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1)

(第128條~第178條)128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講解:本條以設問形式解釋結胸證。結胸,實為水與熱結於心下而上及胸膛之病。藏結,為邪結於藏器本身。結胸證,心下按之痛,若劇者,不按亦痛,邪結於胸膈,隔陽於上而寸脈浮。胸中大氣不得交於下,病在裏,故關脈沉。

129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講解:藏結症狀類似結胸,同樣是疼痛拒按,但藏結多陰證而無陽證。飲食如故,即知非水熱結於胃中。時時下利,為陰寒下利。因中有阻隔,故寸脈亦浮,關脈不僅沉,且小細緊,小細者言其中氣虛,緊者言其寒,為邪結內髒之病,多難治,根據臨床觀察,應類似肝癌等病。藏結多寒,舌苔滑為濕象,結者散之,欲圖攻邪,但其中夾雜濕、虛,則不可攻,為難治。

130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講解:藏結無陽證,多陰證。不往來寒熱(一雲:“寒而不熱”),應活看為隻寒而不熱,沒有發熱惡寒、往來寒熱的症狀。病為陰證故人安靜,邪結於內而不躁擾,故雲“反”靜,舌上苔滑,為濕象,不可攻之。

131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

大黃半斤,葶藶子(熬)半斤,芒硝半斤,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右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講解:病發於陽,即太陽病,應汗解,若誤下之,虛其裏,邪熱乘虛而入,而成結胸。病發於陰,陰證宜溫不宜下,若誤下之,而作痞,此痞非“心下痞”之痞,為痞塊之意,即藏結,因論中藏結難治,故不言治法,下文皆言結胸。結胸形成的原因即在於太陽表證未罷而下之過早,若太陽病已傳陽明,則下之為宜,過早者即相對於此而言。

結胸者,項強如柔痙狀,《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篇言及剛痙、柔痙,痙,即津液喪失,組織枯燥,肌肉不和而發**,甚則抽搐背弓反張。傷寒無汗者為剛痙,葛根湯主之;自汗出者為柔痙,桂枝湯加栝蔞根(栝蔞桂枝湯)主之。結胸範圍擴大及於頸項,亦覺緊張**,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此處隻是強而已,心下雖痛但遠未及大陷胸湯證,病勢較緩,故小其製為丸治之。

本方大黃、芒硝攻其熱結,葶藶子、杏仁攻其水邪,甘遂有毒,驅水力強。先搗篩大黃、葶藶子,後納芒硝、杏仁,和散,取如彈丸大小一枚,甘遂末用一錢匕,匕為勺意,是古人盛藥的一個器皿,一勺為古時一錢,古時一兩合現一錢,一錢合現一分,量很少,再加甘味白蜜一緩疼痛,二緩藥力。以水煮散,頓服,一宿而下,如果不下,可以更服,以下為度。大黃,芒硝二藥,功能攻下去熱,配桃仁、水蛭、虻蟲則可下血,配合黃連、黃芩可下熱解煩,配合甘遂、葶藶子則可下水。

132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講解:結胸病,脈浮為有表證,脈大為虛,邪結不實,此不可下,下之則死,可見結胸病下之也不宜過早。

133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講解:結胸症狀具備,應當機立斷,急下乃治,若延誤致煩躁不寧,病人亦死,此兩條言結胸病情險惡,既不可下之過早,又不可下之過遲,必須把握好醫治的時機。

134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大陷胸湯】

大黃(去皮)六兩,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減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講解:本條承接第131條“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而言。太陽病,浮則表證仍在。動脈王叔和雲其“關脈如豆搖搖謂之動”此誤也,脈跳突搖擺,即滑之甚者謂之動,非獨關上可見。脈浮主風邪在表,脈動主痛,脈數既主有熱,又主熱盛傷津,如肺結核晚期,熱盛灼津則脈數特甚。病在表者,頭痛發熱而惡寒,動者,亦可作痛。數者,亦可作發熱,虛則微盜汗出,症狀與脈象相應。表證未解仍當發汗,若誤下虛其裏,脈動數而轉為脈遲,主裏有阻隔,正邪交爭於胸膈而膈內拒痛,外邪乘虛入裏動膈而心中懊,“陽氣”即體液,表證時布於體表,誤下則隨邪氣同入於裏,與熱邪相合,變為結胸,心下硬痛,大陷胸湯主之。雖然水熱互結卻不結胸,熱循裏上攻而頭汗出,自頸而下,身上無汗,熱仍不得發越,如小便不利,相結之水熱不得外泄,瘀滯而發黃。

本條說明結胸與黃疸皆是濕熱為患。在上結於胸膈則病結胸,若瘀於裏則病黃疸,文中黃疸為客,結胸為主,乃“借客明主”之手法。

大陷胸湯力量峻猛,強於大承氣湯。故服後,大都下利,下利之後,勿再服本方。

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講解:本條及第136條言結胸非皆得於誤下,亦有自發。傷寒六七日,為由表傳裏或傳半表半裏之時,若人體本有水氣,邪熱內傳與其相結,則發為結胸,既結胸又熱實於裏,病在裏則脈沉,病實而脈緊,心下自覺疼痛,按之如石般堅硬,且疼痛更甚,說明除有結胸以外,裏實證亦很明顯,以大陷胸湯主之。

13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講解:傷寒十餘日,多已傳裏,熱結在裏,但還有半表半裏之往來寒熱,說明此為少陽陽明並病,故與大柴胡湯。若僅是結胸,邪全部結於裏,而外不現大熱,即無表熱,因胸脅水結,氣不旁達,熱循裏上衝而頭微汗出而身無大熱。注家多分離第135、第136條,雲第135條言熱結胸,第136條言水結胸,此誤也。此2條均為水熱互結,而形成結胸。

本條亦說明大柴胡湯證與大陷胸湯證之鑒別點:大柴胡湯證必見少陽症狀,而結胸則無往來寒熱等症狀;其結胸症狀與少陽胸脅苦滿亦有較大差異,少陽證為兩脅脹滿,結胸證則病位在心下;大柴胡湯證見心下急,大陷胸湯證見心下痛,按之石硬,臨床應仔細鑒別。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講解:太陽病在表,應發汗,但不宜重劑發汗,如桂枝湯證誤用麻黃湯或大青龍湯則為重發汗,重發汗後大汗流漓,病常常不解,若複下之更誤,津液亡失而病陷於裏。胃中津傷故大便幹,五六日不大便,津虛故舌上燥而渴,應為陽明證,陽明證應日晡所發潮熱,但此時僅是小有潮熱,是由於水結於胸下而不會外現大熱。心下至少腹硬滿,不可碰觸,說明裏實明確,以大陷胸湯主之。

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半夏(洗)半升,栝蔞實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

講解:此條論述小結胸病證治。與大結胸相比,小結胸部位較小,僅位於心下一點,邪結程度亦較輕,按之才痛,病結較淺而脈浮,阻隔不甚而脈滑,病輕故藥亦輕,以小陷胸湯主之。

方中黃連解熱,半夏祛水,栝蔞實大量使用,有解凝緩下之功,後人改為栝蔞仁為誤,實者,果實也,為現用之全栝蔞。大者一枚重數兩。臨床咳喘病人可用此方寬胸祛痰,但必須用於熱證,注意全栝蔞用量須大,可用至45克左右。

139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講解:根據文義,當依《醫宗金鑒》將“四日複下之”改為“四日複下利”。太陽病二三日時,不應傳裏,“不能臥,但欲起”,言其心下必結有邪,或是水飲,水飲就下,坐則沉於下,臥則上衝壓迫膈肌,則短氣而喘;或陽明腑實,腹滿而喘,亦可見利。若為實證,則脈沉緊或沉滑、沉大。若脈微弱,其結不實,則為水飲,此處稱為“寒分”。有水飲,不可服瀉藥,若服瀉藥後利可止,則說明不但有水,亦有熱,必作結胸。二三日服瀉藥,至第四日仍繼續下利,水飲隨瀉下而排出則不會發生結胸,此為“協熱利”,意即下利之中夾有表熱,亦名“挾熱利”,治宜葛根芩連湯,熱去則利自止。此條借協熱利來說明結胸產生的病因,亦屬“借客明主”文法。

140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講解:此條自“為欲解也”之後,均為以脈定證,若不結合具體的病例,泛泛而論則很不可靠,如下後脈浮,前文提到“此為在外”,當服桂枝湯,此處言必結胸,結胸之脈為寸脈浮;邪盛之時脈緊容易發生咽痛,但不一定發生,後半段恐為王叔和加入,略去不講。

太陽病宜汗不宜下,下之為誤治,其脈促,促者寸脈浮,關以下沉,可見於結胸,亦可見於表不解。不結胸,則表證仍在外,未因下之而入裏,解表即可。

臨**一定要脈證合參,以明病證,如女子有孕二三月,陰搏陽別而脈滑,一定要結合婦人斷經二三月等等因素,才能判定有孕,所以說某脈不一定專主某證。

141太陽病,應以汗解之,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

文蛤五兩。

右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三物白散】(桔梗白散)

桔梗三分,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貝母三分。

右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講解:本條當自“五苓散”後分為兩段,“文蛤散”應為“文蛤湯”,“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應改為“三物白散”。病在陽,即病在表,在表當以汗解,而醫者反用涼水噀之,噴臉謂之噀;或者灌之,以水澆身謂之灌,均為古人以冷水激迫汗出的方法。熱邪被涼水阻遏而不得外越,當汗不汗出,熱鬱於裏則煩,熱與水相激,而皮膚起粟粒樣皮疹,即日常所說“雞皮疙瘩”,因熱未及裏,故雖欲飲水而反不渴,應服文蛤湯。文蛤湯即大青龍湯去桂枝加文蛤,而麻黃用量減半,因表證不甚,故去桂枝減麻黃加入文蛤清熱止渴。《金匱要略》雲:“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而治消渴。文蛤散中隻此一味,鹹寒解渴,文中“意欲飲水,反不渴”豈能用之?文蛤湯亦出《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篇:“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彼處亦方證不合,吐後傷津,應服文蛤散止渴,斷無吐後口渴反用發汗之理,當為傳抄之誤。文蛤,一說為花皮蛤蜊,《醫宗金鑒》言古人又稱五倍子為文蛤。臨**五倍子止渴效果不明顯,可換用花粉,牡蠣二味代之。

服過文蛤湯後,仍欲飲水而表不解,恐內有停水,若小便不利,可與五苓散。

結胸病中,又有一種寒痰凝結而無熱的情形,純為寒實,則不可用苦寒泄熱的小陷胸湯,白散治寒實而不治熱,故:“小陷胸湯”“亦可服”幾字當刪去。

白散,為溫下寒飲之劑,桔梗、貝母二藥排痰,巴豆性熱,既湧吐又瀉下,用於寒實證,臨床將巴豆炒出油脂,以草紙將油吸盡,而用巴豆霜,毒性較小。白散強人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用量很小,若在膈上則吐,在膈下則利。若不下利,則服熱粥;利不止,則飲涼粥或涼水亦可止利,則看出巴豆之性熱,方後“身熱”至“如上法”與文意、證見不合,當刪去。

142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