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3)

講解:本條以酒客病為例論述桂枝湯禁忌證——裏熱證。酒客,即病酒之人。飲酒無度之人易患酒病,症見大便不通而汗出,其人喜清涼而惡甘溫。酒之為物,蘊濕蘊熱,多服之後,酒力外蒸,亦見汗出,病位在裏,桂枝湯雖可解熱,但所解之熱必是外熱,若內熱者服之,桂枝湯甘溫之性反助其熱,壅逆於上,則有嘔勢。臨**,不能片麵地一見汗出輒用桂枝湯,必須全麵觀察,確定是在太陽病這一前提下的發熱汗出,方可使用桂枝湯。

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三兩,芍藥三兩,大棗(擘)十二枚,厚樸(炙,去皮)二兩,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講解:素患喘咳的病人,叫做喘家,如患太陽中風的桂枝湯證,則宜與桂枝湯加厚樸、杏仁以平喘為佳。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講解:本條論述裏熱證錯服桂枝湯之轉歸。裏熱者服桂枝湯後必吐,發汗傷津液,裏熱反而更助熱,《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提到:“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可以看出,裏熱再助其熱,又傷津液,熱壅於上,侵襲肺髒,肺為嬌髒,易受戕害,熱傷血脈,血氣凝滯,則為癰膿之變。若吐,說明上壅之熱甚,熱糾結不去,其後必吐膿血,危害嚴重。

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三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講解:16條講桂枝湯不能用於麻黃湯證,本條論述桂枝湯證誤用麻黃湯。本條條文雖未論及麻黃湯,但“遂”字,可以標明,含有貶義色彩,又汗出不止,可推知誤用了麻黃湯這樣的大汗之劑。太陽病發汗後,就大汗不止,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又依前文“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可知,本證邪陷於陰而表證未解。由於津液喪失太過,故而小便難,津枯不能榮養筋脈,而四肢微有拘急**,屈伸不利。汗越多,人體體溫向外放散的也就越多,所以亡津液的同時也可亡陽,虛極而為陰證,此時再用桂枝湯已不合拍,需加附子。附子為辛熱之藥,有亢奮作用,臨床體會,此藥還可複興沉衰之代謝機能。反映於裏,則下利清穀,四肢厥逆,使用附子配伍幹薑,如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等。反映於表,則如本條所述,使用附子配伍麻黃、桂枝這類藥,少陰篇講述麻黃附子細辛湯時還要講到,陰證時該發汗時還要使用麻黃,該解肌時還要使用桂枝。此證雖需解肌,但機體處於陰寒狀態,還需加入附子,這樣既可達到解表的作用,同時沉衰機能也可得到恢複。

表證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陽證,就是太陽病,一種是表陰證,就是少陰證。本條桂枝湯加附子,就是桂枝湯證而現於陰證,或者說是少陰病現桂枝湯證。此時治療則不能單用桂枝湯,因此證一味惡風寒而不發熱,汗出更多。這是少陰病證見自汗,而脈微細、但欲寐,此時雖無裏證,卻不能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而應使用桂枝加附子湯,臨床應在條文基礎上把握桂枝湯證現於少陰病這一標準。

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講解:脈促,各代注家皆從王叔和之說“數中一止”謂之促脈,此種說法欠妥,無論數中見之,還是遲中見之,一止便是結脈。促,即是近,靠近之意,靠近以外就是浮,靠近以上就是寸脈,即關以上浮,關以下沉這樣一種脈象。聯係前文15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此處胸滿就是氣上衝之甚。太陽病禁下,大下之後,腹氣必虛,表邪未解,而氣衝於上,其脈應之關上,氣上衝,關下虛沉,並非數中一止,數示熱象,若真為熱象,何以去偏涼之芍藥?由於表邪未解,故仍用桂枝湯,後文桂枝加芍藥湯中,將芍藥由三錢(9克)加至六錢(18克),用於治療“腹滿時痛”,此處非但不滿,腹氣還虛,臨**如肝病證見腹滿,大量使用芍藥,可以起到很好的治下腹滿的作用,相對於腹滿的就是不滿,故去芍藥,此說更為合理。另一方麵,氣衝已甚,須賴桂枝以治之,但芍藥可製桂、薑之辛,妨礙桂枝發揮作用,因此將芍藥去掉,臨床應用於桂枝湯證而氣衝更甚而脈促、胸滿者。後文提到的桂枝甘草湯就是在這個方劑的基礎上又去掉生薑、大棗而得,可相互對照比較。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講解:本條與上條同屬一條。成無己本將“微寒”改為“微惡寒”,是不對的。若微惡寒正是表不解,應服桂枝湯,則不必加入附子。此處微寒,是承接上文而來,是繼脈促而論述,微言脈,而寒言證,下之後胸滿,又見脈微而且惡寒,陷於陰寒少陰證,此時應加附子。本方臨床應用很多,在《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篇中亦有提到。

23太陽病,得之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

講解:真正的傷寒病在天時是一個關口,好轉與惡化都在這一時期。假如出現像發瘧疾一樣,有定時的發熱惡寒,且熱多寒少,臨床每每以惡寒輕重多少來驗證表證的進退有無,此時熱多寒少,說明表證漸已消退。若轉為少陽病,其人心煩喜嘔,不嘔說明未傳少陽;清便欲自可,即二便正常而無大便燥結、小便紅赤,則說明未傳陽明。疾病隻是一天發作2~3次,發作時熱多寒少。脈微緩,不是又微又緩,而是稍稍有些緩,而不是熱多應見的脈數疾,亦不見脈緊,說明邪氣已衰,熱亦不深,病漸平靜。正如前文提到“脈若靜者,為不傳”。此時如不服藥,也可自愈。

23(續)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講解:此條承續上文,雖如瘧狀,但一味惡寒,脈微,為不足之脈,是為表裏虛衰。本條也可理解為沒有瘧狀,僅僅是太陽病日,惡寒而脈微,也是表裏俱虛,陷入陰寒證了,此時不可再發汗、再吐、再下了,需以補益劑隨證治之。

23(續)麵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去皮)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去節)各一兩,大棗(擘)四枚,杏仁(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二十四枚。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頓服。將息如上法。

講解:紅為熱色,如果一個人麵色緣緣正赤,這時不是疾病向愈,這是陽氣浮越在麵,不得小汗出,是表邪未解的證候。要出汗出不來,水分含在皮內,其身必癢。此時微微發汗即可,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此方各取桂枝湯、麻黃湯的三分之一,量極小。後文提到,“髒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宜桂枝湯。”“時發熱”為定時發熱,此處“如瘧狀”,也是定時發寒熱的意思,但定時發寒熱而且汗出才是桂枝湯證,但此處並未汗出,不汗出正和麻黃湯證吻合,麻黃湯能發汗,不能治時發熱、自汗出的症狀。這兩個方證都具備,但都不全麵。這個病較輕,“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均為欲愈之征,僅是表未全解,得小汗出輒愈,所以用藥亦輕,桂枝僅用一兩十六銖(此為古製,六銖為一分,四分為一兩,一兩是二十四銖,相當於後來的三錢),麻黃、生薑、芍藥用量各一兩,分為三服服用,用量可謂極輕。煎服法中,麻黃須先煎去上沫,再納諸藥,因麻黃煎後浮沫可使人頭痛,故應先煮麻黃一兩開,撇去上沫,這一煎服法至今仍應遵守。古人量病用藥,病輕時不僅用藥量輕,服用藥量也少,一升八合分為三次,每次服,而不是像前文桂枝湯中每服一升,“病重量重,病輕量少”這一方法當今臨床也應注意借鑒。

“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頓服”,意為古時煎服法,為先將麻黃湯、桂枝湯分別煎出三升,混入一起,而為六升,頓服,現仲景將兩方相合,再行煎煮。

本方為發汗輕劑,發汗作用很輕,但臨**可以根據病情再減藥量。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講解:桂枝湯證,不會煩的太厲害,服桂枝湯後,汗出身和而不煩。本條服用桂枝湯卻有相反的症狀出現,不但病情未愈,反煩不解,這種情況是不常見的。這不是桂枝湯的問題,而是邪盛氣滯的結果,病邪在肌肉一層,病情偏實,故而藥力受阻,此時針灸可以輔助治療,先刺風池、風府,再與桂枝湯,即可痊愈。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去皮)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去節)十六銖,生薑(切)一兩六銖,杏仁(去皮尖)十六個,甘草(炙)一兩二銖大棗四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講解:本條“脈洪大”為誤,應改為“脈浮”,後文提到服桂枝湯發汗後,外不解而脈浮者,可以再服桂枝湯。“脈洪大”為實熱之象,為下條白虎湯證之脈象,此處恐為誤抄。桂枝湯證,用桂枝湯為何無效?前文講到服桂枝湯後,應“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處則是犯大汗之弊,脈浮為病位在表,表邪未除,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

在表證中,服桂枝湯發汗後表不解,仍用桂枝湯;麻黃湯發汗後仍不解,就不能再用麻黃湯,而應改用桂枝湯;太陽病禁下,若下之後,津液傷而表不解,處以桂枝湯,說明桂枝湯較為平穩,可解表去熱、安中養液。

若形似瘧,一日兩次定時發熱,須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汗出而解。前文講到定時發寒熱,為桂枝湯證,不汗出是麻黃湯證,但此條桂枝湯證比較多,與上文“身癢、麵有熱色”相比,麻黃湯證比較少,故而麻黃湯用量更少,十分嚴謹。桂枝二麻黃一湯用量亦極輕,古人將麻黃湯、桂枝湯分煎而相混,仲景將兩方藥物按照二比一的比例煎煮,取二升,分為二服,服後僅是微微透表而已。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碎,綿裹)一斤,甘草(炙)二兩,粳米,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服桂枝湯後,變證多端,本條則是由於喪失津液,以成陽明內結證。此處並非桂枝湯的誤治,表證期間確是桂枝湯證,但由於服法及調養不當,大捂大蓋,導致大汗出,津液喪失嚴重,反倒造成胃不和的裏熱證,故“大煩渴不解”,不解言大煩渴,而非言表證,因為服桂枝湯大汗出後,表邪已解。脈洪大更是裏熱證的表現,此時可以看出上文“脈洪大”為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