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遼東,仍然看不到生命的氣息,颼颼的冷風,讓人隻想呆在室內。逃到遼東郡以後,燕王喜就躲進昔日燕昭王在這裏立都時建成的故宮裏,不再出宮一步。他喘息著、琢磨著、擔心受怕著,象一隻被獵人追趕到洞穴裏的狐狸。不管怎麽說,人生都是值得留戀的,何況一個當得實在太有滋味的大王。他整日都浸泡在美酒、美人堆裏,燕王喜怎麽真舍不得離去!

讓人害怕的是:秦軍的主力雖然已經撤離,留下來的,遲早也會攻下他的遼東郡。

就在燕王喜焦急萬分地時候,太子丹逃回來了。因為從衍水裏爬出來後他就感冒了,再加上一路地奔波,這會兒的太子丹巳經瘦弱不堪,早沒了往日裏的那種英雄豪氣,倒象是一隻讓人燒了毛,敲去了牙齒的病獅。望著潦倒的太子丹,燕王喜失去了最後一線希望。

我怎麽才能活下去,繼續做我的大王!燕王喜在心裏問自己,細小的眼珠不斷地轉動著。

大王一般都還是有些聰明的,特別是在保存自己的事情上。燕王喜終於有了辦法,他喚來貼身衛士孟高,說:“你去,把太子丹的頭顱砍下來。”

“大王要我砍你自己的兒子?”孟高吃驚地問,也非常懷疑自己的耳朵。

“是的,我再說一遍,我命令你去把太子丹的頭顱砍下來。”

“可他是大王的兒子。”此事非同尋常,孟高一定要問清楚。

“難道我連這點都不知道?”燕王喜憤怒地反問道。他看見孟高的眼神還是那麽堅持,這才稍稍緩和了聲調繼續問:“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孟高搖搖頭。

“為了我大燕,為了大燕國的臣民,包括你也在內。作為國王,凡事要先公後私,要顧大體。秦王現在最恨太子丹,見了他的人頭,就可以放過燕國、放過燕國的臣民。你懂嗎?”說到最後一句,燕王喜又有些憤怒起來。

孟高終於懂了燕王喜的一番苦心,雄糾糾地去找太子丹。

就在孟高砍下太子丹的人頭後不久,遠在千裏之外的鹹陽宮裏,秦王正在與他的文武大臣朝議攻楚的事。朝議之前,為鼓勵士氣,秦王讓李斯先來縱論一下楚國的現狀。

“楚國自懷王連連失策之後,內亂頻繁,國力已經大衰。”李斯說完這句,停了一下,看看秦王,又看看大臣,這才接著說:“到春申君時,國力剛剛有點兒複蘇,卻又來個‘李園之亂’,結果是讓更加無能的幽王執政。內政更亂,再也不能穩定,國力就更加不行了。我軍南下,一舉連克十餘城,就是很好的證明。”

李斯所說的“李園之亂”,是說春申君被舍人李園殺害一事。春申君名黃歇,是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因輔佐楚考烈王有功,被拜為相國。秦趙邯鄲之戰,就是他率軍救趙,與信陵君聯手擊敗秦軍。後來,春申君又率軍北伐,滅了魯國,使楚國又一度強盛。正當他事業如虹時,他的舍人李園卻把他給殺了。李園是個頗有野心也非常卑劣的人,為達到目的,他先是將妹妹春媛獻給春申君作小妾,待春媛有了身孕後,又慫恿春申君將這個小美人獻給楚王。不久,春媛產下一子,楚王竟立此子為太子,春媛也成了王後。李園由此大獲楚王重用,可他擔心春申君泄密,便殺了春申君。後來的幽王,就是李園妹妹與春申君所生。

李斯侃侃而談,群臣靜靜地聽著,有侍從來報:北方前線有使者到。秦王聽了,高興地說:“宣他晉見。”

使者進來,雙手捧了木匣,倒身拜畢說:“奉蒙恬將軍之命,獻太子丹首級在此。”

聽使者講了燕王喜獻太子丹首級一事,秦王忍不住哈哈大笑,眾臣也跟著大笑起來。一時間,朝堂上笑聲疊起。待眾人笑畢,秦王說:“燕王喜實在是太有誠意,連兒子的頭顱都親手砍下來獻給本王了,就暫時不要那麽急著去滅了他吧!”

群臣聽了,又是一陣大笑。秦王擺了擺手,目光瀏覽一遍群臣,然後把目光罩住王翦,問道:“老將軍,現在可以一舉滅楚了吧?”

“可以。”

“需要多少軍隊?”

“六十萬。”

王翦的話出,秦王吃了一驚,六十萬,這是我秦國現在能調集的所有軍隊啊,一個內亂不已的楚國,怎麽會要這麽多軍隊呢?秦王在心裏問自己,表麵上卻不露聲色,好一會才肅然地問道:“可以少一些嗎?”

“不可以。”王翦的話,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是這樣。各位將軍也都說說看,是不是非得要六十萬大軍,才可以一鼓作氣,滅掉楚國?”秦王說著,把目光在將軍們的臉上搜尋,他看到李信臉色微微的有些發紅,知道他有不同的看法,便把鼓勵的目光投向他。

王翦作為現在秦國最有智慧,也最有資曆的軍中元帥,在將士中擁有崇高的威性。他說需要六十萬才能滅楚,將軍們都沒有異議,可是李信不是這麽認為。在與燕軍的作戰中,他的軍隊以一敵十,幾千人就把燕王喜幾萬人窮追幾百裏,這種經驗使他相信攻打楚國,要不了六十萬軍隊。因此,他聽了秦王的問話,臉上泛起了紅暈,但礙於王老將軍的威信,他有些不好說,這會兒看到秦王鼓勵的目光,他終於有了勇氣,上前一步說道:“末將認為,隻要二十萬軍隊,就一定可以滅了楚國。”

秦王聽了,心中大喜,卻還是不露聲色地問道:“是這樣的麽?二十萬,就可以滅楚。”

“可以,一定可以的!”話既然已經說了,李信再無顧慮,眼睛閃著光亮,大聲地說。

“你一定要考慮周全,楚國是個大國,大國啊!”

“末將已經從多方麵考慮,隻要二十萬,就一定可以滅了楚國。”李信信誓旦旦地說。

二十萬,滅楚,應該是可以的。秦王這麽想著,把目光轉向王翦。他看到王翦坦然中有絲兒挑釁的目光,這目光分明地表示王翦還是堅持自己要六十萬才能滅楚的看法。

王翦老了,膽子也小了;李信正當壯年,有幹大事的勇氣。他說的話是對的,二十萬足以滅楚。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有力量同時把魏國也給滅了。這麽想著,秦王將目光從王翦身上移開,再投到李信的身上,說:“既然這樣,本王就拜你為大將軍,統率西南的二十萬軍隊,擇日南下,滅了楚國。”

李信聽了,欣喜萬分,跪下謝恩。秦王看著李信,正沾沾自喜,卻聽到了王翦意味深長的一聲歎息。

第二天,秦王召來王翦的兒子王賁,拜他為大將軍,詳細地給他交待攻魏的有關事宜。王賁領著二十萬大軍剛剛離去,王翦就來到王宮找到秦王,說:“臣老了,請求歸故裏。”

秦王望著王翦斑白的鬢發,望了很久,然後說:“既然這樣,你去吧,待王賁滅魏歸來,我讓他接替你的職位。”

王翦搖搖頭,說:“知子莫若父這話,大王信嗎?”

“本王相信。”

“大王相信老臣的話,就請暫時不要忙著讓我的兒子來接替我的職位。還要再過幾年,再過幾年王賁才可以。”

“我答應你,就再過幾年。”秦王說:“老將軍認為王賁這次能一舉滅魏嗎?”

“能!”

“李信能一舉滅楚嗎?”

王翦搖搖頭。

你真固執啊!秦王望著王翦在心裏喊道。嘴上卻不說一個字出來。他們就這麽對視了一會,王翦告辭離去,回到了自己的故裏頻陽。

王翦不愧為久經沙場、老謀深算的大將軍,對魏、楚戰事的看法準確無誤。

早在魏景湣王時,迫於秦國強大的威力,魏景湣王主動獻出麗邑給秦國,以求緩兵。這時候,因為秦王正調兵遣將準備進攻趙國,就順手接受了魏景湣王的獻地,魏國由此才得以維持。如今(公元前225年),王賁率軍西進,很快圍住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王賁繞城走了一圈,想出了個惡毒的攻城辦法。他命令士卒都到城西去挖掘渠道,將黃河、鴻溝的水引來,直灌大梁。大梁的城牆壁壘全被浸坍,魏王隻得投降。消息報到鹹陽宮,秦王還來不及高興,又有信使來報告了伐楚失利的消息。

原來,李信與蒙恬統軍南下伐楚,開始還算順利。李信攻克平輿(今河南平輿西北),蒙恬攻克寢(今河南沈丘東南),初戰告捷;而後,李信又破鄢郢,率兵西行與蒙恬軍會師城父(今安徽毫州市東南)。可就在這時候,楚國大軍己趁機跟進,立即對秦軍發起強大的攻擊,而且連續了三日三夜,終於攻破了秦軍的兩座營壘,殺死七個秦軍都尉。李信的軍隊,死傷無數、落荒而逃。

秦王聽了稟報,知道自己失算,仰麵蒼天,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