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朱由檢在即將離開“石花洞”而前往“武當山”之際,其九個“小女孩未婚妻”再次融合成“巨女”。

“啊?‘分身’?這……不可能吧?怎會這樣?”朱由檢及其九位嬪妃頓時驚呆了,雖然見過,但仍疑惑。

“咯咯,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因為小姐姐們確實乃本座之‘他化自在分身’。你若不信?那就算嘍。”

“呃……這……”朱由檢不禁轉過身來,對著懸空盤坐吐納煉氣的催木匠躬身下拜道:“敢問嶽父大人……”

“嗬嗬,確實如此!”催木匠笑道:“你師父的本尊乃‘天外天’之神聖大能,以分魂投胎到我家轉世重生,成了催某的小女兒‘催沒弟’,因此才會具備前世記憶,並且傳授給你眾多厲害的‘修真法門’了,嘿嘿。”

“呃……竟然如此?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朱由檢忽然尷尬道:“既然如此,那師父,哦不,愛妃你……?”

“咯咯,什麽你呀我的?走吧,去武當山溜達唄。”話音一落,便向催木匠及三位親姐姐點了點頭後,就歡快地化作一道遁光飛出了“石花洞”,穩穩當當地懸停高空,正等著朱由檢及其九位嬪妃們緊隨而來。

“咯咯,各位姐姐,你們快點來呀,妹妹在此久等了呢,咯咯。”那“巨女”催沒弟忽然搖身一晃,一道炫光閃過之後,便再次分崩離析成了九個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女,正踏步虛空,嬉戲打鬧著,紛紛迎了上來。

“呃……各位小妹妹們,你們真是太厲害了,好羨慕你們啊!”朱由檢的九位嬪妃也搖搖晃晃地飛過來。

盡管這九位嬪妃與她們的夫君皇帝一樣,也被催沒弟用“醍醐灌頂”之法,從“煉氣靈徒”強行灌體後連升兩階而成就“金丹真人”,但眾女如今的修為境界也不過才“真丹初期”而已,不如朱由檢的“真丹中期”境界。

不過,九女和朱由檢都感到驚詫的是,眼前的九位小姐姐修為境界居然達到了“真丹後期”,厲害啊!

這讓朱由檢及其後妃們感覺到心理上有了很大壓力,恐怕此次“武當山”之行還得以對方馬首是瞻,畢竟在“修真界”中,從來都不是像世俗界那般按照出生背景來確認身份與地位,而是修為境界與神通法力!

當然了,憑借“明朝皇室”與“玄門道教”的關係,朱由檢相信此行還得靠自己引路,畢竟自己是皇帝嘛。

於是,眾人便有說有笑,有打有鬧地直奔南方飛去。想當初,朱棣得位,天下反對者甚眾,需引導。

為殺一儆百,朱棣下令誅殺建文帝的死黨齊泰、黃子澄等一萬餘人,甚至對敢於公開指責他的方孝孺也盡滅\"十族\"!但中國古代曆來有傳統,新君上位單憑殺人是不能鞏固政權的,朱棣對此有著深刻了解。

在表麵壓服反對聲音之後,作為“勝利者”的“明太宗”朱棣,還要想辦法打開老百姓的心扉,好讓天下人承認自己“奪權上位”的“合理性”!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之\"君權神授\"背書,就成為了朱棣決策的重要選擇項。

朱棣在中國宗教裏選擇了道教的“真武大帝”。繼承大統之後,朱棣鞏固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高官祭祀“真武大帝”,上表頌揚,宣揚“新皇得位在於玄天所授”。接著,朱由把“真武大帝”當成明朝的保護神。

而“武當山”的道士們也極為敏感,並立刻意識到了複興道教的機會已經來臨,畢竟自從元朝統治者主持召開了“佛道相爭”的“辯論會”之後,道教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於是積極參與到朱棣製造神話的活動中。

加上元朝被朱元璋推翻後,原本套在道教頭上的“緊箍咒”頓時鬆懈下來。雖然朱元璋年輕時先後做過乞丐與和尚,對佛教的認同感絲毫不下於元朝統治者,但並不妨礙其子孫想修仙得道與長生不老之訴求。

於是,從西元1405 年起,武當山的“五龍高道”李素希就先後兩次上貢了結實的“榔梅”。因為“榔梅”呈實是\"瑞兆\",象征國家太平、五穀豐登,所以朱棣非常高興,也給予了極重的賞賜,並且在禦製碑文中把這個“神跡”宣揚為“真武神”對他即位的讚賞。於是,從永樂十年開始,“明太宗”朱棣正式開始大修武當山。

首先,從政治和軍事角度來看,北方在中國古代中,對中國曆代政權的重要性都直接壓倒其餘三個方位,顯得非常重要。這不僅是“風水學”上認為“帝王之氣”在於“坐北朝南”,更在於北京的地理位置太重要。

因為北方遊牧民族曆來凶悍至極,從春秋時期的北狄到戰國秦漢的匈奴,從隋唐時期的突厥到宋朝的遼金蒙古就一直侵擾中原政權,並且中國古代政權多為以北統南,這幾乎成為中國朝代更迭的規律現象。

而“真武大帝”在道教眾神中是“北方之神”,統帥北方神靈,同時也是戰神、水神和司命之神。因此,奉祀“北方玄帝”,用道教的神學、君權神授理論來震懾百姓,讓民眾信服,能夠做到鼓勵士氣、安定民心。

同時,這也符合朱棣的地位和需要,因為朱棣起於北方,所以\"真武神輔佐靖難、保佑燕王當皇帝\"這一宗教說法,在中國古代尚道崇佛的文化傳統方麵,能為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以“藩王”身份入繼大統提供充足的合理性與合法性依據。而武當道宮是“真武神”總壇,簡直為他量身定做,故才南修武當籠絡人心。

其次,有利於化解矛盾和異議。由於修建武當山宮觀時,“明太宗”永樂皇帝共調集了30萬軍民供差遣。其中主要有侄子“建文帝”的舊臣,以及“燕王”朱棣在起兵途中收降的士兵,正好物盡其用,少去麻煩。

對這些人實施集中看管,在勞動改造時,兼用道教理論進行思想改造,能夠不斷消耗掉他們的體力,消解他們的怨氣,並做到裁兵和調整軍務的作用,節省不必要的軍費開支,正可謂是一舉數得之妙招!

“武當山”道觀建成後,為加強對武當山的管理,“明太宗”朱棣還派駐500名軍兵長期駐紮在此,並從全國欽選400餘名“得道高人”到武當山為道,並對其中的幾十名德高望重的“道士”授予“正六品提點官員”,將武當山所有道士作為皇帝“禦用神職人員”進行供養。這其中就包括一些專門負責給皇帝煉丹的江湖術士。

另外,將犯人3000多人流徙到武當山,耕種田地,供贍道士。其三,武當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邊72峰淩聳九霄,拱衛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儼然\"萬山來朝\",確實是處“風水寶地”,讓人爽心悅目。

“明太宗”朱棣在天柱峰的頂端,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修建了一座金殿,並在武當山修建“紫禁城和太和宮”。另外,真武大帝塑像模仿朱棣的形象進行建造,意味著朱棣坐鎮武當,明朝一統天下,江山穩固。

其四,追求性命雙修,延年益壽。“明太宗”永樂皇帝繼承了中國以儒道信仰為主的傳統,極為欣賞武當山“真人”張三豐之儒、道、釋並重,強身健體、人生長壽的太極武學“仙道”,認為修煉“太極拳”能凝聚“內勁”即“鬥氣”。朱棣在全力鞏固統治之時,如所有皇帝般在其思想深處,還有一個追求長壽的個人夢想。

永樂皇帝親自書寫了對“真人”張三豐的“敬奉三書”,稱讚他體合自然,神妙莫測。而張三豐也寫了“答永樂皇帝詩”,言道“節欲澄心淡神慮”,意思是清靜無為方為真諦,顯示了方外之人追求靜心潛修之高明。

從“永樂朝”起,“武當山”就成為全國各地道士定期朝拜的\"聖山\",是明、清兩朝乃至後世中,全國道教活動和交流的中心。至此,“武當山”的政治地位達到至高無上的地步,卻不料,今日正好迎來“不速之客”。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