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四李政變

“趙大哥!你快教教我,該怎麽辦?”郭壯在一旁焦急道。

趙朗真沉吟片刻,對郭壯道:“如今之計,隻有張縣令出麵才能讓劉仁義罷手!”

“張縣令?劉仁義能聽張縣令的嗎?要是劉仁義能聽張縣令的,也不至於劉仁義囂張到今天嗎?”

趙朗真臉上露出了高深莫測的笑容:“郭壯,你還年輕,有些事情你不懂!張縣令是聰明人,他不管事不代表他管不了事。若是張縣令出麵了,劉仁義還是有所顧忌的!”

“可張縣令從不摻和劉仁義的事,如何才能說動張縣呢?”

趙朗真點點頭:“你自然是說不動張縣令,可有人卻能說得動張縣令!”

郭壯心中一動:“趙大哥,你的意思是說李幕客?”

……

“李幕客?李幕客是何許人?”李陶聽了郭壯的敘說,向他問道。

“李幕客本名叫李文皎,是張縣令的益友和幕僚,張縣令對他是言聽計從!”

李陶向郭壯點點頭:“阿陶謝過郭捕頭了!李幕客的事讓我來解決吧!”

待郭壯離開之後,李陶悄悄對裴嶽道:“嶽伯,你幫我探探這個李幕客的底,然後咱們再商量對策!”

……

窗外的風,依舊刮著,卷浮起的砂粒,直拍拍地打在窗紙上,發出沙啦沙啦的聲響。窗內,燭火還是那般跳躍,不時地爆起一朵亮亮的燈花,隨後一縷黑煙就蜿蜒升起。

李文皎手中拿著一本《呂氏春秋》,翻過來倒過去的仔細端祥著。嘴裏喃喃自語道:“難道真是我愚鈍不堪嗎?”

“篤篤!”就在此時,屋外傳來了敲門聲。

李文皎猛地一驚,慌忙將《呂氏春秋》置於褥下,便去開門。

李文皎打開房門,卻見屋外空無一人。他覺得奇怪,在院中四處察看,依然沒有半個人影。

李文皎心存疑慮,回到房中再去取《呂氏春秋》,早已空無一物。隻見床鋪上留下一張字條:明晚酉時城西郭家莊秋風破一敘。

第二日酉時,李文皎施施然來到秋風破。

張淩風將李文皎引到一間茅屋前:“自個進去吧!”

李文皎進屋見一少年正望著自己,他也不客氣地打量著對方。

“你就是李文皎?”少年問道。

“某正是李文皎!不知小郎君是……”李文皎心中疑慮更重。

“沒想到當年四李政變的餘黨,如今竟然光明正大成了長子縣令的幕客了!”少年麵帶微笑道。

李文皎聽了少年的話心中巨震。當年,皇太子李重俊矯製發左右羽林兵及千騎,率眾先殺死武三思、武崇訓及其黨羽十餘人。後派李千裏分兵守宮城諸門,自己則率兵自肅章門,斬關而入,欲殺韋皇後等人,不幸被攔阻於玄武門之外。政變失敗後,李重俊自刎,其追隨者遼陽郡王李多祚、羽林大將軍李千裏、左羽林軍將軍李思衝皆被斬於玄武門前。由於李重俊與其三名追隨者皆姓李,故而皇太子李重俊政變又被稱為四李政變。

李文皎雖心中震驚,但麵上卻無甚變化,他笑道:“這位小郎君,我與你無冤無仇,你可萬萬不能誣陷於我!”

少年依然笑道:“李文皎,左羽林軍將軍李思衝之幕客,跟隨李思衝數十年,忠心耿耿。四李政變前半年,攜李思衝之四子李申躲入民間!我說得這些可是誣陷於你了?”

李文皎大駭:“你是何人?”

少年哈哈大笑,對門外喊道:“嶽伯,進來吧!”

門開了,一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李文皎轉身,隻見那人說道:“李文皎,沒想到我們竟然能在這裏見麵,不是天意是什麽?”

李文皎嘴唇顫抖著,好半晌才擠出幾個字:“裴嶽,真的是你嗎?”

裴嶽笑道:“是我!”

“那這位小郎君是……”

裴嶽不禁搖頭:“虧你還號稱銀狐呢,你想想還能是誰?”

聽罷裴嶽的話,李文皎趕忙向少年深施一禮:“李文皎拜見小主人!”

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李陶。

李陶趕忙扶起李文皎:“李叔客氣了!你的事情我都聽嶽伯和我說了!這些年辛苦你了!”

李文皎聽了李陶的話,眼眶不禁有些紅了。

李陶見狀趕忙打岔道:“李申兄長可好?”

“申兒很好,我明天就帶他來拜見小主人!”

李陶擺擺手:“這事不急,先緩緩!免得引起別人注意!”

裴嶽在一旁問道:“你可知道其餘二李的的子嗣現在何處?”

李文皎道:“李千裏將軍的次子李貢隱居在長安,李多祚的長孫李祿遠避突厥!因不知小主人的下落,故而相互間並未聯絡。”

想到李陶目前的處境,裴嶽不由歎了氣。

李陶何嚐不知裴嶽此刻的心思,他拉著裴嶽的手笑道:“前車之覆軌後車之明鑒。我們經曆了那麽多坎坷,不會再做傻事了!嶽伯,你可不能泄氣,我還指著你和我攜手一路前行呢!”

裴嶽被李陶感染,惆悵之情一掃而空,朗聲笑道:“多謝小主人,我裴嶽定不負所托!”

李文皎也在一旁說道:“當初四李起事之初便歃血為盟,為了大唐不顧個人身家性命。若是起事失敗,其餘三李遺留之後人必會輔佐小主人,完成四李未盡之心願!這才有了四李各遺一子嗣提前避禍之事!小主人,您就放手幹吧!”

李陶點點頭:“多謝了!我向你們保證,不管是誰,隻要是欠我們的,定要加倍償還!”

見裴嶽與李文皎都陷入沉默,李陶拿起身邊的《呂氏春秋》向李文皎問道:“李叔,這是怎麽回事?”

李文皎苦笑道:“小主人,不瞞您說,入幕前我曾經師從千機子學習權謀之術。四李起事之前,我隱約覺得情形不對,便寫信向師尊討教!師尊並未明示,隻是派人送來這本《呂氏春秋》。我知師尊必有深意,可反複讀了多遍卻始終揣摩不透。四李起事前,我帶著申兒遠避他鄉,直到現在也沒有搞明白!實在是慚愧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