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忍”也是一種智慧
中國古代的先賢極為推崇“忍”,視“忍”字為最妙,奉“忍”為“眾妙之門”;現代化的工業強國日本,也極為重視“忍”,將“忍”作為工業倫理學來研究。“忍”字為什麽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其妙在何處?那就讓我們來推開這扇“眾妙之門”,追根溯源,探究一下“忍”的本意吧!
以“忍”組詞,人們可以順口說出一大串詞語,諸如忍耐、忍受、忍讓、忍饑挨餓、忍氣吞聲、忍痛割愛以及忍辱負重等等。但“忍”作為人的一種性情、性格和行為方式、處世態度時,人們往往很自然地把它同無能、窩囊、廢物、懦夫等聯係在一起,久而久之,“忍”在生活詞典裏便成為一個被貶責的對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忍”字在古文字學和古代人生中卻是一個褒詞。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忍”:“忍,能也”。清朝的段玉裁被公認為注解《說文》的天下第一人,他在“忍”字注中解釋說:“賢者稱能,而強壯稱能傑。凡敢於行曰能,今俗所謂能幹也。敢於止亦曰能,今俗所謂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言。忍之義兼行止,敢於殺人謂之忍,俗所謂忍害也。敢於不殺人亦謂之忍,俗所謂忍耐也。”“忍”字原來並非人們通常認識的那麽簡單、單純、消極意義則可解為殘忍。一個“忍”字竟會解出反差如此之大的意義來,不可謂不妙。
古人在使用“忍”字時,一般有四義:
一曰忍耐、容忍。
《倫語·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就是說連這也能忍,那麽還有什麽不能容忍的呢?
二曰堪、忍受。
張衡《東京賦》:“百姓不能忍。”李善注:“忍,堪也。”說白了,就是不堪忍受,無法忍受。
三曰克製、抑製。
《荀子·儒效》:“誌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大意是從主觀意誌上克製私欲、然後才能為公;在行為上抑製住性情,這才能夠修好。
四曰殘忍。
《新書·道術》:“惻隱憐人謂之慈,反慈為忍。”也就是說有惻隱之心;憐憫之意是慈善,反之則是殘忍。
在古書中,由“忍”組成的多義詞,以表前之義為多。其中既有對忍字的解釋,也是闡釋了忍功。
忍性:就是克製性情。《孟子·告子下》曰:“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莊子·列禦冠》曰:“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
忍事:就是以忍耐態度處事。《避暑餘話》上說:“灰心緣忍事,霜發為論兵。”
忍垢:也就是忍惡。《莊子·讓王》曰:“強力忍垢”,也就是說對惡人垢語要有堅強的毅力去忍受。
忍辱:一作忍受恥辱講;二是佛家話。指忍受各種非常的侮辱、惱害、而心不記恨。
忍辱鎧:佛家語。也就是袈裟的別稱。袈裟能遮防紅塵,諍慢詆辱,因而稱為“忍辱鎧”,又稱“忍辱衣”。《法華經·勸持品》曰:“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忍士:佛家語。指婆娑世界。婆娑是梵語,義譯為忍,又譯為堪忍世界。佛家用之指眾生安於忍受多種苦惱,不肯出離這世界,所以稱為忍士。用今人話說:抵住一切**。
忍水:佛家語。忍辱之功德,如海水之深廣也。《大集經·四十五》曰:“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滿。”可見,能忍功德無量,胸懷博大,什麽都能容得下。
上述七忍,有四忍都是佛家語。這又道出忍字之妙,達到一種神妙之境。我們從這七招忍功中似乎可以看到一個身懷忍功的聖徒,以其博大如海的胸襟,百折不撓的韌勁,超凡脫俗的心性麵對現實、摒棄一切私欲,容天下難容之人,忍常人難忍之事,偉岸挺拔。那不是神仙,卻是我們大家。當你確認忍的本意,懂得了忍的價值,你就可以做到忍苦耐勞,忍饑挨餓、忍氣吞聲、忍辱負重,最終便會成為一個有大作為的人,有心智的人,能抵禦一切邪惡勢力的人,一個真人。
忍是一種力量,忍是一種智慧,忍是一種擔當。能忍才能化除一切問題。忍,不是怯懦,忍是勇敢。忍者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奉獻,是一種大智慧,大力量,大勇敢。忍,不是說你罵我,我不敢回口;你打我,我也不敢回手,那是懦弱、怯弱。甚至於你是一個壞人,我給你一拳,我會有因果,我會有責任,我願意負責。這就是忍。
2.好漢寧吃眼前虧
好漢要吃眼前虧的目的是為了留得青山,要以吃眼前虧來換取其他的利益,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巨大的損失或災難,甚至把命都弄丟了,那還有什麽意義呢?
可以假設這樣一個情況:你開車和別的車擦撞,對方隻是“小傷”,甚至可以說根本不算傷,可是對方車上下來四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豎目,圍住你索賠,眼看四周荒僻,也無公用電話,更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助之手後。請問,你要不要吃“賠錢了事”這個虧呢?
當然也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自己不會受傷;如果你不能說又不能打,那麽看來也隻有“賠錢了事”了。因為,“賠錢”就是“眼前虧”,你若不吃,換來的可能是更大的損失。
所以說:“好漢要吃眼前虧”,因為“眼前虧”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虧。當一個人實力微弱、處境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最容易受到打擊和欺侮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抗爭力最差,如果能避開大劫也算很幸運了。假如此時麵對他人過分的“待遇”,最好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先吃一下眼前虧,立足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用“臥薪嚐膽,待機而動”作為忍耐與發奮的動力。
當然,這裏我們所說的吃眼前虧,應把握好以下行為界限:其一,目的應該是為了渡過難關,克服別人給你製造的麻煩,以免影響你的正事;其二,這種信念所針對的麻煩應是對抗性的矛盾和衝突,而不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其三,著眼於遠大目標,致力於成就大事,而不能采取卑鄙的報複行為;第四,這種信念的價值就在於以暫時之吃虧換取長久的利益。
漢初名將韓信年輕時家境貧窮,他本人既不會溜須拍馬,做官從政,又不會投機取巧,買賣經商。整天隻顧研讀兵書,最後,連一天兩頓飯也沒有著落,他隻好背上祖傳寶劍,沿街討飯。
有個財大氣粗的屠夫看不起韓信這副寒酸迂腐的書生相,故意當眾奚落他說:“你雖然長得人高馬大,又好佩刀帶劍,但不過是個膽小鬼罷了。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劍捅了我;要是怕死,就從我褲襠底下鑽過去。”說罷雙腿叉開,擺好姿勢。
眾人一哄圍上,想看韓信的笑話。韓信認真地打量著屠夫,竟然彎腰趴在地上,從屠夫褲襠下麵鑽了過去。街上的人頓時哄然大笑,都說韓信是個膽小鬼。韓信忍氣吞聲,閉門苦讀。幾年後,各地爆發反抗秦王朝統治的大起義,韓信聞風而起,仗劍從軍。
韓信忍**之辱而圖蓋世功業,成為千秋佳話。假如,他當初為爭一時之氣,一劍刺死羞辱他的屠夫,按照法律處置,則無異於以蓋世將才之命抵償無知狂徒之身。韓信深明此理,寧願忍辱負重,也不願爭一時之短長而毀棄自己長遠的前程。
這樣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讓中另謀進取;不是逆來順受、甘為人奴,而是委小屈求大全。一旦時機到了,就能如同水底潛龍衝騰而起,施展才幹,創建功業。所以說,吃“眼前虧”是為了不吃更大的虧,是為了獲得更長遠的利益和更高的目標。“忍人所不能忍,方能為人所不能為。”看似英勇、心氣衝天的人其實是莽夫一個;而忍氣吞聲、寧吃眼前虧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漢。
3.既要會忍又要會挺
欲成大事者必須能屈能伸。當然,屈伸之度必須由自己把握好,什麽時候“屈”,什麽時候“伸”,這裏麵大有學問。一味隱忍不知勃發、不求翻身出頭反而滑進無底的深淵,那樣,心高氣不傲這種功夫就算白練了,這條通往成功的途徑也算是荒廢了。所以,何時勃然而發,以期達到“心高”的那個“高度”,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皇是基督教會的首腦。那時候,由於各個王國內封建主割據林立、連年混戰,造成王權衰弱,局勢混亂,這時隻有羅馬教皇可以統一指揮各國、各地區的教會,加上各民族又都信仰基督教,因此教會在群眾中影響很大,這就使得羅馬教廷成了淩駕於各國之上的政治實體,國王登位、加冕要由教皇來主持;和國王同行時,教皇騎馬,國王隻能步行;接見的時候,教皇坐著,國王要屈膝敬禮。神權高於王權。
不僅如此,教會還在各個國家擁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並且向各國居民收取“什一稅”,一個人從出生、成年、結婚一直到老死,處處都要受教會的管理和控製,教會擁有自己的監獄和刑法,還用“開除出教”的辦法來對付一切反抗者。這是一種最令人膽戰的懲罰,連國王、皇帝也不例外。
1076年,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與教皇格裏高利爭權奪利,鬥爭日益激烈,發展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亨利想擺脫羅馬教廷的控製,教皇則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權都剝奪殆盡。
在矛盾激烈的關頭,亨利首先發難,召集德國境內各教區的主教們開了一個宗教會議,宣布廢除格裏高利的教皇職位。而格裏高利則針鋒相對,在羅馬的拉特蘭諾宮召開了一個全基督教會的會議,宣布驅逐亨利出教,不僅要德國人反對亨利,也在其他國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教皇的號召力非常之大,一時間德國內外反亨利力量聲勢震天,特別是德國國境內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興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發起了挑戰。
亨利麵對危局,被迫妥協,於1077年1月身穿破衣,隻帶著兩個隨從,騎著毛驢,冒著嚴寒,翻山越嶺,千裏迢迢前往羅馬,向教皇認罪懺悔。
但格裏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達之前躲到了遠離羅馬的卡諾莎行宮。亨利沒有辦法,隻好又前往卡諾莎去拜見教皇。
到了卡諾莎後,教皇緊閉城堡大門,不讓亨利進來。為了保住皇帝寶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門前求饒。
當時大雪紛紛,天寒地凍,身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脫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開門相迎,饒恕了他。
亨利恢複了教籍,保住王位返回德國後,集中精力整治內部,然後派兵把封建主逐個擊破,並剝奪了他們的爵位和封邑,把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內部反抗勢力逐一消滅。在陣腳穩固之後,他立即發兵進攻羅馬,以報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強兵麵前,格裏高利棄城逃跑,最後客死他鄉。
顯然,亨利的“卡諾莎之行”是別有用心的。在他與教皇對峙,國內外反對聲一片,特別是內部群雄並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他能不惜受辱取得暫時的和解,以便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再和教皇較量贏得喘息時間。結果,他勝利了。
古今中外的隱忍皆有勃發成功的目的,但更明顯的共同之處是成熟時機的到來。時機不成熟就貿然行動,不但會使隱忍的功夫和成果毀於一旦,更會使規劃好的宏圖大業的目的暴露於敵人的火力之下。弄到這種地步,不但永遠“高”不上去了,連“心”也會被徹底摧毀。所以,不但“心高不氣傲”是一種策略,而且連這一策略的使用也需要策略。
4.能忍則能安
能夠忍辱體現了一個人的涵養。它包括:耐怨害忍,是對於冤家仇人的種種無理非難,能夠忍受;安受苦忍,是個人修行及度化過程所存在的種種惡劣條件,如身體病弱,天氣冷熱,衣食不具等,都能泰然處之;諦察法忍,是對與我們認識懸殊的真理,能認同接受。忍能使我們消除憤怒,一個人倘若充滿憎恨心,缺乏忍的涵養,才會產生憤怒;具備忍的涵養,就不會有憤怒了,對於別人的傷害你能心平氣和,和顏相向,就很難樹立怨仇,因而忍的涵養又能使彼此和諧,內心安詳。
即使自己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誠意謙虛的態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修行最主要的目標即是無我。因為你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來尊重你,接受你。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裏,耳朵裏。既不傷害他,又要能嵌在對方的心頭上。
一粒細沙就紮到腳,一顆小石子就紮到心,麵對事情當然就擔當不下去。不能低頭的人是因為一再回顧過去的成就。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執著。
眾生有煩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以“我”的自私心理為中心,以自我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響周圍的人群跟著爭執痛苦。忘我,才能於修身養性中,造就身心的健康以及幸福的人生觀。
愛是人間的一份力量,但是隻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
要做個受人歡迎的人,做個被愛的人,就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麵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說苦是因為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忍的人,愈是痛苦。娑婆世界又譯成堪忍世界,意即要堪得起忍耐,才有辦法在世間生存得更自在。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達到看開忍,則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做事,一定要秉持著“正”與“誠”的原則;而待人,則要以“寬”與“忍”的態度。要以超然的形態、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真正的聖人,既強又柔。他的強是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柔能調服眾生,剛能堅強己誌。
爭,隻能“為善競爭”、“與時日競爭”,一旦它的對象從自我投射到別人身上的時候,它就成為一個很不安的事,一件很痛苦的事了。
競爭孕育了傷害的因子。隻要有競爭,就有上下之別、前後之分、得失之念、取舍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不爭的人才能看清事實。爭了就亂了,亂了就犯了,犯了就敗了。要知道,普天之下,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愛的拚命去求、去爭、去嫉妒,心胸狹窄,處處都是障礙。一般人常言:要爭這一口氣。其實真正有修養的人,是把這口氣咽下去。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麵子;爭來的是假的,養來的才是真的。
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果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世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能“忍”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人能“忍”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忍”。
5.忍中有氣量,也有力量
中國哲學中,關於剛強與柔弱的辯證關係是討論頗多的。所謂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實是深知事物轉換之理的極高智慧。
老子曾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意思是,知道什麽是剛強,卻安於柔弱的地位,如此,才能常立於不敗之地。應該說,老子的這種哲學對中國的為政者也影響匪淺。
在中國人看來,忍讓絕非怯懦,能忍人所不能忍,才是最剛強的。天下之人莫不貪強,而純剛純強往往會招致損傷。
忍耐並非軟弱,它顯示著一種力量,是內心充實,無所畏懼的表現。古人說:“君子之所以取遠者,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忍是一種強者的心態,更是一個人的修養。在現實生活中,大凡有真本領者都善於忍耐,忍耐是為了給自己留有餘地,而有了餘地才能掌控住大局。
陸遊說:“小忍便無事,力行方有功。”它說明了忍在人生行事過程中的必要性。
早在元朝,便有兩位飽學之士許名奎、吳亮專門編纂了《勸忍百箴》和《忍經》傳給後人。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出版了《忍字輯略》。這本書中說:“金入火生光,草入火生煙,苦難也。此言耐苦猶耐火也。善忍者成如金,煉去心渣益明,不善忍者反是,怒氣所熏,無不染也。”又說:“古聖賢豪傑所以立大德而樹立業者,莫不成於忍,而敗於不能忍。”
自古以來,人們對忍已有許多闡釋,吳亮的《忍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但是,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人們關於“忍”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豐富。
具體說到忍的內涵,也是多方麵的。
首先,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而表現出來的克製人性中的卑劣行為和欲望的思想。
其次,為了實現崇高的目標,而表現出的高度自我犧牲精神。
再次,為了某種利益的獲取而主動退讓。
最後,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在特定人物身上表現為計謀的運用。
忍是一種強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質。那些表麵上盛氣淩人、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人,內心實際上是空虛軟弱的。忍,有時看似是吃了虧,其實一個人敢於吃虧,不去占眼前的便宜,大多是因為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而那種事事處處都想占別人便宜、不願吃虧的人,到頭來往往隻能收獲些蠅頭小利,從大處看則反而吃了大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它可能是一種平白無故的批評,也可能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指責;它可能來自於同事和朋友們的誤解,也可能是出於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陰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明察事理,立刻進行反擊,則很容易把事情弄糟,甚至是把好事辦成壞事,而“忍”則有助於幫助我們去處理好這些問題。
“忍”是一種做人智慧,即使是強者,在問題無法通過積極的方式解決時,也應該采取暫時忍耐的方式處理,這可以避免時間、精力等“資源”的繼續投入。在勝利不可得,而資源消耗殆盡時,忍耐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休整的機會。也許你會認為強者不需要忍耐,因為他資源豐富而不怕消耗。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問題是,當弱者以飛蛾撲火之勢咬住你時,強者縱然得勝,也是損失不小的“慘勝”。所以,強者在某些狀況下也需要忍耐。可以借忍耐的和平時期,來改變對其不利的因素。
“忍”有時候會被認為是屈服、軟弱的投降動作,但若從長遠來看,“忍”其實是低調務實、通權達變的智慧,凡是智者,都懂得在恰當時機忍耐,畢竟人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氣。忍耐常有附帶條件,如果你是弱者,並且主動提出忍耐,那麽雖然可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但卻可以換得“存在”的空間和餘地;“存在”是一切的根本,沒有“存在”,就沒有明天,沒有未來。也許這種附帶條件的忍耐對你不公平,讓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換得存在,換得希望,顯然也是值得的。
戰國時代,三家分晉是段有名的曆史。當時晉國最有勢力的大夫實際有四家,最強大的是智伯瑤。他想獨吞晉國,常顯得非常跋扈。當時,趙襄子剛繼父位,立足未穩,在宴請智伯瑤時,智伯瑤當著其手下的麵打了趙襄子,趙襄子隱忍不發。但後來當智伯瑤脅逼三家大夫供奉於他時,趙襄子卻首先反對,在使智伯瑤的野心暴露之後,聯合其他兩家大夫,滅掉了智伯瑤。
這故事說明智伯瑤的純剛招致了失敗,而趙襄子的忍耐卻奠定了取勝的基礎。對於領導者,為了長遠的利益,為了時勢,情理的轉換,必要的退讓忍耐不是壞事。以退為進,常常屢用屢勝。優秀的人,隻有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對細微敏感的小事隱忍不計,不怨不怒,不躁不憂,方能成就大事業。
漢代的張良,曾被高祖劉邦稱道。他讚譽張良:“運籌帷幄之中”,卻能“決勝千裏之外”。但在張良年輕時,曾有這樣的故事:
一次,他漫遊在一座橋上,見到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故意將鞋墜落橋下,然後,叫張良去撿。張良雖有些怨氣,卻沒有發作,老老實實地下去撿起鞋子。
老翁非但沒有感謝,反叫張良給他穿上,張良知道他是故意刁難,但又忍了,跪著給老翁穿上鞋子。老翁看也沒看張良,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張良惱怒是必然的,但望望背影,也隻是搖頭而已。誰知老翁又折回來了,說:“小子可教啊!五天後黎明在此等我。”
最後張良得到老翁傳授予他的兵書。正是依此兵法,使得張良學有所成,幫助劉邦成就了霸業。
張良之可教,在於其有溫厚、富於忍讓的氣度的優良品質;老翁之實是考驗了他為政的必備之德。如若張良若換一種態度,這故事將會改寫,而張良最終也不過是隻會從事暗殺的韓國貴族後裔而已。
6.懂得屈伸之道
《周易》中有這樣一句話:“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做尺蠖的好處在於:不為人注意,避免遭到攻擊,可以贏得發展時間和空間,不至於被強手消滅於萌芽狀態;這種積累式的跬步發展,其實速度很快。等對手注意到了,你的拳頭也該伸到他的下頜了;尺蠖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它的移動是隨遇而安的,跌倒了再來。做尺蠖一樣的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能過苦日子。正像任正非所說的靠一點白菜、南瓜過日子是否可行,才是檢驗企業真正動力的砝碼。
古來成大事者必是能屈能伸的偉丈夫。人生處世有兩種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順境。在逆境中,困難和壓力逼迫身心,這時節應懂得一個“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實力,以等待轉機的降臨。在順境中,幸運和環境皆有利於我,這時節當懂得一個“伸”字,乘風萬裏,扶搖直上,以順勢應時更上一層樓。
何謂屈?何謂伸?何謂能屈能伸?屈,是一種難得的糊塗,一種“水往低處流”的謙遜;“屈”,是在困境中求存的“耐”,在負辱中抗爭的“忍”,在名利紛爭中的恕,在與世無爭中的“和”。“伸”,是以退為進的謀略,以柔克剛的內功,以弱勝強的氣概;伸是無可無不可的兩便思維,是有也不多,無也不少的自如心態。
俗語說得好: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
而從做人上講,能屈能伸就是有剛有柔。人太剛強,遇事就會不顧後果,迎難而上,這樣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幾多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會優柔寡斷,坐失良機,這樣的人很難成就大事,一味軟弱,終究是扶不起的阿鬥。做人就要剛柔並濟,能剛能柔,能屈能伸,當剛則剛,當柔則柔,屈伸有度。
剛強對一個人來講很重要,是人身上最可貴的品質,但剛強也有限度,有了困難和挫折寧折不彎是對的,但卻不可不問原因一味的剛強到底,要知道剛強者不能持久。況且剛強的人都是心勁足、血性大的,遇到困難耗盡心血,硬撐死撐,直到精血耗盡,無可再撐,一旦折服很難再有重新站起的機會。
柔弱卻可得長久,柔者有包容力,海納百川,就是靠剛柔並蓄的力量吞吐含納。但是如果一味柔弱,就會遭到欺淩。俗話常講,一個人要是沒剛沒火,便不知其可。就是說一個人要是隻會軟弱,不懂剛強,那麽什麽事情也做不成。無誌空活百歲,柔弱縱能長久,也是白白消耗歲月。
大丈夫不應徒爭眼前的得失或貪圖一己的物欲,搶出一時的風頭——那是匹夫之勇,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無知。逞雄才於一隅,作威福於一方,顯得意於外表,是那種先做老子後做兒子的狂妄。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恥辱。曆史將賦予你重大的任務,你就要做好吃苦受辱的準備,那不僅是命運對你的考驗,也是自己對自己的驗證。麵對恥辱,要冷靜地思考,如接受,會不會出現生命的劫難,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永難再起?如果真存在這種情況,那麽就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魯莽的憑自己的一時意氣用事。因為人在遭遇困難和恥辱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彼方抗衡,那麽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而不是拿自己的命運作賭注,做無所謂的爭取。一時意氣是莽夫的行為,絕不是成就大事業的人的作為。
能屈能伸,“屈”是暫時的,暫時的忍辱負重是為了長久的事業和理想。不能忍一時之屈,就不能使壯誌得以實現,使抱負得以施展。“屈”是“伸”的準備和積蓄的階段,就像運動員跳遠一樣,屈腿是為了積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發力點上,然後將身躍起,在空中舒展身體以達到最遠的目標。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為人處世之態,才是我們修養品德和心性的準則。
狹路相逢,要留一點餘地給他人行走,羊腸小道上兩個人通過,如爭先恐後,兩人都有墜入深淵的危險,與其相爭不如相讓,或許這樣既能迅速地而又不傷和氣地達到我們想要到達的目的。為人處世難免有過錯,責備他人的過錯不可太嚴厲,要考慮對方能否承受得住,能否接受你的批評;教誨別人的同時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他的能力是否能達到你的要求或做得到,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他人身上,因為手有長短,人必有差距之分。
反過來說做人還需保持一份受辱的心態,當受到他人侮辱時也不要急於怒形於色,一個人有寧可吃虧、忍辱,息事寧人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會覺得妙處無窮,對自己的前程也必將是受用不盡。
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更要學會一種心態,為人處世遇事有退讓一步的態度方為高明,因為讓一步就等於為日後進一步做準備,待人接物以寬厚的心境為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也就是為自己以後留下方便之門。
大丈夫根據時勢,需要屈時就屈,需要伸時就伸,可以屈時就屈,可以伸時就伸。屈於應當屈的時候,是智慧;伸於應當伸的時候,也是智慧。屈是保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隱匿自我,伸是高揚自我;屈是生之低穀,伸是生之巔峰。隨時勢能屈能伸,柔順如同薄席,可卷可張,這不是出於膽小怕事;剛強、勇敢而又堅毅,從不屈服於人,這也是出於驕傲暴戾。
大丈夫有起有伏,能屈能伸。起,就起他個直上雲霄;伏,就伏他個如龍在淵;屈,就屈他個不露痕跡;伸,就伸他個清澈見底。這是多麽奇妙、痛快、瀟灑的情境。
7.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許多人都會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都信奉著一個字——“忍”,雖然信奉“忍”字的人很多,然而真正了解它內涵的卻少之又少。許多人將一幅幅的“忍”字字畫懸掛於客廳、臥室、鑰匙扣……之上,然而他們就像“葉公好龍”一般,喜歡的不是真“忍”,而是書畫上的假“忍”。
忍辱是製怒的一部分,在麵對一些無理取鬧之人的諷刺與侮辱,能夠釋放於心外,才能製怒。
要知道,如果我們欲成就一番事業,就應該時刻注意學會製怒,不能讓浮躁憤怒左右我們的情緒。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很多人為了一點很小的事情而怒容滿麵,甚至與其他人大打出手,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動怒,憤怒情緒是人生的一大誤區,是一種心理病毒。克製憤怒是人生的必修課,那些怒火橫衝直撞而不加抑製的人是難成大器的。
我們分析一下明朝幾經沉浮官員李三才的失敗的根源,就不難發現這點。
明神宗時曾官至戶部尚書的李三才可以說是一位好官,為什麽這麽說呢?當時他曾經極力主張罷除天下礦稅,減輕民眾負擔;而且疾惡如仇,不願與那些貪官同流合汙、甚至不願與與那些人為伍。但是他在“忍”上的造詣卻太差。
有次上朝,他居然對明神宗說:“皇上愛財,也該讓老百姓得到溫飽。皇上為了私利而盤剝百姓,有害國家之本,這樣做是不行的。”李三才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說話不客氣的行為激怒了明神宗,他也因此被罷了官。
後來李三才東山再起,有許多朋友都擔心他的處境,於是勸他說:“你嫉惡如仇,恨不得把奸人鏟除,也不能喜怒掛在臉上,讓人一看便知啊。和小人對抗不能隻憑憤怒,你應該巧妙行事。”李三才則不以為然,反而認為那樣做是可恥的,他說:“我就是這樣,和小人沒有必要和和氣氣的。小人都是欺軟怕硬的家夥,要讓他們知道我的厲害。”沒過多久,李三才又被罷了官。
回到老家後,李三才的麻煩還是不斷。朝中奸臣擔心他再被重新起用,於是繼續攻擊他,想把他徹底搞臭。禦史劉光複誣陷他盜竊皇木,營建私宅,還一口咬定李三才勾結朝官,任用私人,應該嚴加治罪。李三才憤怒異常,不停地寫奏書為自己辯護,揭露奸臣們的陰謀。
他對皇上也有了怨氣,居然毫不掩飾憤怒情緒,對皇上說:“我這個人是忠是奸,皇上應該知道的。皇上不能隻聽讒言。如果是這樣,皇上就對我有失公平了,而得意的是奸賊。”
最後,明神宗再也受不了他了,便下旨奪去了先前給他的一切封賞,並嚴詞責問他,於是李三才徹底失敗了。
古人常說“喜形不露於色”,而李三才卻不明白此點,不分場合、不分對象隨意發怒,自然隻能麵對失敗的後果了。
“忍”的內涵除了製怒,還有一點就是戒囂張。囂張是由傲氣引起的,因此戒囂張的根源就在戒除傲氣上——戒除了傲氣就戒除了囂張。
有一個傲氣十足的富商腆著個大肚子來到寺院,站在財神麵前說:“你有什麽?還不是依靠我的供品,你才能活下去?”
禪師聽到後很生氣,就把富商帶到窗前說:“向外看,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麽?”
“看到了許多人。”富商說。
禪師又把他帶到一麵鏡子前,問道:“你看到了什麽?”
“隻看見我自己。”富商回答。
禪師說:“玻璃鏡和玻璃窗的區別隻在於那一層薄薄的銀子,這一點點可憐的銀子,就叫有的人隻看見他自己,而看不見別人了。”
富商麵帶愧色地離去。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世人皆知,因此我們唯有謙遜己身,才能讓人進步。“忍”雖然博大精深,但隻要做到製怒與戒囂張,便不難領悟其中的真諦。
“事臨頭,三思為妙,一忍最高。”我們應當提高自己控製浮躁情緒的能力、時時提醒自己,有意識地控製自己情緒的波動。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指責別人,喜怒無常。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容易接受別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隨和的人。隻有這樣才能成大事。
8.受辱之時,要勇於忍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的確,這句話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誌向、有理想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廣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隻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小不忍則亂大謀”,很有些陰謀哲學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個“忍”字。所謂“忍字頭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禍自消”,所謂“忍得一時之氣,免卻百日之憂”。
那麽,到底要忍什麽?
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忍小忿而就大謀。”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闖禍而敗壞大事。
忍小利而圖大業。這是“毋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忍辱負重。勾踐忍不得會稽之恥,怎能臥薪嚐膽,興越滅吳?韓信受不得**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陰侯?
因此,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裏,忍耐也是一種美德。這一觀點盡管與現代這種競爭社會不合拍,但是,很多學者已經發現,中國傳統文化裏有些東西並沒有過時,相反,其中的學問博大精深,如果運用於現代人的生活,必將使人們受益匪淺。其中,忍耐就大有學問,忍耐包括很多種。當與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忍耐可以化幹戈為玉帛,這種忍耐無疑是一種大智慧。
人生不可能總是風調雨順,當遇到不如意、不痛快,甚至是災難時,一個人的忍耐力往往就能發揮出奇製勝的作用。很多時候,因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這是得不償失的。
三國時,諸葛亮輔佐劉備在祁山攻打司馬懿,可司馬懿就是不出來應戰。諸葛亮用盡了一切手段,極盡所能地侮辱司馬懿,但司馬懿對諸葛亮的侮辱總是置之不理。總之,司馬懿就是不出來與諸葛亮交鋒。等到諸葛亮的糧食吃完了,不得不退兵回蜀國,戰爭就這樣結束了。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司馬懿之所以不戰而勝,就是因為一個“忍”字。
與別人發生誤會時的忍耐,那隻是一時的容忍,比較容易做到。難得的是在漫長時間裏,忍受著各種各樣的折磨,而隻為完成心中的理想。這種忍耐力是難能可貴的,但也是做人最應該擁有的一種能力。
人們常說,忍字頭上一把刀。這把刀,讓你痛,也會讓你痛定思痛;這把刀,可以削平你的銳氣,也可以雕琢出你的勇氣。小不忍則亂大謀。隻要我們仍然身處在種種算計和爭鬥裏,有些紛擾就永遠不會結束。
有人說,忍耐就是一種妥協。其實,妥協不是簡單地讓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達成了一種共識。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妥協都不僅僅是為了“家和萬事興”、“安定團結”,並且還隱藏著一種堅持,這種堅持實際上就是一種堅定的決心。
大庭廣眾之中,眾目睽睽之下,如果互相謾罵攻擊,不僅有傷風化,使你斯文掃地,還破壞了社會的文明形象。當然,有時要做到忍,也的確不易。雖然忍耐是讓人痛苦的,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甜蜜的。因此,遇事要冷靜,要先考慮一下後果,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去化解矛盾,我們就不至於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糾纏不清,更不會使矛盾升級擴大。
人,貴在能屈能伸。伸,很容易,但屈就很難了,這需要有非凡的忍耐力才行。隻要這個人真正有智慧,有才幹,不管他忍耐多久,終究會有出頭之日,而且這種忍耐力反而會使他更加富有魅力和內涵。人生很多時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誤解,忍耐寂寞,忍耐貧窮,忍耐失敗。持久的忍耐力體現著一個人能屈能伸的胸懷。人生總有低穀,有巔峰。隻有那些在低穀中還能坦然處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走過低穀,前麵就是海闊天空。回過頭來,那些在低穀裏忍耐的日子,那些在苦難中掙紮的日子,那些在寂寞裏執著的日子,反而會顯得彌足珍貴。
忍耐,這是一種寶貴的人生財富!
大凡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世界這麽小,你不碰我,我還會碰你,關鍵是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得饒人處且饒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張笑臉,一句誠懇的道歉,就能化幹戈為玉帛,冰釋前嫌,何必為區區小事而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呢?
沒用爬不過去的山,也沒用蹚不過去的河。忍一時的委屈,可以保全大家的寧靜、和諧,並不損失什麽,反而還會贏得一個更為寬闊的心靈空間。何樂而不為呢?
9.凡事能忍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有的人,尚未起床,就開始為這一天發愁;有的人,剛幹些事,就想著盡快結束這一天;有的人,未過午,就已經墜入夜幕之中;有的人,三更已過,還為這惱人的一天輾轉……在這些人那裏,日子是敵人,日子是泥坑,日子是愁山,日子是恨穀……
700年前,一位名聞四方的女尼卻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在一個月朗氣清的圓月之夜,雲門文偃禪師對眾僧說:“十五以前的事情莫問,十五以後的事情,大家卻說一句試試看。”
不等別人開言,文偃禪師便說:“天天都是好日子。”(“日日是好日。”)她深有感觸地說:“‘天天都是好日子’,這一句話把佛法和世間法都說盡了。沒有必要去刻意地尋求幽邃玄奧的意義,隻管每天吃飽兩頓飯就行了。”
天天都是好日子,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開朗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健康的人格心理。有了這種心態,還有什麽不能忍耐?
唐太宗貞觀二年,河內有個叫李好德的有心病,經常亂講一些妖言,皇帝下令大理相張蘊古去察訪此事。張蘊古回奏說李好德確實是有心病,而且有檢驗結果,不應當坐牢。
治書權彈劾張蘊古,因為他是相州人。而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是相州刺史,所以張蘊古是討好順從李好德的哥哥,以至考察結果不符合實際。皇帝大怒,把張蘊古在街上斬了。後來此事讓魏征去處理,皇帝暗地裏很後悔。因為萬紀等人都有罪,按照詔令從今以後都得處死,雖然命令裏已經做了決定,仍然還複審了三次,這才施刑。
在本年,唐太宗因為瀛洲史盧祖尚文武雙全、清廉公正,征詔他進朝廷,告訴他“交趾久久沒有適當的人去管理,現在需要你去鎮守安撫”。盧祖尚拜謝出來後,不久就感到後悔,於是托病推辭,皇上派杜如晦等人宣讀詔書,盧祖尚堅決推辭。皇上大怒說:“我派人都派不出,那還怎麽處理政務?”要下令在朝廷上把他殺了,不久又覺後悔。又一天,魏征對他說:“齊文宣帝要任青州長史姚愷為光州刺史,姚愷不肯去,文宣帝氣憤地責備他,他回答說:‘我先任大州的官,隻有功勞沒有罪過,現在卻讓我任小州的官,因此我不去。’文宣帝就饒了他的罪。”唐太宗說:“盧祖尚雖然沒有盡一個做臣子的道義,我要是殺他也是太殘暴了。由此看來,我不如齊文宣帝了。”馬上命令恢複了盧祖尚的官職。
“狂犬吠影”這個成語出自《說法經》中的一則“吠犬投井”的寓言:
有那麽一隻狗,在井邊汪汪地叫。它一低頭,看到井裏也有一隻狗汪汪地叫,瞪著好大的眼睛,全身的毛都聳立起來,一副怒不可遏的樣子。
井邊的狗以為井裏的狗是要和它打架,不禁大怒,便狂吠著向井裏的狗影子撲去,最後自己葬身在水井裏。
世人由於不明而常生憤恨,無端仇怨別人,故造出許多惡業。井邊之狗不知萬物為虛有,對水中之影狂吠,可見是憤恚之心太重,喪身井底也就必然了。
要想活得自在,就須常念“忍”字訣,不但是要忍別人所加的侮辱詈罵,而且要在窮困痛苦的逆境中,能忍頹喪卑鄙之念不生;在富貴順遂的順境裏,能忍驕矜沉迷之心不起。這樣才能做到根除煩惱,心靜如水。這與“人能百忍自無憂”的道理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