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村子的適齡讀書的孩子有七十八人。

根據年齡分為小班和大班,小班是六歲到十歲的稚子,十一歲到十六歲則是大班。每個班都是隔天上一次課,一個月統一休沐兩天。

現下的夫子隻有蕭時晏一人,陶枝不忍他太辛苦,否掉了他上午下午分別上一次課的提議。

蕭時晏知她是心疼他,笑著說道:“枝枝,我不辛苦。”

“那不行,你雖然身子恢複了,還是不能太過操勞。”

陶枝知道蕭時晏不會真的在這裏住上一輩子,因而夫子的人選應該早早備下才是。

是時候從鎮上請個夫子來了。

陶枝突然想到了陳望之,如果他還在北涼州就好了。

他當夫子,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也不知道他現下在何處?

……

陳望之,從礦山裏出來後,就帶著母親和妹妹回到了江南。

此刻的江城,人口隻剩了一半。而從前卻是江南最繁華的都城,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江城災後重建,陸陸續續有些流民從外地回來了,在他們眼裏,江城是唯一的生路。但也有很多人沒有回來,許是死於水災,亦或是死在了逃難的路上。

街上有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蓋不起房子,就著草席一卷,就是他們的床。

陳望之攢了些銀子,重新蓋起了屋子。雖然蓋不起磚瓦,但泥房還是能蓋得起的。

而他,在這裏,竟然碰到了喬進。

“喬兄?”陳望之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卻見麵前展開笑顏的男子和在河西村遇見的一樣清澈。

喬進毫不意外看到陳望之,兩人簡單敘敘舊,陳望之有意回避了礦山一事,喬進也裝作不知。

“我在這裏修水渠。”喬進笑笑,“陳兄可願接下這份工作?”

陳望之的眼睛亮了亮,他這幾日去問了大戶人家還缺不缺做工的人,都告訴他,早就滿了。

現下也沒有別處可去,除非是去征兵。可是他要照顧母親和妹妹,那是萬萬不能再離開了。

喬進給他介紹的工作,至少要做兩三年。正合他的意。

雖然陳望之很意外為何喬進會在這裏,還能給他介紹這種工作,但他沒有多問,隻是將這份感激記在了心底。

有了工作,陳望之便可以養家糊口了。陳皎月帶著身子,也開始安心養起了胎。

雖然京城裏封鎖了消息,但是她們還是能聽到些風言風語,太子被關進了宗人府,皇帝大怒,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陳皎月聽著消息,摸著肚子,麵無表情。

隻要她肚子裏的小生命能平安降生就好。

陳李氏開始燒香拜佛,希望女兒肚子裏能是個男孩兒。

陳皎月卻在心底冷笑,女兒有什麽不好?她此刻偏生覺得女兒挺好的。如果她生的是女兒,她照樣會疼愛,絕對不會像她娘對她這樣。

本以為,日子會漸漸好起來……

然而,洪災過後,江城的老百姓卻是怎麽也沒想到,又迎來了旱災。

一開始他們的江河湖泊因為之前洪水的關係水位很高,莊稼重新播種後,倒是都活了下來。

這些沒有離開家鄉的底層平民,本以為日子可以熬過去,卻沒想到災難卻不曾想過放過他們。

天氣越來越炎熱,也沒有再下過雨,湖河的水位高度極度下降。底層百姓臉上原本帶著的期望,也漸漸地凝重起來。

糧食價格突飛猛漲,漲到了之前水災時的價格。

住在村子裏的人的日子還好過一點,他們雖然也沒有存糧,但是好歹還能去河裏抓抓魚,山上挖挖野菜,拿到城裏去賣。

住在城裏的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他們沒有銀子,沒有家,也沒有田地。

就在他們絕望之際,等來了施粥布施的人。

喬進在城裏每日定時定點施粥兩次,就這麽持續了大半年。

陳望之對喬進的身份更好奇了,他是如何能一邊監管水渠,又能布粥的?

喬進拿到了義母安排的糧食,臉上卻笑不出來。

官府糧倉的糧食已然空置,至於中州的糧倉的賑糧,多半都早已進了各位‘大人’的私人庫房,哪裏還有再拿出來的道理?他們的嗅覺可比老百姓靈敏,災年餓死多少老百姓,都餓不死他們這些手藏賑糧的官。

於是,老百姓沒糧地,此刻隻能靠著喬進帶來的糧食苟活。

好在義母高瞻遠矚,此刻江城老百姓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這日,喬進剛忙完,回到了住的宅子後,飛來了一隻信鴿。

喬進臉上立刻迸發出喜色,這隻信鴿,是留在河西村的那隻。

將信拿在手裏的時候,喬進卻又擔心,這難道是有什麽壞消息嗎?

他打開信一看,鬆了口氣,隨即臉上露出了笑容。

陶枝一來問候他可安好?二來是說她辦了村中的私塾,男女皆可讀書,就差二位夫子了。想請他舉薦一二。

喬進想到了義母從前的教導,女子亦可以讀書,心懷天下。

陶枝,也是如同義母這樣的人。她們兩人如果能相見,一定有很多話題可以聊。

喬進立刻就去著手辦這件事,在江城中征詢讀過書的青年,是否有願意去河西村教書的,包吃包住也有工錢可以拿。

這些曾經讀過書的青年聚到一起,一開始還以為有什麽好差事要宣布,結果一聽是去鄉下村子裏教書,便沒了興致。

他們的理想是輔助治國,而不是去一個鄉下蹉跎一生。

他們就想等著災難過去,家園重建,他們去科考。就算考不上,那也是穿長衫的讀書人。這個時代敬重讀書人,穿長衫的隻有讀書人可以。

衝著這一點,娶個漂亮的小媳婦是沒問題的。

運氣好的,倘若被哪家大戶人家看上,那更是吃穿不愁,一心讀書考功名即可。

至於那窮鄉僻壤的,誰去愛誰去,反正他們不會去。

於是,本來聚集了二十來個人,頃刻間隻剩下了三三兩兩。

喬進看著沒有離開的這幾位,問道:“你們可是願意去的?”

“大人,在下郭子易。我願前往。”其中一名穿著破舊灰色長衫,麵容菜色的書生朝喬進作了一揖。

另一名穿著青色長衫的書生亦上前作揖,“在下周慕學,亦願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