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已經獲得的動作技能、習得的態度等基礎上進行的,而新的學習過程及結果又會對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甚至學習策略等產生影響,這種新舊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是學習的遷移。簡言之,就是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知識、技能、理解與態度對另一種情境中知識、技能和理解的獲得和態度形成的影響。積極的影響通常被稱為正遷移,消極的影響被稱為負遷移。另外,利用所學的技能、知識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種遷移的過程。遷移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性密切相關,“是所有創造性、問題解決和作出明智決定的基礎”。(Madeline Hunter)正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係統化的有效途徑,有助於把知識經驗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實際情境,廣泛、有效地調節個體的活動,以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用有效的遷移原則,可以使學習者在有限時間內學得更快、更好,並在恰當的情境中主動、準確地應用原有的經驗,防止經驗的惰性化。學會學習的教學需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遷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運用遷移理論,引導學生學會把已經形成的知識、技能、觀念等應用於新的學習,並在新的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強化、完善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觀念,以使學生形成利於終身學習的遷移能力。

一、進行遷移性教學

在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盡可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識的學習鋪路架橋;讓學生感受新舊知識的內在聯係,相對輕鬆、自然地掌握新知識、技能,同時感受、體驗遷移及其作用,為學生學會遷移奠定基礎。腦是一個動力之源。它在受到新刺激時,會不斷地進行組織和再組織。隨著新的內容整合到新的模式中,腦將形成更多的網絡,也可以將原先沒有聯係的想法整合成高度和諧的統一體。這就是腦的遷移能力。它可以將在一種情境下所學習的內容,以一種可能經過調整的或概括化的方式應用於另一種情況。在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利用腦的這一功能,積極引導學生把從教師講解、示範和同伴交流中所獲得的各種學習方式方法、技能、觀念等應用於各科學習和日常生活,同時創造出自己的新的學習模式,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學會學習的能力。

二、創造促使學生產生遷移的情境

學習理論的研究表明,遷移是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識、技能、情感等的遷移有助於鞏固和深化原有的知識、技能、情感。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角度來說,教師期望學生能學會把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方法、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應用於不同場合的學習中,應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以及各種校內外活動中。但是遷移有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它更經常地由環境激發,而不是學習者自己有意識地遷移。在學校環境中,教師通常是促使學生產生遷移的激發者。因此,教師要主動掌握一些關於遷移的理論,有意識地創造促使學生產生遷移的情境,為學生提高遷移能力並學會靈活運用於各種學習創造條件。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眺”字的音、形、意,並通過做“眺望”的動作使學生感到“眺”字的構字特點後,引導學生繼續思考還有哪些以“兆”做偏旁的字具有這樣的構字特點,進而引導學生把對“眺”字的認識與分析遷移到對“跳、挑、逃”等字的認識以及對“波、坡、披”等字的分析上,引導學生學會進行相類似的遷移。

三、引導學生建構知識網絡

已有經驗的概括水平對遷移的效果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概括水平越高,遷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越好。因此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教學時機,引導學生把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縱橫交叉的立體知識網;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學會使新舊知識加以銜接,把新知識不斷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從而充實和完善原有的知識結構。在這方麵,教師要注意做好示範,幫助學生掌握建構和完善知識結構的方法。例如,可以引導學生以教材知識為主線,將相關知識係統化、結構化,進行科學的知識組合;也可以引導學生學會以問題為中心,把相關知識組織起來。以“開發學生智力,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目標的“馬芯蘭教學法”的創始人馬芯蘭老師說:“我的教學法的大概念就是‘和’字。現有的小學數學有540多個概念,學生要掌握知識不懂概念是不行的。抓住其中最起決定作用的概念,就把12本書相對孤立的知識形成一個比較好的網絡,由於知識之間的相通性,因此,學生隻要在整體知識結構上引申、發展、聯係,便能簡捷地掌握並推導出各個具體的概念來。”她的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引導學生建構知識網絡,把數學這個大的知識體係中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200個知識點變成100個,100個變成50個,50個變成25個……這樣就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真正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為學生實現知識、技能等的遷移創造了條件。

四、充分利用相似情境引導學生學習遷移

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關鍵屬性,關聯性,最初學習的內容和程度。每個因素都很重要,並且常常相互作用(Hunter,1982)。因此,教師要善於在相似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回憶曾經采用過的學習方法,並使用這些方法來進行新的學習;引導學生掌握學習不同知識、行為的關鍵方法;引導學生建立不同學習方法之間的關聯,形成學習方法的係統網絡,以滿足不同學習的需要;要使學生在接觸一種新的學習情境、方法時,第一次就深刻領會,精確掌握,建立穩固的聯係以便他們將來能夠靈活使用。所謂“今天的學習是明天的遷移。因此,如果有些事情值得教,也就值得教好”強調的正是這種情況。

五、布置遷移學習的任務

遷移通常發生在當學生有機會思考新學到的知識並對其總結的時候,尤其在學生帶著一個特定的任務去總結時。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日記來進行學習方法的有效總結和遷移。例如,可以讓學生就以下問題進行回答:“我今天學習了……”“我采用的方法是……”“其他同學采用的方法是……”“這些方法還可以用來學習……”等。還可以隨教學內容的進展要求學生對一些特定的學習進行分類、歸納、總結並運用於對一些具體事例的分析。例如,文言文教學中讓學生總結某些特定字、詞的多種用法,並列舉出它們在不同篇章中的運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總結比較不同時態的區別與關聯;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總結某類知識的內在關聯等,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的網絡結構,以利於遷移。

六、充分利用有利於遷移的教材結構

包含了正確的原理、原則,具有良好的組織結構的知識以及能引導學生概括總結的學習材料有利於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或解決新問題時的積極遷移。大多數中小學教材都是按照準備—新授—實踐—練習的順序進行編排的,在練習中,又分為基本題—變式題—發展題,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知識遷移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要求,遵循教材安排和編寫意圖,合理組織材料,就能使教學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使遷移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得以實現。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補充和優化,還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呈現順序,努力做到:從一般到個別,使教材逐漸分化;建立橫向聯係,使教材融會貫通;從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組織序列化。

當然,學會認知不是僅僅靠圍繞知識學習而展開的智力活動就能奏效的。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人的學習是整體生命的成長,在學生進行認知活動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情感、意誌、個性等都在參與其中。所以,要想學會認知,同時也必須學會情意調控,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學會發展和完善人格,這些方麵我們將在後麵的章節中論及,此處就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