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伊曼努爾.康德(1/3)

哲人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於柯尼斯堡,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他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其一生深居簡出,終身未娶,過著單調刻板的學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為止,從未踏出過出生地半步。

哲人生平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9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家,聲望日隆。除講授物理學和數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8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1764)、《把負數概念引進於哲學中的嚐試》(1763)、《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視靈者的幻夢》(1766)檢驗了有關精神世界的全部觀點。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和形而上學教授。同年發表《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係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1793年《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出版後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曲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於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1798)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本來可能成為康德哲學的重要補充,但此書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爾.康德在家鄉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遺體放在那裏就像一個木乃伊。而且他的遺體也確實像一個木乃伊那樣被展覽:科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去世時的康德似乎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影子,臨死前的若幹年裏,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極為衰弱,作為哲學家的康德也隻剩下了一個影子,那時德國哲學界的風雲人物是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他們作為德國唯心主義的領軍人物譽滿天下。1799年,康德發表了生前最後一篇文章——《論與費希特科學學之關係》。在這篇封筆之作中,康德對費希特的科學哲學給予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這是康德作為哲學家的最後一句話,從此他就告別了哲學舞台-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康德,自小身體不好,他幾乎一生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方圓40公裏的範圍,據說是因為身體不好,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曾說說:“我胸腔狹窄,心髒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傾向,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他的生活非常規律,每天早晨5點起床,用兩個小時學習,兩個小時授課,寫作到下午一點,然後去一家餐館進餐。下午3點半,他準時散步一個小時,餘下的時間裏,他讀書、寫作,準備第二天的講課。晚上9-10點間睡覺。

康德有過想娶妻的衝動,一次當他還在盤算自己的財產時,就被人捷足先登,另一次則是偶然邂逅了一位來柯尼斯堡旅遊的年輕女子,當他還在對是否求婚進行哲學論證的時候,這位女子離開了柯尼斯堡,隻能不了了之。海涅對此評價說:“康德的生平履曆很難描寫,因為他既沒有生活過,也沒有經曆什麽。”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死後的康德很快就從哲學的影子變成了人類思想天空裏的一顆巨星,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卡爾.雅斯貝斯(1883~1969)將康德與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奧古斯丁(354—430)並列稱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學奠基人”。

哲人思想

雖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學,他本人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理論。他本人自稱發動了一場哲學領域內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處的時代, 歐洲哲學思想主要有兩種重要理論:由洛克、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以及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兩者的觀點。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裏士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

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麵貌。

伊曼努爾.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麽?康德的回答是:我們隻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麽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康德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在此之前,人們讓認識向外部事物看齊,而康德說,如果我們顛倒一下,讓事物向我們的認識看齊,該會如何?康德把這一思維方法與哥白尼的“日心說”相比較: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一切星球圍著我們地球轉,哥白尼卻說,我們地球是在圍著其它星球轉。

《實踐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純粹理性批判》的歸宿和目的。所謂“實踐理性”,是指實踐主體的意誌,對於實踐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規定道德行為的“意誌”的本質以及它們遵循的原則。全書包括“純粹實踐理性的原理論”和“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兩大部分。該書的重要理論意義在於,它把人的主體性問題突出出來,強調了人格的尊嚴與崇高,表現了強烈的人本主義精神。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麽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隻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人是萬物的尺度。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係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係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麵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但是,由於當時形而上學自然觀的排斥,此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長期被埋沒。直到1796年,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體係論》一書中,獨立地提出了另一種太陽係起源的星雲假說,人們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論,因而後人把此學說稱為康德一拉普拉斯學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康德--拉普拉斯星雲假說。整個十九世紀,這種學說在天文學中一直占有統治的地位。他對於天文學也有很大的影響和貢獻。

雖然康德大部分著作都很艱澀,讀他的書需要勇氣,但要研究哲學,康德卻是無法回避的一座高峰。他對德意誌心靈的影響非常巨大。

他那種嚴格遵守紀律和確保精確性的生活態度在今天的德國人身上普遍存在,最精密的儀器就是出自這些認真得近乎呆板的人群之手。更重要的是,他為德意誌人的哲學思辨立下了一個榜樣,讓哲學這門科學在德意誌的大地上大行其道,以至於世界領域內,最有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的名字上冠有德意誌標誌的比例太高了。黑格爾、費希特、馬克思、尼采……這在許多國家,隻要能出現一位,就足以誇耀世間的名字,卻在德意誌接二連三地出現。

海涅說:“德國被康德引入了哲學道路,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現在德國國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喚出來的一樣。”

除此之外,其他方麵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幾個方麵:

宗教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準”,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倫理學

康德否定意誌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誌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

於行為的後果,而是采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隻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製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隻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天文學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係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係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麵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雲說發表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雲說發表以後,人們才想起了康德的星雲說。

政治構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影響及地位

作為一代思想泰鬥,其理論不僅影響了他同時代的眾多思想家,如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也影響了後來的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甚至一個世紀以後,仍掀起了一個新康德主義的哲學狂潮,像科恩、那托爾普、文德爾班、李凱爾特等人,都是他的思想的繼承者。

康德生活的18世紀是形而上學衰落的時期,要解決形而上學的問題至少存在兩個前提,即:形而上學的對象的認識問題和形而上學的科學體係問題。為根本解決形而上學的問題,康德采取批判立場,對理性進行分析和調整。

其哲學思想一般以1770年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兩個階段。

在前期階段崇尚牛頓的物理學,並在此基礎上突破了機械論的僵化性,提出著名的“星雲學說”,認為自然界是自行發展起來的;在批判時期,重點轉向哲學,集中對人性的探討,提出舉世聞名的“三大批判”,形成其批判哲學。

“三大批判”實為理性批判的三大方麵,即:《純粹理性批判》,是在人的認識能力方麵的探討,“我能認識什麽?”可一個字概括為“真”;《實踐理性批判》,是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麵的探討,“我應該做什麽?”可一個字概括為“善”;《判斷力批判》,是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麵的探討,“我希望什麽?”可一個字概括為“美”。康德曾說,他的一切哲學研究終究是為了解決“人是什麽?”的問題,上述“三大批判”正是圍繞著這一總問題而展開的哲學視野全景。

康德的哲學問題就是理性、自由和形而上學的問題當時,英國的經驗論和大陸的唯理論兩大哲學派別之爭使哲學進了死胡同。簡言之,即:在一個嚴格遵守自然法則的世界上,人究竟有無自由、獨立價值,和尊嚴。所以康德獨辟蹊徑,從知識問題入手,換個角度,把知識與對象的關係顛倒過來看讓對象符合主體固有的認識形式會有什麽結果,從而證明了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體在認識中的地位、作用及能動性。並指出我們隻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表現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

康德的這種種突破與獨辟蹊徑的思想被稱為“哥白尼式的變革”。

笛卡爾和斯賓諾莎的理性主義、17-18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學派、啟蒙運動學派、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等皆受其哲學思想的影響,可見其在哲學中舉足輕重之地位。

哲人名言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因為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種秘密,用來抑製放縱的欲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卻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

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不學會幽默和風趣 ,人就太苦了。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要評判美,就要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想要成就大事業,要在青春的時候著手。

人不能被判為奴,他隻能自認為奴。

哲學無法教授,哲學永遠是思想者的事業。

“我不是教給你們哲學,而是教你們如何進行哲學思考”

當愛情需要我的時候,我沒有資格去享用它,當我需要愛情的時候它卻離我而去。 1理性一手拿著自己的原理,一手拿來著根據那個原理研究出來和實驗,奔赴自然。

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外,還有一種自我淨化的功能。

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