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無罪,這是何故?”
晉王冷笑道:“汝暗中勾結葉賢已久,以為朕不知嗎?如今大敵當前,不為朕排憂解難,卻要朕投降,來人,把這廝拉下去砍了!”
在場的所有文臣武將,皆麵麵相覷,急忙上前替章照安求情。
“陛下,章丞相私通葉賢並無證據,他隻是與葉賢有些交情而已。”
“陛下,章丞相就算有些私心,但並沒有賣主求榮,請陛下明察!”
晉王言道:“朕也知他是個忠臣,雖然沒有賣主求榮,但他對待葉賢態度消極,如今大敵當前,竟然說此動搖軍心之語,難道不該殺嗎?”
劉大學士道:“陛下,大敵當前,斬殺大臣,於軍不利,請陛下開恩!”
不可否認,晉王帳下都是一幫忠臣。
沒有人幸災樂禍,眾人都替章照安求情。
“罷了,將他打入死牢,等朕破敵之後,再處置他!”
把章照安押下去後,晉王又問:“諸位可有禦敵之策?”
大殿下鴉雀無聲。
“劉愛卿,你來說!”
劉大學士道:“陛下,青州兵二十萬已奉旨到達西城,加上洛陽二十五萬兵馬,足可以與葉賢抗衡。”
劉大學士頓了頓,又言
道:“如是守不住,我們還可以退守青州。”
“沒有可是,此一戰定乾坤,朕將死守洛陽,絕不後退半步!”
……
葉賢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兵臨洛陽城下。
“洛陽城高牆厚,守軍近五十萬,我三十萬大軍,如何拿下洛陽城?”
對於洛陽決戰,葉賢並沒有把握。
畢竟晉王的勢力不容小覷,葉賢三十萬想戰勝四十多萬守軍,並非易事。
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不知要死多少人。
荊州方麵的杜雄和秦默然大軍,則被困在揚州一代,也不能增援長安方麵。
因為荊州大軍一旦開往洛陽,晉王的揚州等地兵馬,會進行反撲,從而拿下荊州。
“上位,因為場地有限,晉王的五十萬兵馬,並沒有全部駐紮在洛陽城中,而是有一部分駐紮在東門南門外,聽候調遣。”
“我們明日可以向洛陽發起猛攻,先看看洛陽城防如何!”
第二天。
葉賢親率兵馬,來到洛陽城西城門外,向洛陽城發起突然襲擊。
各種發射器,向城樓上和城內發射火球等燃燒物。
刹那間,洛陽西城濃煙滾滾。
“殺!”
各種攻城器械,湧到城樓
下。洛陽城裏的守軍頑強抵抗,城樓上萬箭齊發。
石快和滾木,還有燒開的一個個大油鍋,一股腦往城樓下傾瀉而下。
葉賢看見傷亡慘重,急忙鳴金收兵。
“洛陽守城器材準備充足,我軍強攻傷亡慘重,諸位可有攻城良策?”
一秋道人言道:“眼下不宜強攻,先修整幾日,急令杜雄和秦默然的大軍,不惜一切代價,迅速占領揚州,然後兵發洛陽,形成對洛陽的合圍。”
“另外,我們得想辦法切斷洛陽後勤補給。”
葉賢按照一秋道人的戰略,派人到揚州外圍,向杜雄和秦默然發出攻占揚州的指令。
杜雄得令,不惜一切代價,強攻揚州。
揚州守軍抵擋不住三十多萬荊州軍的進攻,終於城破,葉賢的荊州大軍占領了揚州。
接著,杜雄留下五萬兵馬在揚州善後,他則帶著二十多萬人馬,朝洛陽殺來。
“上位,杜雄二十萬大軍已至洛陽城南門二十裏處,請上位下達指令!”
葉賢言道:“傳令杜將軍,明日卯時向洛陽同時發起猛烈攻擊!”
第二天上午,又一輪殘酷的攻城戰,拉開帷幕。
一將成名萬骨枯,更何況今日之戰,是爭奪天下的一決
死戰。
雙方都死傷慘重,葉賢隻好鳴金收兵。
“洛陽的糧草可支撐多久?”
“稟奏陛下,糧草源源不斷從北方運來,堅守一年不是問題!”
晉王擔心五十萬大軍糧草不濟,聽了匯報後終於沒有後顧之憂。
“葉賢的糧草可支撐多久?”
“陛下,葉賢的糧草皆從荊州補給,運輸險拉長,大概可以支撐兩個月吧!”
晉王聽了大喜,言道:“死守洛陽,兩個月後,向葉賢發起反攻,打敗葉賢一舉收複長安!”
洛陽城外。
葉賢的中軍帳。
“我軍糧草可以支撐多久?”
“兩個月!”
葉賢道:“這是一場消耗戰,我們與洛陽比的是勢力,以及糧草供應。”
“目前來看,我們的糧草補給不及洛陽,因此這場消耗戰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東方宇言道:“上位,明日讓我帶五萬兵馬,再次向洛陽城發起猛攻!一定要破了洛陽的城防!”
葉賢道:“明日乃八月十五了,這可是一年當中的重大節日,讓弟兄們好好過一個節吧!”
“很多將士一去就不能再回來啦!”
葉賢忽然為戰死沙場的弟兄而感到傷心不已。
為了一統山河,又必須與晉王一戰,葉賢感到有些無奈。
眾人皆默然。
一秋道人言道:“明日休戰,殺豬宰羊,讓弟兄們好好過一個節!”
“是!”
洛陽城。
晉王也忽然想到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也抬頭道:“傳朕口諭,給城外的葉賢捎個口信,叫他們明日休戰一天吧!”
“稟奏陛下,葉賢明日也休戰,說是給將士們過一個好節。”
“真乃英雄所見略同啊!”
晉王歎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我和葉賢的江山之爭,必有一死,不知是他死還是朕死了。”
大殿下眾人言道:“陛下必勝!”
晉王苦笑了兩聲:“就看老天爺向著誰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朕忽然間,不恨葉賢了,自古勝者為王,願賭服輸嘛!”
“朕記得去年,與葉賢一起吃了頓年夜飯,今日又逢佳節,朕又想與他共進晚餐!”
劉大學士道:“陛下不可啊!如今兩軍對陣,乃是死敵,如何共進晚餐?”
晉王道:“戰場上是死敵,可私下裏,他是朕妹夫,朕是他舅子,朕與他可是一家人呐。”
“中秋佳節之際,難道一家人不應該團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