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諸葛亮的北伐已經做得足夠好,以一川之土,有飲馬河洛之概,後世很難再做到他那種地步。
在當時不是全無成功的機會。
他隻再需要一點助力就可以成功,或者隻要沒有那麽多人拖後腿就可以成功。
正史中的評價:“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不是不對,隻是奇謀為短是因為他沒有可以冒險的資本,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一旦給他設置一個可以冒險的後盾,他的想落天外開始發揮,他也可以奇謀為長,再加上思慮周詳。
那才是是天才的創意配上嚴絲合縫的操作。
在李世民穿越成劉禪後,諸葛亮需要的哪一點助力有人完成。
不僅如此,這個版本的劉禪對於戰爭的一切工作,準備、練兵、帶兵、決戰、突襲、斷後,製定作戰計劃等等都都非常熟悉,那是既可以運籌帷幄也可以決戰千裏,既可以製定攻守的策略,也可以直接掄起來馬槊拿起來刀,抓起來弓箭去戰場砍人。
除了開始的這一段磨合,後邊隨著時間的增長,戰爭次數的增多,李世民和蜀漢的團隊默契的程度越來越高。
當李世民換了劉禪的位置,蜀漢就再次踏上了北伐勝利的征程。
在北伐的戰場上,他表現出英勇精神,與敵人拚死相持的頑強,還有奇謀計策,更重要是對於地形的熟悉程度,讓諸葛丞相都歎為觀止。
再加上木牛流馬等機械的運用彌補了地震之後帶給漢中到長安的道路的缺陷,他們攜手再次演出了一次漢中到關中的逆襲。
最重要,這樣的劉禪和諸葛丞相配合默契,那是高手之間才有的默契。甚至,比劉備在的時候配合得還要好一些。
這個劉禪做到了劉備一直心心念念想做又沒有做到的事情。
兩年之內北伐成功,兵臨長安城頭之下,一代英主人曹睿帶病去世,就是跟司馬懿演雙簧的那個。他並沒有聽到司馬懿與高柔那些魏國的老臣門開門迎接新的主人。那是命運對他最後的仁慈。
司馬懿與諸葛亮早已經在對陣的過程中心心相惜,他們隻是沒有想到這輩子還有做朋友的機會,做敵人往往比做朋友更懂一個人。
魏國的人才庫豐富了人才凋零的蜀,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與諸葛丞相共同走到長安的天子竟然對沒一個人才庫中的人都很熟悉,對於鍾會和鄧艾這種人更是了如指掌。
於是,三年之內就掃平中原。
此時,東吳隻有投降這一條路。
……
就在東吳的投降書已經被送來的時候,正在準備招降東吳的時候,正在所有人都覺得東吳來降是理所當然的時候,李世民卻表現出來自己的獨斷專行的那一麵,他堅持:“東吳不可以投降!”
李世民給的解釋:“雖說是兵不厭詐,但也不是東吳那個卑鄙的方法。當年並不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關將軍在戰場上並不是那麽大意的人。他隻是沒有想到,作為盟友不助力不幫忙也就罷了,竟然背後插刀,如果說,這樣的背叛都還能接受,那麽從此以後什麽樣的背叛不能容忍呢?從此以後什麽樣的結盟不是如同虛設?”
諸葛亮沒有想到一向理智冷靜的李世民還有如此熱血的一麵。
他再怎樣足智多謀也沒有料到作為盟友,東吳會在關羽獨自對戰兩方的敵人之時,不去助力也就算了,也不去趁機打合肥為東吳謀取好處,竟然背後插刀。
這已經不僅僅是卑鄙,這就是笨。
當時,劉備伐吳,諸葛亮明明知道不可以。他的確是在阻止,但並沒有拚盡全力去阻止,沒有全力反對。
因為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無論怎麽選都是錯的,弱者的選擇在任何的時候都並不多。
此刻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在勸:“受降吧,哪怕是為了拉攏人心。”
但李世民堅持:“不!無論如何,東吳不可以降。”比當初劉備執意打夷陵之戰還要堅決。
他要打下來。
一向都是聯吳抗曹的諸葛丞相,不管多麽艱難多麽委屈依然與東吳結盟的諸葛丞相竟然表示了同意,同意李世民執意打下東吳的決定。
“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也提前上演。
東吳聽說不許投降,選擇的抵禦方案竟然真的是鐵索攔江。
李世民直接從收編的魏軍中找出來年輕的王睿,讓他提前上演自己的傳奇。
真的隻是劇本提前,內容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王濬照例下令做了數十個超大的木筏,在木筏上紮成草人,讓草人們被甲執杖,看起來似乎是受了草船借箭的啟發。
當這些超大的木筏在大江麵之上順流而下,暗置江中的鐵錐都紮到這些木筏上,被順流帶走了。這次草船不為借箭,是為了拉走鐵錐。
王濬命令把十餘丈長的火炬浸泡過麻油後放到前行的船上。
船遇到阻攔後就點燃火炬,江麵上用來攔江的鐵鎖被烈火熔斷,猶如再一次火燒赤壁,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樣的人,一樣的曆史劇,隻不過不一樣的時間。
還有,就是不一樣的人。
最後,諸葛恪代表東吳來見叔父。
……
諸葛亮用治蜀的才能重新治理吳國,吳國的位置和富裕本來就不是蜀可以比,一戰滅國也沒有被打成千瘡百痍,治理起來實在不算艱難。
而司馬懿繼續鋪開魏國的建設。
三年後,李世民看到吳國的賦稅,看到魏國的版圖,他展開了新的計劃:
十年之內拿下西域,橫掃草原……
如此天下,何處不是大唐氣象?又何必拘泥在哪個空間?
諸葛丞相看著他的野心勃勃,看著他的計劃書,說:“祝陛下馬到成功,臣可以告辭了。”
李世民這才意識到,隨著時間,諸葛亮有計劃有目的的一步一步放手,他不是今天驟然離開,他一直再為離開做準備,當天告辭的時候,他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可以立即飄然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