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八十八章 切換自卑
導語: 自卑的人是活在過去未完成的事件裏,當生活中碰到相類似的情境,便會引發相同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夢靈的一位忠實讀者來信請教:從小母親老打擊我,所以一直很自卑,在工作和與人處事時,害怕別人說自己做得不好,尤其是大會發言、與陌生人通電話時,就感覺精神特別緊張,全身僵硬,喉嚨發幹。我該怎麽辦?采取什麽措施呢?
夢靈的回複:在專業的谘詢裏,我們會引導你找到過去的成功經驗,樹立自信,也會讓你找到在緊張、僵硬的身心反應後的正向意義。
當然,更重要的是,看見、擁抱、陪伴、接納自己受傷的內在孩童。同時,把母親的命運交還給母親,把生命放到更大的背景板上,理解母親的局限,如果能看見她這些“打擊”後麵,也潛藏著關心和愛,那你就會越來越有勇氣和力量。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嚴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種缺陷或者短處,而是不能容納自己,自慚形穢,常常把自己放在一個底人一等的境地,不被自己喜歡,進而演繹成別人看不起的位置,並由此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自卑的人膽怯、孤獨、不善交際、不願交際,對人對事態度冷漠,怕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說話聲小,吞吞吐吐,做作業遮遮掩掩,生怕別人恥笑,憂心忡忡,沒有信心,總感到事事不如人,對他人處處迎合,不敢堅持己見,不敢據理力爭,逆來順受。形成“自我壓縮性人格”。
自卑的人心情低落,鬱鬱寡歡,常因為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而不願意與別人來往,隻想和人疏遠。缺少朋友,甚至內疚、自責、自罪;他們做事缺乏信心,沒有自信,優柔寡斷,毫無競爭意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因而感到疲勞,心灰意懶。要想改變這種自卑心理,就必須運用正確的方法給予引導:
向內覺察與回溯自己。自卑也可能是替代原始需要去麵對的行動,透過自卑而削弱自己。拒絕行動的內在動力。因此,接下來請察覺,當自卑來臨時,請記錄下你身體與情緒的的反應,以及什麽樣的情狀之下你會如此。並且在事後冷靜下來的片刻。向內覺察與回溯自己,看看在自卑的情緒底下,還隱藏了什麽更深層的語言。
經常自我訓練。有知識有能力才會有信心,也才有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存在價值。國外有人提出克服怯懦的9種法則,供參考:
(1)理直氣壯地迎著別人走上去,好像他欠了你的錢似的。
(2)訓練自己盯住對方的鼻梁,讓人感到你在正視他的眼睛。
(3)開口說話時聲音宏亮。結束時也會強有力;相反,開口軟弱,那麽閉嘴也就軟弱。
(4)有時,為了在喧嘩中讓人聽見,有必要大聲講話。
(5)學會適時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對方講話。
(6)會見一位陌生人之前。先列一個話題單子。
(7)熟記演講的首尾,那麽你從頭到尾都會口若懸河。
(8)想方設法接觸偉人。和比自己年紀大,比自己強的人交往,你會學到知識;同時還可以觀察強者的弱點和缺點,從而增強信心。
(9)不斷給自己出難題。不斷實踐克服怯懦的方法。
自卑存在於每個人心裏,就算當下沒有,過去曾有,將來也會有。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類都有自卑感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小的時候,看到別人長大而自卑;長大後,發現別人比自己有錢自卑;有錢的時候,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富年輕力壯也自卑。這樣看來,自卑其實是不可怕的,從某種程度上講,自卑也是推動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的動力。但是,如果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自卑,而不願意去進行自己我突破的話,那麽自卑對你來講就是非常有害的。
為什麽會產生自卑心理呢?一般來說,自卑感的產生與主客觀因素及和自我評價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表現在三個方麵:
1自傲逼人。即人們常說的過分的自卑以過分的自尊表現出來,尤其當屈從的方式不能減輕其自卑之苦時,就采用好鬥方式。有自卑感的人比任何人更注意到不讓自己被別人發現其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當他認為別人可能會發現時,便采用這種好鬥的方式阻止別人的了解。人們常發現這種人動輒就會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尋找借口滋事。其實,這種矯枉過正的做法反而暴露出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
2跟隨大流。喪失信心之人,常對自己的決定缺乏自信,便隨大流以求與他人保持一致,去應驗一句“人隨大流不挨罰,羊隨大群不挨打”的古訓。害怕表明自己的觀點,努力尋找他人的認可。我們發現對自卑者來說的一個“規律”:他們在做了某一件事之前就想:別人是不是這樣的看法?我這樣做會讓人笑嗎?會不會被認為是出風頭?在做了事之後,又想:不知會不會得罪人?如果剛才不那麽做就會更好等等。總而言之,求同心理極強。
3膽怯封閉。一些人由於深感自己不如別人,在人與人交往或者從事某項事業中必敗無疑,於是把自己封閉自己起來,不參與競爭,不幹有風險的事,堅信“安全第一”。越是封閉自己,就越是對自己沒有自信,造成不良循環。事實上,我們發現自卑的人很少會主動與人交往,在一些有激烈競爭的事業中更難覓蹤影。
另外,自卑者有一些共同的典型心理:
1意誌消沉。自卑者的意誌是消沉的,他們心情沉重的原因之一是“背負情感包袱”。他們像負重的牲畜一樣,把沒有解決的老問題、老矛盾背在身上,天天翻來覆去地念叨那些煩惱的事情。
2多疑,對別人和自己的信心都不足。
3消極地看待問題,凡事總往壞處想。自卑者最難忘懷的便是失望與厄運,他們整天想著消極的事情。
4總是自怨自艾與自責。
5不願意改變。不願意嚐試新鮮事物。在現代社會變化劇烈而競爭殘酷的狀況下,任何人都會不斷遭到自卑感的衝擊,尤其是當以往在多方麵遜於自己的人、如今卻優越地站在你麵前的時候。你的心理會嚴重地失衡,那種自卑感更是難以忍受。
6高興不起來。如果你對於生活前景的看法是消極的。你就不可能快樂。對於情緒消極的自卑者來說,幾乎根本沒有過歡笑愉快的經曆。他們把現實可能享受的歡樂也失去了,因為他們還在回味作日不愉快的經曆。沉溺於痛苦之中。
7老是想著掃興的事情,一旦看到別人熱情地去做某件事,會覺得不可思議。
可是自卑並不是錯。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啊德勒認為,自卑感並非什麽壞的情感,或是變態的征兆。相反,她是每個人在追求更加優越的地位和完美的人生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心理反應。關鍵在於如何對待這種自卑,是像孩子那樣利用自卑作為借口逃避現實,事事依賴他人。還是勇敢地克服和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人生?
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但不同的人能有不同的選擇——第一種人自慚形穢,被自卑所壓倒,在消沉中萎痱不振。在憂鬱的情緒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形成惡性的“自卑情結”。
第二種人由於刺激產生了相當強烈的反抗心理,急於改變自卑的地位,不顧他人的利益,極端的自私,形成專注於自我的狂熱的“優越情結”。這是和極端的自卑者完全相反的人格類型,由於他們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同時過分妨礙他人,往往也遭到失敗的結局。
第三種人是上述兩者的中間型,他們既正視自己的自卑,注重克服和超越,更清楚人是社會的動物,人與人之間既有衝突。也有合作,而自我的成功就需要在合作中達成,需要兼顧他人的利益。這是一種理性的、健康的優越人格。看看當今的社會,這樣的人才會如魚得水,無往不勝。因此。對於一個自卑者,如何調適自卑心理對於人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自卑的心藥:
勇敢地戰勝自卑。戰勝自卑,首先要承認,自卑情緒人皆有之。實質上,一個人並非在每個方麵都能出類拔萃,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在某些時候的某些方麵有不如意的感覺,出現自卑也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以此為恥而自暴自棄,更犯不著用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去掩飾,那隻是自欺欺人。
戰勝自卑就要正確地認識自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我們以己之長去比別人之短,就能發掘出自信,可以在客觀地認識短處和劣勢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可以將自己最滿意的事情、最引以為榮的優點和令人矚目的成績炫耀於心中的“榮耀室”,從而反複地刺激和暗示自己“我還可以”、“我能行”。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斯威爾說:“人的所有行為、感情和舉止,甚至才能,與其自我意向是一致的。”如果能將“我還可以”、“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不斷地滲透到自己人生的各個方麵,便能撞擊出生命的火花,就能培養出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移動地球”的那份自信。
要正確地表現。心理學家建議:自卑心理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這些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放棄爭取成功的機會。任何成功都能增強自己的自信,任何大的成功都蘊積於小的成功之中。換言之,要通過在小的成功中表現自己,確立自信心,循序漸進地克服自卑心理。
設法正確地補償自己。盲人尤聰,這是生理上的補償,人的心理也同樣具有補償能力。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以采用兩種積極的補償:其一是勤能補拙,知道自己的在某些方麵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決心和最頑強的毅力去克服這些缺陷,這是積極的、有效的補償。
華羅庚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其二是揚長避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讀達爾文、歌德、拜倫、培根、亞裏士多德的傳記,就不難明白,他們的優秀品質和一生的輝煌成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促成於人的缺陷,缺陷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關鍵是自己願不願意改變,隻要下定決心,講究科學方法,因勢利導,就會自己擺脫自卑,逐漸成熟起來。
要正確地評價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所謂“自知之明”,不僅表現在能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別人之處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這才是正確的人比較。馬克思曾說過,偉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為你自己跪著。
從自卑中超越自我。一個人由於缺乏成功的經驗,缺乏客觀的期望和評價,消極的自我暗示又抑製了自信心,加上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惡劣的生活境遇等等原因導致了自卑心理的產生。這種心理常表現為抑鬱、悲觀、孤僻。如果任其發展,便會成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難以改變,嚴重影響人的社會交往,抑製人的能力發展。那麽如何來克服自卑心理呢?
要有意識地選擇與那些性格開朗、樂觀、熱情、善良、尊重和關心別人的人進行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你的注意力會被他人所吸引,會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跳出個人心理活動的小圈子,心情也會變得開朗起來;同時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認識他人和自己,通過有意識的比較,可以正確認識自己,調整自我評價,增高自信心。
增加成功經驗。一個人成功經驗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就缺強。可見,通過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強和升華。對於自卑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包負水平”,增加成功的經驗。這可以由小由少做起,確保首次努力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環。如果已遇到困境,感到自卑時,則可改做一件比較容易成功,或者自己願意並有興趣的活動或工作,以便增強信心,免除自卑。
多向名人學習。多讀些有關名人成功的書籍,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困惑的名人的事跡,從中獲得克服困難的經驗,進而鼓勵自己自強自信,發揮所長,集中精力,矢誌不渝地達到目標。這樣,自卑心理也會不驅而散。
學會深層冥想法。日本精神治療研究所所長小林英夫認為,此法能充分運用潛能抑製自卑感。方法是:配合腹式呼吸,集中想想自己的長處,例如想想小學時期那些令人高興的事,想想別人的讚美,就擁有越多的自信,不要羞於承認自己的長處,以零為基點,不斷去增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