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與娑羅樹,無花與有花,都是佛祖曾經撫摸過的樹。

我,慧可,俗姓姬,虎牢人①。年輕的時候,我做過儒生。曾經幾時,易學深深吸引我,青燈熒熒,使得我努力鑽研。後來,我頓悟出家,精研三藏內典。不惑之年,在嵩洛,我有幸得遇天竺沙門菩提達摩,尊禮他為師。

跟從達摩師苦學六年,我精究一乘妙旨。

民間傳說,都講我為了向達摩師學佛法,立雪中數天,且為表求學決心,自己雪中斷臂,終於感動達摩。這些,都是俗家弟子以訛傳訛。我的那隻胳膊,有一次夜間走夜路,中途遇賊,為賊人砍斷,並非我自己為了求法而自行斷掉。②我師父達摩,傳我四卷《楞伽經》。通讀過後,我終於悟道。人生根本之處,在於重視念慧,而不在語言表象。

“忘言忘念,無得正觀”,此八字,常在我心。我深信,一切眾生,皆具有同一真性。如能舍妄歸真,就能達到凡聖等一的境界。

眾生佛陀無別,乃我師達摩正傳的心法。師父常常對我解釋,無始以來的習氣,造成了凡世間人們的沉迷,如果能夠徹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舍離一切能取、所取的對立,就一定會達到無所分別的解脫境界。

自皇建二年③到天統五年④,這八九年間,我一直受北齊皇室供養。孝昭帝高演,本來是個不錯的皇帝,畢竟業障不除,他竟然殺掉侄子高殷。僅過三旬,他就在打獵中驚兔傷肋。臨死,他遺命其九弟高湛繼位,並對他說:“你不要效仿我殺侄的行為,善待我兒子。”結果,業報在即,高湛有樣學樣,繼位後不久就把孝昭帝的兒子高百年殺掉。

帝室血親相殘,北齊尤為常態。

《無量壽經》有雲:“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數之自然,應期而行。殃咎追命,無得從舍。”可見,業報是自作自受,不能由第二者代替,而且循環往複,無法停歇。

十二因緣⑤,六道輪回⑥,超脫之法,隻能通過至善修行達到。佛國世界,因因果果。帝王之家,餘殃無常。

今日僧寺有客來。北齊的趙郡王高睿,小名須拔。他自幼就非常向慕佛法,常入佛寺與我談法論道。

高睿這個人,北齊帝室至親,乃神武帝的親弟高琛的兒子。高琛色欲盛壯,因奸汙其兄神武帝侍妾,被杖打身亡,年僅二十三歲。當時,高睿出生三旬不到。神武帝殺弟之後,特為後悔,就把侄子高睿養於宮中,恩同諸子。高睿生母,乃魏朝的華陽公主。高睿至孝,十歲時喪母,三日水漿不入口,哀感左右。在居喪期間,高睿盡禮拜佛,持佛像長齋,形銷骨立。神武帝高歡崩逝的時候,思念伯父養育之恩,高睿哭泣嘔血。文宣帝高洋受禪建國,作為至親宗室,高睿被進封爵為趙郡王。

這位王爺,身長七尺,容儀甚偉。文宣帝天保二年,他外出為定州刺史,加撫軍將軍、六州大都督。年僅十七歲的他,在州期間,留心庶事,糾摘奸非,勸課農桑,接禮民俊,所部大治。天保十年,高睿得加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太子太保。

孝昭帝高演臨崩,高睿以宗室之重,預受顧托,奉迎武成帝高湛於鄴城,以功拜尚書令,攝大宗正卿。後來,他得拜司空,攝錄尚書事。武成帝末年,進拜太尉。

這位趙王高睿,宗室勳貴,久典朝政,一直清真自守,譽望日隆。所以,當權的奸佞小人,對他非常忌憚。

怏怏之餘,高睿自撰古代忠臣義士名言成書,名為《要言》。今日,他親自把書送到佛寺,並與我講談佛法。

沒有過多寒暄,高睿直入主題,問:

“大師,《楞伽經》中所講的佛凡一體、染迷淨悟的‘如來藏’,我思慮再三,總不得要義,可否為我宣講之?”

“老衲非常欣慰。有王爺如此禮佛修道,追根尋源,誠為佛門幸事。”

“‘如來藏’的藏,是‘胎藏’的意思。‘如來藏’,就是指如來在胎藏中。作為‘佛性’的別名,‘如來藏’突出了一切眾生生來具有清淨的如來法身,也就是說,人人皆可成佛。正如《楞伽經》卷一中講:‘如來藏自性清淨……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

“經中卷四又說:‘如來藏是善不善因。’也就是說,自性清淨的‘如來藏’,它也是‘善不善因’。‘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此如來藏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這段話的意思是,‘如來藏’受到‘無始’以來的‘虛偽惡習’熏染,被‘客塵’煩惱所障蔽,從而變成了‘識藏’,與被染汙的七識攪在一起。從此,‘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也就是說,人在‘苦樂’之中生滅不息。因此,佛法修證,就必須將被熏習汙染的‘如來藏’繼續,再轉變成清淨的‘如來藏’。恰如《楞伽經》卷二而言:‘一切自性習氣,藏意識見習轉變,名為涅槃’。”

“應該注意的是,這個‘如來藏’,並沒有定相與實體。人我身心的一切現象,包括整個人生、宇宙世界,都是由五陰等相續流注不斷、因緣和合、互為因果而形成的。……最終,所謂‘如來藏’,其實也不是指真有一個實在的‘如來藏’存在,這個詞語的提出,隻是如來說法時隨緣開示的方法之一,原本是為了引導學人舍離不實的我見和妄想,迅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殿下您對‘如來藏’這個詞語,同樣也不可執著。”

我仔細為高睿解釋道。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高睿似有所悟,喃喃自語。

我大加歎賞地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隻緣心迷,不能自悟。……愚人智人,從佛性來講,本無差別。隻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而‘如來藏’,本來就是澄明湛寂,因內外境風的吹**,人本心寂然清淨的本體,往往浪潮起伏,洶湧澎湃,顛狂妄生,便轉生一切境界,無有止境。恰似《楞伽經》卷一所說,‘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飄**心海,識浪不斷’。”

高睿點頭不止。

“大師,《楞伽經》卷一中講:‘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影水月。’弟子我思慮再三,還是不能完全弄懂其間深意。”高睿問。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殿下看到的,是由無明惡習熏染藏識而變現的虛幻現象。萬法都如夢幻似的生滅滅生。一切諸法,本來空無自性。如果是聖者,他就能置身其中,不失心境的澄明。一切法,生滅無常,猶如夢幻,而這一切,都是從心意識所變現出來。殿下應該舍棄執著,真正從名相分析的角度去看問題。《楞伽經》所重,乃心靈的體證,是以悟者之心對萬物的體驗。如果您離開了心靈的體驗,就不可能真正體會經文大意。殿下,真正見道的悟者,本身就處在色塵世界之中。那樣一來,看待自身和外物,你就會親證到如夢似幻的存在。”為了進一步引導高睿能深悟佛經,我循循善誘,以莊子學說來加以旁證:“《莊子·齊物論》中曾經講到過,‘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就是說,天地萬象,從異的方麵來看沒有一物相同,就同的方麵來看沒有一物相異。所以,天地、我,都是從同一個本源生起,而萬物,恰恰都是本體的顯現。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楞伽經》認為‘性歸自己’,所以,天地、萬物和我都是因緣所生。它們依照一定法則變化,無所謂永恒。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恰恰由於其性本空,具有流轉無常的可變性,在不同的境遇下,有著不同的變化,形成宇宙萬有生生不息的原因。不論物質還是精神,其性皆空,因此都具有共同的屬性。當一個人,清淨到了極點,整個身心充滿了光明,寂照時涵蓋整個虛空,物我兩忘,就能達致心靈最徹底的覺悟。能理解了這些東西,才能徹悟經文中所講:‘浮雲火輪,揵闥婆城,無生,幻影水月及夢,內外心現。’”

高睿眉頭緊鎖。看來,依照他當下的識見,不能完全理解我所說的道理。

“大師,如今我心內煩惱,不能深入思考佛陀經意……俗念攪心啊。太上皇崩逝,和士開秘不發喪,不知他有何居心。我質問他,他舉出神武帝、文襄帝崩時均不發喪的例子。其實,大行皇帝,早先已經傳位給當今皇帝。皇帝年紀雖輕,大齊當朝群臣能得到富貴,皆由皇帝父子之恩,所以,王公勳臣,必無異誌。世異事殊,現在豈得與神武帝、文襄帝的霸府時代相比!我勸說多時,和士開才勉強發喪。如今,朝中事情多紊,貴為宗室親王,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老衲沒有接高睿的話題。

世事紛紜,鉤心鬥角,我佛慈悲,憐憫眾生。這位親王,心仍為妄念所纏,不能解脫。我默然片刻,開口禱念《楞伽經》:“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有無有相續相計著。”

高睿傾耳聆聽。一臉茫然。

癡迷的眾生啊,包括這位高睿親王,他們內心的欲望之繭,把自己牢牢纏縛,恍恍惚惚,就如飄墮在深不見底的生死大海,也似流浪在渺無際涯的曠野,也如汲井轆轤,輪回旋轉不休。正因癡迷執著,所以妄念繁生。

“殿下,你知道渴鹿陽焰的妙喻嗎?”我問高睿。

高睿具有一定的悟性,隨口誦道:“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無始虛偽妄想所熏習,三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性。……”⑦我本來很想開解他,他本人的狀態,恰似經文所說的“愚夫”。

“和士開非常陰險。太上皇崩逝後,他與我、左仆射元文遙密議,表示說黃門侍郎馮子琮是胡太後的妹夫,認定他日後會幫助胡太後幹預朝政,下詔把馮子琮為鄭州刺史。過後,我們才知道,如果不是馮子琮早先堅持,和士開早就矯詔把我和掌管禁衛軍的領軍婁定遠外放於都城外。我沒有先見之明,反而中和士開奸計,把與我們一線的馮子琮從朝廷中清除出去,自悔墮奸人之計!”高睿兀自喋喋不休。

靜默良久,他的念頭又轉回佛理,問道:“幻化非真,誰是誰非?虛妄無實,何空何有?”

我送偈頌十句與他:

“備觀來意皆如實,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湣此二見之徒輩,申辭措筆作斯書。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

高睿一臉茫然。

“殿下,大師門外有人來供香火,是和士開和大人。您是否回避?”高睿的從人來稟。

看來,佛門之地,難免是非。

①今河南滎陽縣。

②唐朝道宣《續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記述慧可“遭賊斫臂,以法禦心,不覺痛苦”,所以慧可“雪夜斷臂”故事的真實性值得研究。後來,有關禪學的史籍,如淨覺《楞伽師資記》、杜朏《傳法寶記》、道原《景德傳燈錄》、契嵩《傳法正宗記》等,多承襲法琳所書而否定道宣之說,所以慧可“斷臂求法”的故事,以後就被一般禪家所傳誦。

③公元561年。

④公元569年。

⑤也叫“十二緣生”,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部分,也稱“十二支”或者“十二有支”。

⑥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非天)。

⑦《楞伽經》卷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