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01 公主嫁到 承乾番外

我的妹妹是我寶貝,是母後留給我唯一的珍寶。

我是李世民長子李承乾,母係長孫無垢,先為秦王世子,後為大唐太子,作為嫡長子,我其實有很多弟弟妹妹。一母同胞的,同父異母的,宗室的,各路王爵的……

假如要數的話,恐怕十隻手都數不過來。

我並不是說其他的弟弟妹妹就不是我的親人了,隻是永河是特別的,她是我的第一個嫡出妹妹,也是唯一一個真正讓我放進心裏的。

我第一次看見她的時候,她還在繈褓之中,紅紅皺皺的,其實一點也不好看,小小軟軟的樣子,幾乎手一重就能把她捏死。

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妹妹是這麽一個弱小又惹人憐愛的存在。

我的妹妹名字叫做永河,她自小便身體不好,養成了一副溫和柔軟的性子,但是當她用那雙翦水秋瞳看著你的時候,你會恨不得把這世上最好的一切都捧到她的麵前,隻求她彎一彎眼眸,露出一抹笑容。

母後曾經溫柔地告訴我,永河是我的寶貝,我身為她的哥哥,要盡全力保護她,疼愛她,嗬護她。

母後身子向來不太好,後來再一次懷孕的時候終究是沒有熬過,生下我的小弟弟李治之後便一直不見好,纏綿病榻了半年多最終撒手人寰。

我還記得母親去的那一天,天色低垂,幾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了,母儀天下、無比尊貴的皇後又怎麽樣?還不是這麽輕易地就去了,去的時候母親甚至連三十歲都沒到。

幸好母後畢竟是父皇的結發妻子,又容色殊麗,知書達理,溫婉謙和,她即便是死了,也占據著父皇心中最重要的一塊地方。

甚至為了我和幾個弟弟妹妹的處境,父皇執意不再晉封繼後。

母親走了之後的日子,我過得越發艱難起來,我開始學著謹言慎行,學著小心翼翼。

大約唯一能放鬆下來,不顧忌著我的太子身份的時候,就是我去探望永河的時候了。

我看著她從那麽小一隻漸漸長成明眸善睞、璨若朝華的少女,一笑就幾乎能攝人心魄,性子也是溫柔嫻靜,明媚天真。

我不止一次地想過,阿和她又小又笨,若是沒了我的保護,要怎麽在這吃人的宮廷裏活下來。

阿和越長大,我就越忍不住想象她將來會嫁給怎麽樣的男人,他會不會像我一樣小心嗬護她,不忍她受到一絲風雨,半點委屈。他會不會像我這樣全心寵愛她,沒法拒絕她的任何要求。

本以為總要等到她及笄之後,我才需要麵對這個問題,但是即便是我貴為太子,事事也不會像我所預料的那樣發生。

我十三歲的時候,父皇任命宋國公蕭瑀為太子太師,永河也因此為契機遇到了蕭鏡。

我原先還不知道他們之間的私情,隻以為永河喜歡多一個哥哥寵溺他,心中雖吃味,但也放縱了兩人之間的交往。

直到一天烏雲幾乎遮蔽了天空,瓢潑大雨傾盆而下,電閃雷鳴,我擔心著害怕打雷的永河,匆匆進宮飛奔著趕到的時候,卻看見她如乳燕投林一般撲進了蕭鏡的懷中。

我的心中不由得一空,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麽最重要的珍寶。

我藏了這麽多年的寶貝,終究是要被別人偷走了。

我始終記得那一年我患上足疾,那種天崩地裂的感覺,我努力了怎麽久,忍耐了這麽久,居然就要因為這莫名其妙而來的足疾被迫放棄太子之位。

就算父皇再疼愛我,我的出身再高貴,表現得再好也都沒有用了,一個身有殘疾的皇子是永遠都不可坐上帝位的。

我像個懦夫一般躲在東宮中不肯上朝,害怕看到父皇失望的眼神,害怕麵對朝臣們質疑的表現,害怕聽到任何背地裏不堪入目的流言。

但是那年才十歲的永河卻能握著我的手,眼神灼灼,告訴我一切都會變好的。

看著永河還帶著稚嫩卻顯露著堅定的雙眸,我不知道怎麽地,心中好不容易升起了一絲暖意,就算坐不上皇帝的位置,我還有妹妹要保護,即便將來隻是個王爺,我也要盡我所能地護她周全。

假如我不能榮登大寶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我的兩個同胞弟弟了,不然除他們兩個之外,無論是誰登上帝位都不會對身為元後之子的我手下留情。

心中盤算著如何在父皇麵前表現,我陷入了沉沉的昏睡之中,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垂憐,等我再一次醒來的時候,我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突然之間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想到醒過來那一天,看到永河沐浴在晨光中帶著欣喜的笑顏,我還是忍不住扯出了一抹笑容。

我倚著門欄,遠遠看著一對璧人緊緊相擁著,少年沉靜淡雅,君子如蘭,少女明豔殊麗,燦若朝華,更難得見的,是他們之間隱隱流動那種默契,仿佛世間無人再可插足。

殿內少年似有所覺地抬起了頭,似笑非笑地望了我一眼,我不由得後槽牙一癢,惡狠狠地瞪著蕭鏡。

果然,就算是我兄弟,但是拐走我的寶貝妹妹這等罪行還是無法饒恕啊,不然等雨停了拖他去校場“較量”一下吧。

雖然我有心阻止蕭鏡繼續私下裏見永河,但是耐不住蕭鏡這死狐狸老謀深算,對永河死纏爛打,也壓根抵擋不了永河可憐兮兮地看著我的樣子,隻能警告蕭鏡一番便放任了他們。

就算我再怎麽不想永河長大,時間仍然不會停下他的步伐,很快的,永河便及笄了。

大唐女子一及笄便代表著可以出嫁了,永河及笄不出兩天,這幾年眼睛都看綠了的蕭鏡便迫不及待地求了親。

蕭鏡並沒有入仕,隻掛著個金吾衛的閑職,在京城名聲不說有多好,也不能算太差,畢竟長安可是一塊牌匾掉下來能砸到七八個皇親國戚的地方。說實話,蕭鏡宋國公世子的爵位,還真是不夠看的,他想要娶最尊貴的公主,還是有些難度的。

我本來閑閑地等著蕭鏡來求我幫他說好話,卻沒想到那家夥不動聲色地便說服了父皇,在我還來不及為難他一下的時候,永河已經成為他板上釘釘,未過門的妻子。

永河出嫁之前,我找蕭鏡好好地聊了一番,警告他就算他是蘭陵蕭氏的嫡枝,就算他是我從小伴讀的夥伴,一旦他敢對不起我的妹妹永河,我照樣把他揍個半死再帶到她麵前任由處置。

蕭鏡笑著應下了,眼中卻絲毫沒有動搖,麵色坦然,神情堅毅地告訴我,他會是最好的選擇。

後來在永河十五歲的時候,她就風風光光地嫁給了蕭鏡,從此,她便再也不是我能護在身後的寶貝妹妹,她會成長起來,擁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我雖然有些失落,但是同時也欣慰著。

時間就這麽慢慢地過去了,我最終在而立之年登上了皇位,而永河和蕭鏡也遠走異國。

我本來是不放心的,但是蕭鏡卻告訴我這是永河的心願,我即使再不放心,再不甘願都不忍阻了她。

幸好他們兩個的寶貝兒子蕭玨留在了長安,我還是能盼望他們回來。

蕭玨繼承了蕭鏡的聰明與狡猾,有他在昱兒身邊我十分放心,他們將來定是一對曠古絕今的明主賢臣。

隻是永河和蕭鏡卻是越來越少回來了,從一開始的一年一回,到兩三年才回來一次,後來七八年也不見得能看見他們一次。

我知道是因為蕭玨已經逐漸長成了能夠獨當一麵的男人,但是阿和難道不知道我會念著她嗎?

我怨過,也寫信質問過永河為什麽不回來,但是一向乖巧聽話的她卻難得違逆了我的心思。

最後寄來的,卻隻有一縷黑發,我怔怔地看著自己已然花白的頭發有些悵然,猛然間想起他們第一次離開長安時留下的包裹,我因為埋怨,因為某種執拗當時卻沒有打開,後來事務繁忙也漸漸的忘了。

如今我打開來,才在錦布包裹中看見一本寫著長生訣的冊子,略略翻了翻才恍然大悟。

聯想到上一次看見阿和和子璟的時候,那兩人依舊二八年華時候的容顏,我突然明白了,原來這就是他們不再回來的原因。

雖然擺在我麵前的就是曆代帝王汲汲而求的長生之術,但不知為什麽,我並沒有太激動。

大抵不是每個人都想走上那條追求天道的道路的,我一生無牽無掛,坐上這皇位也不過是因為形勢所逼,別無選擇。

長生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即便是昱兒堅持要我修煉,我最終還是沒有答應。

若是我這個太上皇活得太久,對李家,對大唐來說,都不會有什麽好處。

我這一生傾注了最多感情的,除了我的兒子李昱,便是我的妹妹永河。

這一生隻要他們兩個平安喜樂,我便別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