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玉成

話語投機的本間雅晴中將、黃實秋處長以及陪同翻譯的藤田鵬少將回到前殿時,酒席已經撤下,中佐少佐們都回去督促部隊抓緊休息,隻有參謀長原田義和大佐以及步兵第2聯隊高橋政雄大佐、輜重兵第27聯隊石川綆郎大佐正和加藤鑰平大佐喝茶聊天,笑聲不斷。

見師團長回到前殿眾人忙起身相迎,本間雅晴坐到主位上好奇地問大家說什麽興致這麽高,高橋政雄忙說:“將軍,原來這所宅邸是太平天國著名勇將陳玉成的王宮,加藤聯隊長正跟我們介紹鹹豐年間的長毛之禍,講到曾剃頭被太平軍逼的要跳湖自殺,奏折中以‘屢敗屢戰’掩蓋失敗,自我解嘲。感到很是可笑!”

“噢!陳玉成,聽說是個了不起的年輕人,一個窮人家的苦孩子靠軍功坐到王位上很少見的。”他扭頭問坐在下手的黃實秋“黃桑,陳玉成真的在這裏住過嗎?”

黃實秋用四川話說:“是的,將軍,這一點是千真萬確的。”

等薛雲龍翻譯完,他繼續說:“太平軍在金田起義後,受到圍攻,損失較大,就離開了貧瘠的廣西進入魚米之鄉的兩湖地區,一路裹挾窮苦五十萬壯大聲勢,攻擊長沙失利後,北上攻克武漢,沿長江順流而下,甩開圍攻的清軍主力直下江寧,改名天京定為都城。”

“這期間陳玉成在幹什麽?”本間好奇地問。

“他那時還是個孩子,太平軍起事時他才14歲,父母早亡跟著他叔叔生活。而他的叔叔陳承熔是太平天國的早期領導人之一。排名秦日綱之後位列第八。”

“還有排名,我沒聽說過。你給我說說。”這引起本間更大的好奇。

“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頂天侯秦日綱、佐天候陳承熔。正好八人,六王之外,秦日綱主外、陳承熔主內。”

“那麽陳玉成是什麽時候封的英王?”

“那是七八年以後了,開始幾年陳玉成因為年紀小在童子軍裏習武,表現很出色加上叔叔的影響很快做了童子軍首領。太平軍站穩江南以後開始北伐和西征,翼王石達開帶著秦日綱去攻打武漢,陳承熔希望日漸成熟的侄兒多立些軍功。就讓秦日綱把陳玉成的童子軍也帶去了。這才讓這個軍事天才脫穎而出、遼闊的長江兩岸成了他施展才華的舞台。”

“武漢不是被太平軍占領了嗎?”

“太平軍是典型的農民起義軍,流寇作戰、以劫掠為生,每占領一地搶完就放棄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占領南京後,楊秀清感到缺乏縱深保護,這才開始向外擴展控製區,派兵北征西討。命令石達開溯江而上攻取兩湖。”

“溯江而上、向西仰攻和我們現在的形勢很像呀。他們成功了嗎?”

“成功了!原因是他們選擇了從大別山中的六安、霍山、英山、黃陂的線路攻到了死守在湖口、九江、黃梅的湘軍身後,打了曾國藩一個措手不及,在九江把湘軍主帥曾國藩的座船也給虜獲。曾國藩乘舢板逃脫,投水自殺,為其部所救。此後石達開分兵三路,全線反擊。太平軍第三度攻克武昌,湖北省長江兩岸大部為太平軍所得。”

“你說陳玉成是在此次戰役登上曆史舞台。是在九江嗎?”

“不,是跟隨秦日綱攻打武漢時,武漢城池堅固守兵眾多還有大炮。陳玉成經過四年的苦練身體強健、武功高強。他叔叔陳承熔跟秦日綱關係莫逆,秦日綱不願讓他們上前線就把童子營留在大帳當守衛,所以前期童子軍並沒有突出表現。

爭強好勝的陳玉成不甘心在戰場上當看客,看武昌久攻不下極力請戰,無計可施的秦日綱隻好答應他們試試。陳玉成親率五百童子營部下冒著炮石羽箭率先縋城而上,手持長矛占據城堞。渾身浴血死戰不退,掩護其他人衝上城頭。清兵因此膽寒潰散。武漢陷落。

誰也沒想到十八歲的陳玉成在戰鬥中如此英勇,此後童子營充作秦日綱部隊的主力屢立戰功、被提升為檢點。統領後十三軍及水營前四軍,據說相當於今天的師長。”

本間聽完不免釋然,他一向佩服縱橫帷幄的統帥級將領,對猛打猛衝的勇將興趣不大,轉移了話題:“原來是個猛將。你剛才說陳玉成立功的這次是太平軍第三次攻陷武漢,第一次是從湖南攻來的,那麽第二次是如何進行的?”

“當時太平軍占領南京不久,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清軍地方兵力被清除、清廷無兵可派,防守相當空虛,胡以晃、賴漢英、曾天養、林啟榮等奉命帶兵五萬戰船千艘,溯江西征,在湖北田家鎮大破清兵,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嚴重威脅到清王朝的統治。

正因為這次西征迫使清廷決定各地鄉紳可自辦團練,居喪在家的曾國藩才得以聚攏親族部屬,練出湘軍,成為剿滅太平軍的主力部隊。湘軍自西向東步步壓縮,經過八年多的反複,湘軍日益壯大,裝備了洋槍洋炮,戰鬥力遠遠超過八旗兵和綠營兵,成為中國現代陸軍的開始,湘軍、淮軍的強勢出現也開啟了漢族官員統領漢族軍隊的先河。”

本間關注的是曆史上溯江仰攻的實際戰例,他在參謀本部擔任情報部長多年,喜歡收集分析各種戰例,聽了介紹,馬上進行歸納對加藤說道:“這麽看來,攻擊武漢一是要利用對方缺乏準備**,二是由長江水道佯攻牽製、經大別山陸路側翼包抄,對嗎?”

陳海鬆偽裝的加藤就是想誘導日軍分兵,讓其有限的兵力分散在國軍重兵集團麵前。打成膠著狀態,雙方都無法獲勝又都無法脫身。為後方工業基地和根據地的建設爭取時間,附和道:“我完全讚同將軍的看法!如果徐州會戰一結束或是還沒結束時11軍發動進攻,估計現在大半個支那都在皇軍控製之下,而且支那軍主力也在東西夾擊下基本消滅。

可惜,帝國在對華政策上過於拘謹,始終下不了全麵進攻、徹底占領的決心,添油般逐步擴大規模一點一點增加部隊。喪失了迅速解決支那戰局的機會。現在支那軍調集重兵嚴陣以待,咱們沿江仰攻吃虧太大。卑職建議派出奇兵側翼迂回。”

“喲西!現在的被動局麵都是戰略上遲疑搖擺所造成的。僅僅27師團和第九師團去救援也無法撼動支那百萬大軍的堵截,還需要調集更多皇軍在側翼展開。煙俊六司令官已經作出部署,即將趕到合肥的第二軍將從北線攻擊,我們的阻力會減輕不少。

陳玉成當初就住在這裏嗎?他最終是個什麽結果?”他看了一眼黃實秋和馬騰雲兩人一眼,見兩人並沒有任何反應。不過搞了多年情報工作的習慣讓他又把話題轉到這所宅第上。

這回不等藤田朋翻譯給黃實秋。加藤就搶著解釋起來:“太平天國打破清軍的江北大營、占領武漢後,內部爭權奪利發生了嚴重內訌,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陳承熔相繼被殺、加上征戰陣亡的曾天養等,實力大損帶兵將領缺乏,主持朝政的石達開果斷提拔使用了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等年輕將領。

為救鎮江之圍,他帶壯士數人劃著小船冒險衝入鎮江,與守將約定內外夾攻。遂大敗清軍,不僅解了圍還各部聯合,激戰四晝夜,打破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清軍統帥向榮敗逃丹陽,自縊而死。徹底解了天京之圍並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處於全盛時期。

此後陳玉成移防天京以西、駐節安慶抵擋湘軍進攻,以為天京屏障。但他在這裏居住的時間並不多,經常在外征戰。廬江、三和、揚州不停廝殺,給湘軍造成巨大傷亡。被曾國藩稱為第一悍將。因為他兩眼下有黑痣,遠遠望去像有四隻眼睛。被汙為四眼狗。清史評價說:玉成凶狠亞楊秀清,而戰略尤過之。

太平天國後期,石達開遭受洪秀全猜忌離去,軍事行動主要靠他運籌張羅,雖然很努力但元氣大傷、管理苛責、朝政腐敗的太平天國已是病入膏肓、獨木難支。西線接連失利,安慶被圍一年多始終無法破圍,最終失陷,退守桐城、廬江,在壽縣被內奸出賣被俘身亡。”

本間歎道:“唉,可惜了!支那從來都是奸臣誤國、惡人當道的。現在也一樣的,我忽然想起來陳海鬆,此人也很強悍、也很年輕、有勇有謀,在華北、滿洲興風作浪,殘害了不少帝國將士。這次跑到九江圍住11軍,讓皇軍疲於應付,足見其能力出眾、膽略驚人。

對付這樣的對手,我們不能僅僅依靠皇軍的武力對抗,更要利用支那國共兩黨間互不信任的現實、散步謠言進行反間、挑撥,造成蔣介石的疑慮令其離開第九戰區,最好能將其治罪。以我對支那曆史的了解,年輕有為的將軍很少有得到善終的。

原因就在於,他們年輕衝動,考慮問題不全麵,很難顧及方方麵麵的利益,遭受同僚下屬的攻扞。再有一點,他們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對上級的意圖不屑一顧,引起上位者的猜疑。像嶽飛、石達開、郭鬆齡等都是這個下場,我相信陳海鬆也逃脫不了這樣的下場。”

此言一出,讓旁邊的陳海鬆哭笑不得,這老鬼子不是一般的指揮官,對國內形勢很有研究、善於運用謀略,比昨天處死的永見俊德少將更陰險狡詐,這樣的家夥要是落到蔣介石手裏還不得興風作浪,日偽頑聯合夾擊下八路軍哪裏還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他做出佩服的表情說:“本間師團長沒白在中國生活這麽多年,對中國的局勢真是明了,分析的一針見血。你的願望蔣介石已經替你實現了。現在第九戰區的司令長官就是蔣介石、副司令長官是薛嶽,陳海鬆已經調任新成立的第七戰區司令長官。”

本間沒得到這樣的通報,聽到這個喜訊讓他愣了一下,隨後大笑著站起身來:“啊!哈哈哈!我隻是感覺有這種可能,沒想到變成了現實。嗯,好!我估計蔣介石感覺九江大局已定,要把勝利者的榮譽留給自己。哈哈哈,支那人真是卑劣。好好好,這倒是幫了我的忙,沒有了詭計多端的陳海鬆,救援行動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將軍怎麽就不問問陳海鬆去了哪裏?”

本間還沉醉在驚喜之中,不在乎地說:“去哪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現在不在九江,九江縱然有幾十萬大軍也都是些土雞瓦狗、該逃跑繼續逃跑、該潰散還得潰散,不值一提。”

“據我所知,九江周圍有薛嶽、吳奇偉、商震、關麟征、黃維、俞濟時等支那名將,軍隊裝備訓練也很強、此次岡村司令官被圍就是他們所為,怎麽可以稱之為土雞瓦狗呢?”

“看來你們第三師團對支那軍隊並不了解。支那軍和帝國皇軍不同都是長官的私人部屬,駐紮一地就擁有民政權、稅收權,地盤和軍隊是將軍們維護自己的地位、收入的基礎就像維新之前各地的大名一樣。部隊是否出戰、是否需要拚命都是長官說了算。

在支那國家政府沒有威信,沒有力量消除私人武裝或是統一整編真正的國家軍隊,將軍們失去了軍隊就失去了一切,統兵將領皆有私心,因此戰事不利時支那將軍們都會選擇撤離前線以保全部隊實力、從而維護自己的利益。

當年熱河作戰,我軍不足六萬,支那將近三十萬,可他們相互間不配合不支援,缺乏橫向聯係、沒有縱深保護,一擊即潰。盧溝橋事件時,駐屯軍不過六千人,加上關東軍配屬的支隊,總共不過兩萬,29路軍10萬餘眾,就是無法形成兵力優勢,被我軍各個擊破。

攻略山東時,韓複榘六七萬人守備黃河,我們原計劃要用半個月時間,可僅僅3天,河防部隊撤退一空,我軍沒費吹灰之力輕鬆占領濟南。這個安慶更是炮擊三天和平接收,讓波田重一撿了天大的便宜。九江十幾個師為什麽就擋不住波田的攻擊,都怕自己拚光了部隊被人收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