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並

治第十一

論二首脈證十七條方二首

1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講解:古人認為肺合皮毛,如前文所言“風傷皮毛,內舍於肺”,肺中風即風邪閉塞皮毛,邪熱與氣息上衝則口燥而喘,身動而沉重,頭暈、腫脹,皆示有水,因於肺中風,氣受傷則津液不行,變為水濕。

2肺中寒,吐濁涕。

講解:此條曾於肺痿篇提及。非寒生於肺,為胃中停飲,上衝於肺所致,當吐濁沫如涕,以甘草幹薑湯治之。

3肺死藏,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講解:肺旺於秋,秋脈應毛,即浮,平人脈浮依附胃氣,當浮而和緩,若胃氣衰敗無根,肺無所依,則脈浮虛無力,稱為肺之真藏脈現,多死。

4肝中風者,頭目,兩脅痛,行帶傴,令人嗜甘。

講解:肝主風,更中風邪,風太盛則動,頭目瞤動,兩脅為肝經所過,故疼痛,風為陽熱,肝主筋,肝中風則筋弛不收,使人不能直腰而行走傴僂。肝屬木,喜條達,病則苦急,欲食甘藥緩其急。

5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脈經、千金》雲,時盜汗、咳,食已吐其汁)。

講解:寒為陰邪,中於肝則筋拘攣緊急而兩臂不舉,肝被寒鬱,不能疏泄則舌本燥,喜太息,寒氣向上攻衝,則胸中痛,以至於不得轉側,肝病常常及胃,肝弱則胃強,陽明熱結則食不下,食後即吐,陽明熱盛則汗出。

6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講解:脈浮取弱,重按如索不動或不見端直,而見彎曲如蛇行狀,二者皆是肝之真髒脈,死。

7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臣林億等校諸本旋覆花湯方皆同)。

講解:著者,瘀滯而不行,氣滯血瘀肝不能條達則胸中氣塞,欲以手足蹈其胸,使氣機得暢,欲飲熱可見使之氣滯血瘀者,為寒,旋覆花湯主之。

本方見於婦人雜病篇,由旋覆花、蔥白、新絳組成,現新絳均以紅花代替,可行氣活血祛瘀散寒。

8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講解:中風影響心髒,稱為心中風,非風邪中於心內。翕翕發熱,為太陽中風證,風主火,為陽邪,風火助其炎勢則翕翕發熱,表證身疼則不能起,中風波於及心,心虛則心中饑,《內經》言“心懸如病饑”,即心中空虛如被懸空之感,胃受熱擾而不能食,食即嘔吐。

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講解:心為火髒,被寒束縛,其火內鬱,不得外出則如食蒜之,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同蟲前後穿行而疼痛不止。脈浮者,病有上越之機,得吐乃愈。

10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麵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講解:心傷,既非中風,亦非中寒,乃由內傷而得。心傷,心氣必虛,心虛而陽易動,動則顏麵紅赤,心虛不能交於下,則下重。心陽上虛,腎陰乘虛上攻,則心中痛而發煩熱,臍跳為水動之狀,弦為有水之脈,皆由心髒內傷,腎水上衝引起。

古人認為心火必須交於下,腎水必須交於上,其人乃安。

11心死藏,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講解:心脈應於洪,附於胃氣則洪而和緩,若浮取堅實如彈丸豆類,按之越發躁疾,毫無和緩,為死髒。

12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講解:無故悲傷名曰邪哭,悲則魂魄不安,為血少不足養心之故。心君氣虛,其人多驚多恐,合目欲眠之時,常夢遠行,此精神離散,魂魄妄行見諸夢境。血氣衰少不足養心,發如上述症狀者為癲,津液衰少,津虛大便硬,發為陽明病則為狂。

13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而短氣。

講解:古人認為脾主肌肉,脾中風則肌肉不和,肌不和則翕翕發熱、嘔吐、眩暈之狀如醉人,為停水之象也,內有水濕則腹中煩重,水氣及表則皮膚、眼皮瞤瞤而動,皆是由於脾行津液功能受阻所致。

14脾死藏,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臣億等:詳五藏各有中風、中寒,今脾隻載中風;腎中風、中寒俱不載者,以古文簡亂極多,去古既遠,無文可以補綴也)。

講解:脾脈應緩弱,若浮取大而堅硬,沉取如內有覆杯,潔潔,中空狀,中空且搖擺不定,為脾之真髒脈現,主死。

15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一斤,大黃一斤,厚樸一尺,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漸加,以知為度。

講解:趺陽脈候胃,浮主熱,胃熱則強,由於小便頻數,故脈澀,澀主津虛血少,胃氣亢熱,小便頻數,皆傷津液,腸中幹燥則大便堅硬,古人稱其為“脾約”。脾為胃行津液,胃中幹,脾無津可輸,行津液功能受到約束,故稱“脾約”,實則為胃之病。當以麻子仁丸滋潤養液,同時攻下。此病多不覺腹脹滿,不大便亦不覺所苦,臨床習慣性便秘、老年性便秘,多見此證。

16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一作表)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術湯主之。

【甘草幹薑茯苓白術湯】

甘草二兩,白術二兩,幹薑四兩,茯苓四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講解:水飲內盛則身體重,水濕性寒聚於腰部則腰中冷,如坐冷水中,時有水腫。水氣病一般多由於小便不利引起,繼而出現水液代謝障礙,而見口渴,此處反因勞動汗出,衣服潮濕不及更換,冷濕之衣覆於體表,則汗被鬱而不得出,久蓄痹塞於組織則發病,體內有水濕,欲從小便排出,但排之不去,故雖小便頻數而病不除,未影響津液四布則不渴,病在下而不在胃,故飲食如故。腰腹冷重如纏繞五千銅錢一般,甘薑苓術湯主之。

方中甘草、幹薑溫中祛寒,亦治小便數,苓、術去除水氣。臨床此方常用,若兼血虛,可與當歸芍藥散合方。

17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講解:腎脈當沉,若浮取堅硬,按之急,亂如轉動之彈丸,由寸至尺,越向下取愈發嚴重,為腎之真髒脈現,死。

18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製,不須治,久則愈。

講解:三焦虛竭各有部位:上焦接受中焦之氣,中焦脾胃不和,則不能消穀,穀不消則無精氣以奉上,故上焦虛,胃虛氣逆則善噯氣。下焦亦秉氣於中焦,中焦之氣不和,上虛不能製下,則二便失禁,此病無須治其下焦,必待中焦氣和,乃可自愈,應以甘草幹薑湯治其中焦。

19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講解:熱在上焦,肺受之,因咳而為肺痿;熱在中焦,胃受之,而為陽明病之大便堅;熱在下焦,**受之,熱傷血絡而為尿血,熱傷津液而為淋秘不通。大腸有寒,多發為便溏如鶩便;大腸有熱,多發為腸垢即痢疾。小腸屬火,若有寒則移寒於大腸,寒多失其收澀,發為下重即脫肛,脫肛時伴有便血;小腸本屬火,再加熱邪,移熱於大腸而為痔瘡。

20問曰:病有積、有聚、有穀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複發為氣。諸積: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講解:“穀”即“穀”。積為髒病,病位最深藏而不泄,始終不移動;聚,為腑病,病位較淺,泄而不藏,川流不息,發作有時,聚散無常,輾轉挪動則疼痛轉移,為可治。穀氣,脅下疼痛,按之則愈,不按複痛,類似現代所言消化不良,更無大礙。

積病,阻礙氣血流動,故脈細,其病在髒,病位極深,故脈沉如附於骨上。寸脈沉細,積在上焦胸中;稍稍高出寸脈,積在喉中;關脈沉細,積在中焦臍旁;關之上沉細,積在心下;關之下沉細,積在少腹;尺脈沉細,積在氣衝穴位置;沉細見於左脈,則積在左;沉細見於右脈,則積在右;兩手均見沉細脈,其積在中央。根據其積所在部位而處理。此以脈定位之法,非獨用於診積,各種疾病都有應用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