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的東西就是好的嗎,就可以適用一切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相信沒有多少人覺得這句話是正確的。你不要一味地套用權威的話,也不要盲目從眾甚至去推廣權威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模式。這是因為,權威得出來的東西首先適用他自己,是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通過切實的研究總結出來的一套理論或者一個觀點,但不一定就符合你的環境。

現實中,很多人看到別人說怎麽做,他就跟著去做;看到別人做什麽生意,他也跟著去效仿。效果很好嗎?從實際的反饋來看,很多創業者都對我說,他們在第一次做生意時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盲目地聽從權威的意見,學習那些成功的前輩,照搬他們的理念,結果套用到自己身上一點也不適合。

這是因為,每個公司的產品不一樣,每個創業者麵向的群體也不一樣,公司的實際情況更是各有差異,不可一概而論。人們總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思考和布局,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總結,強化自身的思維,而不是跟風去模仿他人。

適用是第一位的

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罷,我們追求的是一種協調的思維。它必須適合於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人格特征和生存現狀完美融合,才能解決實際問題。藝術領域有一個標準:自然與協調。這兩點放到思維領域也同樣適用。

比如同樣的一件衣服,別人穿看上去很漂亮,而你穿上卻並不那麽優雅;同樣的一種發型,別人顯得好看,你卻可能十分醜陋。植物也是一樣,比如薰衣草,它在北方的長勢良好,但卻不宜到南方種植。荔枝在南方生長得很旺盛,移植到北方就可能會死掉。

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建立你自己的邏輯

法國的哲學家狄德羅說:“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麽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什麽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使事物變得更好,才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5年前,我認識一位在華爾街生活的漢克先生。他是一位自由投資者,不屬於任何公司,也沒加入任何的私募機構。對這種人,我們習慣稱為金融草原的“孤狼”:有錢、冷靜、殘酷、迅速。他們往往快速地發現機會,進入、拋售獲利,然後撤出,不會有絲毫留戀。這是一群與普遍股民完全相反的人,是極專業的投機分子。

漢克先生說:“我之所以同情普通股民,是因為他們缺乏對陷阱的分辨能力。在證券市場上,陷阱無處不在,而且總是由專家們挖好,等他們跳進去,再由嗜血者埋上最後一捧土。連墓碑都沒有,隻有被瓜分的血肉。人們為什麽在殘酷的股市中樂此不疲地上當呢?全是源於他們的欲望。”

所以,永遠不要好高騖遠,否則你就容易陷入權威的邏輯陷阱。人們之所以迷信權威,失去自己的思維自主性,多數時候都是由於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或者野心的存在,使自己選擇了原本不適合自己的路行走,結果在錯誤的思維指引下,碰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