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即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則,將食物進行合理的搭配和烹飪,以優化食物組合,並滿足機體對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過程的要求,從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保證健康。

平衡膳食是指在食物的質和量上都能滿足人體需要的膳食,即食物種類齊全、數量適當、營養素比例合理,與身體的消耗保持相對平衡的膳食。

因此,學前兒童合理膳食的供給應該基於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根據學前兒童對熱能和營養素的需要,對食物進行合理的選擇、搭配和加工。為了改善人們的營養和健康狀況,中國營養學會受衛生部委托,於2007年製訂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一般人群膳食的基本要求為: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或豆製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如飲酒應限量;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拓展閱讀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及其說明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各層的位置和麵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穀類食物位居底層,每人每天應吃300g~500g;蔬菜和水果占第二層,每天應吃400g~500g和100g~200g;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每天應吃125g~200g(魚蝦類50g,畜、禽肉50g~100g,蛋類25g~50g);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占第四層,每天應吃奶類及奶製品100g,豆類及豆製品50g;第五層塔頂是烹調油和食鹽,油每天不超過25g,食鹽不超過6g。

膳食寶塔沒有建議食糖的攝入量。因為我國居民現在平均吃糖的量還不多,對健康的影響還不大。但多吃糖有增加齲齒的危險,尤其是兒童、青少年不應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飲料。

新的膳食寶塔圖增加了水和身體活動的形象,強調足量飲水和增加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至少飲水1200ml(約6杯);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條件下,應適當增加。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

目前我國大多數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因此,應改變久坐少動的不良生活方式,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堅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於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的運動。

一、0~6個月嬰兒的合理喂養

(一)純母乳喂養

母乳是6月齡內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的營養物質齊全,各種營養素之間比例合理,含有多種免疫活性物質,能滿足6月齡以內嬰兒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和營養素。如若不能進行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應首選嬰兒配方(奶)粉喂養。

(二)早開奶

早開奶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得初乳,還能夠促使母親的泌乳。分娩後7天內,乳母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之後第8~14天乳汁稱為過渡乳,兩周後為成熟乳。初乳對嬰兒十分珍貴,其營養價值高於成熟乳,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高、免疫活性細胞豐富,對嬰兒防禦感染和初級免疫係統的建立意義重大。初乳可減輕嬰兒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因此,當新生兒娩出斷臍和擦幹羊水後,即可將其放在母親身邊,讓其吸吮母親**獲得初乳。

(三)按需哺乳

隻要嬰兒有吃奶願望,應隨時哺乳。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最少堅持完全純母乳喂養6個月。在4~6月齡以前,若嬰兒體重不能達到標準體重,需要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

喂奶時應注意:①坐著喂奶。②兩側**輪流喂,待嬰兒吸盡一側再吸另一側。若一側**奶量已能滿足嬰兒需要,應將另一側乳汁用吸奶器吸出。③喂好奶後,不要馬上把嬰兒平放,應將嬰兒豎直抱起,頭靠在媽媽肩上,輕拍背部,排出吞入胃裏的空氣,防止溢奶。

(四)注意維生素D的合成和補充

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加之嬰兒的戶外活動時間少,單純靠母乳喂養不能滿足嬰兒對維生素D的需要,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嚴重時可導致佝僂病。因此,家長應盡早抱嬰兒到戶外活動,適宜的陽光會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的合成;若幼兒維生素D缺乏嚴重時,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及時補充維生素D。

(五)及時補充適量維生素K

新生兒和6個月齡內嬰兒對維生素K的需要量較大。因其自身合成的維生素K不能滿足需求,且母乳中維生素K的含量低,易致嬰兒維生素K缺乏,導致相關出血性疾病。

控製新生兒和1~6月齡嬰兒維生素K缺乏的關鍵是預防。包括孕婦和乳母要適當多食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使胎兒及嬰兒從母體及母乳中獲得較多的維生素K。對於母乳喂養兒,從出生到3月齡,可每日口服25ug;也可采用出生後口服維生素K12mg,再然後到1周和1個月時再分別口服5mg,共三次;或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給新生兒每日肌肉注射1mg~5mg,連續兩天,可有效預防新生兒出血症的發生。

(六)不能純母乳喂養時,首選嬰兒配方食品

如果不能用純母乳喂養嬰兒,如乳母患有傳染性疾病、精神障礙及乳汁分泌障礙等,建議首選適合0~6月齡嬰兒的配方奶粉喂養。不宜直接用普通**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養嬰兒。

嬰兒配方食品是隨食品工業和營養學的發展而產生的除母乳外,適合0~6月齡嬰兒生長發育需要的食品。嬰兒配方食品根據試用對象不同主要分為:起始嬰兒配方奶(適用於0~6月齡的嬰兒)、後繼或較大嬰兒配方奶(適用於6月齡以後的嬰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適用於生理上異常需要或特殊膳食需求的嬰兒)。

(七)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發育指標反映了嬰兒的營養狀況。為及時掌握嬰兒生長發育水平,為合理喂養提供參考,應定期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指標進行測量和評價。父母可以在家對嬰兒進行定期測量。兒童年齡越小,測量的間隔時間應越短。對出生前6個月的嬰兒可每半月測量1次;病後恢複期可增加測量次數。

二、6~12個月嬰兒的合理喂養

嬰兒6月齡後,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應逐步地、小心地為嬰兒添加輔助食品,以補充其營養需要,並使嬰兒逐步適應母乳外的食物。在這個過程中,母乳仍然是主要的食物,其合理喂養的衛生要求有以下幾點。

(一)奶類優先,繼續母乳喂養

奶類應是6~12月齡的嬰兒營養需要的主要來源,建議每天應首先保證600ml~800ml的配方奶量,以保證嬰兒正常體格和智力發育。該月齡段的嬰兒,母乳仍是其理想的天然食物。若母乳不能滿足嬰兒需要時,可使用較大嬰兒配方奶予以補充。

(二)合理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6月齡以上的嬰兒應逐漸添加輔食。若母乳不足,添加輔食的時間可提前至4月齡。添加輔食可補充母乳中營養素的不足;增強消化機能;促進神經係統發育;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兒的輔食包括果汁、菜汁等**食物;米粉、菜泥等泥糊狀食物;軟飯、爛麵,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添加輔食的順序為首先添加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動物性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等)。動物性食物添加的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剔盡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輔食添加的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輔食種類,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建議從4~6月齡時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7~9月齡時,可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10~12月齡時,大多數嬰兒可逐漸轉為以進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

12月齡的兒童輔食的添加應達到如下種類和數量:穀類40g~110g;蔬菜類和水果類各25g~50g;雞蛋黃1個或雞蛋1個,魚、禽、畜肉25g~40g;植物油5g~10g。

(三)食物逐漸多樣化,且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

嬰兒6月齡時,每餐的安排可逐漸開始嚐試搭配穀類、蔬菜、動物性食物,每天應安排有水果。隨著月齡的增加,也應根據嬰兒需要,增加食物的品種與數量,調整進餐次數,可逐漸增加到每天三餐(不包括乳類進餐次數)。應避免提供低營養價值的飲料,以免影響進食量。此外,糖的攝入量與齲齒的發病率呈正相關,烹飪輔食時,應少放糖,預防齲齒;機體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呈正相關,膳食無鹽或少鹽可減少機體成人後高血壓的發病率;嬰兒的味覺對外來調味品的刺激較敏感,調味品容易造成嬰兒挑食或厭食。因此,不應添加調味品製作膳食。

(四)逐漸讓嬰兒自己進食、培養良好的進食行為習慣

建議用小勺給嬰兒喂食物,對於7~8月齡的嬰兒,應允許其自己用手握或抓食物吃,到10~12月齡時鼓勵嬰兒自己用勺進食。

(五)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對6~12月齡的嬰兒應至少每個月測量1次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生長發育指標。

(六)注意飲食衛生

合理營養的實現,應以飲食衛生為基礎。6~12月齡的嬰兒,其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對各種有毒有害物質較敏感且缺乏抵抗力。給嬰兒選擇食物時,要重點關注食物是否新鮮、優質、無汙染。膳食的製作和進餐環境要衛生,餐具要徹底清洗消毒,食物應合理儲存以防腐敗變質,嚴把“病從口入”關。給嬰兒的輔食應根據需要現製現食,剩下的食物不宜存放,要棄掉。

三、1~3歲嬰幼兒的合理喂養

1~3歲的幼兒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的時期,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相對較高。但是,他們對外界的不良刺激的防禦性能較差。因此,對於這個時期幼兒的膳食安排,不能完全與成人相同,需要特別關照。

(一)繼續給予母乳或其他乳製品喂養,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

可繼續給予母乳喂養直到2歲(24月齡),或每日給予幼兒配方食品80g~100g,但仍不宜直接喂給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若因條件所限,不能采用幼兒配方奶粉時,可將液態奶稀釋,或與澱粉、蔗糖類食物調製喂給幼兒。如果幼兒不能攝入適量的奶製品時,需要通過其他途徑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和鈣質,如用100g左右雞蛋(約兩個)經適當加工來代替,如蒸蛋羹等,或用經過適宜加工的豆製代乳品替代。

當幼兒滿2歲時,可逐漸停止母乳喂養,但是每日應繼續提供幼兒配方奶粉或其他的乳製品。同時,應根據幼兒的牙齒發育情況,適時增加細、軟、碎、爛的膳食,種類不斷豐富,數量不斷增加,逐漸向食物多樣過渡。

(二)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幼兒食物的選擇應遵循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原則。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以保證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增加鐵質的供應,預防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增加維生素A的攝入量,可每月選用豬肝75g,或雞肝50g,或羊肝25g,做成肝泥,分次食用;適當多選用魚蝦類食物(尤其是海魚類),有利於兒童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對於1~3歲幼兒,建議每日膳食安排蛋類、魚蝦類、瘦畜禽肉等100g,米和麵粉等糧穀類食物100g~150g,用20g~25g植物油烹製上述食物。選用新鮮綠色、紅色、黃色蔬菜和水果各150g~200g,以果菜泥、果菜汁或者果菜末的形式喂給幼兒。不宜給幼兒直接食用堅硬的食物、易誤吸入氣管的硬殼果類(如花生)、醃臘食品和油炸類食品。

(三)選用適宜的烹飪方法,單獨加工製作食物

幼兒膳食應專門單獨加工、烹製,並選用適合的烹調方式和加工方法。應將食物切碎煮爛,易於幼兒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別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類食物,應先磨碎,製成泥糊漿等狀態進食。烹調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燉、煨等,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口味以清淡為好,不應過鹹。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雞精、色素、糖精的調味品。

(四)注意良好的進餐環境和進餐習慣

要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進餐場所要安靜愉悅。餐桌椅、餐具可適當兒童化,鼓勵、引導和教育兒童使用匙、筷等自主進餐。要重視幼兒飲食習慣的培養,飲食安排上要逐漸做到定時、適量,有規律地進餐,不隨意改變幼兒的進餐時間和進餐量;引導孩子集中精力進食,暫停其他活動;家長應以身作則,用良好的飲食習慣影響幼兒,避免幼兒出現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五)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合理安排零食

應每日安排幼兒1~2小時的戶外遊戲與活動,既可接受日光照射,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質吸收,又可以通過體力活動實現對幼兒體能的鍛煉、智能的培養和維持能量平衡,避免兒童瘦弱或肥胖。

幼兒飲食應做到一日5~6餐,即一天進主餐三次,可在兩主餐之間安排以奶類、水果和其他稀軟麵食為主的零食,晚飯後除水果外逐漸做到不再進食,特別是睡前忌食甜食,以預防齲齒。給予零食的數量和時機以不影響幼兒主餐食欲為宜。應控製高熱量類零食的攝入量,如糖果、甜飲料等含糖高的食物。

(六)足量飲水,少喝飲科

幼兒新陳代謝旺盛,對水的需要量較高;活潑好動,出汗較多;又因腎髒功能還不是非常完善,容易出現缺水。因此,幼兒應每天足量飲水。1~3歲幼兒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水125ml,全日總需水量約為1250ml~2000ml。幼兒需要的水除了來自營養素在體內代謝生成的水和膳食食物所含的水分(特別是奶類、湯汁類食物含水較多)外,大約有一半的水需要通過直接飲水來滿足,約600ml~1000ml。幼兒的最好飲料是白開水,不應選用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

(七)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身長和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反應幼兒的營養狀況,父母可以在家裏對幼兒進行定期的測量。1~3歲幼兒應每2~3個月測量一次身高、體重、胸圍等生長發育指標。

(八)確保飲食衛生,嚴格控製餐具消毒

選擇清潔不變質的食物原料,不食隔夜飯菜和不潔變質的食物,在選用半成品或者熟食時,應徹底加熱後方可食用。幼兒餐具應徹底清洗和加熱消毒。因幼兒胃腸道抵抗感染的能力極為有限,需格外強調幼兒飲食衛生,減少兒童腸道細菌和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蟲感染的機會。切忌養護人員用口給幼兒喂食。

四、3~6歲幼兒的合理膳食

與嬰幼兒時期相比,3~6歲兒童生長速度減慢,各器官持續發育並逐漸成熟。較成人期相比,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相對高於成人。供給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幫助其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其一生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是學齡前兒童膳食的關鍵。兒童的合理膳食應遵循以下要求。

(一)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穀類食物是我國傳統膳食的主體,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國居民80%的能量來自穀類食物)。可為兒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等。人類的食物多種多樣,各種食物供給的營養素不盡相同,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幼兒的膳食必須是多種食物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滿足其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因而提倡廣泛食用多種食物。

在配置膳食時,應粗細糧搭配、同類食物互換的原則。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推薦,3~6歲兒童每日應攝入主食(穀類食物)180g~260g;輔以蔬菜、水果、奶類、大豆類、蛋類、魚蝦類、禽肉類等。

(二)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是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含水分多,蛋白質、脂肪含量少。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大量膳食纖維、鈣、鐵、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A原含量豐富。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並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應鼓勵學前兒童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

在製備兒童膳食時,應注意將蔬菜切小、切細,同時還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品種、顏色和口味搭配,引起兒童多吃蔬菜水果的興趣。兒童每日應攝入蔬菜類200g~250g,水果類150g~300g。

(三)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求,且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於補充植物蛋白中賴氨酸的不足。魚類特別是海產魚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D及鈣、磷、碘等礦物質;瘦肉中含維生素B1、B2,特別是鹽酸和鐵;肝髒是維生素A、維生素C(新鮮肝髒)和鐵、銅等微量元素最豐富的來源;蛋類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蛋黃還含鐵與維生素A、D豐富。

家長可以多選擇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酸飽和程度較低的魚、禽、蛋、瘦肉等。在製備膳食時,各種肉類都要煮熟燜透再吃;並經常在菜、湯、餡放些蝦皮;煮雞蛋的時間不宜過長,蛋清剛好變性凝固時,其營養價值最高。兒童每日應攝入魚蝦類40g~50g,畜禽肉類30g~40g,蛋類60g。

(四)每天飲奶,常吃大豆及其製品

奶類是一種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核黃素外,含鈣量也很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且含有磷脂、低聚糖等多種營養素。

處於快速生長發育的兒童,應每日攝入奶類及奶製品300g~400g,大豆類及其製品25g。

(五)膳食清淡少鹽,正確選擇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為保護兒童較敏感的消化係統,讓孩子首先品嚐和接納各種食物的自然味道,避免幹擾或影響兒童對食物本身的喜好。在烹調加工食物時,應盡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兒童的膳食應清淡、少鹽、少油脂,並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質和調味品。

建議多選營養豐富的食品作為零食,如乳製品(液態奶、酸奶)、鮮魚蝦肉製品(尤其是海產品)、雞蛋、豆腐或豆漿、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及堅果類食品等,少選用油炸食品、糖果、點心等。

建議該年齡階段的兒童每日飲水量為1000ml~1500ml,其飲料應以白開水為主。過多飲用市場上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容易誘發齲齒;而且還會造成過多的能量攝入,不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拓展閱讀

3~5歲兒童零食消費分類指南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製局發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零食定義為: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的食物或者飲料(不包括水)。並指出3~5歲兒童選擇、消費零食有以下幾點衛生要求。

1.零食應是合理膳食的組成部分,以補充兒童正餐營養攝入不足;而不僅從兒童的口味和喜好選擇零食,防止其養成亂吃零食、隻吃零食、不吃或少吃正餐的習慣。

2.選擇新鮮、易消化的零食,多選奶類、水果和蔬菜類作為零食。

3.吃零食的時間不宜離正餐太近,兒童的零食攝入量不應影響正餐的食量,睡前半小時避免吃零食。

4.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5.吃零食前要洗手,進食後應漱口。

6.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類、堅果類等零食嗆入氣管。

(六)食量與體力活動平衡,保持正常體重增長

進食量和體力活動(鍛煉)是控製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為人體提供能量,而體力活動消耗能量。若進食量過大而體力活動不足時,多餘的能量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沉積而使體重過度增長,久之發生肥胖;相反,若進食量不足而活動量又過大時,可能因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活動能力和注意力下降。

兒童需要保持食量與體力活動的平衡。肥胖幼兒應控製總進食量和高油脂攝入量,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強度及持續時間,在保證營養素充分供應的前提下,適當控製體重的過度增長。消瘦幼兒應適量增加進食量與油脂的攝入,以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和適宜的體重增加。

(七)不挑食、不偏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兒童應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其健康的重要因素。幫助學前兒童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需注意以下方麵。

1.合理安排飲食。一日三餐加1~2次點心,並要定時、定點、定量用餐。

2.飯前不吃糖果、不飲汽水等零食和飲料。

3.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吃飯前不做劇烈運動。

4.讓孩子使用筷、匙自己吃飯。

5.吃飯時要專心,不進行其他活動。

6.要細嚼慢咽,但不能拖延時間。每餐飯最好在30分鍾內吃完。

7.一次盛的飯菜不易太多。

8.不要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或者是湯泡飯。

9.不挑食不偏食。在許可範圍內允許孩子選擇食物。

10.不宜用食物作為獎勵,避免誘導孩子對某種食物產生偏好。

(八)吃清潔衛生、未變質的食物

選購食物時應當選擇外觀好,沒有汙泥、雜質,沒有變色、變味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食物,嚴把病從口入關,預防食物中毒。注意食品包裝上的說明,尤其是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和營養成分的含量等信息,盡量選擇信譽好的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注意兒童的進餐衛生,包括進餐環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與衛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