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五五分賬
“無憑無據,僅是揣測,便想把人押入牢獄,是誰來準你拿人的?”
一人邁步入內,麵色冷峻,言語冰冷如霜。
他行走入內,手上一拍,便把狹長寶刀從地上拍得飛起,身子微斜,長刀自空中掉落,自行入鞘。
“卑職陸慶,見過蘇大學士。”
陸慶朝著蘇大學士略一施禮,得了蘇大學士點頭之後,又向上官老太爺問好,隨後才轉向場中眾人,隨手一拱,淡淡道:“見過諸位大人。”
秦先羽見他前後三次見禮,差別極大,態度也如天壤之別,但其餘人卻都不敢有絲毫不悅。
且不說陸慶乃是代表著州府柳珺前來的,就單是陸慶本身,就是京城一位禁軍統領,雖然派到州府身旁作了護衛,但官職還在。真要論來,在場之中,眾人官職或地位,有六成人是要比陸慶低上一籌的。
乾四爺低笑道:“蘇老頭,你好歹也是一位大學士。這陳家雖是一方富強,可卻隻是鄉下豪紳,當著你的麵,汙蔑栽贓,任意擒人,似乎沒有把你放在心上?”
蘇大學士平靜道:“你也不用激我,陳家膽敢如此肆無忌憚,必然是有底氣的。現在有陸慶在前出頭,便仔細看著吧。”
乾四爺道:“也好。”
……
陸慶朝眾人見過禮後,便在所有人極為驚訝的目光當中,朝著秦先羽拱手一禮。
見到這一幕,陳公子仿佛被雷霆打中了一樣,直到這一刻,他才真真切切地意識到,眼前這個看似平和的少年,這個根本不放在他眼中的小人物,似乎並不是那般便能容易操縱的。
“你們是說,秦公子盜取寶物,偷取銀兩?”
陸慶轉過頭來,冷著臉麵,問了一聲,不待回答,便寒聲道:“人證物證何在?”
袁大人平日裏也自覺一雙巧嘴,能說得八麵玲瓏,不知怎地,在陸慶眼前,威壓逼迫之下,竟呐呐說不出話來。
連袁大人都是如此,自幼養尊處優的陳公子,更是狼狽。
“沒有任何證據,單憑你們揣測之說,便想將人擒走?”
陸慶厲喝道:“你們視大德聖朝律法何在?你們還當真豐行府是你們自己家中,以自己為王法不成?”
秦先羽暗道厲害,陸慶這幾句話倒還在其次,但言語之中,不免帶上內勁催發,產生動人心魄之感,加上陸慶本身地位頗高,見識廣博,乃是身經百戰的一位禁軍統領,不乏殺氣,竟隱約有了震懾全場的威勢。
“他言語淩厲且威嚴,加上內勁催發,殺氣淩人,場中盡被他一人折服,恍惚之間,還以為陸慶才是此地之主。這種威勢,幾乎已經難以用武藝形容,堪稱武道。”秦先羽暗暗吃驚,倘若再往玄妙之處去看,幾乎跟典籍中神仙所居的道場有了一兩分相似。
被陸慶連聲喝問之下,袁大人幾乎如雷轟頂,直到此時才恢複幾分,顫顫說道:“那殘破道觀之中,有巨額銀兩,這便是證……證據……”
不知怎地,在陸慶炯炯如火的目光下,袁大人聲音中竟也有些顫動。
“銀兩?”陸慶冷冷道:“有銀兩便一定是證據?莫非這銀兩打上了標記?昔日秦家藥堂如日中天,如今雖非秦公子親自執掌,但秦明錦先生總有家財遺留罷?”
“不可能!”袁大人未經思索,立即搖頭道:“他怎麽可能還有銀兩遺留?”
“為何不能?”秦先羽似笑非笑,說道:“難道袁大人是想如實相告,讓在場的諸位大人知曉,我那秦家藥堂的積蓄,其實是被你及那些秦家表親瓜分了去,並無半兩銀錢落在我的手裏?”
“胡說八道!胡說八道!”袁大人麵色大變,喝道:“你敢汙蔑本大人,我……”
“也不與你多說廢話,你隻覺得我這銀兩來曆不明,因此才要拿我入獄是吧?”秦先羽拍了拍道袍,對此事顯得不甚在意,“且不說秦家積蓄,單是小道這些年來采藥治病,就有不少銀兩,你看我這百歲寒年草,不就是價值奇高的寶貝?”
“那二百多兩銀子,是小道多年省吃儉用,生生存下的積蓄,是準備將來還俗,用來娶媳婦的。哦,對了,我還未真正拜入道門,朝廷和道門,都還未記錄在冊。”
頓了頓,秦先羽歎了一聲,說道:“小道我苦苦積攢多年,省吃儉用,到頭來竟成了賊贓,可歎,可歎。”
他原本還想說自己治好了柳小姐的病症,獲得州府大人賞賜一千兩銀子,借此敲詐一把。
但仔細想了想,還是作罷。
州府大人俸祿雖高,但揮手之間賞賜上千兩銀子,便有貪汙的嫌疑。此外,柳小姐染病一事,柳府多半不願被外人知曉,若是從自己這裏傳了出去,也是不好。
正是這般想著,就聽陸慶淡淡道:“秦公子,你那兩千銀兩,莫非也放在道觀之中?”
秦先羽微微一怔,心中升起一股荒謬之感,但終究是點了點頭,略作沉吟,補充道:“聽他們所說,隻說起我那二百多兩積蓄,並未說起兩千銀兩的事情,加上我藏得隱秘,多半是沒有被搜出來。”
陸慶暗自讚賞一聲,秦先羽這話,正是圓了先前的破綻,隨後,便聽陸慶說道:“若是搜不出來,隻得說明他們這些領著朝廷俸祿的家夥,全是廢物。若是搜了出來,隱瞞不報,更是貪贓枉法,論罪當判牢獄之刑。”
適才那捕頭嚇得麵色發青。
“兩千銀兩?”
袁大人和陳公子對視一眼,都有幾分不妙之感。
“前些日子,州府大人請秦公子過府治病,正是妙手回春,堪稱神醫二字。事後,大人賞賜兩千銀兩,此事我陸慶可作擔保。”
陸慶轉頭對著身後一人說道:“你且去查一查,那兩千銀兩何在?”
那人領命而去。
陸慶朝著秦先羽看了一眼。
秦先羽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兩千銀兩,五五分賬,各分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