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女媧治世

二忍伏羲吊然升夭而去,但是卻留下人族骸魂聯一,八降功德之氣重新鑄造一副身體,不染拜塵,入火雲洞而不染因果。

於是人族將伏羲遺體收拾一番,在國都宛丘今河南淮陽附近的蔡河之濱建立陵墓,陵墓之中有銘文留下:“渭河之中得此磅礴。故後世據以權為頭,後育不已犧皇,德語三山,位在三十三天外天。功為人皇得權,以權為氏姓,以金磷較爪蛇為靈,以太昊群山為居。以擒龍四伏水為功,以通靈為言。以眼填天。以口添地。”

所以全族把為伏羲氏後裔為姓。

太昊伏羲之後有天下的占個部落聯盟。都承繼了伏羲的稱號,他們分別是:女奶氏、大庭氏、拍皇氏、中央氏、卷須氏、栗陸氏、輛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伏羲降生人族,娶妻生子是人之常情。

求取氏族部落之巾的鳳姓部落大酋長之女鳳裏犧,以狐狸皮毛為婚禮。取其為妻。二人生有四子。長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鳳裏犧與伏羲同甘共苦,共同打下天下。在伏羲稱帝第十五年。封其於汝陽今河南洛陽市汝陽縣,統領中州?

三年之後,伏羲去世,鳳裏犧被氏族聯盟推舉為為帝,以上古正神女奶為出生氏族名號,遂又號女奶氏。被後人誤解,以為女媽娘娘和伏羲本為兄妹。又成夫妻。

建都於汝陽,帝號女皇,以乙未年公元荷勁玉年為女皇元年。這一年女娼強歲。

女皇二年丙申,公元前7防年。共工氏不肯聽命於女奶,欲自立為帝。女奶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這是中國遠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群體戰爭。

雙方大戰的結局是共工氏失敗,率部族西奔,怒而襲擊祭天聖地不周山今甘肅蘭州市榆中縣。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頂,砍倒了天齊建木,割斷了八索準繩,定表向東南傾斜,表繩斷絕,八維失準,象征王權的祭天中心遭到了嚴重破壞。

女娟又命騙連氏率族人與祝融氏族聯合攻打共工氏,將共工氏一族趕往祁連山以北。

由於天齊表木遭到破壞,天象觀察和天氣變化的預測都不能正常進行;結果這年夏天大洪水來臨。人們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突然而來的洪水吞沒,許多族人都葬身於大洪水中。

當時女奶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幸免。她立剪組織族人砍伐樹木,綁製簡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

他們奮戰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數百名青年男女,這些獲救的青年都向她磕頭致謝,尊稱她為聖母。

這共工氏就是巫族和人族混居後,信奉共工的部落後育;祝融氏亦是如此。

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棠。其木若匿,其名曰建木。這是神木,被伏羲取來,立在陳都,作為凡人成仙通往天界的神梯,被曆代君王看做王權象征。

因為聖人已經很久不現身,而文字還沒有,隻有煩人氏傳下的結繩記事。所以神靈之事被慢慢淡忘。

天降災劫,驚醒眾人。女奶娘娘趁機施法,借伏羲降世,施法與其妻子,號女娼,廣施德政。被人族尊重,香火旺盛,信仰不斷!

因為這女奶是娘娘姓名。人族禱告之時。香火願力十有**被娘娘所得。

鳳裏犧執掌權柄五十三年。於一百零六高齡卒。

因為鳳裏犧是伏羲妻子,又功勳卓著。於是伏羲被叫做伏犧;而伏羲率先開始興庖廚廚房。所以又叫庖犧。後來因為三國曹植的《洛神賦》,身為洛河水神的伏羲之女宏妃名聲大振,於是伏羲又被叫做毖羲。

因為是禪讓製,所以人主之位能者居之,伏羲氏第十五代後裔式微,傳位於掌管書契的朱襄氏。這就是神農氏。

女奶氏部落女名叫女登,為有嬌氏之女。這一天,女登在華陽遊玩,正直日午時分。烈日炎炎。人懶困乏,女登在烈山尋一山洞石室憩,涼風習習,迷迷糊糊間隻覺一道人駕雲前來,眉清目秀,仙風道骨,手持一柄紅光豔豔的拂塵,一身道袍裝扮,紫竹繡於其上,華美異常。那道人對女登微微一笑。言道:“還不結聖主麟沁!”在女登疑惑間,一神龍從這道人腦後光輪中飛出,通體碧綠如翡翠,身姿矯健,張牙舞爪,遨遊天際,騰雲駕霧,一陣撼天動地的龍吟聲後,飛到女登麵前,盤繞其身一口赤紅龍炎噴出,直撲女登肚腹而來。

正在小憩的女登尖叫一聲。醒來,冷汗涔涔,環顧左右,卻不見那道人和神龍的身影,用秀手稍微撫胸,粗喘幾口氣,抹一抹額頭的汗水,一望日天,還是正午時分,太陽似乎就沒有移動絲毫。

女登以為隻是噩夢,覺得這山洞乃不祥之地,於是就要起身下山。卻不料一起身,一陣陣痛,疼得女登大呼。片刻間就見肚皮如同氣球般快漲大,在女登驚駭欲絕的眼神之下,一人身牛、通體晶瑩剔透,可見五髒的孩子從肚中而出。

女登一開始以為是怪物,驚慌失措,但是畢竟血脈相連,看著饑餓的孩童。不忍心,掀起衣服。開始喂奶。

隻是這孩子不知怎麽生下。又如此奇異。該如何是好?心中憂慮,眼看再不下山,就要黑夜降臨。女登隻得抱著孩子慢慢騰騰往部落趕去。

在族人的一番詢問下,女登紅著臉,說了經過,族人大奇。有人就說。自古大賢降世,必有異象。伏羲聖皇就是其生母華胥感雷澤雷神腳印而生,蛇人身。此子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三日一過。女登正在草屋之中,為自家孩子而憂愁,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天際飄來一朵祥雲。降落在九尺高空,一陣異香襲地,地湧金蓮,天花亂墜,煙嵐重重,彩虹橫貫,一青袍繡紫竹的年輕道人。手持拂塵。宣一聲道※

,淺盾!“貧道玉虛宮門人慈航特來拜會女登聲音傳遍部落村莊,無數族人探頭探腦,看到如同神人模樣的慈航,紛紛拜鮮,磕頭如搗蒜。

正在喂養嬰孩的女登抱著孩子出來,就看到夢中出現的那道人,屈身下拜,言道:“可問道長是否就是我等人族口口相傳的人族護法慈航真人?”結結巴巴,神情似乎既緊張又興奮。

慈航點頭,言道:“不錯,貧道正是慈航。此來是為你手中麟兒而來,他乃天命之人,將為人族共主,建不世之功。我希望收他為徒,你可願意?”

早被驚得目瞪口呆的女登連連點頭,“願意,願意,還望道長不嫌棄我兒。”

於是,慈航就住在了薑水旁邊的村莊,開始照顧這孩子。

不愧為天命之子,這孩子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歲知稼稿,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龍顏大唇者年”

因為這個部落倚靠薑水,所以以薑為姓,是薑姓部落。族長老邁,讓賢於石年。

石年蟬精竭慮,白天處理族中事務,晚上求教於慈航,慈航也不教其太多諸如甘霜術、回春術之類,隻教大道至理,不教法術傍身,所以日複一日,石年道行越來越高,卻是絲毫法力沒有。

正因為道行高深,卻能夠越體會到人族疾苦,誓要造福一方。

人族此時不懂農業,靠打獵、捕魚、采摘野果為生,食不果腹,經常忍饑挨餓,衣不蔽體。

看到族人這種苦境,石年心裏極為不安,日思夜想,要大家過上豐衣足食的安安穩穩的日子。他想,要是有一種草結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那就好了。

他告別慈航和母親女登,不辭辛苦,冒著生命危險,走遍了名山大河,嚐盡了無數千奇的果子,有一次誤吃了毒果差點送了命。

石年絲毫不灰心,一日在南方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撥開灌木尋找那種能借無數果實的神草。不想,一隻五彩丹雀屬鳳凰口銜一綻放霞光的九穩禾,盤旋其頭頂三圈,扔下飛走。石年好奇之下,拿起,一看之下大為驚喜,穩顆粒極多,網好滿足此行目的。

而其不知道的是那丹雀飛回薑水,飛到慈航身前,化作一少女,不是金鳴是誰。金鳴將此事告知慈航,慈航滿意的點點頭。

這九穩禾卻也奇特,生有五種不同的穀類,為麻麥呈五彩。石年高高興興的回到薑水,卻現大家還不大會種地,隻是刀耕火種,產量很低。石年冥思苦想,最後製成木質表耙,用來翻地;又看到某些土塊堅硬,人力不足,又開始馴化牛,用來耕地。有時幹旱無雨,莊稼難免顆粒無收,於是石年又帶領族人鑿井灌溉。

第一次長出來的五穀,有神奇之效,吃下之後,長生不老。

這些努力使得薑水部落迅壯大,本屬於朱襄氏分支,被族人察覺,推舉為朱襄氏酋長。因為他斷木為粘,揉水為表,耙表之利以教天下,以其神於農業,故曰“神農”

當時人族以樹葉和獸皮裹身,不足以驅寒蔽體,於是神農石年采集桑麻,製成布帛,教給族人,為人族從原始遊牧社會向農耕社會轉變提供了條件。

當時除了伏羲傳下的製作葫蘆瓢當做水器外,人族還未產生其他舀水器物,石年捏製陶土,製成陶器,其中以夾砂黑陶和夾砂灰陶為主。

泥質黑陶、灰陶、夾砂粗紅陶次之,泥質紅陶較少,泥質白陶最少。除少量的素麵陶外,紋飾有籃紋、附加堆紋、四凸弦紋、方格紋、鏤孔刻戈紋、繩紋、葉脈紋和少量的彩陶等。

器形有鼎胎喇叭形紅陶環、陶仿輪圈足盤、器蓋底缸、長頸壺、四足方鼎等。這給人族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在陶器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隻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族的飲食衛生和醫藥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為了保護糧食收成和族人安危,石年削木為弓,製造了弓箭。

神農為了慰勞經常困苦的族人,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商羽“這種琴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在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下,人們開始有了以物換物的需要,於是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展的起源和基石。

因為共工氏毀壞建木,天數大變,伏羲留下的立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氣候節氣。

於是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神農重新演算八卦,立曆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始治農功、正氣節、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曆日。

神農管理部落,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製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日益壯大的部落,和長期積累的人望,使得石年被氏族聯盟在伏羲氏傳承十五代之後取而代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神農氏時代。

因為神農石年出生之時生具火德,善於焚山開墾,開火製陶,於是族人相信神農乃是秉承火德的聖賢,於是稱為“炎帝”至此“炎帝”稱為一個帝號。

因為種種原因,太昊伏羲所建都城宛丘,三度遷移,三度重建。神農繼位,秉承伏羲遺誌,在太昊廢墟之上建立國都陳。

可是身居高位,拜卞二誠謹慎,覺大部分人族食用野獸而肉,長此以任:門則醜肌體出現了病症,即使小病,也因為無人懂得匡術,而深受病痛折磨,痛苦不堪。

神農有感於此,有開始要到深山老林,去尋找草藥,再治百姓。

石年離開部落,開始了嚐百草的旅程。一天,神農氏在深山老林采藥,被一群毒蛇圍住。毒蛇一起向神農氏撲去,有的纏腰,有的纏腿,有的纏脖子,想致神農氏於死地。神農氏寡不敵眾,終被咬傷倒地,血流不止,渾身腫。他忍痛高喊:“老師,快來救我。”

慈航心神震掐指一算動,立即派金鳴化作青鸞銜著一顆救命解毒仙丹在天空中盤旋窺瞰,終於在一片森林裏找到了神農氏。毒蛇見到了青鸞,都嚇得紛紛逃散。

青鸞將仙丹喂到神農氏口裏,神農氏逐漸從昏迷中清醒。

青鳥亂成使命後翩然騰雲駕霧回歸。神農氏感激涕零,高聲向青鳥道謝。

哪知,一張口,仙丹落地,立亥生根芽長出一棵青草,草頂上長出一顆紅珠。神農氏仔細一看,與仙丹完全一樣,放入口中一嚐,身上的餘痛全消,便高興地自言自語:“有治毒蛇咬傷的藥方了!”

於是,給這味草藥取名“頭頂一顆珠”後來,藥物學家給它命名為“延齡草”

石年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依舊不改初衷,一路從北往南而行,在巴蜀之地,無卜心嚐到毒草斷腸草,遍體紫,渾身僵硬,眼看就要毒身亡。

不想,這時天際一道青虹飛來,一道光華裹挾一顆金光燦燦的仙丹被射入石年嘴中,一陣青色光輝開始從嘴部綻放,如同流水席卷全身,避退紫色毒物,片刻之後,隻見無數紫色煙霧從石年體內噴薄而出,慈航繡袍一甩,無數紫霧聚攏凝結,化為一枚紫色丹藥,被慈航“收起。

神農石年見得老師,拜倒而下,兩行濁淚滾下,哽咽道:“弟子無能,拖累老師了,多謝老師相救。”

慈航感慨一聲,扶起神農,對他說道:“你現在乃是凡人之軀,即便生偉玲瓏玉體,可以看到五髒六腑,辨別草藥屬性,但是有些毒物毒性極強,怕是等不到你察覺。就可能要了你的命。”

說著,拿出隨身的紅絲拂塵,一擺,化作一輕鞭儲,紅土的意思,通體赤色。對抬頭看著自己的石年言道:“這是為師拂塵所化,在試藥之前,用其碰觸草藥,可以詳盡得了解草木是有毒還是無毒,是涼性還是溫性。”

石年拜謝一番,接過,愛不釋手,破涕而笑,慈航對他言道:“當不畏艱險,完成此不世之功,切記,切記!”言罷,駕雲而去。

石年朝老師離去方向一拜,拿起儲鞭,又開始了嚐百草的進程,曾經一日之內中了七十次毒,被賭鞭所救。

神農嚐百草時。隨身帶著一隻能看到五髒六腑、十二經絡、幫助他識別藥性的活“儀器”一獐鼠,又名“獐獅”民間有“藥不過獐鼠不靈”之說。

一天,行到神農架,這隻獐鼠吃了巴豆,腹瀉不止。神農把它放在一棵青葉樹下休息,過了一夜,獐鼠奇跡般地康複了,原來是獐鼠吸吭了青樹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

神農氏摘下青樹的青葉放進嘴裏品嚐,頓感神誌清爽、甘潤止渴。

神農氏教人們種了這種青樹,它就是現在的茶樹。這就有神農架民間傳唱著“茶樹本是神農栽,朵朵白花葉間開。栽時不畏雲和霧,長時不怕風雨來。嫩葉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戶都喜愛”的山歌。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終於在走到茶鄉今湖南長沙,不小心吞食“火焰子”的毒草,而來不及拿出稍鞭,毒身亡。

於是,神農在位一百二十年,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三百八十年。

人族感念他的功德,把他運回朱襄氏祖居地拓城家葬,故此至今拓城朱崗寺有朱襄陵,後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來,口碑至此,豐碑至此。周武王封神農的後代於焦。

死去的神農魂魄飄飄****,回到薑水,來到慈航麵前,慈航言道:“你當功德圓滿,不能再停留人間。”

神農大哭,對慈航言道:“弟子千辛萬苦,曆盡萬辛,嚐試百草,就要功成之日,安能就此離開!”說完悲哭不停。

慈航見他如此,也就說道:“你且寫出心得體會,製成書稿,我自會教給人主,你不必擔心。”

於是,神農口述,慈航執筆,行雲流水般把這本藥草書籍完成,最後慈航定名為《神農本草經》。一道清風拂過,飛到陳都,落在人主臨魁的桌麵上。

臨魁為神農長子,神農逝世,氏族聯盟推舉其為人主,繼承父親衣缽。加持“炎帝”稱號。

他正為父親去世而悲傷啼哭,突然一陣異風件過,桌子上出現一本書籍,乃是獸皮縫製而成,密密麻麻的字體繪就其上,封麵是“神農本草經”臨魁一見,以為父皇靈魂難安,特來賜下寶書,朝寶書跪拜,誓會將此書公諸於眾,讓人族共享,不讓父親留下遺憾。

就在這時,薑水流域一時之間紫氣東來三萬裏,瑞氣千條,紫氣彌漫,一紫袍道人呼喊道:“人主神農氏接太上教主道德天尊詔敕。”

神農一愣,茫然的望向慈航,慈航對他點點頭,說道:“還不快去接旨。”

神農連忙出屋,跪倒在地,隻聽天空之中傳來渺渺仙音: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道德天尊敕曰:神農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革,陶石木具,創農耕,搭架采藥,日中為市,穿井灌溉,功德無量!

今奉太上道德天尊敕命封為人族地皇,秉持火德,為炎帝,往居火雲洞修行,不染因果,當萬劫不滅!

爾其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