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時你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30歲以後的人生。如果你想要變得更好卻不知從何開始做起,不妨來看看我的建議。
學什麽才能終身受益
我本科學習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以後去了專業對口的企業。即便如此,我在工作中也僅僅用到了電路與電機學相關的少許知識,所用內容連大學四年所學的5%都達不到。
已經參加工作的同學大多對此深有體會:畢業以後從事的工作和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幾乎沒有多大關係。專業對口的工作都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一畢業就轉行的同學呢?如果你恰好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可能會有疑惑:既然以後工作和大學課程中的內容沒什麽關聯,那麽大學學的知識究竟有什麽用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究一下為什麽要學習,該學什麽內容,又該怎樣去學。
我們的精力、專注力都是十分有限的,你在一件事上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就意味著你做另一件事的時間變少了。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裏學習“正確”的內容就尤為重要了。
羅馬尼亞管理學家約瑟夫·朱蘭的“二八法則”告訴我們,在任何一組東西中,重要的部分隻占其中的20%,其餘80%的內容都是次要的。你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見到“二八法則”的實例:社會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裏,80%的銷售業績來源於20%的客戶,考試中80%的分數來源於20%的重點內容……所以,與其用100%的精力學習一個領域100%的知識,不如用80%的精力去學習多個領域20%的精華。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多元的思維模型,並且依靠這些模型的組成框架來進行決策。他把這些模型稱為“普世的智慧”,意思就是適用於世界上形形色色問題的解決辦法。這些思維模型來自數學、經濟學、物理學、心理學等學科。
其實,學習的根本目的是改變人對某一事實或觀念的思維方式。學習知識與技能就是為了能夠看懂我們的自身經曆,並解釋我們所處的世界。
我們選擇所學專業的理由各不相同,可能是父母代替自己做的決定,可能是自己頭腦一熱跟風選了某個專業,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想去的專業沒有去成而被調劑到現在的專業。總之,很多同學上了大學以後發現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於是總為自己當下所學的專業而感到後悔和抗拒。然而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即使當時你成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也可能會有同樣的感慨。
因為真正的刻意練習是很少有樂趣可言的,“寓教於樂”僅適用於學習的啟蒙階段,想要提高水平就必須付出努力。無論你學習什麽專業都逃脫不了課程難、原理複雜、需要記憶的內容龐雜的現實。
記住,“不喜歡”並不是“成績不好”的理由,懶惰才是。當然,不講求方法的盲目努力也屬於戰略上的懶惰。
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你隻是死記硬背,那麽除了應付考試之外,知識對你的個人成長與未來職業發展並無幫助。但是,一旦你掌握了自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學科的底層規律,未來就職於任何崗位都會做到遊刃有餘。這才是大學教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這裏給大家的建議是,無論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專業,都要認認真真把它學好。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多了解一些其他專業的知識,尤其是數學、經濟學、物理學、心理學等學科。課表寬鬆的時候你可以去“蹭”其他專業的課,也可以去圖書館找相關專業的入門書籍來自學。如果不是精通而隻是達到掌握思維模型的程度,你需要學習的內容並不會特別多。有了這些跨學科的思維模型,當你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可以調用多個領域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怎樣讀書
大學階段應當多讀書,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好書。有三種類型的書籍對我們尤其重要:一是文學類的書籍,二是專業類的書籍,三是致用類的書籍。
讀書,主要是為了增長見識和陶冶情操。文學類的書籍讀多了,人的談吐、行為舉止都會發生改變,“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經典的名著往往都依托於特定的曆史背景,它們對於理解某個時期的世間百態頗有裨益。我對文學類的書籍通常都是隻字不差地仔細閱讀,遇到特別精彩的段落還會反複讀幾遍。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伏筆呼應等內容唯有靜下心慢慢讀才能品味到其中的曼妙之處。文學書籍對人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並不是說你一年快速翻完兩百本文學書籍,從此就能談吐不凡、隨手寫出好文章了,而是你必須要有大量的閱讀基礎,才能真正實現由內而外的改變。
專業類的書籍內容通常很枯燥,但閱讀專業類書籍卻是我們認知世界最有效的方式。倘若隻是為了打發時間而讀書,恐怕讀得再多也毫無長進。隻有不斷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閱讀對自己來說“晦澀難懂”的書,才能學到更多知識。在前麵“學什麽才能終身受益”的部分,我告訴了大家要重視基礎學科的學習,這些學科最根本的原理性知識,還要通過專業類書籍獲得。
致用類書籍是用來幫我們解決自身問題的。如果你對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麵的表現不太滿意,就去閱讀《非暴力溝通》與《溝通的藝術》之類的圖書;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管不住自己,就去閱讀《自控力》之類的圖書;如果你不知道怎麽管理時間,那就去閱讀《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類的圖書。這些書通常會給出一套係統的方案,內容也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隻要學會其中的方法,閱讀的價值就實現了。我建議大家在閱讀此類書的時候先看一下目錄和序言,然後去翻章節後麵的小結,再有針對性地閱讀重要的部分,不需要從第一頁一直翻到最後一頁,更不需要逐字閱讀。
互聯網時代,知識焦慮似乎成了每個人的“標配”,人們一邊在瀏覽手機裏的碎片信息上花費大量時間,一邊抱怨自己沒時間讀書、學習。移動閱讀最大的危害就是信息內容碎片化。一個零碎的知識點就如同一粒沙子,沙子堆得多了隻是變成沙丘,要想聚沙成塔,就必須讓知識之間產生聯結,讓每個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係。一本好書本身就是自成體係的,你在梳理這本書的體係時,也能學會自己建立知識體係的方法。
提升圈子的層次
古典老師在《躍遷》一書中提到三種學習的思路:第一種是遇到問題苦思冥想;第二種是遇到問題通過網絡與書籍搜尋資料;第三種是遇到問題通過和別人溝通找到問題的答案。
這三種學習思路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你不去主動思考問題,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查閱問題的相關資料;如果你不查閱相關資料,就無法和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解決問題。
遇到問題找別人溝通是其中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大家上學的時候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問一問同學或者老師,一下子就茅塞頓開了。老師和同學是知識的傳輸者,你是知識的接收者。一個人獨自思考容易鑽牛角尖,而相互交流後就有了多維度的見解。用自己的答案去交換別人的答案,從多角度看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聯機學習”。
成長就意味著你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雖然很殘忍,卻不得不這樣做。人是一種很容易被環境影響的生物。可以說,你所能達到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所處的“圈子”。比如你的室友每天打遊戲不學習,在這種環境中,你也很難靜下心學習;比如說你剛畢業進了一家穩定的公司工作,很容易就會被那種氛圍感染,漸漸失去追求突破的鬥誌。對於第二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很多同學畢業一年之後就放棄了自己曾經想要通過一己之力改變所在企業現狀的理想,學會了得過且過,隻有極少的一部分同學跳出了舒適圈。因此,如果你想變得更優秀,就要主動融入更高層次的“圈子”。
根據“二八法則”,在你的人際關係網絡中,有20%的人會對你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他們比你更優秀、更上進,並且樂於幫助你。我們把身邊的這些朋友稱為“貴人”。他們還有比你更高層次的“圈子”。你要努力去結識這些屬於20%的人,然後跟隨他們融入新“圈子”,再去發現新“圈子”裏的“新貴人”,一步一前進……
中學時期的重點班就是學校根據考試成績給學生劃定的“圈子”。上了大學以後,你可以主動去和那些身處高層次又與你有所交際的人建立聯係。這種向上攀升的力量是巨大的。經濟學和社會學中有一個術語叫作馬太效應,就是說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一旦你變得越來越優秀,加入了馬太效應的正螺旋,你的努力得到的收益就會被放大。
比如說你在高考時成績優秀,來到一所名校讀書,那麽就進入了向上攀升的第一個環節。接下來你會享受更好的師資和學習環境,同學也會成為你的社交資源,畢業時也更容易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了一份好工作的經曆,你跳槽時也更容易得到更好的崗位和更高的薪水。再比如說,現在很多人在做自媒體,一旦你擁有了“粉絲”基礎,各種商務合作就會蜂擁而至,名氣也隨之水漲船高。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一旦你進入了一個“好上加好”的正螺旋,就會以超乎自己想象的速度向上攀升。
但是在此之前你要明白,優秀的人通常更願意和優秀的人做朋友。要讓自己結交到更厲害的人,先要通過學習和讀書讓自己變得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