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3節

1、日漸消退的鄉村

曾幾何時,中國還是農業大國,為了十多億人口的生存,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農村人辛勤勞作於貧瘠的土地,供養著自己,也供養著城市的需要,以廣袤的胸懷滋養著積弱的城市。勤勞而善良的中國農民任勞任怨,走得異常艱難,也走得異常堅定。隨著田地承包到戶和糧食高產增產,終於混圓了肚皮的中國人民也有了底氣思考其他問題。

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憋足了勁的中國人前赴後繼,追趕和托舉起中國第二產業的發展,服務與運輸業也不甘人後。隻是,蓬勃的產業發展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

農業稅減免,卸掉了農民沉重的包袱,農機產品大量湧進農村,徹底解放了農民的手腳,他們終於可以抬起頭,輕鬆而茫然地觀察著周圍,有人小心翼翼地離開生我養我的土地、自己奉獻了大半生的土地,試探著走遠、走遠……

海量的廉價勞動力一浪接一浪地撲向城市,奮鬥在最苦最累的地方,滋養和完善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群體的巨大暴發力,再次驗證了偉人的話“讓高山低頭,使河水讓路。”“敢叫日月換青天。”全國工農大會戰,鑄就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城市日新月異,經濟高速增長。

隻是,工農蜜月並沒有持續太久,便產生了分歧。城市的既得利益者們,一方麵享受著並將一直享受著進城農民帶來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麵又堅定地固守著自己的利益,戶籍、學籍、福利等等,成為誘人的毒藥,腐蝕著、撕裂著雙方的心。

曆史的車輪並不會因些許小問題停止運轉,建製鎮數量不斷增加,縣級市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中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9%到1990年的26%,再到2000年的36%、2012年的52.6%,據專家估計,到2030年將會有70%的人生活在城市裏。戶籍、學籍改革變得無法回避,城鄉一體化將不再那麽遙遠。

城鎮化的同時,是鄉村的日漸消退。許多村莊隻剩下了老人和小孩,隻有春節才能看到年輕人匆忙的身影。雨水衝毀的路橋,很少有人修理,農耕機器不容易到達的地方,大片大片的農田長草長樹,一派荒蕪景象。建房的時候,並沒有如從前那樣講究風水宜居,而是幾乎毫無例外地選擇公路旁邊,趕集湊熱鬧似的擠成兩排,護衛著並不算寬敞的鄉村公路,似乎不如此,就覺得不夠安全,或者晚上就睡不著覺。也許是現在的農村太安靜了吧,想聽個響也顯得不那麽容易。原本那些老屋,或者敞開著黑洞洞的大門,或者鐵將軍把守著,卻沒有了人的談笑音響,偶爾山風刮過,驚起一隻兔子或者一群麻雀,瞬間便又安靜,再也聽不到一丁點的動靜。如果隻是一二家,倒也不顯得有多麽的驚奇,要是全村都如此,氣氛就不一樣了。有窮遊的驢友,一個或者二三個,走得渴了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好不容易看到一處村莊,心裏一喜。他(們)從村子裏走過,卻隻聽得到自己的腳步聲,之後又是自己粗重的呼吸聲,心裏會作何感想?倘有膽大的,推門一看,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卻已滿是塵土,一股陰涼的腐敗味兒撲麵而來,會不會有一些其他方麵的聯想?這時,一隻碩大的老鼠無辜而茫然地看看你,之後不慌不忙地消失,亦或是一隻灰撲撲的山雞哧愣愣地衝天而起,抖落了屋頂房梁上的無數粉塵瓦礫,會不會皮膚皺起、冷汗津津?

2、萎縮的鄉村學校

與鄉村的消退同時進行的,還有鄉村學校。

雖然中國的城鎮化並不是很徹底,許多居住在城市的人還不能完全算數,仍然需要在城鄉之間來回遷移,如同忙碌的候鳥。隨著限製城鄉一體化的政策正在逐漸冰解,戶籍、學籍都不再是問題,城鎮人口越來越多,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卻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交通、醫療、購物等其它的原因,更是加劇了這種變化。

雖然因為高校擴招與錄取率的節節攀升,近幾年,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都在增加,2015年更是達到749萬之巨,卻也不能掩蓋適齡入學人數的銳減。小學入學人數從1980年的2942萬減少到1990年的2064萬,再到2000年的1946萬。到2010年隻有1691萬人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使學生總人數大受影響,農村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雖然計劃生育政策後來有所緩解,單獨二胎,甚至對非計劃二胎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卻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說也奇怪,經濟條件越好的地方,原本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生長環境,卻越不願意多生育,而條件越差的地方反而生得越多。越生越窮,越窮越生。從某個角度看,中國計劃生育的首功,不在計生政策的嚴厲,而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農民吃了一輩子苦,受了一輩子累,自然希望後代能免除重蹈覆轍的命運,優生優育也成為千萬農民家庭的努力目標,為了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費盡周折也要把孩子送去條件相對優厚的城鎮。

農村基礎設施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醫療、購物、娛樂等不可能如城市那樣發展,這幾乎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待遇的差距,很難留得住人才,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堅守的,基本上都是依戀家鄉、故土難離的本地人。外麵的人請不進來,裏麵的人在漸漸老去。若幹年後……

農村與城鎮的競爭中,很難不落入劣勢。

能走的走了,走不了的仍然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卻是有些尷尬,一所學校,一個老師守著一個學生。或者有幾個學生,一個人擔任著幾個年級的所有課程,為了盡可能地減少相互幹擾,還得學習一些簡單的手語。學生隨著手勢,靈活地配合:掌心向上,學生起立;掌心向下,表示坐下;兩手交替放在胸前,相互討論;伸出食指,豎立口前,討論立即停止……是不是有點特戰訓練的意思?之後會不會有一些心酸?如果你的小孩也在這樣的學校呢?即使有一定規模的學校,如我們這裏,也隻有十多個老師、不到二百學生,雖然是完小,卻也隻能勉強支撐著每個年級開一個班,那可是曾經有七八百學生的一處鄉村大學校。可以想象,其它學校的處境是什麽樣子。

於是,撤點並校開始了。“點”是教學點,“校”是完小。2001年中國《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應“因地製宜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農村小學和教學點“要在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適當合並”。2002年和2003年,國務院和財政部分別下達了《關於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的通知》和《中小學布局調整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推動了農村中小學調整工作。許多縣教育部門撤並小學及教學點,尤其在一些山區,從2003年開始,到2007年,撤了近1/2的教學點及完小。1998年小學學校數量為近61萬,到了2007年就隻有32萬所了。在這近十年的時間裏,全國在以每天近八十所學校的數量不間斷地減少。

消失的永遠地消失了,沒有了老師,也沒有了學生,隻留下空洞洞的教室,有的成了附近村民的擺放農具的雜房,有的被人養起了雞鴨,有的就那麽荒廢著。沒有消失的,勉強維持著,等待著某一天的消失。狀況好一些的,就如本文故事裏的,繼續日複一日地演奏著老師與學生古老的歌。

好在情況沒有繼續惡化,鄉村學校也沒有被遺忘,而是很快得到了改善,隻是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時光再也無法逆轉。

3、師資結構之痛

農村人口紛紛湧進城鎮,城鎮卻沒有做好迎接的足夠準備,那些城鎮化或準城鎮化家庭的孩子,艱難地擠進了城鎮學校,六十多人一個班,有的甚至更多,多到教室裏根本沒有了走廊,學生進進出出需要緊身收腹、需要艱難避讓,事急的時候,隻能借用領空,學生踩在課桌上,八步趕蟬似的掠過;多到學生挨到了老師的鼻子尖,連講台也沒有了容身之地,毫不客氣地請到了別處。

雖然學校一再擴建,老師隊伍一再擴招,超大的班額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當然,這些對於鄉村學校而言,也許是莫大的幸福,遙不可及的幸福。因為教育本質上就是人的問題,有人才有教育。有教育界前輩說,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不在於豪華的建築,也不在於先進的設備,而在於有沒有名師、有多少名師。城鎮班額確實是一個問題,好在有足夠的老師。有了龐大的基數,出現名師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更何況,城鎮老師的選拔是優中選優,有時候幹脆就從農村精英老師中選拔或抽調——對於農村學校而言,這無異於雪上加霜、釜底抽薪。如此基數的老師,再加上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拔人才,老師的師資結構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這樣還沒有完善的師資結構的話,簡直是天理難容了。

擁有諸多優勢,班額大一點,又算得了什麽?這可是千千萬萬鄉村學校求之而不可得的。

鄉村學校班額小,小到幾個人、十幾個人,甚至就隻有一個人。當然,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出現在教學點上,村莊分散,人口稀少,適齡兒童本來就不多。學生年齡小,到完小的路太遠,隻能就近入學。一個教學點會保留三個年級:一到三年級。到了四年級,就要去完小。雖然年齡也還小,大多不到十歲,卻也勉強可以對付。如果一個點上隻有一個學生,老師就要教他讀完一年級再教二年級,之後是三年級,當然是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美術、音樂、體育等等一肩挑,所以,教學點上的老師都是全才——不是也不行啊!當然,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老師願意去學,願意去教,充其量也隻能算是一個萬金油似的角色。這裏並無絲毫貶義,反倒無限敬佩,如果沒有這些萬金油老師,這些可憐的農村孩子該去哪裏啟蒙,而且是全科啟蒙。如果有幾個孩子,或者十幾個,而且是三個年級都有的,老師可就遭罪了,因為仍然隻有一個老師——按國家中小學教職工編製標準,農村小學的師生比為1:23,也許學生人數離23個還遠著呢,能有一個老師已經是占了大便宜了。如果老師可以分割使用地話,僅僅能分配到幾分之一個吧。如果按三個老師一個班計算,他一個人就要擔負九個老師的責任。實際上,城市裏,一個班通常不止三個老師,因為城裏班上學生多,並且城市小學的師生比是1:19。如此一來,這個老師即使音樂、體育、美術等可以三個年級一起上,可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不行啊。想來,鄉村老師可真是不容易,上班前最好找老孫的師傅學習學習變化神通,可以拔一根毫毛,一變十,十變百。現實是很殘酷的,他或者她隻能一個人支撐著,為鄉村的教育竭盡全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個個都是精英,都是最可愛的人,城市裏的所謂教育精英也應該在他們麵前臉紅。倒是也因此鬧出過笑話,一個小學一年級學生,因為接受能力特別強,學了自己本份的知識後,也順帶把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內容學會了,最後竟然比那些三年級的學生考得還要好。這樣的事情也許有,卻一點也不好笑——如果你也是那個老師或者那些學生家長地話。

如果在完小,情況就要好一些,因為老師可以像一個正常人那樣工作,雖然每天工作的時間依然很長、很長,卻也不用擔心有沒有神通的問題。而我們這所鄉村完小,卻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了。因為此前的規模,擁有近四十名老師,現在雖然大為縮水,也還有十多個。之所以沒有嚴格按師生比來定編製,隻是因為有幾個老師已經上了年紀,轉眼就是退休的時候,能夠發揮餘熱的時間已經不長。倒是讓學校裏的師資結構要稍微好一些,卻也遠遠達不到理想的狀態。

幸運的是,國家對農村中小學的師生比已經有寬鬆的跡象,但要讓師資結構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仍然需要自己去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