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葉賢真的想給一秋道人找一個,但聽他這樣一說,葉賢也就不再提此事了。
“道長,在議事廳你說先收複南方,為什麽不先北定中原呢?”
葉賢話入正題。
一秋道人言道:“吳天明雖說有幾十萬大軍,卻是一群烏合之眾,倘若假於時日,這群烏合之眾在軍師長孫宏誌的操練下,終有一日會變成精兵強將。”
“到那時,沒有五十萬大軍,我們將很難收複南方,可上位想過沒有,五十萬大軍的後勤糧草補給是多麽巨大。”
“此去益州,要經過黔地,黔地山巒疊嶂,溝壑縱橫,糧草的運輸將困難重重。”
“因此,趁吳天明精兵尚未練成,我們出奇兵拿下益州,消滅吳天明勢力。”
葉賢點頭讚同。
秦默然言道:“軍師,其實益州對荊州威脅並不大,我們可以先定中原,然後再開疆擴土。”
一秋道人道:“此戰略也可以,不過……”
葉賢問:“不過什麽?”
一秋道人沉思半晌,言道:“秦中書之言也有道理,如何抉擇上位自行定奪。”
秦默然笑道:“軍師是擔心得罪公主吧?”
一秋道人沉默不語。
秦
默然又道:“天下大計,豈能顧及兒女親情,想必公主也會顧全大局,不會反對先定中原。”
這時,府門口傳來郎朗聲音:“我不反對先北定中原!”
葉賢他們抬頭看去,隻見百花羞款款而來。
一秋道人急忙叫傭人再搬一張椅子來,又給百花羞泡了杯茶。
葉賢笑道:“北定中原,我打的就是你哥啊!”
百花羞言道:“一山難容二虎,天下豈能有二主,你和我皇兄早晚會有一戰,這是曆史必然,我豈能因兒女親情而阻撓?”
一秋道人言道:“公主大公無私,讓人深感敬佩,但貧道以為,如今之計仍是先統一南方為上策!”
百花羞言道:“右相所言也有道理,如等吳天明幾十萬大軍練成精兵強將,對中原將是極大威脅,宜盡早除之!”
兩個身邊的謀士意見一致,葉賢也沒有異議。
於是,葉賢命令東方宇為先鋒,孟天翔為副先鋒,帶五萬精兵先行,葉賢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往益州。
百花羞和秦默然隨軍出征,一秋道人留守荊州。
七月底。
葉賢親率十五萬大軍至黔陽。
“此去益州有兩條路,一條走黔東經普
信郡、洋河郡,一條走黔中,經過永昌郡、涪淩郡等地。”
“我們必須兵分兩路,同時占領這四個郡,不然,我們的後勤將被切斷的危險。”
葉賢升帳,布置下一步的進軍方案。
“我命令,百花羞公主帶雲中燕、蕭荷、秀才,率領八萬人馬走黔東,攻打普信郡和洋河郡。”
“我親自率十萬兵馬走黔中,攻打永昌郡、涪淩郡,東方宇、孟天翔、東方雯瑛等人隨行。”
“務必在兩個月之內,占領黔全境,大軍會合在雲滇邊境。”
眾人皆答道:“遵命!”
半個月後,百花羞的大軍在普信郡城外,安營紮寨。
然後升帳與眾將商議進攻方案。
“普信郡守將乃吳天明的結拜兄弟,吳興誌和歐陽海、歐陽倩兄妹。”
百花羞對眾人道:“普信郡城中守軍五萬,據探馬回報,吳天明從益州又派出三萬大軍前來增援,準備在普信郡與我軍一決雌雄。”
“吳天明的軍師長孫宏誌,此人通宵天文地理,智謀雙全,我們不能低估此人。”
一人上前言道:“末將願為先鋒,請左相給我三萬兵馬,明日到城下挑戰,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眾人看去,請戰的是孟天翔。
百花羞言道:“吳興誌和歐陽海乃吳天明的結拜兄弟,歐陽海和歐陽倩兄妹,也是萬夫不當之勇,孟將軍不可輕敵。”
蕭荷上前言道:“我願意與孟將軍一起打先鋒。”
百花羞道:“好,明日一早兩位將軍帶三萬兵馬去挑戰,其餘各部做好接應。”
第二天。
孟天翔和蕭荷兩人,帶著三萬兵馬,兵臨普信郡城下。
此時,站在普信郡城樓上的吳興誌,心情非常沉重。
普信郡雖然易守難攻,可城中糧草不多,他不知道到底能堅守多久。
地處黔地的普信郡,貧瘠而又非常落後。
城中百姓溫飽都成問題,黔地,自古有地無三裏平,人無三兩銀的說法。
這裏相當的貧窮。
“歐陽兄,我們還是堅守待援吧!”
“吳將軍,敵軍遠道而來,沒有修整就來挑戰,我們應該殺殺他們的囂張氣焰。”
歐陽兄妹想請戰,可作為普信守將的吳興誌,卻猶豫不決。
“還是堅守為宜!”
孟天翔和蕭荷叫士兵們在城下叫罵,什麽難聽的話都罵出口。
吳興誌和歐陽海本是鄉野村夫,性
格暴躁,哪裏聽得如此不堪入耳的叫罵聲。
於是,吳興誌大怒,讓歐陽海帶兵出城應戰。
城下兩軍對陣,劍拔弩張。
歐陽海縱馬前來迎戰秀才。
兩人大戰二十個回合,歐陽海以逸待勞,越戰越勇。
而秀才連日來行軍,加上又是夏季,更是疲乏。
北方人到了南方,就容易犯困。
漸漸地,秀才感到體力不支。
歐陽海手中的大刀,不斷地向秀才砍來,秀才舉槍招架,震得秀才兩手發麻。
秀才心想,此人武功厲害,這樣打下去沒有贏的可能,弄不好一個不留神,便成為歐陽海的刀下之鬼。
可秀才心裏也很清楚,他不能敗下陣去。
隻要一敗,勢必會動搖軍心。
蕭荷的武功絕對不在秀才之下,但秀才覺得蕭荷畢竟是一介女流。
假如他敗下陣去,讓蕭荷來應戰威猛的歐陽海,那萬一蕭荷有個閃失,秀才是無法回去交差。
秀才硬著頭皮,使出渾身解數,麵對著歐陽海不斷的強力進攻,秀才一頭汗水,體力嚴重透支。
秀才心裏一慌,就露出了破綻。
以逸待勞的歐陽海,看見秀才露出破綻,心裏暗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