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對話:信息減少,解讀多樣化
“所以呢?”-是想知道後續故事嗎?還是讓我別頂嘴呢?
“這份報告書是怎麽回事?”-是想理解報告書,還是說我做得很糟糕呢?或者覺得它很好?
“我好像說過了啊。”-意思是說自己不記得了,還是不想說第二遍,讓我看著辦?
“我理解不了。”-我的意見錯了嗎?讓我再解釋一遍嗎?讓我重新做嗎?
“我錯了。”-是真心的嗎?還是委婉地表示是我的錯,不想繼續交談了?
在公司群裏,我會因為上司的一句話而感到十分緊張。上司是什麽語氣,是否真的好奇,是否想確認,是否生氣了,是反悔還是委婉攻擊……我猜不透上司的心思,所以真的很難回複;比我年紀小的同事們看起來都十分直率,也大大咧咧的,不知道是我太畏首畏尾了,還是交流方式已經落伍了,總是反應非常敏感;發信息交流的好處,是可以留下記錄,有利於以後查證彼此說過的話,但實際上看那些話也會經常感覺摸不著頭腦;這麽做都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過真的有效嗎;就算事情已經結束,隻要上司沒有退群,就不能先走。這樣的群可不止一兩個,提到社交媒體就頭疼……
我們進行交流時,可以通過以下信息理解彼此的意圖:
1.麵部表情
2.嗓音語調
3.身體行動
4.說話內容
5.對背景情況的理解
然而,各種網絡聊天工具、短信等對話方式,隻是通過“說話內容”在進行交流,即在各種信息中,隻能通過一種信息進行對話,這就是網絡對話的特征。信息如此縮減,各自的解讀方式就會增加。
以聊天軟件為例,如果顯示對方“已讀”卻沒有回複,則可以進行多種解讀:已讀但忘了、忙碌而未能回複、正在苦惱如何回複、需要時間考慮如何表達、認為沒有必要回複、同意我的意見等。
1.視覺信息(肢體、表情、背景情況)
2.聽覺信息(嗓音高低、語調、速度)
以上兩種信息消失不見,隻提供“說話內容”這一種信息,各自的解讀就會產生差異。最終,本來不算什麽大事,自己卻苦惱不已。隻要有過這種經曆,就會明白我們對文字對話的各種苦惱。
網絡是跨越空間距離、聯結彼此的實用工具,同時也是因為信息受限而無法確認彼此意圖的阻斷工具。所以,雙方積累了或大或小的誤會,又覺得不好意思打電話或者見麵和解。擔心自己判斷異常,顯得記仇,害怕這種外界評價,於是大家索性保持沉默。
我們有必要明確網絡對話的這種局限性。一旦適應了這種對話方式,就會自然而然地減少打電話或者見麵的機會。當然,表白或者表達謝意時,網絡可以增加我們的勇氣。對於平時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內心告白,這種對話方式十分有用。我並不是說短信、聊天軟件等對話方式不好或者危險,而是要在使用的同時,了解這種方式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近來,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一家人,隻隔著一扇門,卻不願麵對麵交談,隻通過網絡溝通。暫且不論對錯,但我們顯然有必要審視一下這是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關係。
溝通式對話練習
(1)每個人分享一下自己經曆過的短信、聊天軟件等網絡聊天的苦惱。
例:用聊天軟件給公司的下屬發了一條信息,大概詳細地寫了五行,過了幾個小時之後,下屬隻簡單回複了一個“收到”,實在不明白對方到底是什麽意思。
(2)分享一下那件事的結果以及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例:不喜歡、做那件事有難度、深思熟慮後的回答、不情願但是會服從命令、性格原本如此……我產生了各種想法。說實話,之後就看那個人一直不順眼。
文字溝通的負麵效應:匿名性與攻擊性
我喜歡的藝人因為惡意評論輕生了。看到網上那些評論,真的感到很可怕。那些人到底為什麽要寫出那種評論?每次看到那些文字,就會覺得這個社會的人真殘忍。他們是以什麽心理寫下了那樣的話?我真的難以理解。
在一個沒人看到的地方,我們是誰呢?在無人認識的那段時間裏,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我們偶爾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父母因為網絡暴力而失去了深愛的子女,整日悵然若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我有資格笑嗎?”看到因為這種想法而不再幸福的父母,令人惋惜。我想暫時脫離職業身份給他們一個擁抱,因為他們的人生無比痛苦。關於這種創傷性死亡經曆,死亡學研究發現,“經曆過創傷性死亡的家人,無法恢複到從前的生活狀態”。
有一次,我偶然接觸到了因孩子含冤自殺而上傳“國民請願”的父親的案例。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一直陪伴著這位家長。有一天,這位經曆了委屈而令人惋惜的死亡事件的家長,給我轉發了一條評論。那條“國民請願”的同意欄裏有網友按下了“同意”,並寫了如下評論:這都是父母的錯。這位家長看到這條留言該有多麽痛苦,才會轉發給我啊。不管評論者是什麽意圖,對一個子女因自殺來結束人生的家長來說,這一行字就是刺穿心髒的毒箭。
我們應該如何接受傷人心的建議與對方的指責呢?對此,“非暴力溝通”的創始人馬歇爾·羅森伯格明確指出,對方的攻擊行為並不是針對我們,而是以悲劇的方式表達自身的痛苦。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自我保護,同時學習應對方法。千萬不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對方的指責思維。網絡交流與親自見麵、確認意圖的對話不同,會引發不同類型的暴力與痛苦。我們想知道對方的文字是什麽意思,卻又很難確認。見不了麵,也無法聽到對方親自解釋,除了在心裏猜測,也沒有什麽特別的辦法了。了解可控與不可控因素,是保護自身的開始。如果我們因為無法控製的評論而感到不快和委屈,於是攻擊對方,這個過程會給彼此造成更加致命的傷害。現在拿起手機搜索新聞,或許就可以輕鬆找到一條惡意評論。
溝通式對話練習
(1)分享各自的惡意評論經曆與自己的想法。
(2)如何對待才是明智的做法?一起分享意見。
惡意評論不是在針對我,而是在說攻擊者自身
攻擊性強的惡意評論通常具有明顯特征。越是從小習慣了攻擊性言行的人,使用攻擊性表達就會越舒適。還有,年紀越小,越容易模仿父母或者身邊的成年人的暴力來盲目行動。如果擁有這兩個特征,暴力性就會在匿名時爆發。他們了解哪種表達最令人痛苦,也懂得如何攻擊對方最脆弱的部分。
努力理解惡意評論,其實毫無意義。這是因為,理解一個長期習慣了暴力方式的人,並不是隻理解表麵的幾行評論就能解決問題的,而是必須理解他的整個人生經曆。所以,智慧地解讀惡意評論的方法,不是接受,而是忽略那些評論。這是智慧地解讀惡意評論的第一個方法。
責備、戲弄、名譽詆毀、咒罵等所有的表達,絕對不是在針對我們。那是對方在以歪曲、暴力、悲慘的思維,描述自己的人生經曆中無法滿足的欲求。因此,看到那種文字,請在心裏大聲呼喊:
“那是你的意見,不是在說我,而是在說你自己。”即“It's about you”。
網友在匿名空間裏敲擊鍵盤的瞬間,意識不到自己的暴力性,下意識、習慣性地亂說一氣,甚至連他們自己也很難解釋為什麽會那麽做。建設性的批判,與單純為了攻擊的暴力評論,是完全不同的。建設性的批判中,包含著那個人的思維與明確意圖,攻擊性評論中則不存在這種意圖。其中的唯一意圖,便是被自卑壓製的自我,想要在匿名空間裏扭曲地表現自我的“存在感”。通過這種暴力方式表現自我存在感的地方,便是可以隱藏真實身份,同時塑造另一個身份的網絡世界。
練習1
受害者為什麽會因為惡意評論而感到痛苦呢?如果有過這種經曆,請分享一下親身經曆。如果沒有這種經曆,請分享一下間接的經曆。
例:如果有人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負麵評價,就會感到難受,甚至不想活了。
我們為什麽無法輕鬆地忽略那些歪曲事實的評論呢?
人之所以會對他人的評價敏感,是因為我們通過對方的評價與認可,形成了自己的存在感。一個人出生之後,必須得到保護才能生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欲求,那就是接受與認可。除了無條件地接納,有條件的認可也很重要。孩子出生之後,至少到三歲之前,父母必須無條件接受孩子的存在。就算孩子做錯了什麽,身體虛弱,父母也要充分接受他是一個美好的存在。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接納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具有生存價值的對象。而且,這種接納的施與者必須是父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斷進步必須得到認可。不是與其他人做比較的認可,而是認可孩子比過去的自己進一步成長的過程與結果。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是孩子需要得到認可的時刻。
然而,現實如何呢?現在的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這樣的接受與認可,我們的父母或許也沒有無條件地接納我們。因為父母通常會把我們與兄弟姐妹做比較,與外界做比較,在“有條件”地愛我們。因此,我們長大之後也會渴望外界的認可。想要得到外界的認可,就有可能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隻是為了配合他人而放棄自己的欲求。說起來,這是否就是我們的常態呢?
因此,我們不要因為他人微不足道的評價而整天心煩意亂,變得軟弱,或者認為自己很傻。我們要接受每個人都有想得到他人認可的脆弱性。因為惡意評論而心煩意亂,因為聊天軟件中的惡毒文字而整天心裏難受,正是因為這些內容觸碰到了現代人脆弱的被認可的欲求。
那麽,我們必須被動接受惡意評論或者指責,忍受這種**裸的痛苦嗎?不。我們擁有與生俱來的能力,即了解自己想要什麽的力量。
智慧解讀惡意評論的第二個方法,是閱讀惡意評論,認識並發現我們的核心欲求。
那些欲求或許可以總結如下:
1.自己的固有尊嚴
2.對自我與家人的名譽與權利的保護
3.對自我努力的認可
4.人必需的自由
5.希望公開的真相與正義
通常情況下,就是以上這些內容。不妨認真思索一下我們的欲求(尊嚴、保護、認可、自由、正義、真相),仔細察看並在心裏默讀幾次我們找到的欲求詞匯,而不是多次閱讀評論並受到傷害。
練習2
閱讀以下幾種欲求,分享自己的生活中這些欲求的重要性與具體意
義。講述者說話時,傾聽者以沉默表示共情。
·尊嚴
·保護
·認可
·自由
·真相
·正義
不要琢磨對方充滿攻擊性的言論,而是認識自己重視的核心欲求,就會帶來強烈的內心變化。因為比起垂頭喪氣和憤怒,我們更擁有改變的力量。此時,我們努力理解自己的需要,即去了解欲求的受挫,是我們構建健康生活的必要過程。同時,我們也有必要轉變自己的欲求表達方式。
練習3
每個人都有欲求。欲求是極其私人的需求與希望,同時具備人人可以理解並認可的普遍性。有人就算是指責他人,也希望通過指責得到某種滿足,因為指責隻是對話的過程,並不是目的。目的存在於欲求之中。不論什麽行為,都源於渴望的欲求。人為了欲求而活,哪怕滿足欲求的方式是暴力的。因此,就像前麵說的那樣,人的欲求是生命的力量。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的是,為了健康的生活,我們需要記住哪些事項呢?
通過他人充滿惡意的思維,發現我們重視的欲求,記住這些欲求的意義,是有益的方法之一。比起做什麽、忽略什麽、回避什麽,更智慧的方法是把對方的指責停留在對自我欲求的明確上。不要專注於對方的情緒與文字,而是專注於自身的欲求。想一下那些欲求對自己的意義,認可自己心中的生命力。
練習4
(1)逐一說出欲求表(第107頁)中看到的欲求詞匯,說一說那
個欲求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麽意義,以及那個欲求為什麽重要。
(2)講述者進行陳述時,傾聽者保持沉默,不提任何意見,隻是
安靜地傾聽。
(3)交換角色,再次分享。
對話練習感到厭倦時的注意事項
以下是溝通台階示意圖。
在對話中,安靜傾聽某人的講述或觀察某人的行為,並非易事。所以,學員們大多會對傾聽練習產生以下感受:
“要聽到什麽時候呢?真著急啊!”
“為什麽隻有我在傾聽呢?有點委屈人。”
一個人出生之後,過了周歲就會開始行走。剛過一歲的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麽要係鞋帶。所以,隻要給孩子穿上鞋,他就會想要行走。他意識不到為什麽要係鞋帶,也不知道應該怎麽係。這就是第一階段。第一階段,無意識、無技術。但是,等到孩子稍微長大,走得熟練了,就算沒有係鞋帶,也會隨意行走。“撲通”一聲摔倒之後,他就會意識到“原來應該係鞋帶”,明白“為什麽要係鞋帶”,但這時還不會自己係。第二階段,有意識、無技術。所以,孩子會希望家長幫忙係鞋帶。此後,孩子出門時就會意識到必須係鞋帶,通過試錯法逐漸訓練技術。第三階段,有意識、有技術。經過了這個過程,孩子就會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地熟練係鞋帶了。第四階段,無意識、有技術。
對話也與係鞋帶十分相似。大家都不曾在學校的課堂裏學過如何係鞋帶,隻是在家庭中看到並習得了這項技術。對話也是生活中的學習。我們認識不到為什麽要學習對話,在不具備對話技術的階段(第一階段),像走路摔倒一樣,在人際關係中也難免會經曆很大的困難,而那時周圍的反饋應該是“跟你無法溝通”之類。某一天,我們意識到應該學習對話,卻依然不知道應該怎麽說話、如何傾聽(第二階段)。
此時,我們通過這本書相遇了,認識到學習對話的必要性,慢慢開始學習技術。因此,隻要認識到這個問題並且不斷練習,技術就會逐漸嫻熟(第三階段)。經過這個階段,就算沒有意識,我們的技術仍然存在。聽到令人感到不適的言辭,我們就會自動判斷“那句話是在表達訴求還是感謝”,並啟動翻譯器,具備了理解對方的能力,同時不會感到不快(第四階段)。
但是,對話與係鞋帶有一個區別:隻要學會係鞋帶,就不會再次遺忘,對話的能力卻可能在瞬間再次失去。對話練習是根據對象與情境爬台階,有時我們就算意識不到,技術也會存在,就像站在最高層台階那樣;有時卻會不知不覺地思考“我為什麽要理解那個人呢”,無意識地跌落到無技術的底層台階。然後,又會根據對象或情境的再次出現而上一個台階。如此上下來回,像鍛煉腿部肌肉一樣,也會鍛煉對話的肌肉。
這個台階在哪裏呢?你想去哪裏呢?下行不是失敗,上行也不是永遠的成功。就像隨著上下台階而變得健壯的腿部肌肉一樣,內心與能力的強韌和堅實便是最大的成功。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放棄,我們會始終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