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中國人是他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的說法源自《孝經》,它是小農經濟的產物,體現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學。說“中國人是他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實際上就是說,中國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他永遠是家庭的一員,而家庭、家族的成員必須相互依賴。

作家楊爭光2010 年發表了小說“少年張衝六章”,小說以少年張衝的成長軌跡為線索,折射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式教育對孩子的不當影響和幹擾,表達他的沉思:在我們的文化裏,少年張衝和我們一樣首先不屬於他自己,或者,幹脆就不屬於自己。他屬於父母,屬於家庭,屬於親人,屬於集體,最終屬於祖國和人民。(楊爭光,2010,a,266頁)。楊爭光對中國人的觀察與思考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尼斯貝特對中國人的觀察與思考是相同的:“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排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一個集體或幾個集體(家族、村子、尤其是一個家庭)中的一員。個體並不像希臘人那樣是在各種社會環境中保持著個體特征的獨立單元……希臘人追求個人自由的意識,中國人是沒有的。”(尼斯貝特,2006,1-4)。

楊爭光還說,我寫張衝,但我寫的是中國人的普遍處境(楊爭光,2010,b)。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受傷的劉翔被他的母親喻為“國家的兒子”,是對楊爭光“我寫的是中國人的普遍處境”的說法的最新例證。劉翔及其團隊在明知劉翔腳有傷的情況下,按照領導“力爭金牌”的指示,拚命一搏。結果劉翔在跨第一欄時就摔倒在地,後來劉翔單腿跳到終點,全場觀眾為之動容。劉翔無法做自己,劉翔母親說,劉翔是國家的兒子!

人類學家許烺光從婚姻、政治、宗教、經濟等幾個方麵比較中美兩大民族的生活思想模式。中國人的特色是相互依賴(mutual dependence)和情境中心(situation-centeredness),而美國人的特色是自我依賴(self-reliance)和個人中心(individual-centeredness)。中國人的相互依賴,局限於家屬關係網內而不像日本人那樣強化和推廣到個體與國家的關係上。這種狹窄的相互依賴性,在某程度上會演變成為社會心態和群眾行為,或多或少導致中國人在19至20世紀列強入侵中國時如散沙般的反應。

“劉翔是中國的兒子”或“我們都是中國的兒女”這些類似的說法或呼聲,意味著中國人在某情況下會突破狹窄的相互依賴性,從以家屬關係為本的自我進入以國家或其他非家屬為本的自我。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中國人超家屬關係的自我,是否還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