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生長發育經曆著漫長的過程,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的共同作用使兒童向一定的方向發展,致使個體間存在差異。但在觀察和研究生長發育現象過程中,總能發現許多學科理論共同認可的基本規律。
一、生長發育的量變與質變
兒童的生長發育是一個由不顯露的細小量變到根本的、突然的質變的複雜過程。其間,身體大小重量的增加、身體形態的改變和各組織器官機能的逐步完善等三方麵變化有規律的相互交叉進行。如消化器官由嬰兒發展到成人,在器官的大小、重量、形態不斷增加、變化的同時,還伴隨著消化能力的增強。因此,新生兒隻能接受少量的流質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化能力的增強,才能逐漸消化固體的食物。
所以,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他們不僅僅是身高、體重比成人小,而且他們身體的比例、機能也不同於成人,是一個未成熟且環境適應和自我保護能力都在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的機體。因此,在教育教養過程中不能以成人的標準提出要求。
二、生長發育的連續性與階段性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各年齡段按順序銜接,前一年齡段的發育為後一年齡段的發育奠定必要的基礎,前一階段發展如果受到阻礙,勢必影響後一階段的發展,故生長發育同時也呈現出階段性。如學前兒童學走路之前要先學會站,學站以前要先學會坐,學坐以前要先學會抬頭。再如,新生兒隻能接受少量流質食物,隨著年齡增加,消化機能的成熟,才能逐漸完善地消化多種固體食物。
因此,教育者需按照學前兒童各階段發育的順序和生理特點,為各階段發育需要創設必要的環境條件,給予適當條件刺激和鍛煉,引導他們有規律地從一個階段向更高階段發育。
三、生長發育的不均衡與協調統一
學前兒童身體的不同器官或係統呈現出不同的發育趨勢,身體組織和器官的生長模式圖(圖1-7)顯示,神經係統,尤其是大腦,在胎兒期和出生後發育一直是領先的。新生兒腦重約390克,相當於成人腦重的三分之一,9個月時增加到660克,7歲兒童平均腦重為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的腦重(1400克)。兒童對疾病的抵抗力弱,需要淋巴係統來進行保護預警,因此淋巴係統在出生後12年都表現為快速增長,6歲達到成人水平,12歲是成人水平的200%,以後逐漸下降到成人水平。生殖係統在出生後前十年都基本處於靜止狀態,進入青春期後才開始快速發育成熟。
圖1-7 身體組織和器官的生長模式
兒童身體各個係統發育雖不均衡,但機體是統一的整體,各係統生長發育並非孤立進行,而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任何一種對機體作用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多個係統。
四、生長發育速度的波浪式變化
兒童大部分身體器官和係統的發育表現為“快—慢—快”這樣一個發展過程,生長發育的速度不是隨年齡呈直線上升,而是波浪式上升。在整個生長發育期間,全身和大多數器官、係統有兩次生長突增高峰。出生第一年生長發育速度最快,以後逐漸放緩,到青春期再次加快,至20餘歲達到成人水平,且女性比男性早兩年出現。
以身高和體重為例,胎兒期是身高體重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出生後頭兩年的身高增長速度比後幾年快,第一年增長20cm~25cm,增長值為出生時身高(50cm)的50%;體重增加6kg~7kg,為出生時體重(3kg)的2倍。2歲以後,增長速度急劇下降,身高每年平均增加4cm~5cm,體重每年增加1.5kg~2kg,保持相對緩慢平穩的速度,直至青春發育期再出現第二次突增。
五、生長發育的程序性和個體差異性
兒童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程序。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粗至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如從整體形態看,兒童從新生兒期的較大頭顱、較長軀幹和短小雙腿逐步發展為成人時的較小頭顱、較短軀幹和較長雙腿(見圖1-8)。
圖1-8 胎兒時期至成人身體各部分比例
學前兒童的發育遵循“頭尾發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即自上而下的發展規律。一顆碩大的頭、較長的軀幹和短小的四肢。可見,兒童頭顱的發育早於軀幹、軀幹早於四肢。這是為了保障神經係統的優先發展。從粗大動作的發展來看,兒童首先發展頸部的力量,然後向軀幹、四肢發展。基本按照“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自上而下的程序進行。從精細動作的發展來看,遵循“近側發展律(proximodistal pattern)”,即近軀幹的四肢肌肉先發育,然後是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遠端細小肌肉的發育。如4個月的嬰兒見到媽媽時會高興得整個上肢揮動,此時取物的動作是一把抓握;8個月能用拇指和其餘手指抓物;12個月左右才能用拇、食指指尖捏小物品。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雖按一定程序有規律地發展,但在一定範圍內由於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每位學前兒童在身體形態和機體功能方麵都存在著廣泛的個體差異,有著自身獨特的發展軌跡、發育速度及最終達到的發育水平。因此,在學前兒童保教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和尊重個體間的差異,將集體教育和個別化教育結合,科學地開展體能訓練,客觀地實施生長發育評價,使其潛力得到最有效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