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襄局勢趨於穩定,但有少部分士族的立場仍然搖擺不定。
就連普通的老百姓,也持觀望的態度。
畢竟這個天下誰主宰,和普通老百姓沒多大關係,老百姓所關心的是糧食和蔬菜。
葉賢如今占據大半江山,老百姓也擔心葉賢將來執政後,能不能讓他們吃飽肚子。
所以葉賢必須拿出一個態度來。
“上位,民生大計,乃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如今我們擁有半壁江山,當務之急,需要製定一整套有利於民生發展的國策!”
這天議政,一秋道人向葉賢提出治國方略。
“軍師所言甚是,天下息壤,皆為利往,我們要把天下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大力扶持農商,促進繁榮與穩定!”
葉賢極為讚成一秋道人的見解,下令讓一秋道人主管內政,百花羞主管軍事,秦默然主管吏部。
這三人,秦默然的能力與一秋道人和百花羞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葉賢之所以重用秦默然,一是秦默然是秦玉阮的哥哥,對葉賢忠心不二。
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年,漢武帝之所以器重衛青,因為衛青是衛夫子的弟弟。
當時衛青隻是一個馬夫,衛夫
子得寵之後,漢武帝就拜衛青為大將。
漢武帝成了衛青的姐夫,衛青對漢武帝也忠心耿耿,橫掃匈奴。
葉賢是秦默然的妹夫,秦默然自然對葉賢也非常忠心,處處為葉賢著想。
因此,葉賢對秦默然也委於重任。
“上位,荊襄乃中原之中心,自古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如今是兩麵受敵,以貧道之見,我們應該先穩定南方。”
一秋道人又提出他的戰略方針。
葉賢問:“為何要先穩定南方?”
一秋道人言道:“當年諸葛亮,也是先穩定南蠻使其無後顧之憂,然後再北伐。”
“我們不妨效仿諸葛亮之策略,先滅掉吳天明,收服益州,然後再北進!”
百花羞這時言道:“我同意道長的策略!”
葉賢道:“兩位軍師意見一致,那我們就先南下益州,征討吳天明。”
議會之後,眾人散去,唯有秦默然借故還留在葉賢身邊。
葉賢知道他有話想說,便問道:“益州離荊州千裏之遙,而且道路崎嶇難行,不利於大軍南下,而洛陽近在咫尺,道長為何要舍近而求遠?”
秦默然沒有正麵回答,而是道:“契丹目前與我們關係甚好,我們可以派遣
使者到契丹,叫契丹王出兵東北,牽製青州二十萬大軍,我大軍從長安和荊州兩麵出兵,則洛陽可得也!”
葉賢道:“可道長對出兵洛陽隻字不提。”
秦默然道:“道長在百花羞麵前,他自然不提攻打洛陽之事。”
葉賢點點頭,洛陽的晉王和百花羞畢竟是手足親情,一秋道人是不會提議攻打洛陽。
他知道百花羞也是得罪不起。
萬一百花羞對葉賢說說枕邊語,說不定哪一天葉賢就把一秋道人貶為庶民了。
“你認為一秋道人也覺得先攻打洛陽嗎?”
秦默然還是沒有正麵回答,言道:“三國時期,魏強蜀弱,諸葛亮想北伐自然要先穩定南方,而今我們勢力足與和大齊抗衡,可先定中原,後圖邊陲!”
葉賢聽了也覺得有理,言道:“假如我們出兵洛陽,吳天明是否來攻打荊州?”
秦默然道:“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但如今益州正鬧災荒,吳天明已無力遠征。”
葉賢點點頭,道:“走,我們去拜會一秋道長!”
此時節,已是夏季。
荊州的夜晚正好乘涼,一秋道人正在自己府上的院子裏,躺在一張搖椅上悠哉悠哉地品茶賞月。
“老
爺,上位和秦中書來了!”
一秋道人聽說葉賢來了,急忙起身來迎。
葉賢哈哈笑道:“道長很悠閑啊!”
“忙裏偷閑,不知上位光臨,有失遠迎!”
“道長不必多禮,今晚無事就來串串門。”
“上位,中書大人,兩位書房請!”
葉賢道:“就坐院子裏吧,這裏涼快!”
一秋道人叫傭人搬來兩張椅子,再掛上兩盞明亮的燈籠,上了茶。
“道長貴庚?今年有四十了嗎?”
葉賢還從來沒問過一秋道人的年齡,於是就隨便閑聊幾句。
“貧道已經四十二了,比你母親大三歲呢!”
“你和我母親分別多久了?”
一秋道人言道:“算起來,有二十多年了,你母親那年才十五歲呢!”
葉賢問:“你們之後一次也沒見過嗎?”
“沒有,一別成永訣!”
說完,一秋道人又在那裏黯然神傷。
見此情景,葉賢也被一秋道人的情緒所感染。
據說,一秋道人十年前聽說蕭慈已不在人世,他曾經一度瘋瘋癲癲。
“道長,這些年你過的不容易,難為你了,我替我母親謝謝你!這麽多年你一直沒有忘記她。”
一秋道人言道:“這是天意,倘若你母親當年不離開,她過的將是另外一種人生,也就沒有你了。”
葉賢歎道:“是啊,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母親已去世十年了,你忘掉她吧!”
一秋道人長歎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話題似乎很沉重,葉賢為了緩解氣氛,言道:“道長,往事已成雲煙,忘掉過去一切,找一個人為伴吧,我給你物色一個怎麽樣?”
一秋道人笑道:“多謝上位,貧道已是出家之人,不再問聲色犬馬之事。”
“道人此言差矣,男婚女嫁,乃天經地義之事,豈能說成聲色犬馬?”
秦默然這時接話道:“道士與和尚不同,道士好像可以結婚生子吧?”
一秋道人言道:“道士分為兩種,一種可以結婚生子,還有一種不可以的。”
秦默然問:“那道長是哪一種啊?”
一秋道人笑答:“兩種兼而有之。”
秦默然也笑了,言道:“此話不假,說你是出家人吧,又對往日戀情耿耿於懷,舊情難忘,說你不是出家人吧,你又好像不食人間煙火。”
一秋道人言道:“那是貧道一生的傷痛,這輩子忘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