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1)

論一首脈二十一條方十八首

1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講解:痰飲為一概稱,細分可分四類:痰飲、懸飲、溢飲、支飲。

2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痛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講解:此條以水之處所、形狀言四飲不同。病人以前豐腴,今反瘦弱,因其津液不化,無以布散,則形體瘦弱,所飲之水,不待變化為津便由胃至腸,瀝瀝有聲,此為痰飲,黏稠者為痰,稀薄者為飲,概言之則是痰飲;飲後水未至腸間,流於脅下如懸,咳唾之時,牽引脅下疼痛,甚至胸脅皆痛,此為懸飲;飲水流行至四肢體表,水在體表應從汗解,當汗出而不得汗出,身體疼重,此為溢飲,溢者,溢於外也;水飲由下及上,波及於肺,則咳嗽上逆、短氣,倚坐喘息,不得平臥,臥則水飲壓迫膈肌,喘咳更劇,倚坐時水飲就下,則稍覺平穩,其身亦腫,此為支飲,支者,由下支於上也。

3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講解:本條以五髒言飲之不同,水在心,非心髒中有水,而是在水飲病影響下出現心髒症狀之意,不可死於句下。築者,跳動也,水在心,則心下胃部堅硬跳動,胃中有水則短氣,惡水而不欲飲,後人言因心屬火,最畏惡水,故有此種症狀,亦可。水在肺,咳吐涎沫,涎沫多則津傷,而欲飲水,即言支飲。裏有水礙及中氣則少氣,水流四肢則身重,脾主四肢,故言水在脾。脅下為肝之部位,故懸飲脅下支滿,嚏而痛,名之水在肝。水在腎,當發為臍下悸動,“心下悸”當為誤。

4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一作轉甚)。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曆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講解:心下即胃有水飲留而不去,水性寒,背當胃之後,自覺寒冷如手掌大小。飲留於脅下,則脅下痛牽引至心胸缺盆穴,咳嗽則引痛更甚,亦是言懸飲症狀。水氣波及於胸中,則短氣而渴,此亦言支飲。脈沉者當責有水,水流四肢則四肢曆節疼痛而重,此亦言溢飲。

5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

講解:膈上有痰,平日不顯,遇外界誘因則發脹滿、喘咳、吐逆,皆為內有伏飲所現,發熱惡寒、腰背疼痛、涕淚自出,此為外有表證所現。振振身瞤劇,有兩解:一是喘咳所致,一是水飲所致,結合臨床所見,當以前者為是。平素潛伏不顯,遇誘因而發作,故名為伏飲,留飲與伏飲區別即在於平素顯與不顯。

6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講解:此病指大病,大病之後胃多虛弱,雖欲飲水,但須少少與飲之,不可以水灌之,飲多胃不消水,蓄積於心下則滿,水飲壓迫膈肌則喘,發為痰飲病。食少者,胃氣弱,飲水多則留於心下,甚則影響心髒而悸,輕則阻礙呼吸而短氣,仲景書中常常引用這一理論,前文業已提及。飲脈多弦,水屬氣分,水飲病脈之異常多見於右手,若水飲不應下而誤下,則裏虛生寒,寒脈亦弦,而見諸雙手,此句語序倒裝,可變為“脈偏弦者飲也,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喜虛。”惟肺飲多挾外邪而病,故其脈浮而不弦,苦喘短氣乃為外邪所誘發。支飲類似肺飲,其脈不弦。

7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講解:痰飲病,皆由於胃虛,胃虛而後停飲,飲性寒,其胃虛,故當以溫藥和其胃,祛其寒,不可妄自攻下。

8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術三兩,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講解:胃虛,寒飲趁虛上犯,則胸脅部感到自下而上之逆滿,水飲上衝,則頭暈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方中以桂枝甘草湯治其氣上衝,再加茯苓、白術使水由小便出。

9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方見腳氣中)。

講解:水停心下,微者短氣,故雲“短氣有微飲”,當利其小便,祛其微飲,苓桂術甘湯與腎氣丸皆可利小便、祛微飲,但其臨床運用卻有不同:苓桂術甘湯證偏於邪實,腎氣丸偏於正虛,且前者病在中焦,後者病偏於下。

10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五枚,甘草(炙)如指大一枚(一本作無)。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講解:沉為有水,伏為沉之甚者,其水更重,病人希望下利,水可排出,使人心中暢快而不以下利為苦。雖然機體良能欲借下利祛水,但體內水飲太盛,非機能所及,留飲欲去而不得去,心下繼續堅滿,當以甘遂半夏湯下水。

甘遂,下水力強,半夏下氣利水,二藥合用以治心下堅滿,心腹肌肉拘攣,故以芍藥甘草湯治其拘急。方中甘遂甘草相反,因用蜜煎,服之無害,臨床見心下堅滿,二便不利,腹攣急按之抵抗或疼痛可用本方。曾以本方治療一肝癌腹水病例,下水極效,延長了病人的生命。但甘遂有毒,藥性猛峻,既傷胃氣,又損肝氣,故用之當慎,或與扶正藥配合應用,方保周全。

11脈浮而細滑,傷飲。

講解:傷於飲,為水飲病之輕淺階段,故脈未沉反浮,內有水飲則脈中血少故脈細,有水則滑。

12脈弦數者,有寒飲,冬夏難治。

講解:脈弦數,雖脈弦可以主寒,但為寒實,若與數相配,為有熱之象,後言其“有寒飲,冬夏難治”難以說通,且以脈定證,某季難治等文辭,顯非仲景手筆。

13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九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講解:脈沉為有水,弦者主痛,為懸飲引痛,十棗湯主之。

方中甘遂、大戟、芫花均為下水峻藥,且皆有毒,必須以大棗煎湯和胃製毒,且視身體強弱適量服用,不可一日再服,以防過量傷人,服後暢快下利,而水去之後,當以糜粥養胃。

臨床可用三藥各二至三錢,將大棗增至一斤,煮至爛熟去皮、核,後放三藥,煎煮片刻,去滓服湯,可治療肝硬化腹水,對於胸水尤其有效。

14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

麻黃(去節)六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個,生薑(切)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碎)如雞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幹薑三兩,甘草(炙)三兩,細辛三兩,桂枝(去皮)三兩,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講解:水飲流於四肢,應汗出而不汗出,名為溢飲,當發其汗,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皆可發汗,利水氣,但前者見不汗出而煩躁,或口舌幹,惡寒重,脈浮緊;後者口舌不幹,不渴,而咳嗽、喘息症狀偏重。臨床以前者多見,故將其置於前,雲其主之,後者亦主之。

15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麵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複發,複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

木防己三兩,石膏(雞子大)十二枚,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木防己二兩,桂枝二兩,人參四兩,芒硝三合,茯苓四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講解:胃中停水,向上衝逆於膈,故曰“膈間支飲”,水向上壓迫膈肌則滿,涉及於肺則喘,胃虛水停則心下痞結堅硬,內有水飲現於麵色常見黑褐,脈沉為有水,緊主水飲結實,得病數十天,吐下皆不愈,木防己湯主之。服藥後,病偏虛者即愈,偏實者雖當時見效,但三日後當複發,再服木防己湯則無效,應服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加強祛水祛實作用。