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節 萬事錢為首(1)
新的這一年,張學良每天都是在焦頭爛額中度過的,簡直是忙得團團轉。身為東北四省的最高軍政長官,他本來就是公務繁忙,再加上他又製定了東北發展的全麵大綱和“東北建設發展藍圖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更加是日理萬機,每天要讓他處理的公務簡直是堆積如山、汗牛充棟,累得他眼冒金星、幾乎吐血。1月20日,張學良受到邀請前往北平,參加著名的國學大師梁啟超先生的葬禮,梁啟超先生於19日溘然長逝,這是中國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巨大損失。其實,梁啟超死得頗為“冤枉”,他之前是得了腎病去北平協和醫院的,本來是左腎病變,結果被實習醫生把健康的右腎給切了,使得梁啟超本來就不容樂觀的身體更加雪上加霜。張學良趕到北平後,參加了梁啟超的喪禮並以個人名義向梁啟超的家屬送上銀圓三萬元。不過,張學良在北平倒是撿到了幾個寶貝,那就是梁啟超的子女們。梁啟超共有九個子女,幾乎個個都是傑出人才,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梁思成是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永和梁思忠是考古學家、梁思莊是著名的圖書館學家,而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都是經濟學家,梁思禮則是火箭專家。張學良見到這些人才和未來的人才後,哪會放過,立刻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連哄帶騙,把梁啟超的遺孀王桂荃夫人、何蕙珍夫人以及他的一幹子女都弄到了東北。隨後,張學良又自掏腰包送他們去東北大學擔任講師教授或學生,以此充實東北的人才資源。
來到北平,也是張學良自從“皇姑屯事件”後第一次踏足關外,但他也沒有太過於招搖。因為他並不是單獨為哀悼梁啟超來的,而是為了另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並且是見不得光的。
張學良雖然已經給東北規劃了全麵發展的藍圖大綱和五年計劃,但他在正式展開工作後的心情卻非常沉重,原因很簡單:沒錢!張作霖遺留給張學良的東北就像瀕臨解體前的蘇聯,雖然家大業大,但財政赤字、金融空虛、經濟凋零,東北政府可謂是欠了一屁股的債。此時東北的稅收隻能算是入不敷出、勉強糊口,用於張學良那宏偉的發展計劃,根本是捉襟見肘。在張學良的五年計劃裏,進行土改、賑濟難民、生產軍火、組建軍隊、發展科技、興辦教育、修建鐵路、普及電力、創辦工廠學校醫院等現代化設施…林林總總各方麵都需要大筆的資金,張學良為這事愁得幾天幾夜都輾轉難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他的宏圖大業如何開展?難道開空頭支票麽?
商業部長張景惠和稅務部長袁金鎧提議加大稅賦數量來增加政府收入。但這個提議立刻被張學良斷然拒絕了。在張作霖時期,奉係當局那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和各種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早已讓東北各地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了。所謂“苛政猛於虎”,張學良可不能重蹈覆轍,那種敲骨吸髓式的盤剝是絕不能再出現了。況且,張學良已經宣布東北四省大規模減免稅務,不能出爾反爾,這有損張學良的威望。財政部副部長王樹翰和張學良高級經濟顧問馬寅初提議可以發行公債,以政府的名義向民眾發行附有息票的定額公債券的方式,定期由政府還本付息,相當於政府向老百姓借錢。這個辦法很好,但也行不通。因為張作霖之前把這個辦法已經用濫了,發行了足足幾千萬大洋公債,到現在都沒有還給老百姓,搞得東北的民眾頗有怨言。張學良要是再用這個辦法,肯定會被老百姓看做張學良是在用張作霖的老辦法來搜刮自己,不但無法順利施行,還會破壞張學良的名聲和形象。財政部長熊希齡提議向日本貸款,日本人之前為了拉攏張學良,曾宣稱“會以6000萬元的巨款自助張學良”。但張學良也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日本人口蜜腹劍、笑裏藏刀,本來就沒安好心,去求他們,不但會被奚落嘲笑,還會被日本人趁火打劫地漫天開價提各種苛刻要求,張學良也萬萬做不到去向日本人屈膝乞求。惆悵到最後,張學良隻得向南京政府和蔣介石求助。蔣介石最後同意分批撥款5000萬元給張學良,雖然也這是一筆巨款了,但對於東北蓄勢待發且數以千計的各種發展項目來說,自然是杯水車薪。張學良也知道蔣介石其實也不富裕,拿不出多少錢,自己若是反複向他伸手要錢,說不定還會被他誤以為自己在乘機勒索敲詐,最後也隻得作罷。
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政府來說,沒錢確實是最大的困擾。有句話說得好,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為了錢,張學良眼下可真的要不擇手段了。之前他為了撈錢,就命令農統局悄悄向朝鮮走私鴉片大麻,現在,他又幹起了另一件同樣可以用“肮髒”來形容的勾當。
以下內容來自著名考古學家、甲骨學家、“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賓教授在晚年的回憶:
民國十八年元月,我當時正在重組和擴建後的東北大學內擔任曆史係考古科教授和東北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在此之前,我在參與河南安陽的殷墟發掘工作(殷墟於1928年10月13日正式開始發掘),是張學良將軍親自派人邀請我前往東北的就職的。張學良將軍非常重視教育和科研文藝事業的發展,不但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東北四省的教育發展,並且非常厚待我們這些知識分子,開出的工資也是關內地區各大學的數倍乃至十多倍。我們這些知識分子雖然要有文化人那“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但畢竟也是要吃飯的,況且去東北也不是什麽喪失氣節的事情,因此我和我的很多同僚都欣然前往東北。元月十五日這天,幾個軍官突然上門拜訪我(張學良將軍給我們這些來東北的教授專家每人都發放了一棟小洋房別墅),出示了張學良將軍親自簽名的邀請函,邀請我去大元帥府。當然,此時的大元帥府已經改名為張府官邸。對此,我一開始很忐忑不安,不知此行是凶是吉,心想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得罪了張學良將軍,而且東北此時的風氣頗為民主開明,東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周樹人(魯迅)經常在報紙上撰文罵國民黨一黨獨裁,罵蔣介石是大獨裁者,南京方麵因此而氣急敗壞,曾多次要求張學良將軍交出周樹人追究他“誹謗領袖”的責任,但張學良將軍都給予回絕了。這也是張學良一個很大的優點。所以,事情的發展說明我起初的擔憂完全是杞人憂天。那幾位軍官對我非常客氣恭敬,特地用一輛小汽車來接我。半小時後,我抵達張府官邸,並被張學良將軍的副官兼衛隊團長譚海上校很禮貌地引到內堂的一間偏廳裏,還端上茶水招待我。我很驚訝地發現,偏廳裏不止我一個人,還有馬衡、關百益、吳金鼎三人,都是此時中國最傑出的考古學家。由於同屬一個文化圈,因此我們都認識,之前還經常在一起交流學術研究。
在和他們交談後,我知道,他們也是之前陸續被張學良將軍禮聘到東北來的,並且也是剛剛突然在家裏接到通知,來到張府官邸。頓時,我們愈發一頭霧水,不知張學良將軍此舉究竟有何用意。緊接著,又有幾個人被譚海引進來,分別是劉燿、韓維周、石璋如、趙青芳,也都是幹我們考古這一行的。我們互相交談,更加地大惑不解。但很快,我們的疑問得到了解答。張學良將軍笑容可掬地走進來,很誠懇地連連向我們道歉:“諸位,真是很不好意思。這大半夜地讓大夥趕來,失禮之處,還請諸位學術界的前輩們多多包涵。”
我們逐一回禮。吳金鼎道:“少帥,您太客氣了。但不知您突然間召集我們,有何見教?”
張學良笑著道:“想必大家也清楚了,現場諸位都是考古界的耆宿專家,都是咱們中國眼下最優秀的考古學家。我之所以這麽匆忙地集結大家,是有一項需要諸位發揮專業才智的任務交給大家。”
我們頓時都心頭一動。我忍不住激動得脫口而出:“少帥,您的意思是東北境內剛剛發現了某個古墓或曆史遺跡?”
張學良搖了搖頭:“我是想請諸位到關內的河北省遵化縣境內,幫助軍隊發掘幾座古墓。”
我們齊齊大吃一驚,因為我們都知道,河北遵化縣內的古墓群就是清朝的東陵。清朝剛剛滅亡十八年,雖然發掘清朝陵墓在考古學上確實有很大的價值,但此時清朝遜帝溥儀還在,清朝的那些遺老遺少們也都在,這就使得這種事在政治和輿論上都是非常敏感的。另外張學良說“幫助軍隊發掘”,意思實在再清楚不過了,那就是要我們發揮考古學的知識,幫助張學良的軍隊去盜墓。發掘古墓和盜墓,雖然行為差不多,但性質就是天差地別了。我們作為知識分子,顯然是難以自甘墮落地去做盜墓賊的。因此聽了張學良的這句話,我們麵麵相覷,都顯得神色難堪。其實我們在心裏也都難以置信,不敢相信張學良會做這種頗為下作的事情。
張學良很誠懇地道:“諸位,你們都是文化人,我張學良雖然隻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要保護曆史遺跡。眼下,我確實是想要你們幫我去發掘河北遵化縣的清東陵。我知道這個行為很不光彩,一旦東窗事發,不但會讓我身敗名裂,也會讓諸位的清譽節操被玷汙。但我實在有著迫不得已的原因。諸位,我張學良在接管東北的軍政大權後,絕不敢屍位素餐、碌碌無為,而是很想做出一番事業來。但萬事開頭難哪!東北現在的財政可謂入不敷出,沒有錢,什麽事情都幹不了。為了籌備資金,我也是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諸位,清東陵裏堆滿無數的奇珍異寶,都是清朝統治者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讓那些珍寶給死人陪葬並沉睡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怎麽看都是一種浪費呀!我們適當地取出來一些,一方麵是造福於民,讓那些珍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方麵也可以讓諸位有這麽一個機會專研清朝的考古研究,何樂不為呢?我張學良現在很缺錢,所以才打起這個主意。其實,我完全可以不請諸位幫忙,因為我可以命令我的軍隊使用炸藥蠻力去發掘清東陵,但這麽做,肯定會極大地破壞那些曆史遺跡。所以,我請諸位來,也是出於幫助我的軍隊,用你們的專業知識指導我的軍隊去發掘古墓,在不破壞古墓遺跡的情況下取出一些珍寶來。就這麽簡單。”他歎息一聲道,“諸位,我實在是沒辦法,還請諸位多多幫助我。”
我們都陷入沉默中。實際上,一開始聽到張學良要我們幫助他的軍隊去盜墓,我們在心裏都難以接受,這種勾當確實太玷汙我們身為文化人的清譽節操了。但聽張學良這麽一解釋,我們也隱隱有些認同和讚成了。張學良要振興東北,但囊中羞澀、財政赤字,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為了他個人斂財享受,他的動機確實是值得稱讚的;另一方麵,能夠得到軍隊的幫助,親自進入清東陵內進行考古研究,對我們這些專門搞考古的人來說也是莫大的**。清朝覆滅後,清朝曆代皇帝皇族的陵墓仍然受到溥儀那個小朝廷的保護,直到近幾年,清朝的殘餘勢力才慢慢失去對這些陵墓的控製。若是之前,我們是絕對不可能進入清朝陵墓裏,但現在,這確實是一個大好機會放在我們的眼前了。並且張學良也說得對,他完全可以不讓我們幫忙,直接命令他的軍隊用炸藥進行蠻力爆破去發掘陵墓,但他沒有那麽做,而是特地請我們相助,這說明他也不想破壞那些珍貴的曆史遺跡。
張學良看我們沉默不語,又補充道:“其實,諸位也是知道的,河北屬於關內,並不屬於我的管轄範圍,駐紮在遵化縣的是南方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的孫殿英部。孫殿英早就想試私下裏盜掘清東陵了,是我阻止了他。說來也很慚愧,孫殿英盜墓是為了錢財,我張學良也是這個目的。我製止住了孫殿英後,決心與他‘合作’,這樣,我就能盡力在不破壞東陵遺跡的情況下取出裏麵的珍寶。諸位啊,如果我不幹,孫殿英也會幹哪!清東陵是在劫難逃的。”
我們都徹底被說服了。吳金鼎道:“少帥,我理解你的無奈和苦衷。我個人願意幫助你,但我有個條件。”
張學良點頭道:“吳教授請講。”
吳金鼎道:“我請求少帥您建立一座東北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型博物館,用以安放那些國寶奇珍。另外,我們希望少帥您在解決了財政問題後,能保證那些被你‘借走’的珍寶能夠完璧歸趙,存放在博物館內,不要造成中國古文物和國寶的流失。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八國聯軍侵華,哪一次不是中國的國寶大量外流哪!我們這些搞考古的,真是痛心疾首哪!”
張學良正色道:“諸位,我向你們保證。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我張學良現在沒辦法,拉諸位一起做這個盜墓賊,但我也會保持原則和底限的。吳教授的要求,我一定做到。”
吳金鼎點點頭,望向我們:“諸位,你們覺得呢?”
我們互相看了看,都點頭。我說道:“既然少帥有了這個保證,並且少帥若不發掘東陵,那個孫殿英也會發掘,我們此舉雖是盜墓,但也是保護古文物和曆史遺跡,確實是義不容辭。”
馬衡、關百益、劉燿、韓維周、石璋如、趙青芳都表示同意。
張學良向我們深深鞠躬:“多謝諸位了,我張學良感激不盡。這件事,還請諸位能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