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

證並治第三

論一首證三條方十二首

一、百合病

1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複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

講解:百合病即虛熱性精神疾病,如神經官能症、精神分裂症等。古人稱其為百合病,一是因為以甘寒之百合退其虛熱,二是心主神明,心病則精神異常,而人身血脈皆通於心,即百脈合於一宗,故名百合病。其症狀可見:想要吃而又不能吃,靜默不語,想躺下而不能安臥,旋即而起,想走路而不能堅持,時而納穀馨香,時而連食物的氣味也不願去聞,看似寒熱,實則正常而不見其寒熱,但隻有兩個症狀是不變的:口苦、小便赤。醫者見口苦、小便赤,即以為有熱,以吐下之藥治之,則吐下甚劇,其病不除。病人精神異常,仿佛如鬼靈附體一般,看其外表身形,不似有病,其脈微數,微者虛,數者熱,可見其為虛熱證候。

2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各隨證治之。

講解:本病津液、血液俱虛,同時有熱,溺時用力,津液外泄,反映於上而頭痛且小便艱澀,為病重,60日愈言其恢複緩慢;若溺時頭不痛,僅僅灑淅惡寒,其虛熱之象稍輕於上,40日可愈;若溺時暢快,不似前之艱澀不暢,頭不痛但暈,病情最輕,20日可愈。“其證”指小便時頭痛,惡寒頭眩等症狀,“未病”指百合病,其證或未發百合病時見到,或百合病後四五日出現,或20日、或1個月而出現者均有可能,應依不同證候而隨證治之。

3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知母湯】

百合(擘)七枚,知母(切)三兩。

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講解:百合病為虛熱病,與實熱不同,實熱在表可汗,在裏可下,在上可吐,但虛熱卻不可汗、吐、下,若誤發其汗隻能傷其津液而益其煩熱,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甘寒,養陰補虛而去熱,《本經》言大量服用百合可以通利二便,發汗亡津更助其熱,故加知母解煩去熱。

4百合病,下之後者,滑石代赭湯主之。

【滑石代赭湯】

百合(擘)七枚,滑石(碎,綿裹)三兩,代赭石(碎,綿裹)如彈丸大枚一。

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講解:百合病下之後病不能去,隻能傷其津液而溏泄不已,水穀不別,則小便更加艱澀,滑石代赭湯主之。

本方百合加入滑石通利小便,使水走前陰,加入代赭石收斂,亦可止其溏泄。

5百合病,吐之後者,用後方主之。

【百合雞子湯】

百合(擘)七枚,雞子黃一枚。

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講解:百合病誤吐病不除,而最傷胃氣,胃虛當補,但虛熱證又不可溫補,故於百合中加入甘平養正之雞子黃。

6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百合地黃湯】

百合(擘)七枚,生地黃汁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出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講解:此為百合病正治之法。百合病不經汗、吐、下之誤治,其病形仍如第1條所述而未變,百合地黃湯主之。

生地黃,為寒性補益之活血祛瘀藥,由此可以看出,百合病除虛熱外,還兼有血瘀,而影響腦係出現精神症狀。瘀血實證可用桃核承氣湯、抵當湯,虛證當以本方加減應用,不可強攻。服本方後大便如漆為中病,即便中夾有排出之瘀血。

7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右以水一鬥,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講解:百合病1個月虛熱不解,變成渴者,以1升百合泡水洗身治之。洗後調養,飲食清淡,防鹽豉走血,使人口渴,可見其病輕淺。

8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蔞牡蠣散主之。

【栝蔞牡蠣散】

栝蔞根、牡蠣(熬)等分。

右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講解:百合病,口渴嚴重,非洗身、戎鹽所能治療,栝蔞牡蠣散主之。

方中栝蔞根,即天花粉,苦寒滋陰解熱,去熱力強,擅治消渴;牡蠣鹹寒,亦可解熱,且稍有強壯作用,二者合用,用治虛熱口渴最為恰當。臨床治療陰虛有熱之消渴,在白虎湯基礎上合用本方再加麥冬,十分有效。

9百合病,變發熱者(一作發寒熱),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

百合(炙)一兩,滑石三兩。

右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講解:百合病,初起如熱無熱,但日久津液越來越虛,小便更加艱澀,同時其熱越張,終至發熱,百合滑石散主之。

方中滑石可以利小便,但長於解熱,方後言服本方後微利,當非滑石之故,應為散劑中之百合所致。微利則止後服,防過分通利,傷其津液,其熱去即可。

10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現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複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複下之,此亦為逆。

講解:此條不僅針對百合病,亦是針對所有虛熱證而言。虛熱證,津、血俱虛而有熱,汗、吐、下皆非所宜。見於陰者,指血虛,津液虛,宜用甘寒和陽之法救之;見於陽者,指其虛熱,宜用寒性滋陰之藥救之。不似實證:傷寒發熱為陽,發動津液,使之汗出為攻陰;陰津虛為陰,熱結裏實急用攻下為攻陽。二者可用於實證,但絕不可用於虛熱之證,用之則為逆。

二、狐惑病

1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麵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暍(一作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

甘草(炙)四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幹薑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

右七味,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聲暍”當為“聲嗄”。狐惑病,發作無常,病無定處,反複遷延,如有狐仙迷惑一般,故而名之。狐惑起病,發熱惡寒,狀如傷寒,雖默然不振欲眠,但心煩不能閉目,臥起不安。身起蝕瘡,瘡在喉者稱為惑,瘡在下陰者稱為狐。不欲飲食,聞到食物氣味則惡心,可見其病與胃有關。麵目顏色常由於蝕瘡進退而變化,或赤、或白、或黑。

蝕於上部口腔咽喉則聲嗄,即語音沙啞難出,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見於《傷寒論》用治胃虛,客氣邪熱湊於心下而為痞,症見嘔吐、下利、腸鳴等。臨床口腔潰瘍可見此證,方中甘草需重用,若量輕則無效。若口咽幹燥而偏熱者,可於本方中酌加石膏,若煩躁,可加生地黃。

2蝕於下部則咽幹,苦參湯洗之。

【苦參湯】

苦參一升。

以水一鬥,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服。

講解:蝕於下部前陰,雖咽喉局部正常,但下部之熱上炎,可覺咽幹,以苦參湯洗之,消炎滅菌殺蟲。

3蝕於肛者,雄黃熏之。

【雄黃熏方】

雄黃。

右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講解:蝕於後陰,可以雄黃熏之,以治膿腫、潰瘍。

4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一本此有黃字)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赤小豆當歸散】

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幹)三升,當歸三兩。

右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講解:狐惑病不隻發於咽喉、二陰,亦可發於目。病者脈數有熱,外未現熱,但人心煩,此熱當為瘡熱,雖不外現而內擾心神,默然欲臥而汗出。初得之三四日,雙目充血紅赤如鳩鳥之眼,七八日,四眼角開始蘊膿,則色黑,此時熱蝕肌膚,胃不能食,若能食說明膿成,熱複有餘而可消穀,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方中赤小豆可排癰膿,祛濕熱,當歸活血以加速膿液外散,二藥相合,對於全身各處內外癰膿皆可奏效。

狐惑病,發於孔竅黏膜,與現代白塞氏病十分相似。

三、陰陽毒病

1陽毒之為病,麵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升麻鱉甲湯】

升麻二兩,當歸一兩,蜀椒(炒去汗)一兩,甘草二兩,雄黃(研)半兩,鱉甲(炙)手指大一片。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後》、《千金方》陽毒用升麻湯,無鱉甲有桂;陰毒用甘草湯,無雄黃)。

講解:本病類似急性傳染病,病情較重。以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可知。陽毒以咽痛、吐膿血為主要症狀,陽氣拂鬱在外,而麵赤生紅斑,故稱其為陽毒,非確有一種陽毒中人,升麻鱉甲湯主之。

升麻解毒殺菌,為方中主藥。蜀椒辛溫發汗,可使在表之鬱毒外透。當歸、鱉甲活血化瘀,雄黃去癰膿而治唾膿血。

2陰毒之為病,麵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講解:陰毒病深,麵不紅而色青,身體疼痛如被施杖刑,雖咽痛卻不唾膿血。由於病不在表而去蜀椒,不唾膿血而去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