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異時空清末朝鮮半島格局,因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讓日本滅朝鮮王室後霸占了半島。

當時的中國正值“滿清王朝”末期,而清朝國內的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都紛紛請求清廷增兵朝鮮半島,並且朝中還形成了以“光緒皇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想憑清朝強大的國力碾壓日本。

然而,慈禧太後不願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幹擾,更何況私下挪用了“北洋水師”的500萬兩白銀軍費來修頤和園。李鴻章為保存自己嫡係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清廷中的“主和派”。

到了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朝鮮。隨著中日、日朝談判相繼破裂,而歐美列強們的所謂“調停”也均告失敗。

因此,到了西元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也”作出開戰決定;到了西元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釁;同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與清朝撇清關係,並要求48小時內答複。但是,朝鮮卻繼續敷衍日本。

於是,日本決定出兵控製朝鮮政府,以找到與駐朝清軍開戰的“委托”。西元1894年7月23日淩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攝政。日本迫使朝鮮“親日政府”斷絕與清朝的關係並“委托”日軍驅逐駐朝清軍。

控製了朝鮮政府後,日本於西元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不宣而戰,在朝鮮半島以西海麵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朝軍艦“濟遠”號、“廣乙”號,導致“豐島海戰”爆發,標誌著“甲午戰爭”爆發。

在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號艦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蓄謀已久的“第四次中日戰爭”。其實,中、日兩國早在唐朝高宗時期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日戰爭”,即“白江口海戰”。隻不過,那是的“日本”國名認為“倭國”,且實力較弱而已。

而“第二次中日戰爭”實際上是元朝兩次“東征日本”,因連續遭受台風而沉船覆師導致損失巨大,最後隻有少部分幸存殘兵登陸日本列島,卻被倭人以“叢林戰”擊敗,將活捉的“元軍俘虜”拿來開“活人燒烤大會”。

“第三次中日戰爭”即發生在明朝後期“萬曆三大征”之一的“朝鮮之役”。當時,剛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的“幕府將軍”豐臣秀吉發兵三十萬入侵朝鮮,準備以朝鮮半島為“跳板”來入侵中國明朝,但最終失敗了。

“第四次中日戰爭”即發生在清朝末年的“甲午戰爭”,因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促應對,結果戰敗了,開始淪落為日本的殖民地。其實後麵還有“第五次中日戰爭”,即發生在西元1931年9月18日的“抗日戰爭”。

至於“甲午之戰”後的“中日戰爭”,則不在此序列中,因為“大發明家”逝世於西元1896年12月10日,所以此時空的“崇禎帝”朱由檢盡管在機緣巧合之下擁有了諾貝爾的全部記憶,但也僅僅止步於諾貝爾生前。

西元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曆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才求出兵相助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隻能被迫宣戰,決定跟日本打一仗了。

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決定出兵了。

而與此同時,“倭王”(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則針鋒相對,聲稱:“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並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於是勸朝鮮以厘革其秕政……朝鮮雖已允諾,但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

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不過,即便如此,也並不代表清朝就能輕易戰勝此“惡鄰”——倭國。

但是,慈禧太後卻盼望著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慈禧的態度導致了不少清朝高層官員傾向了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中日甲午戰爭”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從西元1894年7月25日——同年的9月17日,為“甲午戰爭”的第一階段。在此階段中,交戰區域主要是在朝鮮半島及黃海北部進行,而陸戰主要是“平壤戰役”,海戰則是“黃海海戰”。

西元1894年7月下旬,中、日兩軍在朝鮮境內開戰。清軍在“豐島”海麵被日軍偷襲之後,很快被在陸上的成歡驛的日軍偷襲,即“成歡之戰”。由於朝鮮政府已被日本控製,因此,葉誌超、聶士成等部駐“牙山”的清軍隻能被迫繞道“漢城”(首爾),北撤到朝鮮北部重鎮,即“平安道”的首府——平壤。

清朝陸軍以“分統太原鎮總兵”馬玉昆率五營一隊(約2100人),與“河州鎮總兵衛”汝貴盛軍以及“奉天”的奉字練軍、盛字練軍一起,構成了四大軍29營,13526人,於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與從“牙山”退回的葉誌超、聶士成部匯合。緊接著,大清朝廷命葉誌超為“駐平壤各軍總統”。

截至8月下旬,清軍已在平壤城內城、中城、外城及東北城4區建好堡壘27處。“平壤之戰”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交戰。駐守“平壤”的清軍共計三十五營,一萬五千餘人,但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

雖然朝鮮“李朝”已被強行拉到日本陣營中,但朝鮮的平安道觀察使閔丙奭積極協助清軍作戰,“大院君”李昰應也暗中給清軍傳遞情報。但清軍並未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由於其主帥葉誌超指揮失誤和臨陣脫逃,導致清軍失敗,以至於影響了整個戰局。

這時,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但兵力分散。由於李鴻章“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的作戰方針,以及清將葉誌超的膽小昏聵,使得左寶貴等人攻打日軍的行動不斷遭到了葉誌超的阻撓。

於是,日軍遂順利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西元1894年9月15日,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的“船橋裏”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的戰場。其三為“城西南”戰場。

在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清軍分兵抗拒,重創日軍第9旅團。但因日軍中、右兩隊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島助義中佐拚命督戰,於是攻陷了左、右兩翼的堡壘,隨即又遭到清軍的步槍、火炮協同夾擊,再遭重創。

這一仗,日軍遭受了重大傷亡,據《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公布的數字,“將校以下死者約一百四十名,傷者約二百九十名”。中隊長級大尉軍官被擊斃四名,少尉軍官被擊斃二名。第9混成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第21聯隊長西島助義中佐、炮兵第5聯隊第3大隊長永田龜少佐均被擊傷。

“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即“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即“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激戰中,左寶貴中炮犧牲。

其部下三位“營官”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被日軍攻陷。日軍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的奮力抵抗,隻得退守玄武門。在城西南戰場,野津道貫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於晨七時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

此時,清軍總統(總指揮)葉誌超在戰局膠著的情況下,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而日本便在清兵的退路上設下埋伏。當天雨夜,撤退的清軍中了埋伏,陣腳大亂,死亡2000人,被俘500餘人。於是,“平壤之戰”以清軍大敗而告終。

以後的6天中,清軍向北狂奔五百裏,一路逃至“鴨綠江”邊,並於21日渡過“鴨綠江”而回到國內避險。日軍則一路高歌猛進,趁機占領了朝鮮半島的全境。

與此同時,“黃海海戰”發生於西元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後的第三天。當時,“日本聯合艦隊”在中朝界河“鴨綠江”河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麵挑起—場激烈的海戰,這是“甲午戰爭”中繼豐島海戰後第二次海戰,也是中、日雙方海軍的一次主力決戰。9月15日上午,“北洋水師”護送4000餘名入朝援軍到朝鮮。

返航後在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遭遇日軍阻截,戰鬥由此爆發。日本海軍在“大同江”外海麵投入戰鬥軍艦則有12艘,包括其全部精華。中午開戰後,清朝的“北洋艦隊”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中的“比叡”號、“赤城”號、“西京丸”號等諸艦,但“北洋艦隊”中的“揚威”號、“超勇”號二艦亦受了重創。

“黃海海戰”的過程是:西元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了大連灣。淩晨1時,援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大東溝”進發。

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遼寧省東港市),到次日早晨,“北洋水師”負責運送的援朝清軍全部登陸。

9月17日上午8時,運兵船卸載完畢。9時,“北洋水師”的“定遠”號旗艦上掛出了“龍旗”並開始了返航。

10時23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率先發現了“北洋水師”,便掛出“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的信號旗。10時30分,“北洋水師”之“鎮遠艦”桅樓上的哨兵也看到西南方向海麵上有幾簇黑煙,是日本艦。

於是,丁汝昌隨即命令各艦升火、實彈,準備戰鬥。12時05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在先,本隊在後,呈單縱陣,接近了清朝的“北洋水師”。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