究·第5輯》,巴蜀書社,2019年。

陳戈等:《齊家文化應屬青銅時代——兼談我國青銅時代的開始及其相關的一些問題》,《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3期。

陳國科等:《西城驛遺址二期遺存文化性質淺析》,《早期絲綢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陳國科等:《張掖西城驛遺址出土銅器的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2015年第2期。

陳國梁:《二裏頭文化銅器研究》,《中國早期青銅文化——二裏頭文化專題研究》,科學出版社,2008年。

陳國慶等:《大連地區早期青銅時代考古文化》,《青果集》,知識出版社,1993年。

陳國慶:《燕遼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兼論與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互動關係》,科學出版社,2019年。

陳平:《夏家店下層文化研究綜述》,《北京文物與考古》第5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陳剩勇:《中國第一王朝的崛起——中華文明和國家起源之謎破譯》,湖南出版社,1994年。

陳顯丹:《略談廣漢文化有關問題——兼論廣漢文化與夏文化的關係》,《史前研究》1987年第4期。

陳顯丹:《論廣漢三星堆遺址的性質》,《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陳顯丹:《廣漢三星堆遺址發掘概況、初步分期——兼論“早蜀文化”的特征及其發展》,《南方民族考古》第2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陳顯丹等:《論三星堆文化與寶墩文化之關係》,《四川文物》2002年第4期。

陳小三:《河西走廊及其鄰近地區早期青銅時代遺存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陳星燦:《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1895——1949)》,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陳星燦:《從一元到多元: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心路曆程》,《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陳星燦等:《中國文明腹地的社會複雜化進程——伊洛河地區的聚落形態研究》,《考古學報》2003年第2期。

陳星燦:《考古發掘與曆史複原》,《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Christopher Hawkes,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Old Worl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6 (1954).

大貫靜夫:《〈中國文物地図集·河南分冊〉を読む——嵩山をめぐる遺跡群の動態》,《住の考古學》,同成社(東京), 1997年。

丹尼爾著,黃其煦譯:《考古學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鄧淑蘋:《萬邦玉帛——夏王朝的文化底蘊》,《夏商都邑與文化》(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DICTIONNAIRE DE LA PREHISTOIRE, 1988, Directeur de la publication Andre Leroi-Gourham, Presses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Paris. 轉引自劉文鎖,1998年。

丁山:《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本第1分,1935年。

董鴻聞等:《漢長安城遺址測繪研究獲得的新信息》,《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5期。

董琦:《虞夏時期的中原》,科學出版社,2000年。

杜金鵬:《封頂盉研究》,《考古學報》1992年第1期。

杜金鵬:《三星堆文化與二裏頭文化的關係及相關問題》,《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杜金鵬:《良渚神衹與祭壇》,《考古》1997年第2期。

杜金鵬:《試論夏文化探索》,《劉敦願先生紀念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杜金鵬:《偃師二裏頭遺址一號宮殿基址再認識》,《安金槐先生紀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

杜金鵬:《新密古城寨龍山文化大型建築基址研究》,《華夏考古》2010年第1期。

杜在忠:《關於夏代早期活動的初步探析》,《夏史論叢》,齊魯書社,1985年。

杜正勝:《從考古資料論中原國家的起源及其早期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1分,1987年。

段鵬琦:《漢魏洛陽城的幾個問題》,《中國考古學研究》,文物出版社,1986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新知書店,1947年。

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人民出版社,1953年。

方輝等:《淺談嶽石文化的來源及族屬問題》,《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

方燕明:《夏代前期城址的考古學觀察》,《新果集》,科學出版社,2009年。

馮時:《“文邑”考》,《考古學報》2008年第3期。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傅憲國:《試論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石鉞》,《考古》1985年第9期。

岡村秀典:《夏王朝——王権誕生の考古學》,講談社(東京),2003年。

岡村秀典:《中國文明:農業と禮製の考古學》,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8年。

岡村秀典:《中國初期國家形成的考古學研究:陶器研究的新視角·序》,複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

高大倫:《成都平原古文明的活力之源》,《夏商周方國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 中國廣漢)》,科學出版社,2015年。

高大倫等:《三星堆遺址古文明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四川文物》2016年第6期。

高廣仁等:《史前陶鬶初論》,《考古學報》1981年第4期。

高廣仁等:《海岱文化對中華古文明形成的貢獻》,《山東龍山文化研究文集》,齊魯書社,1992年。

高江濤:《二裏頭遺址出土青銅鼎及相關問題探討》,《夏商都邑與文化(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高煒等:《關於陶寺墓地的幾個問題》,《考古》1983年第6期。

高煒等:《陶寺遺址的發掘與夏文化的探索》,《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高煒:《龍山時代的禮製》,《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高煒:《中原龍山文化葬製研究》,《中國考古學論叢》,科學出版社,1993年。

高煒:《晉西南與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年。

高煒:《陶寺,一個永遠的話題》,《襄汾陶寺遺址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

Glyn Daniel, A short history of archaeology, Thames and Hudson,Ltd. London, 1981.

宮本一夫:《二裏頭文化青銅彝器的演變及意義》,《二裏頭遺址與二裏頭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6年。

宮崎市定:《中國における聚落形態の変遷について》,《大穀史學》第6號,1957年。

郭大順:《西遼河流域青銅文化研究的新進展》,《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郭大順:《豐下遺址陶器分期再認識》,《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郭大順:《赤峰地區早期冶銅考古隨想》,《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郭沫若:《夏禹的問題》,《郭沫若全集·曆史編1》,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妍利:《商代青銅兵器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韓國河等:《論秦漢都城規劃基本模式的形成》,《陳直先生紀念文集》,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韓建業等:《王灣三期文化研究》,《考古學報》1997年第1期。

韓建業:《略論中國銅石並用時代社會發展的一般趨勢和不同模式》,《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韓建業:《中國西北地區先秦時期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發展》,文物出版社,2008年。

韓建業:《裴李崗文化的遷徙影響與早期中國文化圈的雛形》,《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

韓建業:《廟底溝時代與“早期中國”》,《考古》2012年第3期。(A)

韓建業:《略論中國的“青銅時代革命”》,《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B)

韓汝玢:《近年來冶金考古的一些新進展》,《中國冶金史論文集》,北京科技大學,1993年。

河南省考古學會等:《夏文化論文選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考古四十年(1952——1992)》,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何駑:《陶寺文化譜係研究綜論》,《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何平:《文化與文明史比較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黑龍江》,文物出版社,2011年。

侯外廬:《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五十年代出版社(重慶),1943年。

胡悅謙:《試談夏文化的起源》,《華夏文明》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黃石林等:《偃師商城的發現及其意義》,《光明日報》1984年4月4日。

吉德煒著,陳星燦譯:《考古學與思想狀態——中國的創建》,《華夏考古》1993年第1期。

籍和平:《從雙庵遺址的發掘看陝西龍山文化的有關問題》,《史前研究》1986年第1、2期合刊。

姬乃軍:《關於夏文化發祥地的思考》,《考古與文物》1999年第1期。

姬乃軍:《關於夏文化發祥地的再思考》,《考古與文物》2004年第3期。

翦伯讚:《諸夏的分布與鼎鬲文化》,《中國史論集》,文鳳書局,1947年。

蔣曉春:《中國青銅時代起始時間考》,《考古》2010年第6期。

江章華等:《成都平原的早期古城址群——寶墩文化初論》,《中華文化論壇》, 1997年第4期。

焦天龍:《西方考古學文化概念的演變》,《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

井中偉:《水手營子青銅連柄戈的年代與屬性》,《邊疆考古研究》第7輯,科學出版社,2008年。

井中偉:《早期中國青銅戈·戟研究》,科學出版社,2011年。

井中偉等:《夏商周考古學》,科學出版社,2013年。[後續成果]井中偉等:《夏商周考古學(第2版)》,科學出版社,2020年。

K. C. Chang,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1986 (Fourth Edition).

《考古與文物》編輯部:《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訪談》,《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1期。

郎樹德等:《試論大地灣仰韶晚期遺存》,《文物》1983年第11期。

李伯謙:《論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國文物報》1988年11月4日。

李伯謙:《中國青銅文化的發展階段與分區係統》,《華夏考古》1990年第2期。(A)

李伯謙:《論夏家店下層文化》,《紀念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三十周年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B)

李伯謙:《對三星堆文化若幹問題的認識》,《考古學研究(三)》,科學出版社,1997年。

李伯謙:《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係研究·前言》,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朝遠:《關於二裏頭文化的青銅斝》,《二裏頭遺址與二裏頭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製度與國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李宏飛:《關於中國廣域王權國家形成年代的思考》,《三代考古》(四),科學出版社,2011年。

李濟:《安陽發掘與中國古史問題》,《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0本,1968年。

李濟著,蘇秀菊等譯:《安陽——殷商古都發現、發掘、複原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濟:《河南考古之最近發見》,《李濟文集》卷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經漢:《試論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分期和類型》,《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李令福:《秦都鹹陽若幹問題的探索》,《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8年增刊。

李萌:《三代宮室和宮城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李民等:《從偃師二裏頭文化遺址看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第4期。

李民:《簡論夏代國家的形成——從二裏頭遺址看夏代國家的出現》,《曆史教學》1979年第11期。

李民:《夏代文化》,中華書局,1980年。

李民:《堯舜時代與陶寺遺址》,《史前研究》1985年第4期。

李水城:《中國西部地區史前考古的幾點思考——〈師趙村與西山坪〉讀後》,《中國文物報》2001年9月7日。

李水城:《西北與中原早期冶銅業的區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學報》2005年第3期。

李水城:《“過渡類型”遺存與西城驛文化》,《早期絲綢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李維明:《試析三星堆遺址》,《四川文物》2003年第5期。

李先登:《試論中國古代青銅器的起源》,《史學月刊》1984年第1期。

李孝聰:《下鞍進房——馬背上的民族與中國都城規劃管理》,《文匯報》2017年5月19日。

李學勤:《近年考古發現與中國早期奴隸製社會》,《新建設》1958年第8期。

李學勤等:《中國古史尋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學勤:《西周文明論集·序》,朝華出版社,2004年。

李延祥等:《牛河梁冶銅爐壁殘片研究》,《文物》1999年第12期。

李延祥等:《遼西地區早期冶銅技術》,《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2期。

李伊萍:《黑龍江東部地區青銅時代遺存初識》,《邊疆考古研究》第2輯,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誌鵬:《二裏頭文化墓葬研究》,《中國早期青銅文化——二裏頭文化專題研究》,科學出版社,2008年。

李最雄:《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跡》,《考古》1985年第8期。

梁雲:《成周與王城考辨》,《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

梁雲:《戰國都城形態的東西差別》,《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4輯。[後續成果]梁雲:《戰國時代的東西差別——考古學的視野》,文物出版社,2008年。

林向:《蜀酒探原——巴蜀的“薩滿式文化”研究之一》,《南方民族考古》第1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

林向:《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川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四川省社會科學手冊·考古學科》,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A)

林向:《三星堆遺址與殷商的西土——兼釋殷墟卜辭中的“蜀”的地理位置》,《四川文物》,增刊《廣漢三星堆遺址研究專輯》,1989年。(B)

林向:《蜀與夏——從考古新發現看蜀與夏的關係》,《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4期。

林向:《童心求真集:林向考古文物選集》,科學出版社,2010年。

劉富良等:《西周早期的成周與王城》,《安金槐先生紀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

劉國祥:《西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至早期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概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劉莉著,陳星燦譯:《龍山文化的酋邦與聚落形態》,《華夏考古》1998年第1期。

劉莉等:《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從二裏頭和二裏崗時期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關係談起》,《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

劉莉著,陳星燦等譯:《中國新石器時代:邁向早期國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劉莉:《中國早期國家政治格局的變化》,《多維視域——商王朝與中國早期文明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年。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Zou Heng (1926—2005). Artibus Asiae 66 (2006).

劉啟益:《“隞都”質疑》,《文物》1961年第10期。

劉慶柱:《漢長安城布局結構辨析——與楊寬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劉慶柱等:《漢長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

劉慶柱:《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學史述論》,《考古學集刊》第16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

劉慶柱:《秦鹹陽城遺址考古發現的回顧及其研究的再思考》,《裏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年。

劉文鎖:《論史前、原史及曆史時期的概念》,《華夏考古》1998年第3期。

劉緒:《2004年度夏商周考古重大發現點評》,《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26期,2005年。

劉運勇:《再論西漢長安布局及形成原因》,《考古》1992年第7期。

劉宗迪:《三星在天:夏墟地理與傳說考辨》,《文史哲》2020年第6期。

陸建方:《良渚文化墓葬研究》,《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60周年紀念文集》,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

欒豐實:《良渚文化的分期與年代》,《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

欒豐實:《大汶口文化的分期和類型》《海岱龍山文化的分期和類型》,《海岱地區考古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欒豐實:《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發展進程研究》,《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欒豐實:《序》,《東方考古》第1集,科學出版社,2004年。

欒豐實:《關於海岱地區史前城址的幾個問題》,《東方考古》第3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呂琪昌:《從史前陶鬶與商代銅斝的關係探討夏、商文化的分際》,《華夏考古》1999年第1期。

馬得誌:《唐代長安與洛陽》,《考古》1982年第6期。

馬良民:《試論戰國都城的變化》,《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

彭曦:《西周都城無城郭?——西周考古中的一個未解之謎》,《考古與文物》,增刊《先秦考古》, 2002年。

錢耀鵬:《中國史前城址與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錢耀鵬:《中國原史時代論綱》,《文博》2002年第2期。

錢耀鵬等:《甘肅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發掘及主要收獲》,《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丘剛:《北宋東京三城的營建和發展》,《中原文物》1990年第4期。

仇士華等:《有關所謂“夏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測定的初步報告》,《考古》1983年第10期。

仇士華:《14C測年與中國考古年代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屈小強等主編:《三星堆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冉宏林等:《淺析成都平原先秦時期城址特征的變遷》,《四川文物》2014年第3期。

任式楠:《中國史前銅器綜論》,《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年。

邵望平:《銅鬶的啟示》,《文物》1980年第2期。

邵望平:《〈禹貢〉九州的考古學研究——兼說中國古代文明的多源性》,《九州學刊》(香港)總第5期,1987年。

沈長雲:《禹都陽城即濮陽說》,《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沈長雲:《夏族興起於古河濟之間的考古學考察》,《曆史研究》2007年第6期。

施勁鬆:《論“三星堆——金沙文化”》,《考古與文物》2020年第5期。

石興邦:《黃河流域原始社會考古研究上的若幹問題》,《考古》1959年第10期。

石興邦:《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青銅時代”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石興邦:《我很讚成文明探源的研究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2001年第1期。

史一棋:《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人民日報》2018年5月29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工作站等:《四川廣漢、什邡商周遺址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第5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宋玉彬:《圖們江流域青銅時代的幾個問題》,《北方文物》2002年第4期。

宋治民:《早期蜀文化分期的再探討》,《考古》1990年第5期。

宋治民:《論三星堆遺址及相關問題》,《三星堆與巴蜀文化》,巴蜀書社,1993年。

宿白:《隋唐長安城與洛陽城》,《考古》1978年第6期。(A)

宿白:《北魏洛陽城與北邙陵墓——鮮卑遺跡輯錄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B)

蘇秉琦等:《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係類型問題》,《文物》1981年第5期。

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A)

蘇秉琦主編:《中國通史·第二卷:遠古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B)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孫華:《試論廣漢三星堆遺址的分期》,《南方民族考古》第5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孫華:《商文化研究的若幹問題》,《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學出版社,1999年。

孫華:《中國青銅文化體係的幾個問題》,《考古學研究》(五),科學出版社,2003年。

孫淑雲等:《甘肅早期銅器的發現與冶煉、製造技術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7期。

譚繼和:《禹文化西興東漸簡論》,《四川文物》1998年第6期。

唐際根:《中國考古學研究的國際化趨勢》,《中國文物報》1998年6月17日。

唐蘭:《中國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論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大公報在港複刊30周年紀念文集》,香港大公報出版,1978年。

唐蘭:《論大汶口文化中的陶溫器》,《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

唐蘭:《中國奴隸製社會的上限遠在五六千年前——論新發現的大汶口文化與其陶器文字》,《大汶口文化討論文集》,齊魯書社,1981年。

唐曉峰:《城市紀念性小議》,《人文地理隨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滕銘予:《中國早期銅器有關問題的再探討》,《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田昌五:《夏文化探索》,《文物》1981年第5期。

田昌五:《談偃師商城的一些問題》,《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殷都學刊編輯部,1985年。

田旭東:《二十世紀中國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論》,中華書局,2003年。

童恩正:《試論我國從東北至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佟柱臣:《從二裏頭類型文化試談中國的國家起源問題》,《文物》1975年第6期。

萬嬌等:《桂圓橋遺址與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發展脈絡》,《文物》2013年第9期。[後續成果]萬嬌:《從三星堆遺址看成都平原文明進程》,科學出版社,2020年。

萬嬌:《從三星堆遺址看成都平原文明進程》,科學出版社,2020年。

Wang Haicheng, China’s first empire?Interpreting the material record of the Erligang expansion. Art and archaeology of the Erligang civilization, ed.Kyle Steinke with Dora C.Y. Ching.P.Y. and Kinmay W. Tang Center for East Asian art, Department of art and archaeology,Princeton University, 2014.

汪寧生:《中國考古發現中的“大房子”》,《考古學報》1983年第3期。

王承禮等:《東北考古的主要收獲》,《東北考古與曆史(叢刊)》第1輯,文物出版社,1982年。

王成生:《遼寧出土銅戈及相關問題的研究》,《遼寧考古文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年。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觀堂集林》卷九,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輝:《甘青地區新石器——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譜係與格局》,《考古學研究(九)》,文物出版社,2012年。

王家祐等:《關於三星堆文化的兩個問題》,《三星堆與巴蜀文化》,巴蜀書社,1993年。

王立新:《從嵩山南北的文化整合看夏王朝的出現》,《二裏頭遺址與二裏頭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6年。

王立新:《也談文化形成的滯後性——以早商文化和二裏頭文化的形成為例》,《考古》2009年第12期。

王巍:《良渚文化玉琮芻議》,《考古》1986年第11期。

王巍等:《夏商周考古學論要》,《三代考古》(二),科學出版社,2006年。

王學理:《秦都鹹陽》,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毅等:《三星堆文化研究》,《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

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說》,中華書局,1984年。

王子今:《西漢長安居民的生存空間》,《人文雜誌》2007年第2期。

魏興濤:《中原龍山城址的年代與興廢原因探討》,《華夏考古》2010年第1期。

魏興濤:《中原與東方及東南——試從清涼寺墓地探討外來因素在中原地區早期社會複雜化過程中的作用》,《中國考古學會第十四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

吳恩裕:《中國國家起源的問題》,《新建設》1956年第7期。

吳曉筠:《中國的“原史時代”》,《華夏考古》2005年第1期。

夏鼐:《關於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問題》,《考古》1959年第4期。(A)

夏鼐:《建國十年來的中國考古新發現》,《考古》1959年第10期。(B)

夏鼐:《新中國的考古學》,《紅旗》1962年第17期;《考古》1962年第9期。

夏鼐:《我國近五年來的考古新收獲》,《考古》1964年第10期。

夏鼐:《碳-14測定年代和中國史前考古學》,《考古》1977年第4期。

夏鼐:《談談探討夏文化的幾個問題——在〈登封告成遺址發掘現場會〉閉幕式上的講話》,《河南文博通訊》1978年第1期。

夏鼐:《三十年來的中國考古學》,《考古》1979年第5期。

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夏鼐等:《考古學》,《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夏鼐:《在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夏鼐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A)

夏鼐:《再論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問題》,《夏鼐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B)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徐光冀:《曹魏鄴城的平麵複原研究》,《中國考古學論叢》,科學出版社,1993年。

徐光冀等:《遼西區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綜論》,《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科學出版社,2001年。

許宏:《曲阜魯國故城をめぐる諸問題について》,《東洋學報》(東京)第77卷1、2號,1995年。

許宏:《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許宏:《略論二裏頭時代》,《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A)

許宏:《二裏頭遺址發掘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考古》2004年第11期。(B)

許宏等:《二裏頭遺址聚落形態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許宏:《21世紀初中國考古學的新發現及其學術意義》,《燕京學報》第18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許宏等:《關於二裏頭遺址的省思》,《文物》2008年第1期。

許宏:《最早的中國》,科學出版社,2009年。[後續成果]許宏:《最早的中國:二裏頭文明的崛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

許宏等:《二裏頭遺址文化分期再檢討——以出土銅、玉禮器的墓葬為中心》,《南方文物》2010年第3期。

許宏:《關於社會複雜化階段考古學文化的斷想》,《三代考古》(四),科學出版社,2011年。

許宏:《二裏頭文化聚落動態掃描》,《早期夏文化與先商文化研究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2年。

許宏:《從〈商周考古〉到〈夏商周考古學〉——由兩本考古教材串聯起的學術史》,《中國文物報》2013年9月13日。

許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2016年。(A)

許宏:《“夏王朝”考古:學術史·新動向·新思考》,《夏商都邑與文化》(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B)

許宏:《關於二裏頭為早商都邑的假說》,《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A)

許宏:《二裏頭:中國早期國家形成中的一個關鍵點》,《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B)

許宏:《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A)

許宏:《二裏頭M3及隨葬綠鬆石龍形器的考古背景分析》,《古代文明》第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B)

許宏:《先秦城邑考古》,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7年。

許宏:《關於石峁遺存年代等問題的學術史觀察》,《中原文物》2019年第1期。

徐建華:《大連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和青銅時代文化斷代劃分》,《遼海文物學刊》1994年第1期。

徐良高:《中國民族文化源新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徐良高:《中國三代時期的文化大傳統與小傳統——以神人像類文物所反映的長江流域早期宗教信仰傳統為例》,《考古》2014年第9期。

徐蘋芳:《唐代兩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年第6期。

徐蘋芳:《古代北京的城市規劃》,《環境變遷研究》第1輯,海洋出版社,1984年。

徐蘋芳:《元大都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北京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

徐蘋芳:《中國古代城市考古與古史研究》,《中國曆史考古學論叢》,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995年。

徐衛民:《秦都城研究》,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徐昭峰:《成周與王城考略》,《考古》2007年第11期。

徐中舒:《再論小屯與仰韶》,《安陽發掘報告》第3期,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嚴文明:《龍山文化和龍山時代》,《文物》1981年第6期。

嚴文明:《論中國的銅石並用時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嚴文明:《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文物》1987年第3期。

嚴文明:《略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1992年第1期。

嚴文明:《龍山時代考古新發現的思考》,《紀念城子崖遺址發掘6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齊魯書社,1993年。

嚴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文物》1999年第10期。

楊鴻勳:《宮殿考古通論》,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楊虎:《遼西地區新石器——銅石並用時代考古文化序列與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

楊寬:《西漢長安布局結構的探討》,《文博》1984年創刊號。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製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楊錫璋等:《殷代青銅禮器的分期與組合》,《殷墟青銅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葉萬鬆等:《西周洛邑城址考》,《華夏考古》1991年第2期。

葉萬鬆等:《偃師二裏頭遺址獸紋銅牌考識》,《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5期。

易華:《從齊家到二裏頭:夏文化探索》,《夏商都邑與文化》(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易華:《齊家華夏說》,甘肅人民出版社,2015年。

易華:《從玉帛古國到幹戈王“國”》,《甘肅社會科學》2017年第6期。

殷瑋璋:《關於夏代文化的探索》,《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殷瑋璋:《夏文化問題》,《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殷瑋璋等:《在反思中前行——為“夏商都邑暨偃師商城發現30年學術研討會”而作》,《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俞偉超:《楚文化的研究與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論集》第1集,荊楚書社,1987年。

俞偉超:《龍山文化與良渚文化衰變的奧秘——致“紀念城子崖遺址發掘六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的賀信》,《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

餘西雲:《西陰文化:中國文明的濫觴》,科學出版社,2006年。

袁廣闊:《關於孟莊龍山城址毀因的思考》,《考古》2001年第3期。

袁廣闊等:《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科學出版社,2017年。

嶽洪彬等:《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三代考古》(四),科學出版社,2011年。

張弛:《龍山——二裏頭——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改變與青銅時代全球化的形成》,《文物》2017年第6期。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

張光直:《談“琮”及其在中國古史上的意義》,《考古學專題六講》,文物出版社,1986年。

張光直:《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中國青銅時代(二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年。

張光直著,張良仁等譯:《商文明·前言》,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A)

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B)

張國碩:《夏商時代都城製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海:《公元前4000至前1500年中原腹地的文化演講與社會複雜化》,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7年。[後續成果]張海:《中原核心區文明起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張海等:《史前青銅冶鑄業與中原早期國家形成的關係》,《中原文物》2013年第1期。

張家口考古隊:《蔚縣夏、商時期考古的主要收獲》,《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1期。

張江凱等:《新石器時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

張立東等編:《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大象出版社,2001年。

張明華:《良渚玉戚研究》,《考古》1989年第7期。

張學海:《新中原中心論》,《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張雪蓮等:《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碳十四年代分析》,《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張雪蓮等:《新砦——二裏頭——二裏崗文化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與完善》,《考古》2007年第8期。

張忠培:《研究考古學文化需要探索的幾個問題》,《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張忠培:《齊家文化研究》,《考古學報》1987年第1、2期。

張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處社會階段——五千年前中國進入文明的一個例證》,《文物》1995年第5期。

張忠培:《關於中國考古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考》,《中國考古學:走近曆史真實之道》,科學出版社,1999年。

張忠培等:《客省莊與三裏橋文化的單把鬲及其相關問題》,《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張忠培:《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序》,科學出版社,2009年。

趙賓福:《圖們江流域的青銅時代文化研究》,《考古》2008年第6期。

趙賓福:《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年。(A)

趙賓福:《古城類型:嫩江流域商代晚期遺存辨識——兼談嫩江流域陶鬲的起源與演變》,《新果集——慶祝林沄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9年。(B)

趙賓福:《東北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譜係格局的研究》,《邊疆考古研究》第12輯,科學出版社,2012年。

趙賓福等:《吉林省地下文化遺產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科學出版社,2017年。

趙春青:《新密新砦城址與夏啟之居》,《中原文物》2004年第3期。

趙春青:《關於新砦期與二裏頭一期的若幹問題》,《二裏頭遺址與二裏頭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6年。

趙殿增:《近年巴蜀文化考古綜述》,《四川文物》,增刊《廣漢三星堆遺址研究專輯》, 1989年。

趙殿增等:《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科生長點——蘇秉琦先生指導下的三星堆考古》,《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科學出版社,2001年。

趙光賢:《論黑陶文化非夏代文化》,《光明日報》1957年1月17日。

趙海濤:《二裏頭遺址二裏頭文化四期晚段遺存探析》,《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

趙輝:《良渚文化的若幹特殊性——論一處中國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良渚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1999年。

趙輝:《以中原為中心的曆史趨勢的形成》,《文物》2000年第1期。

趙輝等:《中國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發現與研究》,《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

趙輝:《考古學關於中國文明起源問題的研究》,《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趙輝:《中國的史前基礎——再論以中原為中心的曆史趨勢》,《文物》2006年第8期。

趙輝:《良渚的國家形態》,《中國文化遺產》2017年第3期。

趙輝:《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過去與現在——在武漢大學“珞珈講壇”上的演講》,《江漢考古》2018年第1期。

趙輝:《當今考古學的陶器研究》,《江漢考古》2019年第1期。

趙芝荃:《關於二裏頭文化類型與分期的問題》,《中國考古學研究(二集)》,科學出版社,1986年。(A)

趙芝荃:《試論二裏頭文化的源流》,《考古學報》1986年第1期。(B)

鄭光:《試論二裏頭商代早期文化》,《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鄭光:《試論偃師商城即盤庚之亳殷》,《故宮學術季刊》(台北)第8卷第4期,1991年。

鄭傑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鑒(1984——1986)》,文物出版社,1984、1985、1988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學基礎》,科學出版社,1958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收獲》,文物出版社,196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A)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的黃金時代》,《考古》1984年第10期。(B)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50——1990)》, 199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概覽(1950——2000)》, 2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秦漢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1999——2006)》,文物出版社,201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考古六十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禹會村遺址研究》,科學出版社,201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工作隊:《河南洛陽盆地2001——2003年考古調查簡報》,《考古》2005年第5期。[後續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洛陽盆地中東部先秦時期遺址:1997——2007年區域係統調查報告》,科學出版社,2019年。

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齊魯書社,1985年。

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玉器全集1·原始社會》,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年。

周昆叔等:《論嵩山文化圈》,《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周星:《黃河流域的史前住宅形式及其發展》,《中國原始文化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乃誠:《時代巔峰 冰山一角——夏時期玉器一瞥》,《玉魂國魄: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國文明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朱永剛:《東北青銅文化的發展階段與文化區係》,《考古學報》1998年第2期。

朱永剛等:《吉林省青銅時代考古發現與區係研究》,《邊疆考古研究》第17輯,科學出版社,2015年。

鄒衡:《試論鄭州新發現的殷商文化遺址》,《考古學報》1956年第3期。

鄒衡:《關於探索夏文化的途徑》,《河南文博通訊》1978年第1期。(A)

鄒衡:《鄭州商城即湯都亳說》,《文物》1978年第2期。(B)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鄒衡:《夏文化論集·序言》,文物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