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的房屋有竹質結構、木質結構的和水泥結構的。一般城市裏常見的是水泥結構和木質結構的,農村則常見竹質結構的。在緬甸撣邦族村寨裏多是一種竹木結構的“諸葛帽式樓”,頂鋪草排的兩層樓房,上層住人,下層養牲畜。這種建築形式據說是諸葛亮發明的。相傳當年諸葛亮南征孟獲之後,留下一批士兵在中緬邊界地區屯墾,但士兵們害怕瘴氣不肯留下。諸葛亮估計是住房問題造成的。於是就照自己的瓦板式帽子設計了新式樓房,命令士兵仿造,結果真的避免了瘴氣的危害。因為是依照諸葛亮帽子造成的,所以有人稱這種樓為“諸葛帽式樓”。

緬甸克欽族的村落多建在高山峻嶺上。他們的住房屋內,一側是許多火塘,一側是客房和安放鬼神及祖先牌位的“鬼房”。鬼房的柱子上掛著紅綠巾和牛頭,陌生人不得入內。屋子設有前後兩門,前門走活人,後門走鬼神。如果客人誤入鬼門,就要被罰殺牲畜祭祀,以安鬼神,並為主人雪恥。

緬甸人名字的傳統特點是隻有名字,沒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麵加一冠稱,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男子一般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一個人隨其年歲的增加和地位的提高,名字前的冠稱也發生變化,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會被稱作“貌昂基”(MaungAungGyi)(也可自稱)、“郭昂基”(KoAungGyi)或“吳昂基”(UAungGyi)。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意為姑娘、姐妹,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卑稱或昵稱則冠以“米”。如名叫“欽溫”的姑娘,小時有人叫她“米欽溫”或“瑪欽溫”,長大成人結婚後稱“杜欽溫”。她本人則自稱“瑪欽溫”。凡是軍人,名字都冠以“波”或軍銜,軍官轉業後則冠以“吳”相稱(如我們前麵提到的吳努、吳奈溫將軍)。

有人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拚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如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abo,意為同誌)、“塞耶”(saye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在19世紀初被英國統治的緬甸,曾被英國人稱為“蝴蝶民族”,主要是因為緬甸人散漫的民族性,來到緬甸的觀光客很容易就被緬甸人感染到這樣的氣氛,好像每個人都悠閑地在街上晃**,或在廟裏拜佛,或在路邊喝下午茶,消磨時光。

緬甸女人比較勤快,在路上,經常能見到頭頂著一大堆鍋碗瓢盆或者販賣的商品的女人,手都不用扶,穿街而行。比較而言,緬甸男人則比較懶散,也顯得幹癟。他們穿的筒裙,寬寬鬆鬆的,腰間很不經心地挽一個結,走路大搖大擺。但發起急來,幹活做事,一個頂仨。在逃難的路上,也經常可以見到有的男人左手提個包,右手提個包,兩個胳肢窩底下還夾著包,像耍雜技的大力士。有的左手拉個孩子,右手也拉個孩子,脖子上還騎著孩子,耍猴似的。同時你也能看到,瘦小的緬甸男人光著腳丫,在石子路上如履平地,真是相當的勇猛,讓人咋舌。

【禪蹤佛影】

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的不同,可有五種境界: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因人群組合互製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因窮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因欲返璞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宗白華《美學散步》)緬甸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人們的生活無不染上宗教的色彩。李國輝的殘軍部隊沐浴著釋迦牟尼神的光輝,踏進了小猛捧。

禪蹤佛影下的小猛捧是美麗的。這裏密林蔥鬱,群山霧氣繚繞,小河靜靜地流淌在山間。清風徐徐,波平風軟,一群白鴨,泅遊漂浮在這青山綠水之中,輕輕劃起水紋,顛碎了山影。白雲悠悠然、澹澹然,飄**在碧空,就像開放在夢幻中的玉蘭花。

清風從遙遠的天國吹來,山色如黛,流水瑲瑲。夕陽的餘暉從雲縫裏漏出來,給山川披上了溫情的袈裟。金碧輝煌的廟宇裏傳來陣陣鍾聲,純淨,深沉,空靈……

清月當空,夜色如水,萬籟俱靜,銀漢清寧。花兒悄悄開放,清香彌漫。烏鴉棲居在榕樹上,在溶溶月色中留下一個美麗的剪影。風移影動,萬象萬物都沐浴在素月清輝之中。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一草一木,皆棲神明。表裏澄澈,悠悠心會,千山千水,在我心中。不在三界,跳出五行,天香嫋嫋,禪蹤佛影。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屬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教),與中國的佛教(大眾部,俗稱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佛教傳入緬甸已有上千年曆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形成緬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體係。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的“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佛教不僅是緬甸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到緬甸去訪問或旅遊,置身於虔誠的佛教國度裏,所見所聞無不印有佛教影響的影子,你會身不由己地受到佛教思想的感染。

在緬甸,有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也有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泛靈論。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裟、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10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平均每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

緬甸人信奉佛教十分虔誠,以至於民風淳樸、和善。到緬甸人家裏去做客,你會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供有佛龕。有錢人家供金佛、銀佛、玉佛,收入一般的人家供木雕佛像,家境貧寒的人家供紙佛像。拜佛是緬甸人每天必做的一件大事。人們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市場上去買各種鮮花插在佛龕上(緬甸信佛教的善男信女們朝拜佛像時不是燒香,而是奉獻鮮花),然後早拜祈禱,晚上睡前還要進行晚拜。每逢節假日,緬甸人常到寺廟去拜佛聽經,或到遠近有名的佛塔去拜塔。在佛教思想的長期影響下,緬甸人都樂善好施。在緬甸,幾乎天天有人募捐,有人施舍,施舍已成為緬甸人的一種習慣。緬甸人施舍不講究物品的貴重而注重是否心甘情願。緬甸有句俗話:“心誠的人施舍一個像榕樹籽一樣小的東西可以得到像榕樹那樣大的報答;心不誠的人即使施舍榕樹一樣大的東西,也隻能積下榕樹籽那樣小的功德。”緬甸人的施舍和捐獻到處可見:數以萬計的佛塔和數不清的寺廟是人們捐款修建的;全國32萬僧尼的齋飯、袈裟和日用品是教徒布施的;就連公園裏供遊人小憩的亭子和石凳也都是教徒捐錢修起來的,上麵都刻有施主的名字。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裏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麵和南麵稱為頭頂部,把西麵和北麵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信仰佛教的家庭中,男孩都須有入寺廟當沙彌、過靜修生活的經曆,否則不能結婚。這樣佛教事業才會後繼有人,被認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對孩子來說,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受到尊重,是一件榮耀的事。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出家次數不限,時間可長可短,有的終身當和尚,更多的則是幾年、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星期;還俗之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利。

除信仰因素外,緬甸人出家的理由也千奇百怪:窮人為了有個地方吃住,富人為了長命百歲,體弱者為消災祛病,強壯者為福上加壽,運氣好要當和尚高興些日子,運氣不好也要當和尚去去晦氣,婚前為婚後幸福要出家,婚後為重溫婚前獨身生活也要去做和尚。出家人中,什麽身份的人都有。其中有農民、教師、學生,也有經理、職員,還有軍營裏來的現役軍官和士兵甚至外國人。可謂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所不包。小的連路也沒學會走,要由人抱著;老的則六七十歲了,連走路都困難。當然還是以青少年占的比例大,年幼和年老的是比較罕見的。

在緬甸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寺院對那些出家者極為優待,並不收他們一分錢。但他們自己願意給的話給多少就是多少,以示供養三寶之意,因為寺院畢竟是靠人供養的。富人若請親戚朋友來寺院共進午餐,以表慶賀,這倒要花不少錢。窮人給不起錢,或者有些人不願意給錢,這也無所謂,隻要自己買兩套袈裟,然後請師父給剃一下頭,說一下法,其他什麽都不用給。甚至連給剃頭、說法師父的供養錢都可以免,把袈裟穿上就行了。連吃飯住宿,寺院都給承擔,明知他們是短期出家的,寺院也歡歡喜喜地接受,決不嫌貧愛富。

男孩出家後,在寺院得接受教育。寺院讓他們跟常住的師父們一起早早起床、坐禪;給他們上課,傳授佛教知識、修行的行持威儀、日常功課及祈禱祝願等佛事。一般都不讓他們偷懶。早上三點半起床去坐禪,他們也都起來了;晚上十點鍾睡覺,也堅持從晚上七點坐到十點;中午又坐一整中午;吃完午飯隻有半小時的時間休息,又從中午十二點坐到下午兩點;兩點到四點是日常課誦;五點又要聽長老說法。時間安排得相當緊,幾乎沒有什麽時間休息,所以很累。而且他們剛從家裏出來,家裏每天吃三頓,到寺院後隻能吃兩餐,因為上座部佛教是提倡過午不食的,過了這個時辰就隻能喝水了。緬甸有這樣的說法:“一人出家,全家沾恩”。因此很多人出家後都很努力用功,雖然出家才兩三天,但看他們走路、坐禪,還真像那麽回事,並不易看出他們出家時間的長短。他們走路時輕輕緩行、凝然莊重,坐禪時坐得挺直自然;吃飯時寂靜默然,連咀嚼的聲音都不易聽到,更別說咂嘴咋舌了。更為可貴可敬的是連那些隻有七八歲的頑皮淘氣的小沙彌都變得十分乖巧,各吃各的飯,沒有一個人講話。他們都像大師父一樣,嚴肅認真,威儀齊整。隻見那一桌子團團圍坐的都是小沙彌(因為他們不能和比丘同桌吃飯),既是那麽的可愛,又是那麽的可敬,無論大人小孩、男女尊卑,在無言中令人生起一種崇高聖潔的感覺。

緬甸人曆來十分尊敬僧侶。在古代,佛教師就是國王的國師。國王見國師必須赤腳膜拜。召見法師時要主動讓開寶座以示尊敬。人們見到僧侶要停步,雙手合十,躬身施禮。

每天天一亮,出家人就出去化緣。人們都很樂意給予布施,有的還唯恐布施不及時、不周到;也有人早早就把飯菜做好,到家門口恭候和尚來化緣;也有的人家甚至常年負責數名和尚的飯食。在農村,當人們見到和尚(特別是法師)時,都要就地跪拜。和尚出門乘坐車船,旁邊的人都會自動起身讓座。買票時,不是把錢直接交給售票員,而是把錢包打開,由售票員自己來取。若因佛事出門,國家要負責給僧侶買票。和尚們摒棄一切雜念,苦行修道,認為這是達到幸福境界的唯一途徑。但他仍有許多禁忌,如對婦女不能直視,即使是稍微觸及一下女人的衣裳,也會認為苦心孤詣的修行已化為烏有(對出家時的他們而言,女人是真正的老虎)。緬甸佛家人絕對不準殺生,但可以食肉(牛肉除外)滋養身體,這是與其他佛國所不同的,也體現了緬甸人民信仰的彈性。

緬甸素以“萬塔之國”著稱,在這裏,到處可見大大小小金光燦燦風格各異的佛塔;即使在一片棚戶甚至是草屋周圍,都會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據緬甸學者考證,古代在蒲甘地區實際有佛塔5000多座。這些佛塔,全是緬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誠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願,他們平日舍不得吃穿,臨終前把一生辛苦的積蓄捐獻出來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願。我們說再窮不能窮教育,緬甸人是再窮不能窮佛宇,寧可自己餓死,也要讓佛祖的香火鼎盛。正如緬甸人自己說的:“我們緬甸人在施舍時手決不會發抖”。不過,緬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積德,以便擺脫苦海,來世升入天堂。

信奉佛教的緬甸人,自古以來就十分崇拜榕樹。在他們心目中,榕樹是非常神聖的,榕樹就是佛塔。他們還有崇拜烏鴉之俗,並視其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在街頭,烏鴉昂首闊步,車輛、行人從不觸犯它,都自覺地為之讓路。他們對牛也敬若神明,對“神牛”不準鞭打、役使,更不可宰殺。“神牛”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食物奉獻給它。在路上或鬧市中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暫時回避,任其遊逛,不得傷害。逢年過節,緬甸人要舉行敬牛儀式。

緬甸人無論是進佛寺,見法師,或是進入塔院,都有一條嚴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須脫鞋,連襪子也不能穿。因為緬甸人認為鞋是最肮髒最齷齪的物品。他們經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賤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緬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則認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恥辱。在緬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聖的地方,僧侶則是佛祖的代表,絕不能穿最肮髒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見僧。否則,會極大地傷害緬甸人的感情。神聖的地方不但幹淨,甚至是一塵不染,不穿鞋也可以保證腳掌沒有任何傷害。平時,即使天氣炎熱山路崎嶇,赤腳拜佛的人仍絡繹不絕。其他地方以及所有公眾場合,則無需脫鞋。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一般不喜歡別人摸自己的頭。所以,無論你與緬甸朋友多麽親密,不要去隨意摸他的頭。不然,緬甸人會認為你傷害了他的尊嚴。

緬甸沒有特別出名的名勝,看得最多的就是寺廟,最有名的就是大金塔。傳說大金塔是亞洲最大的佛塔群,全是用金紙一張張貼上去,而且每年都會貼新的上去,長年累月,真正成了金塔。虔誠的佛教徒對佛像頂禮膜拜,為家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