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表達令我們感到難受的原因
我們都想成為好人,雖然想認真聽對方說話並親切地予以回應,卻經常因為外界條件而無法實現。處於難以實現的環境之中時,我們很容易打斷對方的話,或者聽得漫不經心,甚至拒絕對方這個人。
什麽時候難以認真聽對方講話呢?
首先,體力較弱時,聽對方講話會感到不適。就算在聽,也無法像之前練習的那樣推測、複述並探索對方的情緒與欲求。還有,專注於其他事情時,我們也無法對對方的陳述產生共情。傾聽是完全專注於對方的過程,我們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還有,對方說的話“令我們感到難受”時。
·感到生氣的話
·感覺抱歉的話
·感到難過的話
·感到悲傷的話
·感到恐懼、膽怯的話
·感覺對方“說得對”的話
·特定對象說的“所有話”
·特別討厭的詞匯、語氣、行為
“對方為什麽要說出那樣的話呢?”阻止我們對此產生共情的所有表達,都會增加傾聽的難度。我們處於家庭關係、集體內部、朋友關係之中,經常會聽到一些令我們感到不適的表達。身為第三方時,我們對對方產生共情或許並非難事。但是,如果我們作為矛盾的當事人,“如實理解並傾聽”對方的陳述就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因為,我們心裏即刻浮現的思維和情緒會導致自己很難與對方共情。
對方那些令我感到難受的表達,原因並不一定在我
父母一輩子都在把我和弟弟做比較。他們認為誰更優秀,就更愛誰,這對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我不像弟弟那般和氣,不會撒嬌,學習也不如弟弟好。弟弟比我小一歲,他上高三時我在複讀,那真是我人生中最難熬的一年,因為每天都要被媽媽進行嚴格的比較。我學習成績比弟弟落下一大截,飲食習慣與父母不同,不夠開朗,沉默寡言。那一年,我痛苦無比,感覺自己已經蒼老得像五十歲了。結婚後,妻子總是讓我與父母和解,我也並非沒有這種想法,而是無法理解父母,所以一直維持這種狀態。
我也有兩個孩子。成為父母之後,我反而更加難過。說實話,我真的感覺很多人沒有資格做父母。我作為孩子時就沒有得到關愛,所有待遇都是有條件的,這種回憶在我腦海裏直到現在也揮之不去。我的父母到底為什麽要拿孩子做比較,說些令人痛苦而殘忍的話呢?
社會上,人們經常會因為對方的言行而受到傷害。由此引發的結果多種多樣,比如爭吵、萌生殺意,或者打算輕生、長期帶著辭職信上班等。每天看到新聞中不斷出現的各種暴力事件,很多人甚至沒有恢複關係的機會,活得如同行屍走肉。對方為什麽會讓我們感到如此不適和痛苦呢?
原因是多方麵的。
對話表現為語言與行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經常聽到身邊的父母或者老師等成年人的責備與攻擊性的語言,長大之後也很有可能形成那種說話習慣。這就是第一個原因。這種人比起被怨恨,或許更應該先被同情。
第二,正因如此,很多人就算想要健康地表達內心,也不知道方法。他們真的不知道怎樣說話才能不傷害對方。這種人或許不應該被責備,而是應該接受幫助。
第三,從小通過攻擊與脅迫他人來得到想要東西的經曆越多,這種習慣就越難改。麵對這種人,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反抗,更加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四,內心越是脆弱,越是想要自我保護,或越想塑造並確認自己的存在感,就越容易引發過度誇張的語言與攻擊行為。這種人生活在有條件的環境中,很少被接納,他或許需要被愛。
這四種類型隻適合對方嗎?還是說有時也適合我們自身呢?其實,我們自己也可能屬於這四種類型:
從小聽慣了父母、老師等其他大人的刻薄表達,就算想換個方式說話,也不知道具體的方法,就算令對方感到不適也要得到想要的結果,以強勢的語言塑造或者確認自己的存在感,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表現出攻擊性,說出傷害對方的話。
表達不當的訴求:責備與評價
我和男朋友在咖啡廳裏坐著。我正在整理手提包,男朋友不小心把我的筆記本電腦的鼠標碰到了桌子底下。我撿起來時,鼠標的電池蓋已經掉了。我先撿起電池,然後開始找電池蓋,但一直沒找到。我還在認真找時,男朋友卻漫不經心地看了幾眼,不痛不癢地說:“找不到了,走吧。”我有點不開心。因為這是我的東西,男朋友的反應卻十分輕鬆,並沒有誠意。
我忍無可忍,對他說:“你怎麽不道歉呢?明明這是你弄的。”但是,男朋友也很不高興,拒絕道歉:“這事有必要那麽敏感嗎?隻是我的錯嗎?你每次都是這樣,真的很煩。”我們各自回家了。我是打算以後和他結婚的,所以這件事讓我非常擔心。無條件忍耐並不是辦法,但是我也不想吵架。
如果遇到令人不適的言行,我們就會承受心理痛苦。此時,忽略聽到的話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方法之一。“你知道那種話有多無禮嗎?”用這種話開導對方也未嚐不可。
不過,如果“有必要正確理解對方說的話”,則必須采取不同的傾聽方法。大家應該已經非常了解,如果說出那種傷人的話的人是我們珍惜的家人、愛人,或者組織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無視或者攻擊的方法或許就毫無作用。此時,練習正確地理解並傾聽對方的態度、技術,將此轉變為彼此溝通的機會,就顯得至關重要。
聽到令人不適的言辭時,務必要記得這一點:“對方對我說的那些令人不適的話,是訴求的另一種表達。”對此,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表示:“我們的每一句話都是訴求或者感謝的表達。”
如果這句話難以理解,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大家回想一下曾經對珍視的人說過的最後悔的一句話。
→ “你給我滾出這個家,我不需要你這樣的孩子。”-後悔的話
2.當時為什麽說出了這番話?或許是因為期待對方做什麽事。
→ “我希望孩子不要頂嘴,而是好好聽我說話。”-內心訴求
3.對方沒有做到,所以希望對方理解自己的心思。
→ “爸爸媽媽希望你幸福。”-內心訴求
4.所以,想告訴對方自己十分痛苦。
→ “你頂嘴我很難受,所以我也要折磨你。”-衝動思維
5.卻以痛苦的方式說話。
→ “你給我滾出這個家,我不需要你這樣的孩子。”-評價,責備
下麵的訴求是希望向對方提出並得到對方理解的事項。
→ “所以,你可不可以不要打斷爸爸媽媽說話,堅持聽完?”-訴求的表達
我們感到痛苦時,會以同樣的方式說出令對方感到痛苦的話,自己的內心卻通常懷有殷切的訴求。明白了自己的內心狀態,便會認知並理解對方也是同樣的心態。我們都一樣,在不能如願的情況下,會情不自禁地說出令對方更加痛苦的話,同時,又極其希望對方可以理解自己。這樣的話說得越多,彼此的關係就會越疏遠。家人之間的痛苦與矛盾,可以說都是經曆了這種過程後產生的。
我指導對話的同時,自己也曾因為這種痛苦無數次流淚。如此相愛、珍視的家人、朋友,卻愚蠢地彼此傷害,變得越來越疏遠。
如果你曾經被瞬間情緒與思維控製,搞砸了珍貴或者重要的關係,現在不妨開始練習,正確理解對方那些令人不適的表達,培養起健康對話的力量。
把令人難受的表達轉變為想聽的話
“這事有必要那麽敏感嗎?隻是我的錯嗎?你每次都是這樣,真的很煩。”
不論對方說我什麽,我都不會專注於那句話本身,而是其背後隱藏的個人意圖,即欲求與情緒。因為傾聽不是專注於自己的思維,而是對方的意圖。
1 了解自動思維:攻擊對方·責備自己
例:
攻擊對方:“做錯事就應該道歉。你臉皮真厚,竟然那麽輕視一些小事,還絲毫沒有歉意。”
責備自己:“我為什麽總是這麽固執和小氣呢?買個新鼠標不就行了?沒必要折磨對方。”
理解:“原來我對雙方是這樣的想法。”
2 回憶真相
“那個人的話原來是在表達訴求或者感謝之意。”
3 啟動翻譯器,改變難受的話
“這事有必要那麽敏感嗎?隻是我的錯嗎?你每次都是這樣,真的很煩。”
→如何把這句話變成對方想聽的話呢?
“我也有做得好的地方,你要明白這一點。”
“你這樣說讓我很尷尬,可以好好說話嗎?”
4 理解對方的隱藏意圖:情緒與核心欲求
· 對方是什麽心情?
例:原來男朋友感到難過和尷尬。
· 對方的意圖源於何種欲求?
例:男朋友的意圖中或許隱藏著被理解與認可的欲求。
(理解自己的失誤,認可自己這段時間做得好的部分)
反彈:“你明明知道,為什麽要這樣?”
“你感到尷尬了嗎?原來你希望我對你說話和氣一點。”如果女朋友對男朋友這樣說,男朋友會有什麽反應呢?“嗯,你現在終於理解我的內心了,謝謝你。”男朋友大概不會這樣,反而會說:“你明明知道,為什麽每次都要這樣呢?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們將這種現象解析為“反彈”。我們努力理解時,對方卻不接受這種心意,出現了反彈。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既然開始憤怒攻擊,便不會因為對方產生了共情而立刻平複自己的心情。理解與傾聽的過程,有時的確會十分辛苦。這種現象叫作“消退性爆發”。
消退性爆發,是指我們想要消除某種現象,卻導致了反作用似的再次爆發。這種理論在改變行為的糾正療法中有著重要意義。假設一個孩子曾經在大哭之後得到了某種東西,父母為了糾正這種行為,對孩子說:“現在哭喊不會得到任何東西了,你要學習其他方法才行。”孩子很可能不會立刻聽話,因為之前通過哭喊已經如願過了。此時,孩子會再次甚至更多次地采用習慣方式(哭喊),這就是消退性爆發。如果父母對此沒有反應,隻是安靜地等待,孩子通過哭喊的強度就會逐漸消退,認識到需要學習表達訴求的新方法。
這種方法也完全適用於對話練習。對話大多是習慣使然。我們已經按照這個習慣生活了太久。因此,就算從現在開始不順應習慣,認識所學內容並進行練習,對方也有可能再次更加強烈地爆發,用粗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如果我們以前反應激烈,對方可能會期待爭吵;如果我們以前總是屈服,對方則可能會期待我們投降。因此,在挑戰新變化時,就會麵臨這種考驗。我們必須在這個挑戰中堅定目標。現在既然已經選擇再次溝通,我們就可以再練習一次。
回到剛才的案例,“原來你真的非常尷尬和難受,我明白了”。到了這種程度,男朋友一般就不會再發怒了。
在上述案例當中,我們學習了如何傾聽與回複令人不適的表達。此時,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理解自動思維 → 回憶真實訴求或者感激的表達 → 啟動翻譯器,轉變為想說的話 → 理解對方的隱藏意圖(情緒、核心欲求)”。
例如,試想朋友(或同事)對我說了以下這番話。
令人不適的話:
“你就這點水平?”
1.認識自動思維:習慣性的切斷反應
麵對對方的不適言辭,習慣式傾聽反應表現為攻擊對方或者責備自己。
1)攻擊對方:聽到對方的話時,習慣性地反駁、責怪對方。把自己的情緒原因轉移到對方身上,責備、評價對方,很可能會生氣或與對方爭吵。
“你平時又有多優秀呢?”
“我比你更了解我自己。我才不像你那麽自私。”
2)責備自己:聽到對方的話時,習慣性地責備自己。認為對方的情緒全是自己的責任,責備、評價自己。自己的內心變得抑鬱,對方也會感到自責而不是被理解。
“我錯了。我確實應該做得更好。”
“我也沒辦法,我就是這麽糟糕。”
3)了解:不回避、不反抗自己的想法,順其自然,保持距離,並認識自己的想法。
“原來我現在是這種想法啊。”
2.這種表達是訴求還是感謝?
判斷對方那些令人感到不適的言辭是訴求還是感謝。
1)將對方的不適言辭解讀為訴求的示例:
“你就這個水平?”→ 對方希望我做得更好。
“你以後也生一個你這樣的兒子試試。”→ 父親希望我能理解他們。
“意誌這麽薄弱,這點事就想不開嗎?那你有膽嗎?” → 媽媽希望我打起精神,變得更強。
2)將對方的話解讀為感謝的示例:
“你為什麽要請我吃飯啊?”→ 對方想表達對我的感謝。
“你能賺多少啊,居然要給爸爸媽媽零花錢。”→ 父母收到了我給他們的零花錢,想對我表示感謝。
“女兒化妝了,真稀奇。”→ 誇讚我變得好看了。
3.啟動翻譯器,把令人難受的言辭變成自己想聽的話
朋友的意思是,“希望你換個方式”“希望你聽一下我的意見”。
4.理解話裏隱藏的核心欲求:理解對方
現在要練習傾聽“話”裏的隱藏含義。在感到不適的情況下,如果以難過的心情進行對話,任何人都有可能言不由衷。隻要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專注於對方那一刻說出口的話而受到傷害,而是專注於對方的意圖,探索對方內心隱藏的核心欲求。但對於對方的情緒或者欲求,我們無須負責。對方的利害得失與其話裏隱藏的意圖,即對方的核心欲求,表現為沉默或者語言表達。
“朋友可能失望了,想‘嚐試’其他方法,或者希望自己的‘經驗’得到尊重。”→ 他的情緒不是因為我,我沒有理由一定要為他的欲求負責。
溝通式對話練習
理解令人感到難受的話
規則
參考前麵的內容,寫一寫。
(1)寫下最近聽到的令你感到難受的話。
(2)寫下自動思維中“攻擊對方”的信息(以及與對方說話的語氣)。
(3)寫下自動思維中“責備自我”的信息(以及與自己對話的語氣)。
(4)理解思維(寫下“我現在想______啊”,並朗讀一遍。)
(5)是訴求還是感謝?判斷並寫下來。
(6)啟動翻譯器,把讓人難受的話轉換成想聽的話。
(7)啟動翻譯器,把對方的話轉換成欲求(以及情緒)。
※ 情緒:那個人當時可能是_________這種心情。
※ 核心欲求:________這個欲求可能非常重要。
※ 重新閱讀第一步中寫下的對方說過的令人難受的話。
讀一下第七步中找到的對方的欲求。
反複朗讀第一步和第七步的內容。
如果內心產生了變化,和身邊的人分享一下具體是什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