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馬丁.海德格爾(1/3)
哲人簡介
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於德國西南巴登邦(Baden)弗賴堡附近的梅斯基爾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於德國梅斯基爾希。
哲人生平
父親弗裏德裏希.海德格爾在當地鎮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親也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教會的資助下,1903-1906 年到梅斯基爾希以南 50 公裏外的康斯坦茲讀中學,為將來的牧師職業作準備,1906-1909 年在弗萊堡的文科學校上學。在這六年裏他學習了希臘文,此後,除戰爭年代外,他每日必讀希臘原著。他還學習了拉丁文。1907 年,海德格爾暑期回家度假時,從康斯坦茲三一教堂的神父那裏借到 F.布倫塔諾的著作——《論亞裏士多德以來存在者的多重含義》,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產生興趣,成為他畢生哲學事業的起點。
1909 年進入弗萊堡大學,前兩年主攻神學,輔以哲學,1911 年他決定放棄牧師的前程而專攻哲學。1913 年夏在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在弗萊堡期間曾為當時德國著名哲學家 E.胡塞爾的學生,還曾參加新康德派哲學家裏科(Heinrich Rickert)指導的研究班,從而深受價值哲學的影響。獲得博士學位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 年 8 月他應征入伍,但兩個月後即因健康欠佳退伍。1915-1917 年在弗萊堡從事軍郵工作,1915 年夏他以題為《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的論文獲講師資格。
1916 年 4 月,胡塞爾受聘到弗萊堡大學繼承裏科的講座。於是海德格爾得以親聆胡塞爾的指教。那時他白天在郵局工作,晚上則在大學裏聽課或講課。1917 年海德格爾與艾弗裏德(Elfride Petri)結婚。婚後再次應征入伍,在西線戰場服役。1918 年從戰場回來以後,海德格爾正式成為胡塞爾的助教。1922 年在胡塞爾的幫助下,受聘於馬爾堡大學任哲學教授。
在馬堡時期,海德格爾開始撰寫他的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1927 年 2 月,《存在與時間》正式印行,一是在《現象學年鑒》第八卷上,二是作為單行本。這本書奠定了他一生哲學活動的基礎,被視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聲譽鵲起。半年後,柏林頒發了正教授職稱。1929 年海德格爾辭去馬堡的席位,回到弗萊堡大學繼承胡塞爾的哲學講座。30 年代以後,他與胡塞爾之間的關係日趨冷淡並最終破裂。1933 年初,在德國出現了納粹的法西斯專政。此後 5 年間,德國大學教師被解雇受迫害的有 2800 人,但海德格爾卻在該年秋天帶領 960 個教授公開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政權,並一度擔任弗賴堡大學校長。1945 年盟軍占領德國以後,他因這段曆史受到審查並被禁止授課。1951 年恢複授課,1959 年退休,以後極少參加社會活動,避居在家鄉黑森林的山間小屋,隻和很少一些最親近的朋支一起討論哲學問題。
哲人思想
馬丁.海德格爾是二十世紀其中一位重要的哲學家。他的思想深入了各個領域。他對本體論的討論使他儼如存在主義其中一位創立者——因而他以此在不能被還原為讓.保羅.薩特早期著作中提及的人類的自由主觀內在性。他的構思啟發了很多哲學工作。例如:薩特大量采用他的想法。他的著作被德國、法國、日本等地采用,甚至到了70年代在北美仍然有很多追隨者。
他拒絕一些現代潮流的概念如事實與價值的分野。他拒絕把道德納入他的理論體係。這些種種帶來其他哲學家對他的誤解。他的政治立場及個人行為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按照海德格爾的看法,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自己的 有待實現的潛能,並不得不麵對自己的死亡。
作為海德格爾講的“緣在”(dasein), 如果它(他或她)在麵對這麽一個孤獨局麵時 采取決斷的態度,並且敢於承擔自己的 惟一性和 個體性,那麽此人就可說是進入了 ";真正切已的"; (authentic) 生存狀態,並意識到這個 局麵的含義。真正切已狀態 (authenticity) 連通著未來和過去,使自我具有連續性。它還要求緣在接受它自己的死亡。
為此,海德格爾認為,當人與自己的死亡遭遇時,真實的切已 自我才顯露出來。在真正切已狀態中,“我”總是居先的,盡管這個“我”並不是一個主體。如果一個人被畏懼壓倒,通過沒入眾人或匿名的“人們”[They, das Man]來保護自己,正如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様,他就進入了 ";不真正切已的";(inauthentic)生存狀態。
在 ";不真正切已的狀態"; (inauthenticity ) 中,“人們”(They) 居先,人失去了自己的
生存。
這種態度或 姿態就是 海德格爾所說的 緣在的“沉淪”[fallingness,Verfallen],即緣在避開自身,讓自身浸沒於日常的 分心事務中,與俗世共浮沉。
對於海德格爾,牽掛(Care)是一種狀態,是 ";緣在(Dasein)"; 關切它本身的存在。
因為 ";緣在 (Dasein)";的本性 在於它的生存(existence),也就是實現它的可能性。對任何從當前現實, 朝向未來狀況的變動,都必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我將做什麽?” 這就是牽掛(Care)。牽掛(Care) 植根於";緣在"; 選擇 (Choice)它的存在的 能力之中。
牽掛( Care) 被視為 緣在(Dasein)與世界之間的基本關聯,並且是緣在這個世界中,獲得意義的基礎。它是緣在所有經驗的 基本狀態。
由於所有的選擇(Choice) 都在世界中作出,牽掛就成為“在此世界中存在”的緣在之存在的特性。
牽掛由生存(先於自身存在)、實際性(已經存在於……之中)、沉淪(存在於……狀態裏)和言談組成,並且將緣在 (Dasein )顯示於其整體之中。
它與時間性,即人類生活的時間結構息息相通。《存在與時間》中的“ 緣在 與時間性 ”部分就試圖將時間性 (Temporality) 揭示為牽掛的所有要素的根基。
早期現象學:實事性的解釋學(Hermeneutik der )
在寫完很傳統的博士論文和教授資格論文之後,海德格爾 對當時學院哲學的信任由於齊克果,尼采,威廉.狄爾泰之類的思想家被動搖了。這些思想家把充滿偶然的、道德價值變動著的曆史和關聯係統(Bezugssysteme),放到了形而上學 和其對超越時間的 真理的追求的對立麵。
海德格爾撮了純粹理論性的哲學概念的背脊骨。令他越來越感興趣的是, 生動的生活如何被現象學描述,而不是生活在曆史中被塑造成如此麵貌,而且不一定是非得如此的。
海德格爾用他的方法,即實事性的現象學的解釋學,試圖把生活的種種聯係和各種經驗呈現出來,而不是去解釋。這種現象學徑路的目標是:不把自己的生活當成對象, 並當做一種“事物”(Ding)去理解,而是達至對生活的領會(Lebensvollzug)。
作為一個例子,海德格爾在 1920/21年的講課“宗教現象學導論”中, 用門徒保羅的話解釋了這個目標:“主的白日將來到,猶如小偷在黑夜到來”。對於海德格爾來說,在門徒的原初基督教的生活經驗中,一種生活感受被表達出來。這種感受, 並不試圖將尚未擁有的未來, 通過規定和計算去支配。這種感受, 是一種 隨時隨地的對於突然會闖入(生活)的事件(Ereignis)的開放性, 海德格爾將這種直接性的生活, 放到了對於生活的理論性觀察的對立麵。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 海德格爾作為胡塞爾的助手很努力地從事於現象學的方法。胡塞爾讓他看其還未公開的稿件, 並且希望海德格爾成為他的好學生。但海德格爾卻追隨了自己的興趣,胡塞爾也注意到如下事實,即海德格爾“已經在使用自己的方式,當他研究我的稿件的時候”。
特別是狄爾泰的關於曆史既成性 (die historische Gewordenheit),世界關係和自我關係的偶然性(Kontingenz)的理論,導致海德格爾拒絕了胡塞爾的“意識的絕對有效的 本質性”(absolut gültige Wesenheiten des Bewusstseins)概念:“生活是曆史性的,不能被分解為各種本質的元素,生活是聯係”。
從“生活是領會”的觀點出發,海德格爾也拒絕了胡塞爾對超驗自我(ein transzendentales Ich)的現象學還原,超驗自我隻是統覺性(apperzeptiv)的作為世界的對立麵。這些早期的思考與受到齊克果生存哲學的啟發,在海德格爾第一本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中匯成了一個整體。
海德格爾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曾引用柏拉圖的這段話:“當你們用‘存在著’這個詞的時候顯然你們早就很熟悉這究竟是什麽意思,不過我們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們現在卻茫然失措了”。然後他說柏拉圖當時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實並沒有人真正懂得。這個問題直到今天還沒有解決,而他就是要來重新提出並解決這個“在”的意義的問題。海德格爾闡述“在”的意義如下:已經具有的性質。也就是說,首先必須“在”,才有“在者”;絕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會有了“在者”。要解決“在”的問題,必須追溯到一種“在者”,這種“在者”在究竟成什麽樣子還不明確時它的“在”已經明確了。
海德格爾認為隻有“我”是這種“在者”,隻有“我”是在成什麽樣都還不清楚的時候它的“在”已經恬然澄明了。因此,他
認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爾就談論“我”的“在”就是世界。這裏,海德格爾思想的核心是:個體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隻有人類具有意識到其存在的能力。他們不作為與外部世界有關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為與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體而存在。人類通過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於人類的存在而存在。
海德格爾還認為人類處於矛盾之中,他們預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導致痛苦和恐怖的經驗。他們不得不承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著便是一切不複存在。我們的存在既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們的選擇。存在是強加給我們的,並將一直延續到我們去世。
關於死亡,海德格爾的看法是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屬己的而有待實現的潛能,並不得不麵對自己的死亡。
作為海德格爾講的“此有”(dasein), 如果它(他或她)在麵對這麽一個孤獨局麵時采取決斷的態度,並且敢於承擔自己的唯一性和個體性,那麽此人就可說是進入了 ";真誠的"; (authentic) 生存狀態,並意識到這個狀態的含義。真誠性 (authenticity) 連通著個人的未來和過去,使自我具有連續性。它還要求在這種關係上接受自己的死亡。
海德格爾認為,當人與自己的死亡遭遇時,真實的屬己的自我才會顯露出來。在真正屬已狀態中,“我”總是居先的,盡管這個“我”並不等同於一個傳統哲學意義上的主體。如果一個人被畏懼壓倒,通過沒入於眾人或匿名的“人們”[They, das Man]來保護自己,正如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様,他就進入了 ";不真誠的";(inauthentic)生存狀態。 在 ";不真誠的"; (inauthenticity )狀態中,“人們”(They) 居先,人失去了自己的存有意義。
這種態度或姿態就是 海德格爾所說的此有的“沉淪”[fallingness,Verfallen],即此有避開自身,讓自身沉淪於日常的一般性事務中,與俗世共浮沉。
海德格爾指出, 死亡是對現實世界生活的否定。當人麵對死亡時,才會停止對世界的 憂慮和擔心,從陷落中孤立出自己, 成為真正的存在。死亡 是屬於個人的事, 他人無法替代,隻能靠你自己體驗死亡。 死亡是任何時候 都可能發生的,人在什麽時候死亡, 都是合理的,沒有規定你該活多久。人應隨時準備死亡。
影響及評價
海德格爾哲學對於現代存在主義心理學具有強烈的影響,特別是對 L.賓斯萬格心理學的影響尤深。他把海德格爾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為存在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原則。他的存在主義思想對以後心理治療的發展,亦產生了很大的啟發作用。
海德格爾對形而上學的超越與征服以及對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的化解是人類思想史的一座裏程碑,是對近代以來人類文明形態的總體性反思,但這還不是海德格爾研究能夠在中國學術界成為顯學的全部原因。它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海德格爾的新方法,他所開辟的新的道路極大的啟發了中國學界對自身文明的反思與深入理解。
後期的海德格爾沿著“在”的生存論分析所開辟出來的道路,創造出一個新的思之境域。借助於字源學的考察,海德格爾賦予了一些基礎性的哲學範疇全新的含義,如存在,他闡釋為湧現與聚集;真理,他闡釋為無蔽,澄明;邏各斯,他闡釋為采集,收集。通過這種再闡釋,海德格爾為哲學勾勒出一個全新的開端,按照他的開端即是結果的思路,這也為我們指出了一個思想的新境界和存在的本然狀態——“在之中”一切都是活潑潑的,萬物渾然一體、相輔相成,總是處在一種生機勃勃的湧動之中;沒有僵化的體係,也沒有現成化的方法,萬事萬物總處在一種緣發狀態和當下生成之中,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化之中。海德格爾稱這種運化為天地神人之四方遊戲,並且將這種新境界總稱為“Ereignis”(大道)。相應於這種新境界,海氏提出以非概念性的“思”來征服形而上學,征服存在的被遺忘狀態(這兩個方麵在海德格爾看來本身就是一致的)並作為哲學終結以後人們體認世界的方式。思與大道是共屬一體的,大道之顯現自身為“詩”,領會這大道之顯現就是思,由此,海德格爾開辟出一個詩、思、道圓融一體的終極境域,這個境域是比二元對立更加源始,是二元對立之所從出的源域。
哲人名言
人生就是學校。在那裏,與其是幸福,毋寧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師。因為,生存是在深淵的孤獨裏。
人,詩意的安棲。
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該存在者能夠對其它存在者實施影響或相互影響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識能力存在者感知、認識、判斷、利用的本源。
詩人從躍動、喧囂不已的現實中喚出幻境和夢。
良心唯有經常以沉默形式來講話。
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受到詩意的生活。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