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讓.保羅.薩特(1/3)
哲人簡介
讓.保羅.薩特,1905年出生於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寄居外祖父家。 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薩特是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鼓吹者之一,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戰後的曆次鬥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反對冷戰。代表作有《論想像》、《自我的超越性》、《存在與虛無》 。
哲人生平
薩特於1905年6月21日生於法國巴黎的富裕階層家庭。父親讓-巴浦蒂斯特.薩特是海軍工程師。在薩特1歲零3月去世。四歲時薩特由於角膜翳導致右眼斜視。這使得他的相貌在有的人看來有些醜陋。母親是安-瑪麗 薩特(婚前姓史懷哲)在薩特父親去世後帶著薩特前往阿爾薩斯,在做法文教師的外祖父家裏生活,盡管他日後排斥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但祖父家裏的知識氛圍讓薩特在寫作和文學上受益很多。而據說他讀的第一本書的書名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苦難》。他很小就開始讀大量的文學作品。中學時代接觸柏格森、叔本華、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1929年,獲大中學校哲學教師資格,隨後在中學任教。1933年,赴德國柏林法蘭西學院進修哲學,接受胡塞爾現象學和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回國後繼續在中學任教,陸續發表他的第一批哲學著作:《論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緒理論初探》、《胡塞爾現象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學巨著《存在與虛無》出版,奠定了薩特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體係。 二戰期間應征入伍,1940年被德軍俘虜,第二年獲釋。
20世紀40年代,薩特既在戰場上,也在文壇上參與反法西斯運動。1950年代,薩特是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鼓吹者之一。1960年代,薩特和他的終生女友西蒙.德.波瓦的身影出現在世界各地最敏感的前線上:1960年加勒比海危機時,他們在古巴;1967年中東七日戰爭爆發時,他們在加沙地帶。1964年,薩特更以他的超常舉動,令世界震驚。這就是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拒絕。這是曆史上第一個自覺拒絕諾獎的人(之前有兩人因政治原因被迫拒領)。理由是他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他不願意將自己的名字和一個研究炸藥的人聯係在一起。薩特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 1960年代後期,法國多次發生學潮和工潮,而薩特始終是運動中的精神領袖。
薩特認為“哲學家應該是一個戰鬥的人”,他在戰後的曆次鬥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他反對冷戰,1954年曾經懷有很大希望訪問蘇聯,但看到實際情況後又覺得很失望。他先後訪問過北歐、美國、中國和古巴,在蘇聯入侵捷克後,他斷絕了和蘇聯的關係,他的原本暗示反對德國法西斯占領的劇本《蒼蠅》在捷克上演,成了反對蘇聯占領的代言,受到捷克人熱烈的歡呼。1971年以後,他走上街頭,親自兜售左翼書刊,參加革命活動,提出“用行動來承擔義務而不是言詞”。
薩特於1955年9月訪問中國,受到高規格的接待。9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了***主持的國慶招待會,10月1日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國慶觀禮,***、陳毅分別接見了他。
1980年薩特去世時,巴黎有5萬多人自發參加了他的葬禮。
哲人思想
薩特是二戰後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事業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代表作為《存在與虛無》(Being and Nothingness),他信仰人的基本自由,思考著他所看到難以忍受的自由的本性;他事業的第二階段是作為一個政治賢人而聞名,他信奉共產主義,但並未正式加入任何共產黨組織。薩特畢生花費大量精力試圖使他的存在主義思想和他所思想的共產主義原則的統一。
薩特的哲學是一種激進的自由意誌主義。這種理論和決定論相對,認為人類有絕對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薩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結果是人變成被拋棄的了。因為在人的身內身外,都無法找到依托的東西。人沒有存在的理由。而如果確實是存在先於本質,人就不能用一種天生的現有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也就是說,沒有決定論。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另一方麵,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沒有價值和戒律說明人的行為是正當的。沒有價值領域。人孤寂獨處,無可辯解。這就是薩特說“人是被判定為自由”時想要表達的意思。因為一個人並不是自願存在於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
“上帝已死”雖是薩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但跟同時代的西方作家一樣,在其的思想中也帶有“上帝”的影子。有學者認為,其是“反有神論”者,而不是持“無神論”。隨之而來的問題可以借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卡拉瑪左夫兄弟》一書中提出的問題“如果沒有上帝,那麽所有事情都是允許的。”這句話來表達。要理解薩特的自由,我們要知道另外兩個重要的概念:自在(len-soi),或自在的存在;自為(le pour-soi),自為的存在。“自在”是“是其所是”,“自為”是“是其所不是”。舉一個例子,刀子的存在是為了切割東西,它的存在有一個目的;然而人類的存在並沒有任何目的――因為“上帝已死”――所以人類要為自己的存在創造價值。因此“存在先於本質”。人是麵向未來,具備無限可能的“自為”主體,而不是封閉的。薩特又提到了“焦慮”和“眩暈”。薩特認為,人們感到焦慮,恰恰是因為人們的自由,人們感到了自由,但是無從選擇。比如一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麵臨攻讀研究生和就業之間的選擇。他不能依賴任何東西作出選擇,包括上帝,這樣便沒有任何因素使得他的選擇成為一個必然。繼續學業或就業,一切都要靠自己。而“眩暈”則是“焦慮”的一種,人們在懸崖旁感到眩暈,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可以選擇自殺――跳下去,而跳與不跳都由一個人自己決定。這是人類自由的表現。在“眩暈”這個例子裏麵,我們可以看到薩特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超越性”。超越性表現在人類在有多個選擇的時候可以設想每個可能的後果,這樣人類能夠自己做出選擇。
薩特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所謂“自欺”。他把“自欺”描述為“半透明狀態”,他對自欺的描述可以跟其對潛意識的反駁聯係起來理解。他否認潛意識的存在,以為不過是一種“自欺”。這也可以跟其對“本質”,“中心”的反感聯係在一起。他不認為存在什麽超驗的“本質”,因而人是“必然自由”的。他認為自欺是人對自己的自由的逃避和否定造成的。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一個女人
和一個男人約會,女人很清楚男人懷有親近她的企圖。因為她的自由,她必須在順從和拒絕之間做出選擇,可是她故意否定自己的這個自由,男人說的每一句話,她隻理解其中的表麵含義
另外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有關人類的責任。一個人在做出選擇的同時,他也向其他人推薦他的選擇。他有選擇的自由,也就要為所有的後果承擔責任。一個例子是在二戰時期的某個法國家庭裏,父親為德國人工作,兩個兒子中大兒子去世了,小兒子留在母親身邊。小兒子知道自己對母親非常重要,不能離開她。但是另一方麵,作為一個法國人,他希望到英國參加法國的抵抗力量,解放自己的祖國並為哥哥報仇。這樣,小兒子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去問薩特。而得到的回答是,你自己選擇,無論後果如何,你都要為其承擔責任。晚期,他的思想有所改變,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社會這個宏觀的層麵上。也開始承認,自由本身是有所限製的,要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難以實現的。他嚐試對馬克思哲學進行改變,把馬克思哲學和人學聯係起來。 其思想內容比較豐富,若想全麵理解,還需要對海德格爾對“存在”的分析和胡塞爾的“意向性”結構分析進行研讀。而對物質世界,他持一種模糊的,但又直接的實在論觀點。他受過德國哲學的熏陶,行文上頗為晦澀。其哲學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影響及評價
薩特的作品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其他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有索倫.克爾凱郭爾(也有翻譯“祈克果”,;ren Kierkegaard,1813-55),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和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阿爾貝.加繆。雖然祈克果是有神論者、神學家而尼采和薩特都是無神論者,存在主義者在諸如個體的自由,選擇的重要性,承擔作為真實的人類存在的義務,人類生命除人類所賦予的以外沒有其他意義等觀點上觀點都基本相同。
後人對讓.保羅.薩特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基本上依然是左派褒者多貶者少,右派貶者多褒者少。直至如今,爭論還在繼續。關於他的評論是五光十色的:有頌揚,有批評,有反駁,有善意的調侃,有惡意的嘲弄,把薩特弄成了一個千麵人。
但即便有爭議也無法抹去薩特在各個方麵做出的貢獻。2005年是薩特誕辰100周年,從3月至6月,法國和世界各地有許多紀念活動。其中6月21日,在巴黎索邦大學將舉行正式的紀念儀式,同時有連續兩天的大型討論會。法國國家圖書館3月起舉辦為期半年的題為“薩特和他的時代”展覽會。摩納哥還專門發行了一枚歐元的薩特紀念郵票。在法國,報紙頭版、雜誌封麵上,隨時可看到薩特手持雪茄的著名照片;電台、電視台則不斷有專題節目播出。時值春季,有此風氣,以至有“薩特之春”的說法。
哲人名言
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
我是在書堆中開始我的生活的,就像毫無疑問地也要在書堆中結束我的生命一樣。
在我們之間存在著必要的愛情;但同時我們也認識到,需要偶然的愛情。
我自稱是受百姓擁護的救星,其實私下裏為了我自己得救。
內心貧乏和感到自己無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義舍不得放下。
他比我大兩歲——他從這兩年中已賺到不少好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