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寰和梁王等人帶走了大批侍從和幕僚,行宮之中,變得僻靜了許多。
不過縱然如此,蕭寰給皇帝留下的守衛仍然精悍,不止行宮,整個城池都盡在掌握,自不待言。
空中有嗡嗡的聲音傳來,似乎有黃蜂飛過。
周貴人從皇帝的宮中走出來,不由抬頭望了望,太陽當空,刺眼得很,她隨即收回目光。
心中正是氣悶,周貴人沒有心思理會,沉著臉走出了宮院。
回到自己的宮室裏,周承已經等候在屋內,見到周貴人,連忙行禮。
“姊姊,”他沉著臉上前問道,“聽說,聖上正與大臣們議事?”
周貴人應一聲,瞥了瞥他:“怎不見你去?”
“無人告知我。”周承惱怒道,“聖上究竟是何意?我堂堂安平侯,竟連禦前議事也去不得?殿下剛領著周氏的兵馬去前方拚殺,莫非這邊就要翻臉不認人了?”
看著他那氣憤的模樣,周貴人冷笑一聲:“怎麽?聖上若是讓你去禦前議事,你便要感恩戴德了麽?”
說罷,她白了周承一眼,徑自走進屋子裏去。
行宮之中,陪在皇帝身邊的,除了虞嫣、王熙和蔡瑜,還有周貴人和周承兄妹。
今天早晨,皇帝照例在蔡瑜的侍奉下用過早膳,吃了藥,而後,將還留在行宮中的一眾重臣召來議事。
這些大臣,都是自袁氏生亂以來,主動脫離京畿,來投靠蕭寰和周氏的。
尤其是近一個月來,皇帝逃出京畿的消息傳開,朝廷裏許多人就再也按捺不住,想方設法跟著跑出來。就算因為袁氏封鎖逃不出來的,也千方百計捎信出來,向皇帝表明忠心。
讓周貴人不快的是,這些人,大多都投往了蕭寰那邊,而不是近在洛陽的梁王。
不僅是因為對蕭寰勢力的焦慮,還因為皇帝對待她的態度。
縱然當下周貴人是行宮中唯一的嬪妃,皇帝也沒有讓她貼身服侍自己。周貴人另住在別處宮室,跟別人一樣,沒有召見不得過來。而皇帝的生活起居,都有蔡瑜來照料。
周貴人本以為沒有了袁皇後,自己便是皇後。以皇帝的身體狀況,她可將皇帝所有的掌管下來,不在話下。
可不料,竟是這樣的結果。
而見到周承,她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袁皇後的弟弟袁廣,雖然一直讓周貴人厭惡,但她承認,跟自己的兄長周承比起來,袁廣聰明了許多。
他雖然貪婪,但該做的事一件不少做,為袁皇後出謀劃策,將袁氏的勢力擴張到朝野內外。
而周承呢,雖同樣有野心,卻是個沒本事的,平日隻知道縱情聲色,非周氏的家底擺在那裏,加上周貴人自己的地位,他何以能封上安平侯的爵位?
遇到事,周承隻會滿口抱怨,到底還需要周貴人自己來拿主意。
周承知道姊姊對自己不滿,忙換一副神色,討好道:“我不忿,也是為了姊姊。是了,殿下那邊有密信,我特地送來,姊姊閱示。”
說罷,他從懷裏拿出一封信函,遞給周貴人。
提到梁王,周貴人忙將信拆開來看,未幾,眉間的神色稍解。
“如何?”周承問道。
“一切都甚是順利。”周貴人說著,將信還給周承。
周承也看了看,笑了聲,感慨道:“殿下果然乃天縱奇才。這般行事,大局可定。”
說罷,他將信湊到燭台上點燃,扔在地上,任由它燒成灰燼。
“當下隻有一事。”周承壓低聲音,“這行宮內外及城池,守衛都是廣陵王的人,如果到時候他們……”
“廣陵王有兵,我們就沒有兵麽?”周貴人淡淡道,“洛陽距此處不遠,抬一腳可就到了。”
周承知道她都已經安排好了,笑道:“姊姊英明。”
*
皇帝與大臣們議事議了兩個小時,虞嫣去探望皇帝的時候,眾人已經散了,皇帝已經回了寢宮,正倚在榻上閉目養神。
蔡瑜打開了製氧機,將鼻管給皇帝戴上。
見到虞嫣,皇帝的神色一貫看不出情緒的慈祥。
“女史來了。”他指指榻旁的茵席,“坐吧。”
虞嫣應下,在茵席上坐下來。
自從過來之後,虞嫣和皇帝就一直保持著這種客氣隨和卻隔膜的狀態。
準確地說,這種隔膜其實全然來自己虞嫣自己。至於皇帝,王熙說得很對,他是天子,天然做什麽都理直氣壯。強擄虞嫣到這邊的事,他說一聲抱歉已經是天大的恩典。
虞嫣照例向皇帝問了一番身體狀況,又問蔡瑜,那些機器用起來如何,有沒有需要她解決的問題。
“機器都甚好,不須煩擾女史。”蔡瑜謙恭地答道。
虞嫣頷首。
“不過這些軟管之類的配件,都需要定期更換。”虞嫣道,“包裏準備的不是太多,隔一陣子,還是需要回去重新買一些。還有陛下的藥,醫生隻開了幾個月的,也要定期再回去複查才是。”
蔡瑜還未開口,皇帝卻擺擺手:“朕已安好,不必掛心。”
說罷,他讓蔡瑜將他扶著坐起來,微笑地看著虞嫣:“這些日子,你的名聲已是無人不曉。無論是行宮之內還是行宮之外,凡見過你的,都已知曉你便是將來的廣陵王妃。”
虞嫣訕了訕。
這是確實。自從來到行宮,皇帝對她的宣傳可謂賣力。據衛琅說,許多投奔蕭寰的人,其實都打著給蕭寰送女人的心思,卻被蕭寰推拒了。
所以人望積攢沒積攢起來,虞嫣不知道,仇恨卻肯定是拉了不少。
“謝陛下隆恩。”虞嫣隻得道。
皇帝道:“朕已決定,回宮之後便將子昭立為太子,你二人便擇期完婚吧。”
驀地聽到他這麽說,虞嫣有些愣怔。
“完婚?”她說。
“正是。”皇帝道,“此事,子昭拖了多年,不止朕操心,天下人亦早已議論紛紛。你和子昭年紀都不小了,盡快完婚,也是為了將來做準備。子昭登基之後,你便可堂堂正正冊封為後。中宮有主,亦可教天下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