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東北軍2之龍戰於野 第127節 全球的謀略(1)
剛剛散會,張學良的腦就猛然閃過一道靈光,他猛一拍腦門,暗罵自己真是豬腦子。原本籠罩在張學良心頭的迷霧一下子也風消雲散了:“我真是豬啊!我怎麽忘了那個東西了!原子彈啊!原子彈!擁有這玩意後,隻要讓空軍轟炸機往日本本土扔上幾顆,還怕小日本不投降?如果不投降,那就扔它幾十顆,把日本列島炸成核輻射嚴重汙染的無人區不就行了?”
想到原子彈這個人類的終極武器後,張學良頓時感到眼前豁然開朗,腦也醍醐灌頂:是啊,有了原子彈後,國哪怕沒有強大的海軍,也能徹底征服日本,所以眼下臨時抱佛腳地擴建海軍的計劃就可以徹底束之高閣了。原子彈可以取代海軍去征服日本,這使得擴建海軍的最後一個理由也不複存在了。徹底下定了決心後,張學良既如釋重負,又感到陣陣遺憾:國是個陸地大國,但也是個海洋大國,海軍是國人永遠的痛,看不到國的強大艦隊縱橫世界,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張學良又暗暗決定,在整場戰爭徹底塵埃落定後,自己要致力於建設國的海軍,讓國海軍在戰後茁壯成長,奠定國從海洋大國走向海軍強國的基礎,自己雖然看不到國海軍馳騁四大洋的雄風,但想到數十年後的國人能看到,也就沒有遺憾了。
一錘定音的張學良在幾天後再次召開的東北軍高層會議上宣布了他的決定:暫緩對海軍的投資建設,東北軍的重點仍然是陸軍和空軍,東北海軍的軍費可以適當地增加,但建設那大造船廠和海軍基地的龐大計劃不予通過。張學良對此的理由當然是海軍耗資巨大和耗時漫長,對二十年內的國和戰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他當然不可能說出原子彈這個詞來的。
聽完張學良的決定後,沈鴻烈等海軍高層無不陷入巨大的失落和失望。沈鴻烈實在克製不住心頭的悲傷和痛苦,在會議途抽身而去。兩天後,沈鴻烈向張學良遞交了辭職書,請求辭去東北海軍副司令的職務,改任政府官職務。張學良當然沒有批準沈鴻烈的辭呈,還想親自上門安撫沈鴻烈,但沈鴻烈以身體欠佳的理由謝絕了張學良的拜訪。
對此,張學良心裏也不好受,但也沒辦法。此時的國,不需要強大的海軍。
東北軍內部關於要不要擴建海軍的爭執後來被講武堂校長蔣百裏獲悉了。三月十五日,蔣百裏派人送兩份件給張學良,一份是一名講武堂學員寫的軍事論,一份是另一名講武堂學員寫給張學良的信。蔣百裏在電話對張學良說,這兩份優秀章的內容都跟海軍有關,並且“很有獨具慧眼的真知灼見”,也許會對張學良在擴建海軍這事上的躊躇提供新的思路。
雖然張學良已經決定不再擴建海軍了,但出於對蔣百裏的重視,他還是打開了這兩份東北講武堂學員寫的論和信函,仔細地閱讀了起來。張學良先看的是那篇軍事論,剛剛看到標題,張學良就嚇了一跳,因為這篇論的標題赫然是:國徹底滅亡日本之戰略綱要。
“好大的口氣!”張學良暗暗咋舌。他萬萬沒想到,在這個時代,居然有國人在思考著如何徹底滅亡日本,確實太超前了。張學良還以為整天想著如何滅亡日本是自己這個超越時代的人才想到的事情,沒想到居然有人和自己一樣。能夠有如此壯誌雄心,確實很了不起。因此眼下的國的國家決策者們、軍隊領導者們絞盡腦汁想得都是“如何應付日本的侵略”,而這位學員想得居然是如何徹底滅亡日本,不得不讓張學良吃驚。他端正心情,認真看起來。
《國徹底滅亡日本之戰略綱要及國在未來十年內參加全球性戰爭的預測前景》
日兩國的地理關係十分簡單,但日兩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則十分複雜。日本是國的心腹巨患,早日將其徹底鏟除能早日奠定國長治久安的國防基礎。日兩國的地理關係在很大的程度上類似於歐洲德英兩國,因此日兩國戰爭前景的預測可以參考德英兩國的戰爭曆史。國和德國分別是東亞的陸地大國和歐洲的陸地大國,而日本和英國則分別是東亞的海洋大國和歐洲的海洋大國,日本和英國都是島國且都是海軍強國。德國為打敗英國和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而耗資無數地創造了上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海軍公海艦隊,但最終仍以失敗而告終。國想要徹底滅亡日本,創造強大的海軍似乎是無可避免的舉措,但在這件事上必須要考慮到一個整體前提和兩個次要前提:
國和德國展開了全方麵的合作,但在接下來可能爆發的戰爭裏,德兩國是否會建立並維持一個強力而牢固的軍事聯盟?此為首先需要探討的整體前提。
若以此整體前提展開論述。如果德兩國締結軍事聯盟並共同麵對接下來的全球戰爭,那就需要再考慮兩個次要前提:一、德與蘇聯的關係;二、德與美英法西方列強的關係。
蘇兩國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利益衝突和曆史遺留問題,德蘇兩國關係值得進一步探討。德國雖與美英法西方列強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但與蘇聯的關係也並不樂觀,蘇聯在意識形態上的巨大差別是德國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如果德蘇三國結成聯盟,既不符合我國利益,也不符合德國的利益,並且該聯盟是十分脆弱的。即便德蘇三國結盟,德國和蘇聯都無法給國提供強大的海軍力量,德蘇既結盟,德國必然和美英法三國交惡,德國海軍必然被美英法三國海軍所牽製乃至殲滅,蘇聯海軍力量十分弱小,可以確定,國和蘇聯保持友好甚至聯盟關係,並無益於國對日作戰,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國仍然要擴建海軍以滿足對日作戰的戰略需求。另外,德蘇三國結為軍事聯盟,三國同樣都是陸軍大國、海軍小國,並且德國會對美英法交惡,美英法也不容蘇聯的意識形態,這使得德蘇三國聯盟與美英法三國聯盟展開全麵戰爭的可能性極高。如果德蘇三國在戰爭期間堅定維持聯盟,那麽以三國之聯盟實力,輸掉戰爭的概率不大,但也很難有所擴張作為,且無法徹底擊敗美英法三國,因為美英法三國都是海軍大國。德蘇三國即便能打敗位於歐洲大陸的法國,也奈何不了孤懸海外的英國,更加對擁有大西洋和太平洋天然壁壘保護的美國望洋興歎。戰爭結局在很大程度上會以雙方和談結束。但前麵已經分析過,德蘇三國聯盟的基礎是十分脆弱的,再加上蘇聯當局慣於見風使舵、朝秦暮楚,因此戰爭期間,蘇聯極容易倒戈,使德兩國聯盟陷入美英法蘇四國聯盟的圍攻,使戰爭前景黯然無光。另外,姑且戰爭勝負前景不論,日本還會通過這場戰爭獲得卷土重來的機會(更深度理由在下麵剖析陳述)。綜合而言,德蘇三國結盟,對國是極其的弊大於利。
德聯盟如果對蘇聯采取敵視態度乃至進入戰爭狀態,同時和美英法西方列強保持友好關係,此局勢對我國七利三弊。美英法三國敵視蘇聯的意識形態,因此在對蘇聯的戰爭上必然會支持德聯盟,利用德聯盟作為馬前卒去消滅蘇聯,同時借助蘇聯而削弱德兩國,美英法三國同時極有可能聯合我國作戰,幫助我國消滅日本(更深度理由在下麵剖析陳述)。美英法三國海軍綜合實力遠勝於日本海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國自然不需要擴建海軍。德美英法五國聯盟,既可幫助我國消滅日本,亦可幫助我國消滅蘇聯,此為七利;三弊則是英法二國強占原屬於我國的南半島傳統附屬國在此戰無法收回,並在戰爭期間美英法亦不會真心誠意幫助我國對日蘇作戰,以德蘇日四國雙方兩敗俱傷為最終結果。如此局勢,我國雖可消滅日本且收複北方領土,但卻要付出沉重代價且無法收複南方眾傳統附屬國;值得注意的是,美英法如果不同德結盟,也很難坐視德消滅蘇聯,因為德消滅並瓜分蘇聯後,兩國國力都會急劇擴大,對美英法就會形成很大的威脅。美英法與蘇聯雖無聯盟關係,但這其也會存在一個唇亡齒寒的關係,美英法在戰爭期間會不會支持蘇聯對付德聯盟也難以判斷;美英法蘇日五國對德開戰,則會讓德兩國陷入最危險的境地裏;另外,吞並半個蘇聯後的德國會不會對美英法開戰?使得德聯盟消滅蘇聯後再與美英法開戰?從而把國拖入對美英法的戰爭裏。這也值得深入研究。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這對我國消滅日本是毫無幫助的。德結盟並聯合美英法對付蘇聯和日本,充滿不確定性以及很大的風險性。
德聯盟如果既對蘇聯開戰也對美英法開戰,則會陷入最大的危險境地裏,但如果戰爭獲勝,則能讓國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可以說,危險性是德國帶來的。國最大的敵人是日本和蘇聯,其次是英法;德國最大的敵人則是英法,其次是蘇聯,但德國如果和英法交惡,必然會引起德國和美國交惡。德兩國在對付蘇聯這方麵是擁有共同利益的,但兩國各自有各自的單獨敵人,國的敵人是日本,德國的敵人是美英法。德結盟,國會讓德國增加日本這個敵人,而德國會讓國增加美英法三個敵人,美英法三國國力遠超過日本,因此德結盟對國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弊大於利的。另一方麵,即便德國為國而對日本宣戰,也對國對日作戰起不到實質性的幫助,國自身的陸軍和空軍都能滿足對日作戰需求,最需要用海軍去徹底消滅日本,而德國則恰恰在海軍上無法幫助國,因為德國海軍被美英法海軍所掣肘牽製;而國若是為了德國去向美英法宣戰,則無異於為德國火取栗。國以對美英法開戰換來德國對日本的非實質性開戰,是非常得不償失的。日本無法攻擊德國本土,而美英法的本土或殖民地都靠近國。屆時,國會遭到美英法的直接進攻,並且美英法必定會扶植日本東山再起。因此,德聯盟,對國消滅日本毫無幫助,甚至會適得其反。另外,一旦戰爭爆發,德之間的印度洋和地海都會被美英法掐斷,而德之間在陸地上又隔著蘇聯。蘇聯在這樣的情況下,肯定也會和美英法聯盟。因此德到時完全就是在東西方各自為戰,結盟也失去了實質意義。另外,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極容易東山再起。美英法雖然在過去支持國、遏製日本,究其原因,是因為國弱、日本強,美英法不願意看到日本獨霸東方,從而對自身造成威脅。在東方問題的本質上,美英法希望日兩國互相牽製抗衡,保持一個分裂而動**的東亞。美英法並非真心幫助國,隻為本國利益著想而已。美英法可以幫助國去遏製日本,同樣,在國強、日本弱的情況下,沒反應自然會幫助日本來遏製國。特別是國與美英法交戰後,日本就是最佳的充當美英法打擊國的馬前卒。日本最需要的是資源、能源、資金,而擁有遼闊殖民地且經濟基礎雄厚的美英法恰恰能提供這些。國與美英法開戰後,美英法雖然和日本素來關係惡劣,但既有了國這個共同敵人,必然四國聯盟起來對付國。在這樣的情況下,國不但無法徹底消滅日本,甚至自身難保。本由”””””,”””””””
剛才在上麵曾分析說,如果國和蘇聯開戰,那麽美英法很有可能幫助國消滅日本,原因如下:一來,蘇聯國力遠勝於日本,可以比日本更加有能力地削弱國,使得國在戰爭期間更加元氣大傷,從而大大推遲了國在戰後重新崛起的時間,讓美英法“坐山觀虎鬥”的戰爭策略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而日本對美英法來說就失去了利用價值。美英法可以利用日本去對付蘇聯,也可以利用國去對付蘇聯,而國則比日本更有希望去打敗蘇聯,因此美英法自然可以為了引誘國去進攻蘇聯而幫助國消滅日本,達成雙方各得所需的軍事交易。客觀上講,美英法幫助國消滅日本的過程並不困難,這三國隻要斷絕與日本的通商貿易,掐斷日本從海外獲得工業原材料和戰略物資的途徑,使日本陷入能源匱乏、資源枯竭的境地裏,就可輕而易舉地摧毀日本。屆時,美英法肯定隻願意出動海軍艦隊幫助我國消滅日本海軍,然後幫助我國運輸陸軍部隊登陸日本本土,與日本陸軍交戰於日本列島。因此即便和美英法合作,在消滅日本的過程,付出最大代價的仍然是我國。美英法之所以幫助我國消滅日本,一來,可以拉攏我國去進攻蘇聯,為解決蘇聯而幫助國消滅日本,是很劃算的;二來,共同打敗日本後,美英法可以名正言順地控製日本的大部分領土,在日本列島上修建軍事基地。日本列島靠近我國大陸,這樣,控製了日本列島的美英法就可以遏製我國的崛起,並阻斷我國向太平洋擴張的可能性,還能在戰後再扶植日本緩慢地崛起與我國相抗衡;三來,日本海軍也是美英法的巨大威脅,日本海軍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敵手,日本海軍可以攻擊美英法在遠東的殖民地,因此幫助國消滅日本,能使得日都成為海軍小國,繼而會讓美英法在遠東獲得絕對的安全,完全控製太平洋和東亞海洋。最終,日都會淪為美英法掌的控製物,東亞局勢也恢複到戰前:日哪一國強,美英法就扶植另一國遏製這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