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千古名策《隆中對》,使襄陽成為無人不曉的三分天下策源地,也使城西諸葛亮隱居十年的古隆中成為名垂千秋的智慧搖籃。
1986年9月,我到諸葛亮當年讀書的地方讀書。因為是從單位脫產充電,我們班被稱作“幹部班”。全班四十名同學,盡管年齡參差不齊,但都是通過參加全國成人統一高考錄取的,所以大家分外珍惜這個讀書機會。認真聽一上午諸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學、現代文學、文學概論、寫作之類的課,下午沒有正課,我們幾乎都會去圖書館如饑似渴地閱讀。中文係的老師特別喜歡為我們上課,總說我們班學習氛圍好,理解能力強。
學校與古隆中僅隔一條馬路。晚飯後,我們常去景區散步,每每行至大氣古雅的隆中牌坊前,我都會駐足仰望“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雕刻,吟詠“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對聯,默想諸葛亮的《誡子書》,領略稱頌其為夏、商、周“三代下一人”的偉大,一個完美的“智聖”形象便浮現在腦海。
往往,我們會走過躬耕田,跨過草廬亭東側的小虹橋,順著石階上行兩百米,去看武侯祠、六角井(諸葛亮隱居耕讀用井)、三顧堂,再往山深處的老龍洞去。洞泉長年流淌,形成兩級小型水庫,水清山幽,樹木蔥蘢,讓我們倍加喜歡這裏的讀書環境。在此,我不僅受到了中文知識的係統教育,還閱讀了許多中外名著,知識麵、文字素養、觀察思考能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兩年完成三年學業,依依不舍古隆中的陪伴。回到縣上,我竟成了單位業務骨幹。因為小有成果,1997年初夏,我調來襄陽,實現了與這座智慧之城朝夕相處的願望。
到襄陽工作的第一個雙休,我首次去登峴山,從高處臨眺古城,頓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懾,也從中參悟到了襄陽曆史的深邃——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人巧借城北漢江天塹,城南峴山屏障,開挖壕溝,砌築壕牆,形成了外有護城河、內有護城牆的防禦體係,鍛造了冷兵器時代“鐵打的襄陽”。而峴山本身,卻是一座非凡的曆史文化名山——習家池、馬躍檀溪、風林關古戰場、羊祜墮淚碑、習鬱與劉表墓、王粲井、孟浩然與皮日休故裏、伏羲廟、穀隱寺、真武觀……這些彰顯古人智慧的曆史遺跡,在峴山寬厚的懷抱中,俯拾皆是,數不勝數。
我還去尋訪一家蛋酒米窩店。當年在隆中讀書,周日進城逛街餓了,我最喜歡去的是炮鋪街口的蛋酒米窩店。小店蛋酒香甜,喝了解渴;米窩油膩,吃了充饑;且幹稀搭配,素“葷”兼備。當吃下三兩個米窩、肚子有些飽感後,喝上幾口蛋酒,米窩的油膩立即被衝淡。那清雅的蛋香和酒香,與米窩在口中的餘香糾纏到一起,直把還差稍許飽感的肚子填充得恰到好處。可是,隨著城市的擴張,那家蛋酒米窩店所在地已易為寬闊的街道;近旁的九街十八巷,曾經承載著數以百計的老字號作坊、商鋪、會館,也都改變了亙古未有的命運——盡管,開發中也有保護,但灰茫的水泥森林,還是不可避免地削減了那些富含曆史文化元素的城市符號。
唏噓是有的。但更多的,還是我對已有二千八百多歲襄陽城的敬仰,以及作為一介襄陽城民的自豪。
踏著時代的鼓點,在見證襄陽城短短二十多年變遷的進程中,我與我的同事做智囊、當參謀,走遍了古城的旮旮旯旯,訪談了數不清的人和事,形成了多份發展方略。諸如襄陽古城保護利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城市水係開發、交通擁堵治理、生態環保、戰略性新型產業集群、智能製造、雲計算基地、漢江生態經濟帶等等,有的直接進入決策,有的納入國家戰略,有的實施成效斐然。眼見著產業由“一汽(車)獨秀”到“六業(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農產品加工)並舉”,眼見著工業由製造到智造,眼見著農業由產出大市到加工強市,眼見著交通由區域性節點到全國綜合性樞紐,眼見著城市由依山傍水線型結構到“一心四城”環型格局……還有,雲計算基地的打造,信息化係統的擴張,使生產生活、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無不有智能,無不顯智慧。
在襄陽,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旅遊已經普及,與智慧汽車穀緊密相連的國內首個智能汽車試驗場、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測試。智慧之光不僅滲透進了城市細胞,而且也拓展到了鄉村田野。作為全國農業機械化試點市,衛星導航、無人機飛防、智能農機收割、智能大棚生產、智能農產品加工……智慧農業體係的形成與規模化運用,使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經營方式,傳統農業向著生態、高效、優質大踏步邁進。
與1997年我來襄陽工作相比,城市建成區麵積由七十多平方公裏增加到一百八十五平方公裏,人口由九十萬增加至一百八十餘萬。數據枯燥,但它印證的是襄陽城市能級的提升。
襄陽,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2018年10月,國務院批複《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更是明確了襄陽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上,襄陽將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孟浩然當年與朋友登峴山所吟詩句,恰似我今天的寫照。二十三年間,我大大小小參與了上百個經濟社會課題研究。去年底,我的工作由智囊性質調整為撰史修誌。得暇檢視一段個人史,小結一段走來路,尋尋覓覓襄陽城,最難忘,月冷燈孤苦思考,煙熏茶泡熬報告。於是,我從故紙堆裏篩選五十八萬餘字,取名《襄陽報告》編印出版,以示心跡。
我想,生活在這座具有智慧基因的城市,沒有比把從她身上獲得的智慧,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她再有意義了。
(稿於2020年7月。原載《襄陽史誌》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