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釜沉舟的決心麵對任何事物,人就會有所成長。因此,企業必須懂得如何設定目標,好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無印良品為了讓員工累積“破釜沉舟”的工作經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布人事變動。就任新的工作,一來必須從頭開始學起,二來也會被要求盡快創造出成果,因此自然會產生破釜沉舟的決心。

而我的目的就是通過計劃性的人事變動,創造出不得不破釜沉舟的環境。

為此,我才會成立人才委員會這種組織,考量整個公司的全體最佳化,實現適才適所的人才配置。

此外,為了提高每位員工人事變動的公平性與透明性,我們會由所有董事共同在人才委員會的會議中討論決定。

比方說,有人為了給自己的部下一個好職位,向公司推薦:“讓他升課長。”這時,其他董事就可以從客觀的角度提出“是否言之過早”等意見。另外,如果有人因為和上司不合,而麵臨懲罰人事或貶職等負麵的人事變動,這時也可以經由多名董事的討論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

公平性與透明性在人事安排上尤其重要,因此我才執意籌辦人才委員會並確實執行。

進行計劃性人事變動的另一個理由,是希望借由改變立場來改變看事情的角度,進而獲得更接近本質的觀點。

隻要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就能更接近工作的本質。

舉例而言,身在產品開發部門的人,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東西賣不出去,是因為銷售方式不好的關係”。不過,一旦這個人被調動到銷售部,他就會發現,商品競爭力才是左右銷路的關鍵因素。

此外,原本在銷售部的人可能會認為“商品缺貨都是因為存貨管理不夠好的關係”,然而當他被調動到商品部以後就會明白,要把存貨維持在絕對不會缺貨的數量,是一件風險多麽高的事。

長期專精於人事、業務或產品開發的人,經常被視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是企業當中不可或缺的專家,但我認為這樣做的缺點其實大過於優點。

長期待在同一個部門的人,雖然會認真思考自己部門的事,卻不清楚其他部門的情況,因此很容易因為無知而產生對立,即使被勸說:“請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也不太能理解對方的立場。

想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人事變動,真正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把別人的事情變成自己的事情來思考。

“追求全體最佳化而不是局部最佳化。”這是我一再重複,幾乎快成為口頭禪的一句話,但專精於某領域的人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佳化,不太懂得思考如何達到全體最佳化。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最好還是要定期執行計劃性的人事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