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證二條方六首

1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講解:瘧疾發作往來寒熱,其脈自弦,與少陽柴胡證相似。而瘧疾脈弦當中,又有兼夾:熱多者偏數;寒多者偏遲;小緊即細緊,主內有癥結,阻礙血行,可下之;遲者多寒可溫之;緊為傷寒無汗表實之脈,可發汗、針灸;脈浮大,有上越之勢,可吐之;數者即指中風發熱,汗出不已,可食甘寒以消息風熱。

2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差,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雲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

鱉甲(炙)十二分,烏扇(燒)三分,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熬)三分,幹薑三分,大黃三分,芍藥五分,桂枝三分,葶藶(熬)一分,石韋(去毛)三分,厚樸三分,牡丹(去心)五分,瞿麥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參一分,蟲(熬五分),阿膠(炙)三分,蜂巢(炙)四分,赤硝十二分,蜣螂(熬)六分,桃仁二分。

右二十三味,為末,取鍛灶下灰一鬥,清酒一斛五鬥,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蟲五分,無鼠婦、赤硝二味,以鱉甲煎和諸藥為丸)

講解:古人以5日為1候,3候為1節,故1年之中有24節,此處所言日數,仍為約略之詞。月初發瘧,按照常規當於25日後病愈,若不差,月末當愈,若30日後仍未痊愈,則不可輕視,查其左脅下腫大,按之有癥瘕之感,名為瘧母,即由瘧而生之意。當趁其初結未實之機急以治之,宜鱉甲煎丸。

本方亦為柴胡劑:因欲攻癥瘕而去甘草、大棗之緩,易生薑為幹薑,加入桃核承氣湯、丹皮等活血,鱉甲攻堅祛瘀,厚樸行氣,石韋、瞿麥下水,蜂窠等以毒攻毒,又用煆灶下灰防攻瘀之藥傷中礙胃,清酒推行諸藥,以增藥力。臨床常用此方治療肝硬化脾腫大。

3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鑠脫肉。

講解:津液、血液亡失謂之“陰氣孤絕”,陽熱之氣亢盛謂之“陽氣獨發”。發熱傷氣則少氣煩冤,熱浮散於四末則手足熱,熱攻衝於上則欲嘔,但熱不寒,熱邪內居火髒之心,外舍皮膚肌肉之間,熱能消蝕津液筋肉而瘦,故名癉瘧,癉者熱也。

本段文字與下條溫瘧相違,看似《內經》文字,當是後人加入。

4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湯】

知母六兩,甘草(炙)二兩,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枝(去皮)三兩。

右剉,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愈。

講解:溫瘧但熱而不寒,類似於後世所言溫病,其脈應為弦數,但以方觀之,本病乃白虎湯證與桂枝湯證相合,白虎證脈洪大,桂枝證脈浮緩,二者相互矛盾而並在,相互抵消,故其脈如平,實則不平。表證尚未全解則骨節疼煩,氣上衝則時發嘔逆,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本方為白虎湯中加一味桂枝,實為白虎湯與桂枝甘草湯合方,其中,以白虎湯清肅其熱,桂枝甘草湯辛甘合用而解表降逆是桂枝湯的簡化方。方後言其“汗出愈”可看出其解表作用。若溫瘧不見表證時,可單用白虎湯治療;渴者與白虎加人參湯;病形如本條所述,而又兼見少陽證時,有應用柴胡桂枝湯加石膏的機會。

5瘧多寒者,名曰牡瘧,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

蜀漆(洗去腥)、雲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

右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一方雲母作雲實)。

講解:牡者,陽也,多寒如何以陽名?因心為火髒,其性屬陽,若為陰寒痰飲所鬱遏,心陽不能外達,而見多寒,故以心陽名之牡瘧。據其應用鎮靜藥龍骨、雲母,可知其除惡寒外還可能出現心悸、恐懼、煩驚等症狀。蜀漆湧吐豁痰祛飲而截瘧,心陽不受痰飲遏製而可得出,則病愈。

仲景瘧病一篇文辭簡略僅舉幾個特殊例子以示治法方藥,言外之意,瘧疾一病可辨證選用適當的柴胡劑治療。後人因其過簡,特於後世方書中選揀幾方列於其後。

附方

【牡蠣湯】

治牡瘧(《外台秘要》方)

牡蠣(熬)四兩,麻黃(去節)四兩,甘草二兩,蜀漆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講解:本方亦治牡瘧,但於上方中以牡蠣易龍骨,去雲母,而加麻黃甘草湯,可見其有表實無汗之證。方後言“若吐,則勿更服”可見蜀漆湧吐截瘧之功,但蜀漆截瘧必用於停痰停飲之證,若無痰飲則不應使用。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外台秘要》方)。

柴胡八兩,人參三兩,黃芩三兩,甘草三兩,栝蔞根四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講解:若小柴胡湯證不嘔而渴,可去半夏加栝蔞根治之。勞瘧,指瘧病經久不愈,虛人正氣,而以栝蔞根補虛生津。

【柴胡桂薑湯】

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效(《外台秘要》方)。

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兩,幹薑二兩,黃芩三兩,栝蔞根四兩,牡蠣(熬)三兩,甘草(炙)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複服汗出便愈。

講解:寒多熱少而不言牡瘧,因其並非內有陰寒痰飲而致病,據以柴胡桂薑湯治療,可知其應見柴胡證,臨床可見身無力,胸脅滿,心下微結,但頭汗出等症狀,臨床應用,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