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深、萬籟俱寂,鹹陽宮中、孤燈一盞。始皇帝獨座燈下,正聚精會神地批閱奏章、文件。接連幾天的宮廷舞宴、遊獵苑囿,他拉下了太多急需批閱的奏章、文件。孤燈下,始皇帝一手按著竹簡,一手握了禦筆,鷹眼圓睜,一篇篇地瀏覽,然後寫下自己的意見。

突然,始皇帝的眉頭皺緊了,把淳於越的奏章又重新看了一遍,忍不住往桌子一拍,猛地喝一聲:

“大膽!”

竹簡紛紛掉下,不遠處的趙高慌忙探頭來看。隻見始皇帝怒發衝冠,濃眉緊攢。

自親政以後,就很少有人敢說始皇帝不是的;平定了六國,始皇帝便一直生活在唯為獨尊裏麵。原來有些個性、敢於直諫的一些老臣,諸如繚子、茅焦這些人,不是離去,便是早被疏遠;如今身邊的不說趙高,就是肱股大臣,如王館、李斯、王翦等等,雖然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卻是外麵引進的,都是靠著始皇帝的一點信任,這才有了尊且貴地位。他們一個個都知始皇帝的心胸,差不多都不願指出他的不是。時日一久,麵對輝煌的勝利,始皇帝越來越自以為是,再加上他乖戾的性格,就很難再聽得進別人意見。沒想到,一個僅僅隻是博士的淳於越,竟敢出言不遜,誹議他的政事。

始皇帝畢竟是經過不幸生活勵煉的人,他大怒之後,又漸漸地冷靜下來。關於朝政,腹非的不知有多少,朕何不就此舉行一次朝議,讓眾臣都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此一來,朕心裏也就有數了。到時候,再殺了淳於越不遲。這麽想著,始皇帝一張疲憊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站起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一旁的趙高見了,這才趕忙走到他的麵前。

“朕今晚是哪兒也不去了。”始皇帝說:“你馬上去通知三公九卿及所有博士,明天一早,到殿前議事。”

始皇帝統一天下後,建立了完善的中央權力機構。這一套官僚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層層級級,分工明確、內部相互製衡,是始皇帝製度建設的得意之筆。這是他這麽些年來學習諸子百家的治國理論,依靠身邊的智囊團體,總結了各國官僚政治的經驗,依據分化事權、彼此製衡、監察相司的原則得來的。它使原本宰相一人統管的行政機構、軍事機構和監察機構都相對獨立起來,然後交由直接對皇帝負責的三公分別統管。博士們都是博學多才的人,秦國當時己有七十人。

因為以往朝議總是前幾天就給出議題,這一次卻沒這回事,趙高聽了之後,有些茫然地看著皇帝。

“快去吧,不要問為什麽。”始皇帝輕鬆地說。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所有的博士們都來了,上百人齊聚在大殿之上,大家都在相互詢問著一個問題:今天議什麽?問來問去,誰也不知道。大家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始皇帝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緩緩地進來。這一回,他沒興趣讓那位貞潔的女人坐在他身旁。

始皇帝不怒自威地環視了一下滿朝的臣子,剛才如趕集般熙熙攘攘的朝堂立刻安靜下來,一時間鴉雀無聲,連自己的呼吸也能夠聽得見。始皇帝心中甚是得意,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朗聲說道:“昨晚朕看了淳於越博士的一篇奏章,有些事情不太明白,所以讓大家來一次朝議。這事,就由丞相李斯主持,朕先聽一聽。”說罷,始皇帝把鼓勵的目光投向李斯。

由於對王館的一再多言有些不樂意,前不久,始皇帝就以王館年邁為名,讓李斯來接替了他的丞相位。至此以後,李斯緊靠始皇帝,始皇帝也依仗李斯,倆人不但非常投緣,還相互娶嫁子女,友好地走到始皇帝生命的盡頭,成為中國皇帝史上君臣關係最好的一對。這是後話。

李斯聽了皇帝的口喻,出列走到堂前,對始皇帝一揖,大聲宣布說:“博士淳於越,講敘自己的觀點。大家注意聽好,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淳於越隻是個普通博士,排位在後麵,聽了李斯的話,分開眾人,不卑不亢地走到堂前,對始皇帝施禮,然後說:“臣以為,滅六國後,我國所執行的郡縣製很不好。這隻要看看過來的曆史,就可以知道。古時的殷周,就因為分封子弟功臣,所以能夠長久地擁有天下。現如今,陛下擁有的天下中,三公重臣多為普通百姓;到時候,假若國家出現危機,靠誰來救助?臣也算是個博學的人,從來還沒有聽說過,天下的事情,有不學習古人而能夠長久的。所以臣主張,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實行分封製,以保我大秦能夠天長地久。否則的話,恐怕我大秦國難以長久。”

始皇帝聽了,臉色氣得鐵青,但很快又恢複過來。朝堂上議論紛紛,有人在罵淳於越膽大妄為。始皇帝目示李斯。李斯會意,溫和地問道:“還有相同的看法嗎?”

隻見王館站出來,說:“我大秦國如今滅的六國,其中燕國、齊國、楚國舊地,離我們關中遙遠,如果不分置諸侯王的話,就很難進行鎮撫管理。所以,老臣建議皇上,分立諸子。”

王館雖被免除丞相,博士的頭銜卻並沒有被剝奪,因此還有機會參加朝議。王館說完,看看始皇帝,又看看李斯。

“還有誰的看法與兩位博士相同?”李斯微微一笑,避開王館的目光,大聲問道。

朝堂上又一片寂靜。因為照眼前的情況看,大臣們對始皇帝突然來討論這件事情,心裏都還沒有底。是不是皇上又想實行分封製?如果真是這樣,到時候王族的子弟們,一個個諸侯一方,自然又都十分神氣,如果自己得罪了他們,怎麽得了?

大家正拿不定主意,博士仆射周青一步上前,對始皇帝施禮之後說:“我皇神靈明聖,平定海內,功蓋三皇五帝,現在一改舊製,以諸侯為郡縣,使人人安康快樂。陛下的大恩大德、威武神功,從古至今,無人能及,根本不要去學什麽古人,隻要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就行。”

始皇帝聽了,心中高興,表麵上卻還是那樣的平靜,一言不語。李斯見了,知道該自己站出來說話了,便上前一步,對始皇帝施禮:“臣有話要說。”

“說罷。”始皇帝微笑著點點頭。

“臣知道,就是古時的五帝,他們的國策也都各行其是,不相重複;古時的三皇,也是如此。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的治國措施。現如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奇功,根本不必去效法三皇五帝!再說,文王、武王創立周朝,立馬分封了許多子弟同姓為諸侯,目的是為了國家長久永固。可是後來呢?諸侯國與周王朝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又彼此間如同仇敵般不斷互相攻戰,周天子沒法子禁止,至使天下混戰了幾百年。如果不是陛下統一了天下,天下如今一定還在混戰。情況明明白白,分封製好不好,就是瞎子也能看的見。分封製必然導致新一輪的混亂和戰爭,陛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實行了郡縣製。天下各地都直屬朝廷,諸子和功臣都可以用國家的賦稅收入給予豐厚的賞賜,這樣既便於控製天下,又實現海內承平。這些,又豈是分封製能比?”

李斯一口氣說到這兒,停了下來,看一眼群臣,把目光轉向始皇帝。

始皇帝創立的皇帝製度屬於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政體。君權至上法則是皇帝製度最基本的構建法則,一切具體的製度都體現著這個原則。它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最高權位隻能由皇帝一個人占據,實行終身製、世襲製。二是最高權力不可分割,皇帝一人獨占一切最高權力,他擁有支配天下一切土地和人民的主權以及立法權、最高行政權、最高司法權、最高監察權、軍事統帥權和國家財政大權。三是地方絕對隸屬於中央。上述政治原則使皇帝在政治生活中處於主宰和中樞地位,他幾乎成為國家政治製度的人格化身。這樣一來,君主實際上兼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最高立法者、最高軍事統帥和最高司法官於一身。各種國家機構都是君主的辦事機構,宰相以下公卿百官都是君主的辦事人員。君權至上法則又把縱橫的各種關係綜合為一體,形成至高無上的個人政治權威。

始皇帝聽了李斯的一番長篇大論,點了點頭,緩緩地說道:“長久以來,天下飽受戰爭之苦,就因為諸侯王割據爭奪,幸有祖先神靈護佑,朕能平定四海,使天下安定、免受戰爭之苦,如果再重新實行分封、立諸侯國,就是自尋戰亂,亡我大秦!丞相的看法,完全正確。”

李斯聽了,滿心歡喜,立刻接著說:“可是,現在卻還有人不正視眼前的事實,肆意誹謗當世,以求嘩眾取寵。依臣看來,有這樣的言論的人不止淳於越博士一個,還有許多人,都在他們的私學、私教中,在他們的詩書、文章裏,造謠生事。”

李斯說到這兒,停下來,望著始皇帝。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人人的心,都提得緊緊的。

始皇帝在心裏舒了口氣。這個李斯,真行!他在心裏誇讚著,思考著。這麽看來,僅僅隻殺了淳於越是不行的,該怎麽辦呢?他一時沒有想出個眉目,便對李斯說:

“依愛卿的看法,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臣建議,首先要廢除私學,不能讓這些人有誹議朝廷大事的場所;其次是把誹謗國事的書,如《詩》、《書》、卜筮、諸子百家語的統統燒掉。今後,有再說《詩》、《書》的,斬;有借古諷今的,滅其族;當地官吏這事辦得不好的,以同罪論處;令下三十天還不燒書的,若是一般百姓,貶為城旦……”

這城旦,是當時的一種刑罰名稱,受此刑的人,要服四年兵役,白天防守敵寇,夜裏修築長城。

李斯的建議,正中始皇帝下懷,全部照準采納。始皇帝以雷厲風行的習慣開展這項活動,焚書事件很快在全國範圍內發生。結果,除了《秦記》與博士官所藏《詩》、《書》、百家語以及醫藥、卜筮、種植之書可以保存,民間的各種書籍,特別是諸侯國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均在全國各地被一一焚燒。

為了提高皇權,維護皇朝的政治體製及其統治秩序,始皇帝很早就對所有不合意的詩書、對那些讀書人心中有氣。始皇帝的這點心事,朝夕相處的李斯明白,所以倆人一拍即合,借淳於越之事,了結了一樁心中宿願。

始皇帝所生長的時代是戰國。一個“戰”字,充滿了血腥的殺氣,也充盈著勃勃的生機;殘酷與沒人性、追求與創造力,都蘊含其中,秦始皇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品德、個性、價值觀和感情,其實這一切都是你所處的社會和你個人的遺傳、經曆賦予的。一個人在自己所處的社會、遺傳和經曆麵前,想要改變社會、或是改變別人、或是改變自己,常常會感到非常無奈,常常會覺的非常無力。社會就是社會,是從前方流下來的,任何人都隻是裏麵的一條魚、或一隻蝦。單個人的任何努力,怎麽也無法阻擋它潺潺流去。

我們認識了這一點,心裏會好受許多,心情會舒暢不少。我們這樣來看待世人、看待自己、看待始皇帝,在寬恕世人的同時,也會寬恕自己;在愛戀自己的同時,也會愛戀世人。

隻可憐那淳於越,臨死時望著蒼天,一個勁地歎息著:冤呐,我可是為了大秦國能長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