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城坐擁百萬人口,越是這麽大的城池越是容易出亂子。當北涼和西川聯軍逼近的時候,京城一片慌亂。
百姓們都在傳言,完了、大昌要完了。北涼和西川打過來燒殺擄掠的,百姓要遭殃了。
京城人心惶惶,然而當百姓們聽說,由廣平王龍大江坐鎮,統帥京城三軍抵禦敵人的時候,百姓們登時就安心了起來。
年輕一輩的人,或許不知道龍大江的厲害。可是那些稍微年長的,一聽說廣平王領兵打仗的英雄事跡,那是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戰神龍大江,那可是征戰大江南北幾無敗績的。多少次以少勝多,多少次的虎口脫險、多少次的以弱勝強,就連龍大江自己都記不清了。
有廣平王在,京師必無虞矣。
甚至於,茶樓酒肆的說書先生們,說起龍大江的英雄事跡那是滔滔不絕。每日原本冷清的茶館,登時門庭若市。
人們逐漸的發現,原來廣平王曾經是如此的厲害,京城的百姓隻知道廣平王府有個不學無術的敗家子。誰能想得到,居然廣平王有著這麽多的傳奇故事。
說整個大昌一半的天下是龍大江打下來的一點兒也不為過,當年昌帝起兵何等的艱險。從諸侯紛爭中最弱小的一股勢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成就。
就連征討南吳的時候,太子趙秀的精銳一敗塗地。眼看著那時候大昌就完了。強敵環伺之下,很可能就會被敵人給瓜分了。
結果呢,龍大江率領的第二梯隊,一幫子老弱病殘,愣是將南吳給滅了。
當初北涼趁機南侵,一度打過了雄州,占領了三十七座城池。龍大江收拾完南吳,立刻班師回防,愣是把北涼趕回了雄州以北。
要知道,他們麵對的可是北涼騎兵。此外對於西川威脅最大的藍州城,也是龍大江打下來的。
藍州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可以說左右著整個西北局勢。隻要藍州城在大昌手裏,西川就不敢輕舉妄動。
而龍大江的部下李廣,就鎮守在藍州城內。
在京城,如今說書圈子裏名頭最響的,當屬豐樂樓的狄秀兒了。這家夥乃是龍小凡的死黨,他之所以能在豐樂樓大火,也全都靠著龍小凡的指點。
而狄秀兒也深受京城達官顯貴們的追捧,成為了說書界的一代宗師,人稱狄派說書。
這是因為狄秀兒的說書精彩絕倫,劇情引人入勝。比如說說嶽傳、隋唐演義、還有什麽三國以及水滸。其中最受廣大百姓們喜歡,老少皆宜的還當屬西遊記。
沒錯,這些東西都不是狄秀兒想出來的。而是他請教了龍小凡,龍小凡告訴他的。
龍小凡當然沒有這個閑情逸致,之所以龍小凡有這個耐心,那就全都仰仗於趙小金的功勞。
趙小金出宮纏著龍小凡,龍小凡就會跟她將一些這些文學故事。趙小金自然聽得入迷,趙小金喜歡豐樂樓的茶水點心。
每每這個時候,狄秀兒就會屁顛屁顛的在一旁端茶倒水的伺候著。也是,他也就學會了。
學會了這些故事的狄秀兒,便融會貫通的自己登台說書。一說之下,登時引來了無數的看客。而狄秀兒的大名,就此一炮打響。
今日的豐樂樓更是賓客雲集,狄秀兒在講台上,手拿半尺驚堂木,悠閑的呷了一口茶。
如今他是狄派說書的開山祖師,自然大受眾人尊敬。就連豐樂樓的掌櫃的,對他都得畢恭畢敬。
正在說書的狄秀兒,身邊也被一群人前呼後擁的伺候著。狄秀兒氣定神閑,早已見慣了這樣的場麵。
下麵一幹看客卻忍不住了,有人高聲叫了起來:“狄大師,您上次說的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的從臨安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那個什麽郭大俠,他後來怎麽樣了?”
“就是,那個什麽道士,救了他們沒有。”
“狄大師,您能不能多說幾段,咱們聽著不過癮啊。”
“就是就是、不過癮,多說幾段。”
狄秀兒悠閑的呷了一口茶:“今兒,咱們不說牛家村。咱們說的,乃是大昌第一英雄好漢,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的廣平王爺是也!”
說到這裏,狄秀兒猛地睜開了眼,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他拿起桌子上的驚堂木,‘啪!’的一下就是這麽一拍。
眾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還有震天的喝彩聲:“好!”
龍大江在民間,就是這麽的受歡迎。甚至於,當他坐鎮兵部,對京城軍隊進行布防的時候,那些將領們都熱血沸騰。
尤其是那些年輕一代的將領,他們熱血豪邁,有生之年能夠與名震天下的廣平王並肩作戰,實乃三生有幸。
龍大江卻輕鬆不起來,他知道京城剛剛經曆過楚王的謀反,京師防備空虛。僅僅靠著右羽林衛指揮使劉庫的這支軍隊,想守住坐擁百萬人口的京城,實在艱難。
他們麵對的不是烏合之眾的流寇,也不是普通的軍隊。而是橫掃天下的北涼和西川騎兵,這些遊牧遊獵民族的戰鬥力,極其恐怖。
尤其是,當這些異族騎兵,在英明領導者的帶領下,能有翻江倒海的本事。
想對付流寇那樣,動員京城的百姓防禦顯然不太可能。因為他們麵對的都是北涼和西川的正規軍,在這些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麵前,尋常百姓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讓百姓們上城防守,隻會害死他們。而永壽城實在太大,東南西北各處城牆都容不得半點閃失。一旦被敵人撕開了個口子,被他們攻進了城內,百姓們勢必遭殃。
兵部尚書李會方倒也幹脆,既然聖上任命龍大江為兵部尚書,李會方幹脆的交出了手中的職權。
李會方的兩個兒子在與北涼戰爭中接連戰死,所以他恨極了這些入侵者。
當龍大江坐鎮兵部,李會方激動的握著他的手:“廣平王爺,這京師若是沒有您,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京城百萬百姓,聖上的安危都交給你了。”
龍大江點點頭:“好說,李大人,兵部庫存的器械中,弓箭還有多少。”
李會方一怔:“良弓上有五萬七千餘,箭矢粗略估計百萬支還是有的。隻是,有的在庫房中囤積多年,不免箭矢生鏽箭杆腐爛了。”
這就是重文輕武的下場,即便是昌帝也沒能走出這個怪圈。好在這一切都在龍大江的意料之中:“李大人,你還需留在衙門助我。先把倉庫中的良弓箭矢清點出來,把能用的全都搬出來。此外,受過弓箭手訓練的,全部上城牆固防,我去一趟虎衙司。”
李會方一拱手:“廣平王放心,我這便吩咐下去。”
在龍大江的動員之下,京城將士枕戈待旦,可是目前麵臨的依舊是兵員短缺的問題。尤其是元氣大傷的虎衙司,虎衙司雖依舊為昌帝倚重,可虎衙司在經過楚王謀反一案之後,業已元氣大傷。
龍大江去了虎衙司,將虎衙司指揮使候法身邊的幾個千戶張鎮、王千元、李冬學等人全都劃撥到了自己麾下,讓他們去東城和南城固防。
這幾個千戶都與龍小凡交情匪淺,眼下敵兵來犯,更是同仇敵愾。
此外,龍大江更是不計前嫌,親自去了平安侯張長軍家裏。
平安侯夫人秦氏,就是隴西秦家的。當初秦氏與龍小凡交惡,以至於龍小凡被發配西北。結果,龍小凡去了西北就扳倒了隴西秦家。
而平安侯府可以說是與廣平王府已成死敵了,隨著關隴集團的土崩瓦解,平安侯張長軍也被昌帝一貶再貶。
雖然張長軍依舊頂著個平安侯的頭銜,實則早已賦閑在家手中沒有半分實權。在京城他更是深居簡出,不與外人交流。落架的鳳凰不如雞,張長軍算是見慣了人情冷暖。如今平安侯府失勢,之前那些巴結自己的人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冷嘲熱諷。
可當此國難之時,龍大江毅然決然的拋開個人恩怨,親自登門拜訪起來。
在聽到廣平王親至的時候,張長軍還以為聽錯了。當家丁再次確認:“侯爺,確實是廣平王爺來了。王爺的身邊,還帶了不少護衛。”
張長軍的妻子秦氏,此時再也沒有了昔日的威風。一聽說是龍大江來了,不由得駭然變色;“侯爺,那廣平王怕是來尋仇來了。如今咱們沒了權勢,還不得任由其拿捏麽。這、這該當如何是好啊。”
張長軍恨恨的看了她一眼:“還不是因為你!都怪你平日囂張跋扈慣了,得罪了這個敗家子那是咱們的劫數。
秦氏大驚失色:“是那小王爺欺人太甚,怎怨我起來。大不了,我給他磕頭認錯,殺人不過頭點地,他廣平王也不能太過分了吧!”
張長軍長歎一口氣:“而今敵兵來犯,能夠拯救這天下的也隻有廣平王一人了。別說是他來尋仇,就算是殺了你我,聖上非但不會怪罪於他,還會說他做得對做得好。罷了罷了,咱們平安侯府是不得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