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在日華人傳回了大量日寇即將入侵的重要情報,為接下來的自衛反擊戰和援朝抗日做準備。

福建方麵因琉球王國轉告了“壬辰倭亂”之事,而得知日本“幕府將軍”豐臣秀吉雖然沒有因為許儀後一事而追究“島津家”,但“島津家”發生的另一件事,卻使得豐臣秀吉勃然大怒。

在日本即將對朝鮮發動全麵戰爭前不久,梅北一揆於西元1587年攛掇“島津家族”一起發動叛亂,讓“幕府將軍”豐臣秀吉不得不動員25萬大軍前往征伐“九州島”。豐臣秀吉憑借實力迫使島津義久降服,並命令老大島津龍伯辭去“家督”職位,又令老二島津義弘當“家督”,同時還扶持了親豐臣的勢力——伊集院忠棟。

但是,這些措施依然沒有消除島津家整體仇視豐臣政權的心理,尤其是以梅北國兼這樣的島津國人眾,他們將希望寄托在當初島津四兄弟中歸順豐臣政權最晚的島津歲久身上。

豐臣秀吉自然也察覺到了島津家國人眾對他的不滿,於是在出征朝鮮之際,找了個借口命令表麵上響應號召的梅北國兼部隊滯留在肥後的佐敷,而島津龍伯則負責參與鎮守名護屋城。

據說,表麵上看是讓島津伯龍參與鎮守,其實就是扣押在名護屋城當人質。到了西元1592年6月15日,梅北國兼等人大概是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就地舉兵,在佐敷謀反,史稱“梅北一揆”爆發。

反叛部隊的規模共有數千人,且沒多久,梅北一揆軍就攻陷了佐敷城、八代城等城,而這些城池在當時都是加藤清正的封地,但加藤清正本人卻早已渡海前往朝鮮參加侵略戰爭了。

佐敷城當地有一個叫“安田彌右衛門”的人向梅北國兼投降,而梅北國兼非常高興,還為安田彌右衛門舉辦酒宴,卻不料安田彌右衛門是詐降,而且在獲得接近梅北國兼的機會後便將其殺一刀死。

不久,安田彌右衛門也被其他人殺死了。盡管佐敷城、八代城和名護屋城位置很重要,但梅北國兼死後,一揆軍變得群龍無首,不久後就哄然散去了。

從6月15日梅北國兼舉兵謀反開始,到6月17日梅北國兼被殺,“梅北一揆”共持續了3天。梅北國兼下場自然是慘,因為他死後,其頭顱被砍下,然後豐臣秀吉命令將其頭顱掛在名護屋城內最顯眼位置。

梅北國兼的妻子、包括其親族也統統被處死。而在名護屋城內,島津龍伯一襲素衣的趴在地上向豐臣秀吉請罪,這不是自入侵朝鮮以來第一次闖禍了,之前方才發生許儀後事件,所幸這事沒有被過多追究。

但對於豐臣秀吉而言,這次梅北一揆性質比許儀後泄密還要嚴重得多。這時候,豐臣秀吉告訴島津龍伯,他所看到參與梅北一揆的名單裏有島津歲久的黨羽,而且數量超過300個以上!

島津龍伯得知後先是大吃一驚,之前的梅北一揆他都不知情,他沒想到三弟島津歲久竟然選擇在這時候謀反,但他又仔細一想,島津歲久雖然因為喪子之痛而仇恨豐臣,但他也是非常聰慧之人,知道事情輕重,所以這場與梅北一揆謀反有關的策劃者,又不像是島津歲久。

就在島津龍伯糾結之際,豐臣秀吉打斷了他,並表示可以赦免他和島津家的罪過,但龍伯必須得取下島津歲久的首級,因為豐臣秀吉已經認定島津歲久是梅北一揆的幕後策劃者了。

故事講到了這裏,不妨先介紹一下島津歲久的生平。他是島津兄弟中的老三,出生於西元1537年,和豐臣秀吉年齡一樣大。還在他們四兄弟小的時候,其爺爺島津忠良就對四兄弟有過評價。

其爺爺說過,島津義久(龍伯)有統治三州(薩摩、大隅、日向)的才華;島津義弘則擁有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潛質;島津家久則擅長用兵;而島津歲久被祖父評價擅長洞察時局。

島津歲久在島津家中其實扮演著幕後指揮的角色,很少親自出麵,因為島津龍伯以前當家作主時所參與的諸多戰役決策,其實都是征詢過島津歲久意見的。可以說,島津歲久是島津家族不可缺少的“軍師”。

西元1575年,島津歲久上路前往日本京都,說是去學習“茶道”,實際上是去收集情報,尤其是關於當時織田信長的情報。而島津歲久也確實對局勢變化比其他三個兄弟要敏感,畢竟在之前,豐臣秀吉發動“九州征伐”初期,島津歲久是四兄弟裏第一個提出主動向秀吉屈服的人。

如果不是他的愛子島津忠鄰在“九州征伐”的根白板之戰中陣亡,由此讓他痛恨豐臣大軍,或許島津歲久還能作為豐臣秀吉和島津家族的和平中介人,但是島津忠鄰之死讓他成為豐臣秀吉政權的堅定反對者。

島津歲久甚至喪失理智一般,在島津龍伯和豐臣和談期間,派人去刺殺豐臣秀吉。也正因為島津歲久有過刺殺豐臣秀吉的案例,再加上梅北一揆參與者中有許多島津歲久黨羽的人,所以,這就使得豐臣秀吉向島津龍伯下達了要殺死島津歲久的命令。

島津龍伯自然不忍殺死島津歲久,但若敢違抗高居“太閣”的豐臣秀吉,恐怕島津家業難保。於是,島津龍伯隻能照做了。他先是想辦法將島津歲久騙到了鹿兒島。島津歲久一開始中計,但在途中發覺到事情不妙後,他就想返回自己的封地——宮之城,卻不料,島津龍伯已經派兵堵住了三弟回到封地的去路。

島津歲久察覺他被人下令緝拿了,隻能逃亡,但又能逃到何方?他隻能落腳“平鬆神社”。但很快,追兵也抵達這裏了。島津歲久原本想繼續逃跑,忽然之間,他的身體竟然中風起來,於是立刻癱倒在地。由於追兵都是薩摩本地人,因此都認得島津歲久,並且也不忍其進行加害。

雖然進了“平鬆神社”地界就得遵守規矩而不能動武殺人,但島津歲久卻要求追兵將其首級砍下,否則家族不保。於是,島津歲久麵對死亡還留下辭世詩:“晴蓑(せいさ)めが魂(たま)のありかを人問わばいざ白雲の上と答へよ。”翻譯成漢語的大意就是“如果有人問靈魂在哪裏?回答就是靈魂在白雲上。”

西元1592年8月25日,島津歲久的首級由一名叫原田甚次的武士斬下,享年55歲。然後,島津歲久的首級被下令送到京都展覽。後來,島津“家將”(島津忠長)想辦法將島津歲久的首級奪了回來。

秀吉去世後,島津歲久在心嶽寺安葬。幸運的是,盡管島津歲久的愛子島津忠鄰已經在抵抗豐臣秀吉發動的“九州征伐”戰死,但島津忠鄰卻有兒子,島津歲久的外孫兼義孫島津常久最終繼承了歲久的家業。

順便說一下,島津歲久之所以發動梅北一揆去造反,其真正的原因並非為死去的愛子島津忠鄰複仇,因為島津歲久知曉島津家族一旦歸順了豐臣秀吉,之後仍有不少反對秀吉幕府所作所為的各方勢力存在。

這些人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如果到時候爆發起來,很可能會導致秀吉毀滅掉整個島津家,還不如把“黑鍋”讓自己來背。如此一來,隻要豐臣秀吉鏟除自己之後,就會對剩下島津家族放心了。

說到底,島津歲久是為了島津家族的未來安危才這麽做的。在近代日本的“薩摩軍校”中,島津歲久比二哥島津義弘還更加受歡迎。就連號稱是“日本最後的武士”之“西鄉盛隆”都十分崇拜島津歲久。

以上便是“壬辰倭亂”初期,在“九州島”上“薩摩番“中“島津家”發生的兩件事,許儀後告密和梅北一揆。這關係著明國(中國明朝)對日本各路“大名”即“地方封建領主”的策反,即使在“壬辰倭亂”後也不遺餘力。

當時,中國明朝已經公開派兵(明軍)介入朝鮮戰事。而對於島津家族與豐臣政權不和這一點,明國(明朝)方麵也是知道的,例如在西元1593年,被明國(明朝)派去前往日本境內的間諜許豫就曾提到:“關白(豐臣秀吉)奸奪六十六州,所奪之州,必拘留子弟為質,令酋長出師以侵高麗,實乃置之死地。

各國暫屈,仇恨不忘。及察倭僧玄龍與豫對答語氣,義久等甚有惡成樂敗之意。豫於寫答間,亦微有囮誘之機。”許豫指出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六十六州(國)過程中,各國大名都要獻出人質給豐臣秀吉,而秀吉也是令這些“酋長”(大名)去入侵朝鮮,但是各個大名對秀吉都心懷不滿。

比如,前任島津家主——島津義久(島津龍伯)就對豐臣秀吉不滿。而許豫這樣潛入日本的間諜,是由當時福建地方長官許孚遠所支持。許孚遠收到許豫的情報後,於西元1594年製定出了抽調官軍直接攻打日本本土的戰略,並將其上報給了朝廷,希望能獲得朝臣們的支持,最好是能得到皇帝老子的大力支持。

許孚遠的計劃詳細與否暫且不提,但其中一條就是策反島津龍伯反抗豐臣秀吉,最好是讓島津龍伯推翻豐臣秀吉,並成為日本的首腦,這樣即可提前結束了明朝參與的“援朝抗日”持久戰,為朝廷節省開支。

豐臣秀吉和日本各個“大名”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當時,就是許儀後也向福建地方官提議聯合島津龍伯一起攻打豐臣秀吉。(出自《薩摩にいた明國人》)但是,許孚遠遠征日本本土的方案卻被“兵部尚書”石星否決。後來,明國和日本進入和談期,這項計劃也就被徹底否決了。

許孚遠也被調離福建。那麽,明朝在策反島津龍伯這方麵有沒有進展呢?肯定是有的!例如,在西元1595年,島津龍伯就派出一名叫玄龍的人,跟隨許豫來到了福州。當時,許孚遠已經被調離出福建,而幾經討價還價後,最終使那“玄龍”也回到了日本,但聯合島津龍伯一起對抗豐臣秀吉的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事情也沒這麽簡單,因為根據島津家史料披露,這個跟隨許豫來到福州的玄龍,其實是作為島津家潛伏到明國(明朝)的“反間諜”,而且這背後還有豐臣秀吉的支持。

原來,豐臣秀吉早已知曉了明國(明朝)的反間計,並且還將計就計(出自《征韓錄》),這也說明當時島津家雖然對豐臣政權不滿,但在豐臣政權和明國(明朝)之間進行對比考慮,依然選擇支持前者。

“壬辰倭亂”發生時,日本和明國(明朝)的較量可不止在朝鮮戰場的正麵戰爭上,至少在雙方諜戰方麵也你來我往。“壬辰倭亂”的七年間,有許多這樣的諜戰故事,而島津家和明朝發生的故事也不止這些。

西元16世紀末,盡管明國(明朝)聯合島津家推翻當時的日本中央政府——豐臣政權的計劃破產了,但在兩百多年後的西元19世紀末,島津家族卻在英國的持下,成功推翻了日本中央政府——“德川幕府”。

然後,島津家和其他反對幕府的“大名”們,在西方列強支持下成立了日本新政府,且以“倭王”(明治天皇)為主導,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造,也就是所謂的“明治維新”。從那以後,日本就開始“脫亞入歐”,走上了西方資本主義道路,但“欲征服世界,必現征服亞洲;與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就成為了“既定國策”!

所以,從日本“明治維新”開始,以“恥感文化”和“武士道精神”鞏固“倭王”集權後,澆灌出的“**帝國”就有了“國歌”——《君之代》:“千代に八千代に,さざれ石の。巌となりて,苔の生すまで。”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岩兮,遍生青苔。”此《國歌》反映出日本欲征服世界的野心!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