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艘大船出現在南京碼頭,寧盛帶著三四十人在岸邊等候。

他身後放著一頂八抬大轎,轎夫們正在摩拳擦掌。

等了一刻鍾的左右,大船終於緩緩靠岸,幅度輕柔如放下一件精致的瓷器

先是幾個兵士出來鋪了幾張寬闊厚實的木板,木板間看不見一點縫隙。幾個兵士順著木板登岸,其間在木板上又踩又跺,仿佛在試探那木板到底結不結實。

隨後幾個侍女簇擁著一個小腹微隆的女人走出船艙,高慧君右手下意識輕輕護在肚前,抬頭望岸邊瞭望。

“這就是大明的都城了”

她步伐矯健,走到登岸板的位置才放慢腳步。

寧盛迎過來,行禮道:“三夫人,小人叫寧盛,奉王爺之命接三夫人回府

高慧君曾受過朝廷的誥命,不同於一般的姬妾。她在翟哲離開湖廣後便發現自己已經有喜,直到過了四個月,等胎位穩定才敢坐船來到南京。

“寧管家,多謝了”高慧君還禮。來南京之前,她已經大體打聽了晉王的局勢。臨行前,高夫人千叮呤萬囑咐,告訴她一入侯門深似海,到了南京一定要低調。

寧盛的眼光從這位小夫人身上一掃而過,不敢久留,心中嘀咕:“原來王爺喜歡這樣的女子”

一個是偶然,兩個便能看出共性。

高慧君的身材高挑,烏蘭稍稍嬌小,但這兩個女人都不是絕色,而是具有一種健康活力的美麗,大夫人也不是纖弱女子。翟哲在江南五六年,一個姬妾也沒找,對江南士大夫喜好的揚州瘦馬毫無興趣。

有人想討好晉王,就在揣測晉王的愛好。沒有比女人最合適的東西了,因為女人會說話。

高慧君坐進寬闊的大轎,轎夫一路行走平穩。

一個多時辰後,轎子落地,她走下大轎,見兩個女人站在府前等候,為首一人雍容大氣,另一個滿臉好奇,朝她上下打量。

她心中有數,連忙款步走到近前,分別行禮道:“見過大夫人,二夫人

範伊扶住她,說:“你有身孕在身,別彎腰了,進去吧”

“還勞兩位夫人親自迎接”高慧君想起姑姑的話,說話小心翼翼。

烏蘭走在側首,沒有插言,她見到高慧君的模樣就覺得喜歡。有些人天生就是同類。

一直沒有見到翟哲,無論是大夫人還是二夫人,初次見麵給高慧君帶來的都是壓力。

範伊猜測到她的心思,在路上解釋道:“老爺近日事務繁忙,要到晚上才能回來”

“知道了”高慧君回想在荊州時的大將軍,好像與在南京有所不同。

書房中。

範永鬥捧著一本厚厚的賬冊。他商人的經曆在為戶部理財時發揮的淋漓精致。

“王爺,按照去年湖州生絲的產量計算,如果全走陸路往閩,可收取白銀八十萬兩。當時,實際肯定達不到這個數字,但保守的估計,今年光湖州生絲至少能收取銀稅四十萬兩如果加上蘇州府的棉紡,今年在江南能加稅近百萬兩白銀。礦稅目前尚無精確數字,正在核算中。”

翟哲翻看那些蠅頭小楷的數字,腦子在不一會便陷入胡亂狀態。他閉上賬冊,道:“百萬兩白銀,去除二十萬兩興修水利,還有八十萬兩,如此供應軍餉就有保證了”

範永鬥到:“當然,但民間傳的沸沸揚揚,很多人都說生絲無利,今年要改桑為田”這正是他的擔心,他以商人的眼光來看,也覺得翟哲征稅太重。

“改桑歸田那正好啊”翟哲的答複很於脆。如果他估計的沒錯,東洋和西洋需要的生絲都來自大明,大明的生絲產量減少價格上漲,海貿成本增加,但所獲的利潤未必會下降。這種東西本就不是百姓能消費的起,有錢人隻要喜歡,不差漲價的這份錢。

“你把這份賬冊給孫尚書謄抄一份還有……,你向孫尚書進言,從今年起,在南直隸、蘇州、杭州等幾個大府城修建糧倉,拿戶部的餘銀收購糧食儲存,以備做災荒年用”

“建倉?”範永鬥一驚。此策一出,士林又要鬧翻天。

如果說收兩稅是扒皮,那麽建糧倉就是釜底抽薪。

多年來,大明糧價的波動極有規律,夏糧和秋糧上市時價低,春荒時價高。除非是遇見異常的災年,購糧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糧行的背後都是各地官吏,再後麵的靠山是掌握話語權的鄉紳。

範永鬥婉轉的提出反對意見,道:“用戶部的銀子購置糧食,未必能像那些商家一般賺錢”戶部直接參與買賣,引出的問題會更多。

翟哲笑道:“無妨,有你在,我相信不會出亂子”

他們曾經走不同的路,甚至還差點成為仇敵,今日終於走到一處。因為熟悉,翟哲相信範永鬥的能力。這件事如果讓科舉出身的官吏去做,翟哲還真是不放心,但如範永鬥這樣在商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相信那些鄉紳的花招騙不了他。

範永鬥道:“隻怕內閣會不同意”他這些日子在蘇州、杭州和寧紹等地走動,知道民間反對晉王之聲漸漲。他擔心翟哲操之過急。商人還是以和為貴,掙錢的心思占了上風。

翟哲搖頭,斷言道:“內閣一定會同意大明因饑荒缺糧引發無數民變,陳尚書和馬閣部不是糊塗人”現任的這幾個內閣大學士,未必都一心一意支持他,但沒有一個是庸才。他們可能因為立場的緣故各有私心,但他們的腦子都還清楚。

他敲打桌麵,道:“你以去年秋糧的價格和今年春糧的價格折中收購,逐年積累,三年要在江南儲備百萬石稻米”

這麽多嗎?範永鬥心中波瀾起,說:“戶部人手不足,隻怕忙不過來”

“人手不足可擴招,這些糧倉要集中在幾處,不再歸地方府縣掌管,由戶部直接統管”

如此這般,內閣的權力會大大增加,幾位閣臣又怎麽會反對?

隻是這樣一來,戶部隻怕要成為六部最龐大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